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臨終前想吃豬肉餃子,兒子嫌貴拿油渣哄她,兒子從此高燒不退

孫大媽是去年八月份突發疾病的。

她已經八十多歲了,一直一個人住,自己照顧自己,做飯洗衣種菜不在話下,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身子很硬朗的老人,說倒下就倒下了,而且一倒下,幾天的功夫,就快不行了。

孫大媽這輩子只有一個兒子,叫趙友漢。趙友漢和老婆兒子住在鎮上的商品房裡,這房子,還是孫大媽的丈夫在世的時候,老兩口辛辛苦苦工作,攢了十幾年的錢,給兒子買的。

有親戚曾經勸趙友漢:“你媽年紀大了,又是一個人,你把她放在村裡的老房子裡,你放心啊?要是出個好歹,也沒人知道。不如跟你們一起住,你們照應照應吃喝就行了。”

趙友漢笑嘻嘻地回道:“沒事,我媽身子硬朗的很,一個人生活利落的很。再說了,她這麼大年紀了,吃個飯就舔碗,沒事總把外面的垃圾往家裡撿。我要是讓她住我的房子,那不把我家變成垃圾堆啦?我老婆怎麼看我?我兒媳婦沒意見?你話說的輕鬆,你帶回去住兩天試試。”

被這麼搶白一番,對方又不好真的把孫大媽接回家去,於是也不好再管了。

而趙友漢把孫大媽一個人扔在農村,平時也不去看,只有過年的時候,帶著老婆兒子,拎上一箱便宜的草莓牛奶,一小袋麵包,待個十分鐘左右就走。孫大媽年年還得掏一百塊錢紅包給孫子。

因為趙友漢不給孫大媽養老,所以孫大媽一個人過的很苦。她的錢,早給兒子花光了。好在自家還有幾畝地,孫大媽自己種不了,就租給村裡別的人種,一年得個一千塊錢左右。這一千塊錢,就是孫大媽一年的生活費。平攤下來,孫大媽一天只能花兩三塊錢左右。

“知足啦,知足啦,喝喝粥,吃吃麵條,菜地裡的蔬菜吃不完,比從前那餓的發慌的日子好多啦!”

每次有人同情孫大媽的時候,她總是倔強地回答:“有錢難買老來瘦,吃得簡單點好,吃得簡單長壽!”

話是這麼說,但有時候孫大媽去鄰居家竄門的時候,如果正趕上人家燉魚燉雞或者炸肉丸子,孫大媽總是會待好久,拼命地聞著空氣中的香味,不停地說:“香啊!真香啊!”但人家請她吃,她又說不吃。

有些人家一年到頭都上班,忙得很,於是每年的清明節中元節,孫大媽都會給沒時間疊元寶紙錢的人家幫忙。農村裡鄰居之間幫忙是不會給工錢的,但是會留著吃飯。一般這種時候,孫大媽都會大大方方地留下來吃飯,不會拒絕。

村裡人也知道孫大媽一年苦到頭,沒個好吃的,都會給孫大媽盛上一大碗。孫大媽吃得比年輕人還快,吃完把碗舔的乾乾淨淨,還夸人家:“你的廚藝咋這麼好呢?做的飯太香了,沒吃過這麼香的。”

對方說:“不是我做的飯香,是你好久沒吃肉了。你兒子也真是,就真的不管你啦?自己吃香的喝辣的,把你一個人扔在這兒?”

每當這時,孫大媽都會嘆著氣擺擺手:“不談了不談了,是我沒福氣。”

後來,孫大媽病了,眼看著不行了。鄰居通知了趙友漢和孫大媽家裡的親戚們。

孫大媽躺在床上,嘴巴一張一合。親戚們都推趙友漢:“你媽有話要說呢。”

趙友漢只好走上前:“媽,你有啥要交代的嗎?”

孫大媽抖著嘴唇:“我。。。我想吃頓豬肉餡的餃子。好久,好久沒吃過啦。。。”

這話一出,趙友漢的臉色就變了。他退後幾步,笑著跟親戚們說:“老太太真會吃,現在豬肉多貴啊,三十五元一斤呢!”

有親戚責備道:“三百塊一斤你也得買!你媽臨終前就這一個心願了,你還不滿足她?”

趙友漢尷尬地笑笑:“沒說不滿足啊,確實最近豬肉貴啊,我又沒說錯。我這就讓我媳婦買去。”

夫妻倆躲著人商量,趙友漢的老婆翻了個白眼:“這老太太真會折騰人,我都半個月沒捨得買肉吃了,她還想吃肉?”

趙友漢說道:“你能咋辦?這麼多親戚看著呢,你不買,以後村裡人都得說咱倆!”

“那真的給她去買?”

“你傻啊?豬肉包在餃子裡,吃進老太太的嘴裡,誰知道?聞起來差不多那個味就是了!你去超市買點豬油渣,剁吧剁吧,多加點白菜就行了。”

趙友漢的老婆聽了,果真去買了十塊錢豬油渣,做了一碗豬油渣餃子,端到孫大媽床前,說道:“媽,你要的豬肉餡餃子來了。兒孫們滿足你的心願了,你到了地下,可得保佑子孫後代啊!”

孫大媽的眼睛散發出些許光亮,她將送到嘴邊的餃子咬進去,嚼了嚼,淚忽然一下子流了出來:“不。。。不是。。。”話還沒說完,孫大媽就嚥了氣。

“我媽圓滿了,是高興著走的。”趙友漢連忙擋住,跟親戚們說道。

過了一段時間,孫大媽的喪事也辦完了,趙友漢一家依舊像從前那樣過日子,孫大媽的死,沒有在他們心裡激起任何波瀾。

然而,奇怪的事發生了。從這之後,趙友漢一旦吃豬肉,就開始發高燒,而且連續好幾天高燒不退。停下不吃了,過幾天就好;再吃,又復發。。。

村裡人都議論,肯定是趙友漢那天買的不是好豬肉,甚至根本不是豬肉餡的。老太太臨終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現在來報復趙友漢啦!

趙友漢堅持稱自己買的是三十五一斤的豬肉,但是沒人相信他。原本他以為自己做的事天衣無縫,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了,他是如何的不孝。這真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不孝順老人的人,是會有報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