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紫禁城

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北京位置

首都对于一个国家政权来讲,意义重大。

可从当今国家版图看,北京位置却有些偏东北。划分五大战区,基于首都原因,北京被划到中部,从位置上讲很勉强。

但既然是首都,肯定是有很多战略考量,谁也不会轻易拿首都来开玩笑。

我国的大一统政权,首都一般来讲都是长安和洛阳,但是最近的1000年,北京的地位却很傲然屹立。


简单讲,有两方面原因决定。

第一,经济。第二政治。当然,这两个原因是互相作用的。


首先,经济原因。

我国自古是农业立国,财富多来源于农业,而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就是耕地和人口。最初,古代国家小,所以很多小块的平整土地,比如关中地区,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但是后期国家变大,人口增加,粮食等需求就与日俱增。另外,生产力在大幅提升,交通等各方面条件在改善,所以大片的土地就成了我们的开发目标。

像中原、河北、江南,就是大型的人口、财富生产密集区。是统治者眼里的肥肉。隋炀帝修运河,不是只去游山玩水,显摆国力,那是国家战略需要。当时的统治中心区域亟需从河北和江南调集粮食物资。后来,宋直接把首都定在开封,距离平原地带更近。这是一个大的趋势,首都向东,保卫平原和利用平原的财富。

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三大平原 精华所在

第二,政治军事原因。

我国东北方向,民族太强悍,接连崛起,而且崛起太快。快速崛起的强悍民族,接下来就要一波接一波地闯关攻城,冲击中央王朝。总体讲,中央王朝周边都有危情出现,我们农业文明的国家不断对抗外来压迫,从历史走过来不容易。但是东北方向则尤其明显,特别是越向后发展,体现得越集中。远的不说,只讲对全局造成影响和改变的历史故事。

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鲜卑发源地

  • 鲜卑族崛起于大兴安岭地区,入主中原,与汉人融合,隋唐统治者隋炀帝李世民都有鲜卑血统。
  • 契丹,大辽,也是兴起于东北的西部,在北京海淀与大宋进行争夺战,至今百望山、东北旺、西北旺等很多地名,都留存着杨家将的动人故事。后来,北京成为大辽的陪都,当时叫南京。
  • 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在哈尔滨附近立国,国号“大金”。与大宋海上结盟,灭掉大辽。随后灭掉大宋。俘虏徽钦二宗押往长春农安的黄龙府,路上在北京短期关押。后来,大金又迁都北京
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金灭辽 宋

  • 蒙古族起源呼伦贝尔,壮大后反击大金。元代忽必烈,定都北京。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政权首都,也是今天北京城的由来。前面说的北京,不一定是真正的北京,多为今天北京的左右和周边。
  • 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徐达攻克北京城,对大都的防卫进行了改进。朱棣做皇帝后,迁都北京,提升北京城的配置,天坛、故宫都有了,长城也有了。但是后世子孙怎么就不迁都,不太理解,该学慈禧,有危险先跑路。
  • 大清更是从东北起步,也是不平凡的民族崛起之路啊,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统一女真各国,之后又联合漠南蒙古,进攻大明朝。最后入主中原。把大明的紫禁城当成自己家了。也延续了三百多年。
  • 民国北洋时代,首都依然是北京。张作霖盘踞东北,力量逐步壮大,有自己的兵工厂和军事院校,在军阀中思想和武器领先。最盛时,入主北京,势力延伸到上海,做了海陆空大元帅,实质上的大总统。蒋介石北伐,奉系缩回东北。
  • 张作霖被炸死。日本人占领东北后进军华北,占据北京。日本最先占领的都是平原精华地区。然后再进攻其他区域,打太平洋战争,因为战争需要持续的补给。
  •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别有用心,大量移民,蓄谋将日本首都从东京迁长春。东北经济力量很强,辽中南工业区形成,成为世界第四经济体。
  • 1945年,国共争夺东北。辽沈战役胜利,林彪带着百万大军入关,平津战役后拿下北京城,一路打到海南岛,解放大半个中国。1949年,新中国定都北京。东北继续支持国内建设、抗美援朝。
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三大战役 争夺三大平原地带

说了这些案例,东北方向的力量是不是很强大,多少政治军事风云都发生在这一带,政治重心之所在。


东北和北京的魅力体现在哪里?

一、先说东北的魅力。

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东北大粮仓

东北的平原面积大,资源丰富,虽然与蒙古高原同纬度,但是相对湿润,生存空间大,所以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可快速成长壮大,并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后方基地。那还是较久远的历史。后来的东北,不断得到开发,人口众多,粮食充足,资源丰富,工业完备,整体实力雄厚。据最新数据,目前仅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还没有算东蒙五盟,可见东北的战略意义至今仍在。

不要说东北衰落,改革开放后,除北上广深和沿海,中西部广大地区都在衰落。但是东北三省仅仅粮食一项,就已富足了,更别提其他。国家没有东北粮食,安全性何在?再多说一句,东北人群是大的融合体,将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创造了更富有乐观活力和勇于开创精神的新文化,拥有其他区域所不能比的优越性。

二、再说北京的魅力。


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区位优势

蒙元、满清等少数民族政权定都北京,不只是北京地形好,便于打仗,也不只是枕山襟海,有帝王之气。背后有更加根本的且不为我们察觉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北京地处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环渤海交汇处,而且也是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交汇点。统治者占据这个位置,可以强有力地扼守天下,镇抚八方。一旦形势有变,向南抓住华北和江南,利用中国最精华的人口耕地资源,横扫其他区域。或者向东北收缩,盘踞东北,保存实力。

汉族政权定都北京,最初原因是利用北京防线,保卫后方,让华北平原、江南地区安全无虞。同时也有历史延续性原因,利用北京政治军事权威,控制和影响其他政治力量,比如东北部分、内蒙部分等,统御全国。同时,更核心的就是,努力抓住曾经为少数民族政权和地方军阀势力做支撑的大东北。有东北在手,还有作为特殊位置的北京,那我国三大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小游,就连成一片。国家精华所在,最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拥有它们,国力才有强有力的支撑。

近1000年,北京的崛起,源于东北力量

北京控制东北 华北

综上分析,我们国家的首都,出于经济考虑,要向东移动到平原地区。同时,又不断地被来自东北的威胁和机遇影响,出于经济、政治、军事的考虑,又不得不向北移动。最终,历史选择了北京,成就了北京,东北区域存在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不容小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