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自打记事时起,记得每年大年初一一大早,村西的陈氏大宗祠(也叫大宗堂)就响起了阵阵锣鼓声。不一会,一群孩童欢呼雀跃地簇拥着大人们热热闹闹敲锣打鼓,舞着狮子,渐次来到村中土地社坛、石敢当、牛黄社以及村中祠堂、永福书院、烈士故居等一一进行拜谒,之后就挨家挨户进行采青拜年。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狮子所采的青,就是主人将两棵连头的生财、一包香烟和一个利是绑在一起,挂在自家门头上。生菜谐音生财,利是也有利事的含义,因此采青也带有祈求新一年和气生财,事事顺利的意蕴,而采青则分为采青、醉青和回青。

瑞狮临门,在门前来回舞动数回后,仔细端详下门头挂着的青,忽然一跃而起,把青一口吞掉,谓之采青。采了青后,狮子匍匐在地上,似乎在慢慢地享用,谓之醉青(也叫碎青)。不一会,狮子站立起来,把口中的生菜分别吐向左右,之后再吐进主人家中,谓之回青,然后连拜三个谒,向主人家恭贺新禧。

每当采完青后,主人都会燃放鞭炮,而孩童们就在鞭炮将尽未尽时,冲进烟雾中去捡那些未爆的炮竹,好在春节期间增加些玩乐。

村子不大,但舞狮子的人们却十分认真,经过没有住人的老祖屋、闲屋,都会认认真真的连拜三个谒,一点也不马虎。就这样,全村采青结束,已是夜幕降临。大家伙都赶紧回家吃饭,因为晚上要在大禾地上舞圆台呢。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晚饭过后,乡亲们纷纷聚集到大禾地上,间杂有些外村乡里,或坐或站,围成了一个大圈。

地堂正中摆着用凳子和八仙桌垒成的楼台,地上摆放着锣鼓与狮子,旁边排放着刀枪剑戟和棍、耙、关刀、木凳等武术兵器。圈中的叔伯兄弟们个个腰扎红绸带,精神抖擞,英气满满。

孩童们围在锣鼓旁,观看师傅们敲锣打鼓。当广佳大叔打鼓时,只见他时而将鼓槌高高抛起,快速接住后鼓槌落在鼓面上,鼓点居然一点也没错,时而双手交错地打,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不由自主地拍起掌来,连声叫好。这时,头发蓬松、身材瘦削的池福叔也接过了鼓槌打了起来,只见他前倾着身子,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鼓声激昂悠扬,神采飞扬,与平常我们习惯了他的那副不修边幅、吊儿郎当的模样判若两人。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这时,不经意间已经聚集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乡亲们,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今晚有好戏看咯,一会狮子要上楼台、过三山啦。

终于,千呼万唤的舞圆台开始了。在悠扬的锣鼓声中,只见狮子从睡梦中醒来,伸了几个懒腰,东张西望,接着开始了洗漱。之后在手执一把半烂大葵扇、歪带着破帽的大头佛引导下,慢慢开始踱步。在大头佛插科打诨式的引导下,狮子迈着麒麟步,时而不紧不慢,漫不经心,时而急追大头佛作势欲咬,大家伙见状哄堂大笑。

近得楼台,狮子绕着楼台走了三圈,转身欲走,这时大头佛极尽其能事,连哄带推,总算将狮子拱上了楼台。

初上楼台,狮子似半梦半醒般一步一惊心,战战兢兢,脚步踉跄,在楼台边角还滑了下来,大头佛见状作出了嬉笑、不屑状,引来了阵阵欢笑。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这时,锣鼓急停,转而昂扬、铿锵,只见狮头高举,作发奋振作状,威风凛凛,步履稳健,嗖的一声跳上了楼台。

上得楼台,狮子随着鼓点,来回巡猎,时而高昂,时而低张,腾挪迅猛,动作刚劲,如此来回数趟,后来似发觉远处有猎物,于是几个飞跃,跳过了三重阶梯,将绑在凳下的青手到擒来。

