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兒上學路上突發奇想,把女兒辮子剪了,媽媽:這是誰孩子?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對於美麗的追求是無止境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部分人對於美的定義是比較模糊的,對於有美感的事物的判斷能力很低,審美感很低,這樣的人群被稱為“美盲”。

審美感這個東西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往往需要後天的培養才可以養成,很多父母在帶孩子的時候會忽視孩子對於美感的判斷,覺得孩子還小不太在意外表,那這就錯了。愛美之心從小就有,孩子對於美好事物也是有所向往的。

送女兒上學路上突發奇想,把女兒辮子剪了,媽媽:這是誰孩子?


這天,張濤要送孩子去幼兒園,老婆告訴他送去幼兒園的路上找個理髮店把女兒的頭髮給理一下,幼兒園昨天說了孩子頭髮太長不適合做課外作業。

到了理髮店門口,張濤怎麼叫女兒進去理髮,女兒都不同意,摸著自己兩個小馬尾不肯放手,又哭又鬧就是不肯進去。

送女兒上學路上突發奇想,把女兒辮子剪了,媽媽:這是誰孩子?


張濤也沒有辦法,想著女兒不肯進理髮店可能是害怕的原因,想了想決定自己幫女兒理髮得了,說幹就幹,張濤去超市買了一把剪刀,直接就上手起來。

張濤沒有想到剪頭髮原來並不是看到的那麼簡單,一剪刀下去後面的頭髮確實短了,但是前面的頭髮由於沒有後拉又變長了,這兩剪刀女兒的髮型已經完全看不得了。

女兒看著爸爸剪下來的頭髮,然後摸摸自己的腦袋快要哭了出來,看得出來是在心疼自己的頭髮,估計孩子照鏡子後會更難過吧。

送女兒上學路上突發奇想,把女兒辮子剪了,媽媽:這是誰孩子?


晚上張濤把孩子接回家之後,剛進門,孩子她媽看到女兒問了一句:“這是誰孩子?”爸爸兩剪刀媽媽都不認識自己女兒了,女兒聽到這裡更難過了,馬上哭了出來。

大人愛美是因為大環境所致,那麼孩子愛美是什麼所致呢?

孩子愛美的原因

1、 愛美是天性

孩子3歲之後會進入審美敏感期,這個時候的孩子會對於“美感”比較敏感,她們會更多的去了解何為美如何美。

在孩子3-5歲的這段時間,孩子又進入性別敏感期,這個時候的女孩子對於美的要求會更上一個層次,她們會更多向美靠近,想讓自己變美,這都是天性所致。

2、模仿行為所致

孩子愛美除了天性之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模仿所致,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日常行為對於孩子的影響都挺大的。

當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的比較愛美注意外表的時候,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學習父母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有樣學樣起來。

送女兒上學路上突發奇想,把女兒辮子剪了,媽媽:這是誰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審美感?

1、 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美的意識之後,父母就應該開始尊重孩子對於美的追求,尊重孩子的審美要求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

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意識選擇自己喜歡的衣服,這樣能夠更好的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審美觀。

2、 引導孩子發現美感並享受美好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於發現美的眼睛。”確實生活中的美存在於大大小小的事物中,引導孩子發現美是一門必修課。

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從日常生活入手,帶孩子觀察大自然的美麗,提升孩子的審美感。

3、 讓孩子創造美

父母最好不要壓制孩子對於美的追求,要允許孩子充滿想法的嘗試,多多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讓孩子塑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美感。

各位父母,你家的寶寶開始愛美了嗎?培養孩子審美水平有何妙招?不妨在下方分享一下。

育兒問題寶媽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體倍兒棒,我是@大寶疼小寶,幫你解決育兒大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