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底鳴泉”、“回甘”…最全品茶行話蒐集

  如何快速鑑別老茶客和茶小白?今天龍園君這篇推文,把老茶客的行話都歸納在此了。這樣一來,老茶客和茶小白的重要區別,張口即能分辨。記牢這些專有名詞,喝茶的時候可以慢慢體會,不斷提高品茶技藝。


“舌底鳴泉”、“回甘”…最全品茶行話蒐集

1.水味

  一般形容茶湯滋味。指喝茶時,明顯感到茶味和水的分離、不融合,尤其在嚥下之後,口腔中空無茶味的感覺。一般茶水分離的情況,會有兩種可能:沖泡不當或者茶葉品質不佳。

2.化

  形容茶滋味,多數指喝茶的苦味、澀味在口腔內短暫停留後消失。通常來說,苦味和澀味能在口腔中化開的茶,才算是好茶。

3.生津

  生津,是喝茶時茶湯中的多酚類等物質,刺激口腔內壁,使其緊束收斂,口腔中分泌出唾液。

4.舌底鳴泉

  舌底鳴泉,是指喝完茶後,舌下清晰感受到不斷有津液大量生成的過程。生成的津液,能使口腔持續保持潤滑,帶來舒適的感覺。通常品質很好的茶都會帶來舌底鳴泉的感受。

5.兩頰生津

  兩頰生津,是指飲茶後,口腔內壁面頰兩側的部位,能夠明顯感受到津液不斷湧出的過程。一般普洱生茶容易感受到,品質好的茶葉,都帶有兩頰生津的感受。

6.喉韻

  茶湯嚥下後,帶給喉部的舒適感,或爽快、或清涼、或甘甜、或滋潤或多種感受同時產生,持久不斷。通常品質好的普洱生茶能帶來喉韻。


“舌底鳴泉”、“回甘”…最全品茶行話蒐集

7.鎖喉

  指茶湯嚥下後帶來的喉部的不舒適感,或乾澀、或麻癢、或腫脹、或有異物感等,也會稱為掛喉、叮喉嚨。通常帶來鎖喉的茶葉,其品質會存在嚴重的問題或缺陷。

8.回甘

  指飲完茶後,口內感到甘甜。通常回甘與苦味相關聯,有“苦能回甘”之說。

9.苦

  構成茶葉中的苦味成分主要是咖啡鹼、花青素、茶皂素,而兒茶素、黃酮類等既呈澀味、又具有苦味。茶的苦味和澀味總是相伴而生,兩者的協同作用主導了茶葉的呈味特性。

10.澀

  澀味是口腔內上皮細胞暴露在單寧(即多酚類物質)時造成的起皺、收縮的感覺。

11.毫香

  毫香通常是形容幹茶能明顯看到許多白毫的茶葉,在沖泡時散發出來的香氣。在普洱茶級別很高的時候會表現出來的香氣特色。顧名思義就是“毫”所表現出來的香氣,讓人更覺清新可人。“毫香”也可以說成“嫩香”,是一種更柔和與活潑的清香。

12.梅子香

  通過一定時間存放的生茶經常會出現梅子香,在普洱生茶中是非常好的經典香型,最具代表性的梅子香嗅來有清涼之感,又略微帶酸,恰同青梅氣息。


“舌底鳴泉”、“回甘”…最全品茶行話蒐集

13.陳香

  陳香一般是形容普洱熟茶陳味、木香、藥香等等類型氣味的混合表現,以及通過長時期存放轉化程度非常高近於熟化的普洱生茶的香氣。陳香是普洱熟茶的核心香型,純正的陳香是普洱熟茶的代表香型。

14. 蜜香

  花香中帶著蜂蜜的甜香,就是蜜香,景邁山的古樹茶才有此香氣。

15.清香

  清香多出現於普洱生茶新茶。清香和青味不同,清香是能令人愉悅的自然而帶鮮爽的香氣。青味一般則是殺青不足,帶來的令人不適的類似青草的氣味。

16.嫩香

  嫩香是一種清鮮、細嫩的香感,植物鮮嫩部分散發出來的出眾香氣。一般原料等級高、工藝到位、保存得當的普洱生茶會有。

17.高香

  一般指香氣高揚而且持久,刺激性強。

18.純正

  一般指香氣純淨,既不高揚也不沉悶,沒有異雜味。


“舌底鳴泉”、“回甘”…最全品茶行話蒐集

19.悶氣

  是屬於不愉快的香氣,沉悶而不爽。一般是茶青在烘焙後,未適當攤涼而形成的。

20.高火味

  是指茶葉加溫乾燥過程中,溫度高、時間長、幹度十足所產生的令人不適的氣味。

21.堆味

  堆味是從形容“發酵渥堆”的上來的,就是描述一種類似混合酸、餿、黴、腥等不良感覺的發酵氣味。

  在新制熟茶中普遍存在,因為傳統熟茶渥堆發酵工藝是一個長時間而且複雜的變化過程,數噸至數十噸茶葉堆放在一起發酵,根本不可能做到絕對均勻,因此部分發酵過度和不足的茶葉就會產生一些不良氣味。

22.細銳

  指茶香高揚,香味仿若有實體、有質感,細膩如絲,令人愉悅,同時給人清晰的感受。

23.山頭茶

  以某個特定山頭或村寨命名,所以也叫村寨茶,比如老班章、冰島、昔歸、易武等山頭或村寨。

24.古樹茶

  普洱茶區普遍認為樹齡在百年以上的茶樹的茶葉都可稱作“古樹茶”,八九十年左右的稱為“老樹茶”,五十年以上的稱為“大樹茶”,三十年左右的稱為“小樹茶”。


“舌底鳴泉”、“回甘”…最全品茶行話蒐集

25.露筋

  露筋,指葉柄及葉脈因揉捻不當,葉肉脫落,露出木質部。

26.勻整

  勻整,是指幹茶的大小、粗細、長短較為接近一致。緊壓茶的形狀勻整,指外形端正,稜角整齊,不缺變少角;厚薄一致,模紋清晰,條索整齊緊結。

27.肥壯

  肥壯,指茶葉的芽頭肥、葉肉厚實,形態豐滿。

28.細嫩

  形容芽頭多,葉子細小軟嫩。

29.肥厚

  芽葉肥厚,葉肉厚實、質軟。

30.粗老

  葉質粗硬,葉脈顯露,手按之粗糙無彈性。

  我們為什麼要了解品茶的術語?有的人喝了幾十年的茶,卻說不出個所以然,那是因為他沒有學習品茶的術語。有的人品茶時滿口術語,給人感覺很懂茶、很專業。學術語,並不是為了讓我們在喝茶的時候吹牛顯擺,而是真正把茶喝懂了,把茶的細節特徵描述出來,並記憶下來,品茶水平可以快速提高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