这时,狮子似乎并不急于吞掉手中猎物,只是不停的把玩。旁边的大头佛几次想来抢青和偷青,都被狮子作势推开,并张口欲咬,大头佛见状无奈,意兴索然,退到一边,与围坐地上的孩童们玩耍了起来。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如此这般过后,狮子终于完成了采青,从楼台上一跃而下,在昂扬的锣鼓声中巡行一周,向四方各拜一谒,最终完成了上楼台、过三山的表演。这时,场上欢声雷动。

稍事休息后,压轴的武术表演开始了。在铿锵的锣鼓声中,最年长的水旺四公率先出场,演练了传统的大罗汉拳,尽管动作平缓,但一招一式孔武刚劲,尽显老师傅的深厚功力;接着辉五公演练了谷耙,演到性起,一把谷耙舞起,密不透风;日友二叔表演功力拳,哼哈发声,声震当场;月德三叔表演匕首技法,迅猛快捷,寒光闪闪;花三叔表演桥凳,上下翻飞,令人目不暇接;振宝大哥演练了散手擒拿,短桥寸打,虎虎生风;而我父亲也表演了一手蔡阳刀法,所模仿的骑马与拖刀法,也是大开大合,惟妙惟肖。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尤其难忘的是池七伯表演开口拳时,孩童们随着他的一招一式,齐声和应:乌龙摆尾,鸭仔上滩、翻花扑翼,大人们见状都合不拢嘴。

就这样,叔伯兄弟们轮番上场表演,纷纷演练了自己的拿手好戏,或单人表演,或双人合练,或一对二,或一对三,就这样将所有的武术兵器都演练了一番后,再重新打了一轮狮鼓,舞圆台的活动方才结束。

这时,已经快到晚上11点了,一串大鞭炮响尽后,人们逐渐散去。在空气中弥漫着的火药味中,我们一班小屁孩意犹未尽,缠着大人们要他们教教那一招半式。

多年后,我们当年的一班小屁孩已经早生华发了,茶余饭后讲起当年村中的舞圆台往事,还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津津有味。

春节期间,村中狮队有时还会应周边村庄及墟镇的邀请,上门去采青,一般持续到元宵节。之后,便将狮子和锣鼓等放进一个竹编的大箩筐里,吊放在大宗堂的屋檐下,等到再有演出时,再拿下来。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那时,有些淘气孩童调皮捣蛋不听话,家中大人往往冲口而出,再这样不听话,就放去大宗堂陪那狮子过夜。这时,小屁孩便大气也不敢出,孩童们对狮子的敬畏之心可见一斑。

再后来,在大人们口中知道,许多年前村中堂口统称“金华堂”,所使用的狮子、锣鼓等均书“金华堂国术研究社”字样。

清末民初,乡下兵匪横行,强盗土匪流窜抢劫,打家劫舍、掳掠男女,百姓多罹其祸,苦不堪言。

为保一方平安,村中三姓父老集资修建炮楼,一来提供给村中壮丁守夜值更,防备盗贼;二来当有土匪流寇前来劫掠时,村中百姓可进炮楼躲避。当有土匪前来抢掠时,村中义勇就在炮楼顶上敲打铜锣,告知村民,也让外村乡亲守望相助,互相救应。

当年村中前辈勇武剽悍,习武风气甚盛,武林高手不少,所习流派为南派侠家拳,到我父亲这代已经是第四代了。很多年轻人农闲之时,除了勤于习武外,还积极参加村中义勇队,巡查村落,维护治安,还轮流在炮楼守夜值更。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革命烈士陈剑夫少年时代就在村中跟着前辈们习武强身,练就了一身好武艺。1906年他读完书塾后,继续在家务农,参加了村中义勇队,值守炮楼,直至1911年前往香港谋生。

