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的荷花之香、荷花之洁、荷花之美

石涛爱荷,作过多种荷花图。

石涛的荷花之香、荷花之洁、荷花之美

《墨荷图》

他写的荷花多墨荷,题句多写荷花之香、荷花之洁、荷花之美。因荷花之美,又常常把荷花比作女人。

石涛的荷花之香、荷花之洁、荷花之美

《墨荷图》

《题画墨荷》,把荷花比作湘妃:“不见峰头十丈红,别将芳思写江风。翠翘金钿明鸾镜,疑是湘妃出水中。”

石涛的荷花之香、荷花之洁、荷花之美

《荷花图》

《设色莲花》,把荷花比作少女:“余脂才到手边香,若水无痕袅袅匡。不识国家茂叔在,肯留风韵待谁将。”

《竹林莲沼》,把莲荷看成朋友:“天姿别出况然通,个酒当花露亦匆。不托眠云亲狎尔,风光犹是醉坡翁。”

《盆荷》,写荷花之风流:“破盆闲插也风流。”

《芙色莲塘》,写清晨之荷:“芙蓉斜插小横塘,出水荷风带露香。抱笏人过发长啸,画船轻桨荡鸳鸯。”

《题荷菊》,写友人画荷,时在冬日:“我爱溪头吴处士,兴酣泼墨思无穷。满堂忽染阴浓色,四座皆闻荷叶风。老友坐床杯自举,儿童舞地各争雄。我来问宇庭除雪,天外潮音故向东。”

石涛的荷花之香、荷花之洁、荷花之美

《荷花图》

《荷花图》晚年居扬州作品,构图随心,笔墨老到。题款五律一首,与前引诸诗笔墨相似,把荷花比作美人,赞美它的气韵与清香。此画保存较好,可以仔细欣赏它的墨痕墨韵,在石涛诸幅荷莲图画中,应属精品。画面显眼处是两张大荷叶,一叶展开,一叶卷边,两张荷叶用水墨渲染,浓浓淡淡,脉络清晰可辨。莲叶之间,荷花数朵,一朵亭亭玉立,即所谓“亭亭出水涯”者,花已盛开,光艳照人。还有一朵正在开放花盘,花朵甚大,显然要胜过出人头地的那一朵,但半遮半掩,不胜娇羞。还有一枝花苞,独处一隅,绝不依人,显然他日盛开之时,必然要独领风骚。整个荷塘处在“曲曲风生处”,向一方倾斜,加上水面的波纹,有摇曳之态,似乎水波荡漾,荷叶摆动,花枝轻摇。石涛善于用墨,善于用水,整个荷塘墨色浓淡相杂,层次清晰,显然,这是石涛于夏日清晨在荷塘边仔细观察后作出的一幅写生作品。

石涛的荷花之香、荷花之洁、荷花之美

石涛总结这种创作过程为“尊受”。石涛所指的“受”,指的是创作主体在生活中的感知,譬如见过大量荷花在夏日“曲曲风生处”的种种生存状态。“受”后便有“识”,识便是理解、分析、联想,即理性认识,譬如见过夏荷后,便想到在重新摆布后荷的画面如何比所见之荷会更美,在何种角度观察会更美,而美的凝聚点又该在清、香二字,要润湿,要有动态,等等。于是“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于是有艺术创作,于是有荷图的构成。创作的秘诀在于“受”。只是感知生活的过程中要能“尊”,“尊”即重视,要极其认真,极其细心,所以叫“尊受”,即极其认真、极其细心地在生活中观察、倾听、体察、思索。这是艺术创作的秘诀。

石涛的荷花之香、荷花之洁、荷花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