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我們都知道在國畫裡面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國畫花鳥的作品。寫意花鳥畫屬於中國畫的一個大科,它是以各種花卉和各種禽鳥作為題材來進行表現。大自然是特別美好的,大自然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花絢麗多彩,有多姿多彩的各種鳥,這些都是我們的題材。大自然是上天賦予我們的一種自然產物,我們作為人來說喜歡它,從中找到美的東西加以表現,我們所畫的花和鳥就是花鳥畫。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在花鳥畫裡面又分為工筆和寫意,這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屬於技法的範疇。工筆畫勾線比較細緻,染得也很細很潤,它用工整秀麗的手法來進行表現。寫意畫來講就是寫其意,講究花有情鳥有態,它和我們來說要有一種交流,這種交流就是意,有的時候這種交流可能就是人主觀的一種意識。比如說看到一種牡丹花,它在剛剛開的時候好像是在含笑,看到它以後心情有一種愉悅,那就通過畫把這種愉悅的心情畫出來,這就是物我兩忘,物我之間的交融。如果通過花鳥畫把情表達出來了,那麼這幅畫本身是有情的。寫意就是我們用概括的簡練手法來表現其中的情和意,這就是寫意畫。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除了概括和提煉以外,還有一種以書入畫。書是指書法,書法的一些線條,我們用到畫裡面去,讓這個畫更生動,更顯得有厚重感。不是磕磕絆絆的硬筆畫畫,這種筆情墨韻更加生動一些。這是我們寫意花鳥畫抒情表達心意的一種方法,尤其是老年人學習寫意花鳥畫,大自然之中找到描寫的對象,把情傾注書畫裡有助於身心健康。

寫意花鳥畫本身也是一種學問,山水畫都是縮寫的。比如泰山,你想要畫的話肯定是要畫縮小的,不可能畫的和泰山一樣大,沒有那麼大的紙也沒有展覽館能夠放大下,山水畫全是縮小。但是花鳥畫不一樣,花鳥畫基本上要求畫原大,把鏡頭對準它以後,是一種特寫鏡頭。所以我們畫花鳥畫,應該考慮到它有多大。小雞拳頭那麼大,那麼你就需要畫拳頭那麼大。你得看到真實的東西,然後再去畫,你才會學很快。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在學習方法裡面首先應該是師造化,就是要拜大自然為師。看到你要畫的真實的東西,之後才是請老師指點,老師起到的是把握方向。花鳥畫講究筆墨、造型、構圖,色彩也是需要學習的,看畫又稱為讀畫,讀畫的意思就是看到畫之後,要想讀書一樣去深究他為什麼要這麼畫,所表達的情感,畫中構圖的特點。甚至要讀出這幅畫先畫什麼後畫什麼都要清楚,這就等於看一張畫等於上一節課。

學習花鳥畫不能只是追求其中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在裡面,希望我的話能對你學習花鳥有所幫助。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花鳥畫的成熟時期


中國花鳥畫經過了秦晉時期的萌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到唐代獨立成科並迅速發展,出現了大量花鳥畫家,花鳥畫發展到宋代時期基本已經成熟。在我國宋元時期,就是古代花鳥畫的成熟時期,發展到興趣階段,這一階段花鳥畫發展迅速壯大,特別是宮廷以及皇家的支持,便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花鳥畫家。

到了南宋,畫院一半以上的畫家就已經接觸花鳥畫,這時期是花鳥畫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時期。元代花鳥畫受宋人的影響。出現了一批專門畫水墨梅竹的畫家。表現了文人的士氣,豐富了繪畫藝術。繪畫藝術得到了空前絕後的發展。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在隋唐五代的基礎上,得到了很大,發展,出現了空前絕後的繁榮的局面。在五代南唐,兩蜀建立的畫院基礎上,宋代設立了翰林圖畫院,以培養宮廷需要的繪畫人才。會用北宋宋徽宗時期還設立了畫院。宋代花鳥畫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宋初的一百年,大體遵循五代的繪畫傳統,院體花鳥,一黃荃的富貴為規範,代表畫家有趙昌,易元吉,三友等人。第二階段是熙寧和元豐年間,以崔白為代表,在內容以及藝術風格上展示出新的風貌,具有精湛的技巧和深厚的修養。第三是宋徽宗,高宗趙構統治時期。是宮廷畫院最繁榮的時期,代表人物有擅長畫翎毛的韓若拙,孟應之,薛志等人。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宋代人對花鳥畫的創作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對花鳥畫給予了高度重視。在社會普遍重視花鳥畫的時代背景下,花鳥畫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藝術水平大大超過了前代。視覺真實的寫實花鳥畫在宋代發展到了頂峰,隨著中國畫的發展,文人對繪畫注入了極大的熱情,水墨花鳥畫的發展至宋代中午蔚然成風。這也與宋元兩代,文人士大夫籍書畫以排解內心情懷有關聯。四君子寄情於景的題材,為明清文人畫家樹立標舉民族氣節的風範。另一重要的是趙孟提出的書畫同源的理論和實踐指導,使以書入畫成為可能。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以後的花鳥畫的重大變革,皆離不開書法的演繹,結構,豐富畫法這一主流趨勢。北宋花鳥畫主要承接五代傳統,早期以黃體為主要趨勢,勾勒填彩法,旨趣濃豔,中期出現找昌,崔白,易元吉等著名畫家等,強調師法自然,深入生活的寫生畫。南宋花鳥畫表現手法以及語言更加多樣化,崔白作品表現自然野趣。法常的繪畫作品耐人尋味。