父老们说,过去因为我们村的武术远近闻名,很多流窜的匪徒不敢踏进我们村半步;当年地方上每年在鸡公庵组织抢炮活动,因为村中前辈勇猛彪悍,团结协作,每年都基本囊括了所有奖项,以至于后来主办方在活动举办前都要提前与我村父老商量,要求我们村明确要拿那些奖项,否则别的村都不想来参加活动了;据说我爷爷李七、白髯公陈呀(人称“大口呀”)和烈士侄儿陈志刚等就是其中的抢炮高手之一;陈剑夫烈士当年也因为武术高超,又有一定文化底子,所以在革命生涯中屡建功勋。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当我们还在读小学时,寒暑假期间,村中组织老师傅在大宗堂或大戏院教我们练武术,练功扎马,所以,我们那年代的同伴们基本都有一招半式来防身,闲暇时,也互相比划几下。

当年村中还组织了妇女们参加了狮队,也是威风八面,巾帼不让须眉。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狮队在1980年参加了云浮县举办的醒狮比赛,女子组获得了奖旗;1984年,参加了云浮县举办的武术比赛,男子组获得了奖旗;1986年,参加云浮县举办的醒狮比赛,获得一等奖,并获“狮猛虎威”奖旗,这些自然都是当年狮队的威水史。

今年正月初五,村中为庆祝“红色文化村”的建设初见成效,组织了附近侠家拳门派十狮齐聚,共贺新禧。当日,村中锣鼓喧天,群狮起舞,百姓欢庆,热闹非凡。在活动主会场两边悬挂了一副对联:

师承侠家,放拳如猛虎,记精撮要扬国粹;

专攻术业,出枪似蛟龙,得心应手逞英豪。

这对联由我代为草拟,也略表自己对村中武林和侠家拳同门的由衷致敬。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小时候,我家的屋仔是村中父老晚上饮茶消遣的地方,闲谈间,叔伯们论起武来,有时还站起来演练一番,互相切磋。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老父亲说,当年他其中一个授业师傅是邻近思劳公社城村的陈炎,因为满头黄发,长相奇异,人称“金狮爷”,武功精湛。当年金狮爷已经年迈了,但就在屋仔里,运气击掌,硬生生将一张八仙桌打散,而我父亲当时正值盛年,也只能将八仙桌打折,言语间透出他对师傅的崇敬之情。

老父亲还说,除了“金狮爷”外,他还师从了王彰奇、王万以及万金等师傅学习技艺,是在众多师傅的悉心教导下,博采众家所长,之后才练成了自己的本领。

村中业艺精湛的老师傅时常被周边的村庄请去传授狮艺和武术,其中以水旺四公和我父亲为多。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老父亲年老在家,我回家探望他时,经常看见他的邻村徒弟们登门探望,并送给他一些钱和香烟。

1999年老父亲去世后,每年清明节期间,他的一些徒弟们都会和我们一起到山上为他扫墓,到现在已有二十年了。乡土武林中那种尊师敬师的传统道德传承每每让我感怀于心,而与一众师兄弟的感情也与日俱增。与父亲的徒弟们闲谈之余,他们总提起当年父亲传授他们本领时,更强调武德的修为与涵养。

1985年7月,我与堂兄(池七伯的儿子)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村中第一代的大学生。9月初,狮队敲锣打鼓,舞着狮子,分别将我们送到了村边的候车亭,踏上了奔赴远方求学之路。

2009年,狮队的负责人找到我,说村中集体经济薄弱,狮队经费不足,难以维持,面临涣散。我二话不说,掏出钱赞助了狮队的活动经费。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再后来,我与堂兄陆续向狮队捐赠了狮子、锣鼓、服装等装备,并积极参加狮队的活动。

我想,我们所做的这些力所能及的事,除了感念当年狮队相送之情、融入血脉的乡土情怀外,更重要的是想延续村中武林一脉,传承侠义豪情,这就是初心。

现在村中狮队冠名为“城溪东怡堂”,从2009年起,狮队每年在清明节期间参与拜祭村中祖婆和烈士的活动,而狮队的骨干们也成为目前村中各项建设的中坚力量。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天地悠悠,岁月沧桑,文以载道,我武维扬。

谨以此文献给村中历代武林前辈以及“城溪东怡堂”醒狮队。

2019年11月21日

记住乡愁——城头村的武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