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掩埋了3000年的女子,陪葬品多達4000件

1992年,山西省曲沃縣發現了晉侯墓地,也被稱為曲村天馬遺址。兩年多時間內,考古專家陸續清理發掘了8組17座大墓。這裡的“組”代表著一位晉侯和他的夫人,也就是兩座墓葬。按道理來說,8組相對應的是16座大墓,為什麼會多出一座呢?

原來,晉穆公的墓葬比較特殊,它是唯一一組一夫二妻並列墓葬形制。在晉穆公的身邊,長眠著兩位夫人。其中一位叫做齊姜,應該是晉侯的正室。齊國姜姓公主,使用這個名字的很多,而晉穆公的夫人齊姜,在《左傳》、《史記》中也是有所提及的。另外一位,則是默默無聞的側室。

被掩埋了3000年的女子,陪葬品多達4000件

通過這位夫人墓中所出壺銘,推測她叫做楊姞。她在歷史上默默無聞,在晉侯墓地也沉睡了3000多年。但是,當她的墓葬被打開時,專家們著實嚇得不輕。

原來,楊姞雖然是側夫人,但她的陪葬品琳琅滿目,仔細清點後多達4280件。這個數目不僅遠遠多於正夫人齊姜,而且還要多於晉穆侯本人。在這麼多陪葬品中,光玉器就有800多件,不僅有當時的玉製品,而且還有商代的古玉。說不定楊姞夫人在當時,還是一位收藏愛好者。

雖然出土文物很多,也很珍貴,但專家們還是將其分門別類地入庫保存。然而,當有一件文物出現時,就連這些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專家也驚呆了。因為這件文物的形制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即便到了今天,歷經20多年時間,依然看不懂。

被掩埋了3000年的女子,陪葬品多達4000件

這件文物暫定名就叫作西周立鳥人足筒形器,之所以暫定這個名字,還是因為它並沒有出現在任何史料中,也沒有任何參考物。從外形來看,它是以圓筒為主要形狀。它並不算大,通高為23.1釐米,直徑為9.1釐米。

以圓筒為主體,這並不奇怪,怪就怪在它的平底蓋之上,還有一隻振翅欲飛的小鳥;下面有一個方座,而且方座四面各有一個人形足。這樣的造型,就已經非常奇特了。但是,如果探討它的細節,那更讓人摸不清頭腦。

被掩埋了3000年的女子,陪葬品多達4000件

那隻小鳥,其實就是平底蓋的拉鈕,這個很常見,但這隻立鳥圓雕彎喙,既不像鳳凰又不像草雞,這到底是什麼?它沒有西周動物造型的威武霸氣,昂然鬥志,彷彿還有些卡通,有些憨態可掬,這是什麼寓意?

再說底座四面的人形足,刻畫的是四位赤身裸體之人,他們的髮髻高豎,動作整齊,正在吃力地託舉文物,非常生動。然而,他們代表著什麼,這又有什麼寓意?

被掩埋了3000年的女子,陪葬品多達4000件

即便是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紋飾,其實也有不少蹊蹺。蓋頂之上是一圈斜角雲紋,蓋沿和口沿處則是一圈變體的獸紋,筒腹和方座之上,又是波曲紋為主,而筒下層則是一圈鱗紋。要知道,這件容器並不大,卻形形色色佈滿了這麼多種紋飾,簡直如同炫耀技巧一樣,令人大開眼界。而且這些紋飾排列非常有水平,即使相隔這麼多年,我們依然不覺得繁冗複雜,反而能體會到它的精巧別緻。

這件文物甚至沒有參加過太多的展出,而是被作為研究所用。它的藝術造型和裝飾博取眾家之長,被認為獨步天下。然而,它的用途和器名,時至今日還沒有多少頭緒。有人推測,楊姞生前對收藏很有興趣,也精通文物,這可能是專門為她製作的冥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