1279年南宋滅亡,元四家中的倪瓚以“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以寫胸中逸氣”,表現了元代花鳥畫的整體面貌。強調借物寫意,追求主觀情感,在元代畫壇成為普遍現象。由於宋代開始的墨筆花鳥畫,到元代已經形成自己的特徵。早期的錢選,王淵,任仁發、雪界翁、張舜諮等還帶有南宋院體的風格。錢選師法趙昌,他有宋畫的嚴謹,元畫的享化,設色雅淡。王淵師法黃荃,作品多用水墨色,變工整富麗為簡逸秀淡。元代最突出的大家。在水墨梅竹方面,元代勝於宋代,趙孟,高克恭,王蒙,倪雲林,吳鎮,方崖,劉敏善等有著傳世畫竹的作品。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竹石畫家大都在繼承蘇東坡等人的傳統而又有自己的特點,以水墨法最為見長。張遜擅長畫雙鉤竹子,在元代成為絕技。其他有李倜,謝庭芝等著名畫家。畫竹子的名家中,李衍總結了風雨與竹子的生長關係,還有竹根、竹竿、竹葉、竹筍等的真實形態。著作有《畫竹譜》、《墨竹譜》、《竹態譜》,李士行,呂伸也都是名手。

顧安石以畫風竹著名,與倪雲林,張伸合作的《古木竹石圖》倪雲林畫石,張伸畫古木,加上楊維楨的題字,猶如君子聚會中的吟詩作對彈唱。畫梅名家鄒復雷,王冕,他們多是自學成才,仲仁和楊無咎。已經有陳立善,吳大素,張德琪,金汝霖,趙天澤等。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五代宋元是中國繪畫確立典範風格達到鼎盛的時期,明清時期的繪畫風格上基本源於這個時代。回顧畫史,五代宋元之間出現了一大批開分氣之先的大師,這大抵可以從大展的五個分題的佈置上得到彰顯。

畫家李迪屬於當今河南孟縣人,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待詔,頗受皇帝的寵愛,賜金帶,最擅長畫翎毛、走獸,花竹,也能做山水小景,其藝術風格為工細與粗放相結合。所繪禽鳥,雞、貓犬等動物,精確生動,細膩生動,富於質感,補景樹石則用筆堅勁雄放,多用水墨渲染,畫法上在崔白與李唐之間。

易元吉則是湖南長沙人士,初學花鳥,草蟲、果品,後專寫猿猴,曾經遊走與荊州,湖間(今湖南,湖北一帶)搜奇訪古,深入山區,入萬守山百餘里觀察野生動物生活和樹木岩石景物,每遇勝景佳處,便留其意,心傳目擊,寫於毫端於長沙所居住後開鑿池沼,澗以亂石叢篁,楊菊葭葦並馴養水禽山獸,以觀其動靜遊息之態,故所畫動植物富有生趣。


古今花鳥的畫之精美絕倫


崔白屬於今天安徽鳳陽人,性格疏闊,一生大多時間只是個民間畫工,生活顛沛流離,六十歲被召入宮廷畫院,得到神勇賞識,他是傑出的花鳥畫家,擅長畫花竹,翎毛,敗菏鳥雁,而且畫佛道鬼神,山水,人物則是精妙絕倫,尤其長於寫生,所畫鵝、蟬、雀堪稱三絕。為北宋畫壇革新的主將。數百年來頗受畫壇尊崇。現從存世作品很少《寒雀圖》、《桃杷孔雀》、《雙喜圖》、《竹鷗圖》、《蘆雁圖》等7幅作品。他的花鳥畫體制清淡,作用疏通,是融洽五代而又別創的比較活潑,清淡的畫風,他喜歡畫沙汀蘆雁,秋冬蕭疏,淡遠,慌寒,野趣的意境,所畫花鳥畫著重於寫生而且不打草稿,凡是臨素多不用朽,復能不假宜尺界等。長為世弦挺妨刃。筆墨用法表現力豐富,工細,一絲不苟。設色清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