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費用納入醫保互聯網醫療開啟破冰之旅

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服務費用納入醫保互聯網醫療開啟破冰之旅

業內人士認為,一直以來,能否進入醫保支付範圍是移動醫療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此次將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主要是解決在疫情期間慢病人群等的藥物供給問題,這對於互聯網醫療來說也算具有破冰的意義。“疫情結束後,移動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模式會獲得政府繼續支持,但離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爆發仍有一段距離。”

利好政策加速落地

此次兩部委將疫情期間全國常見病、慢病患者通過“互聯網+”醫療的複診和藥品服務納入了醫保。《意見》明確,對符合要求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複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在線開具電子處方,線下采取多種方式靈活配藥,參保人可享受醫保支付待遇。醫保部門加強與互聯網醫療機構等的協作,診療費和藥費醫保負擔部分在線直接結算,參保人如同在實體醫院刷卡購藥一樣,僅需負擔自付部分。

事實上,國家醫保局於2019年8月就下發《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旨在通過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價格、醫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聯網+”在實現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流動、促進醫療服務降本增效和公平可及、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等。不過,在醫保監管及控費等背景下,上述文件下發後各地未見有實質性的具體落實。

疫情爆發以來,移動醫療凸顯巨大作用,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政策加速落地。2月23日,武漢市醫療保障局公佈了18條措施服務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保障,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2月26日,武漢市醫保局為微醫互聯網總醫院開通醫保支付,微醫成為武漢首家納入醫保支付的平臺型互聯網醫院。

好大夫在線CEO王航表示,近年來,國家不斷髮文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藥品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次互聯網+醫保政策的推出使“互聯網+醫療健康”整個鏈條更加閉環,為服務更多患者、更好地服務患者注入了新的動能,對行業繁榮和企業的成長無疑都是一個重大利好。

易觀醫療行業分析師陳喬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事實上,互聯網醫療和醫保支付的連接早在行業規劃當中,疫情下,互聯網醫療的遠程化優勢凸顯,為方便患者就醫,醫保支付變革速度被大大加快。”

在探索中前行

從最開始的掛號服務到在線問診再到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療一直在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包括好大夫在線、丁香園、平安好醫生等相繼開展在線問診、健康科普等多項服務,一定程度印證了互聯網醫療的價值。

國家層面也肯定了互聯網醫療的重要作用。近一個月來,國家衛健委先後發佈3份文件,鼓勵互聯網醫療發展。2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通知提出,充分發揮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的獨特優勢,鼓勵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及藥品配送服務。積極組織各級醫療機構藉助“互聯網+”開展針對新冠肺炎的網上義務諮詢、居家醫學觀察指導等服務。2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在此前的文件中,新增了新冠肺炎在線預檢服務。

1藥網首席運營官祝鵬程表示,此次疫情讓互聯網醫療的社會價值被廣泛肯定,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認可。此次疫情讓更多用戶真正觸及互聯網醫療、體驗互聯網醫療的便利,這將會大大提高互聯網醫療的用戶規模和滲透率;對消費者來說,通過這次疫情期間提供的服務,將提升對線上問診的信任度,部分用戶或養成線上問診的消費習慣。

同樣,在平安好醫生相關負責人看來,“互聯網+醫療服務”支持醫保支付給予了互聯網醫療企業和公立醫療機構平等的發展條件,並給出了具體的落地指引,並對線上開具的處方給予認可,納入線下醫療機構或醫保定點零售藥店支付系統。未來,互聯網醫療可以更快更好地開展比如常見病、慢病複診等服務,充分發揮分級診療入口的作用。

機遇挑戰並存

此次兩部委發文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在疫情期間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互聯網醫療行業能否再次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關注的話題。

在王航看來,醫藥行業具有特殊性,“互聯網+醫”、“互聯網+藥”、“互聯網+險”每個部分都非常複雜,相互配合更不能一蹴而就。上述《意見》只是打開了一扇通向春天的大門,如何走到繁花深處仍是未竟的課題。“其中監管和控費是重點,也是難點,比如如何避免因互聯網便利性而帶來的過度使用,如何防止虛構醫療服務的騙保行為,如何將國家集中採購藥品納入線上醫保等,都還需要政府、醫院、平臺和社會齊心協力、各自擔當,在不斷創新中給出答案。”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表示,疫情下,國家衛健委接連下發與互聯網醫療行業相關的意見和通知,此次全國推行醫保支付等舉措標誌著政策的開放和鬆綁。之後國家對於互聯網醫療應當會有更多新的配套政策出臺。此次疫情提高了公眾對於互聯網醫療的認知度,證實了互聯網醫療的價值。政策的出臺有利於行業的發展,但由於醫療是低頻次、高風險的場景,偶發事件帶來的高度關注不等於根本性的爆發式增長,仍要保持合理預期。

祝鵬程則認為,“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將使得“互聯網+醫藥健康”真正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不論是互聯網醫療企業還是廣大患者都將受惠於該政策。不過,由於各省、市、自治區醫保具有區域化特點,且資金池、報銷規則等情況並不一致,非公立第三方互聯網醫療平臺進行接入,仍需要與每個地方進行談判。

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囿於醫保額度與線下醫療機構的捆綁,與低等級醫療機構合作的互聯網醫療平臺難以獲得高額醫保額度,市場規模極為有限。總體來看,支付方的入場將加速醫療機構的互聯網化,擴大整個互聯網醫療市場,但對純線上的互聯網醫療公司的憂喜參半,雖然醫保可以支付,但用戶卻會出現分流,尤其是慢病人群。

陳喬姍則認為,互聯網的應用(中青年)和醫院主要就診人群(老年)有錯位,在實施過程中仍要更多的考慮老年群體的使用及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