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夜雨寄北》不是寫給妻子的依據:這是一首典型的文人詩

李商隱《夜雨寄北》是古典詩詞史上經典傳頌的名篇。全詩雖然只有28個字,但是意味深長,清新雋永,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喜愛。

不過這關於這首古詩究竟是寫給誰的,在文學史上還有一些爭議。雖然很多人認為這首古詩是寫給他的妻子的。但是在很多人看來,僅僅是因為這首古詩在《萬首唐人絕句》當中原題為《夜雨寄內》,就將其視為寫給妻子一訴衷腸的唐詩未免有些牽強。

李商隱《夜雨寄北》不是寫給妻子的依據:這是一首典型的文人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其實文學史上,主流的觀點依然認為這首古詩是一首純正的文人詩,而並非寫給妻子的表達愛情的詩作。李商隱對於愛情詩歌的表達固然有很多,包括那著名的《無題》、還有那些寫給妻子的悼亡之作,都是充滿深情的,也都體現了李商隱對妻子的熱烈的愛。

但是不能忘記的一點就是,即便是妻子在家身患重病之時,李商隱依然到處奔波,只是為了他心中的夢想。他一生仕途非常坎坷,但是從來沒有忘記學而優則仕。

李商隱《夜雨寄北》不是寫給妻子的依據:這是一首典型的文人詩

​當時李商隱流落巴蜀,相對於思念妻子,他更思念的是北方京城的長安友人(許多人認為是令狐綯)。因為他當時淪落巴蜀之地,對妻子愛情的表達帶再過於深刻,也無法幫他脫離此時此刻的困境。唯有北方京都長安友人的幫助,才有可能幫助他回到京師,幫助他在仕途上一路通達,也才能夠幫助他實現闔家團圓的夢想。

所以全詩完全可以這樣理解:詩人流落巴蜀之地,更有巴山夜雨的阻隔,他並不知道迴歸朝廷的日期,但是日夜期待。他思念長安故人,其實也是在思念長安城的生活。他思念長安,有人其實也表達出了對長安友人的期待,期待對方能夠幫助他從遙遠的巴蜀之地回到京城。

也只有到那個時候,他才能跟朋友傾訴此時的他是有多麼渴望實現夢想。


李商隱《夜雨寄北》不是寫給妻子的依據:這是一首典型的文人詩

​學而優則仕是他們畢生追求的夢想,更何況李商隱十幾歲的時候,就受到了令狐楚家族的看重,只可惜後來娶了涇陽節度使王茂源的女兒使得他處於夾縫之中,仕途根本看不到希望。我們可以從他和令狐楚、令狐綯父子所寫的書信當中可以管窺一般。

李商隱《寄令狐郎中》: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這首古詩就是借對友人的書信,來反襯自己落寞的身世淒涼的處境,渴望對方能夠幫助自己的一種心態。

中國文人向來把追求仕途、進入官場視為人生最大追求,他們不管是傷心、絕望還是喜悅,都和他們追求的仕途息息相關。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就是因為融入了詩人畢生最大的渴望與追求,才顯得如此情真意切,回味無窮,感人至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