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何说苏联划给哈萨克大片领土是赤裸裸的阴谋?

寒风


我是很倾城,我来回答。

哈萨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位于中亚,境内最大的民族是哈萨克族。是原来的苏联加盟国之一。


苏联为什么把大片国土划给哈萨克呢?

  1. 苏联是一个联盟国家,主体国家是俄罗斯,苏联划给哈萨克的领土就是从俄罗斯划分出去的,当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都处于苏联的统治之下划分国土,俄罗斯也不能说什么,苏联领导人的主要想法就是利用俄罗斯人来改变哈萨克的民族结构来平衡哈萨克人,部分俄罗斯人成了哈萨克人这样就改变了哈萨克的人口结构,从而改变哈萨克人的语言——从哈萨克语改变为俄罗斯语。

  2. 苏联当时的领导人也知道哈萨克国家的弱小就算送给他们土地,将来要如果分家哈萨克斯坦也是没有能力带走的,不如送给哈萨克斯坦用来防止哈萨克从国家联盟中分裂出去。

只是苏联的领导人没有算到苏联有解体的那一天,让哈萨克斯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苏联解体后哈萨克强人纳扎尔巴耶夫登上成为哈萨克首位总统,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从东南地区的阿拉木图迁到了阿斯塔纳从而加强了全国统治,尤其是对北方三州的统治(俄罗斯曾经划给哈萨克的领土)。另外哈萨克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国家主体民族的主导地位,如颁布《移民法》号召流亡国外的哈萨克族回归哈萨克斯坦,在国家权力分配中倾向哈萨克族,推行去俄语化运动,等等。


只能说原来了俄国领导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很倾城


苏联把大片领土划给哈萨克斯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时苏联的领导人之所以这么做,大致有三个原因。

其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苏联成立20世纪20年代,当时世界民族大觉醒,各个民族纷纷追求独立,都想成立单一民族国家。苏联为了把哈萨克斯坦留在苏维埃这个联盟里面,必然要给很大的好处,而给大片的领土,对于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来说,无意义天上掉下一块巨大的馅饼,就是最大的好处。苏联觉得给得值。

其二,与苏联的私心有关,为了更好的统治。原有的哈萨克斯坦领土上,生活的基本上都是哈萨克族。苏联强大时还好,一但苏联有个三长两短,这些哈萨克人很容易达成共识,寻求独立。但是如果把哈萨克斯坦送给一片生活着很多俄罗斯族的领土,哈萨克人再寻求独立时,必然会受到很大的掣肘,独立会非常艰难。这几年乌克兰东部寻求独立,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其三,苏联觉得给出去的领土,哈萨克斯坦也带不走,给的话,还可以做个人情。试想一下,苏联的军事,尤其是陆军,无可匹敌,即使苏联解体时,也不比美国差。有如此强大的军队,哈萨克斯坦万一万一独立了,这些领土也带不走。当然现在哈萨克斯坦独立了,也带走了领土,这是因为出了一个千年难遇的领袖,纳扎尔巴耶夫,这无话可说。

苏联领导人,列宁和斯大林,这样做,是胸有成竹的。只是历史的走向,谁也说不定。



随风WindMan


哈萨克斯坦是苏联第二大加盟国,世界领土面积排行第九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能够有现在的土地面积,主要是因为苏联时期划给了哈萨克斯坦大量的土地,让哈萨克斯坦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大大增加。虽然苏联划给了哈萨克斯坦大量的土地,但是哈萨克斯坦从来没有感激过苏联。因为苏联当年划给哈萨克斯坦土地,并非是为了帮助哈萨克斯坦发展,而是为了控制哈萨克斯坦。

在苏联建立之前,哈萨克斯坦是沙俄的附庸,沙俄是一个非常喜欢扩张的国家,在数百年的扩张历史上,沙皇俄国控制了亚欧大陆广大的土地。


沙俄每攻占一片土地,都会将大批斯拉夫人迁移到控制的区域,以保证该地区能够长期被沙俄控制。在沙皇俄国晚期,哈萨克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依附于沙俄,成为了沙俄的附庸政权。


由于哈萨克斯坦是畜牧区,沙俄并没有迁移人口到这一区域,哈萨克族一直是这一区域的多数民族。

十月革命爆发后,哈萨克族的人民都支持沙俄白军,反对苏联的统治。后来苏联红军赢得了苏联内战的胜利,哈萨克斯坦才开始归属到苏联的统治范围内。


苏联为了更好的控制哈萨克斯坦,开始采用移民策略来同化哈萨克人。在移民的同时,苏联还想要改变哈萨克人的生活面貌,强迫他们过上定居的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哈萨克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不适合发展农庄产业。苏联的这些政策,最终导致了哈萨克大饥荒的爆发。

哈萨克大饥荒造成了接近一半的哈萨克人被饿死,给哈萨克地区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1926年哈萨克斯坦有350多万哈萨克人,到了1939年哈萨克人的数量只剩下200多万。而在1926年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数量是100多万人,到了1939年俄罗斯人的数量反超了哈萨克人。哈萨克斯坦地区的俄罗斯人的数量剧增,主要是因为苏联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交界的部分地区划入了哈萨克斯坦。

苏联的这一做法让哈萨克人吃了不少亏,因为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人数相当,哈萨克人很难能够反对苏联的任何决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时期,在苏联解体之前,哈萨克斯坦人数最多的民族是俄罗斯人,一直到了苏联解体之后,部分俄罗斯人离开哈萨克斯坦,哈萨克人在数量上才开始反超俄罗人。在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曾经想要回到俄罗斯,却遭到了哈萨克斯坦的阻挠,最终只能继续留在哈萨克斯坦。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哈萨克斯坦国内哈萨克人和俄罗人的数量基本持平,后来哈萨克斯坦发布移民优惠政策,吸引各地的哈萨克人回国发展,才逐渐打破了双方人口平分秋色的僵局。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共有1800多万人,其中哈萨克人占到了65%以上,俄罗斯人只占到21%。


当初前苏联打了一手如意算盘,却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把哈萨克斯坦改变成斯拉夫人国家,反而导致了数百万俄罗斯人流落异乡。


历史总探长


俄国有句民谚:俄国的领土没有边界,它是整个世界。

俄罗斯是个非常贪婪、喜欢侵略扩张的民族,俄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侵略扩张史。

俄罗斯从13世纪一个小小公国,扩张到一个疆域无边的沙皇国,只用了三个多世纪。

苏联继承了沙皇的衣钵,依旧对领土非常热衷,总是在冥思苦想,精心算计,想把周边的领土划到自己的版图内。

对于苏联境内的加盟共和国,苏联并不放心,因为他们对苏联的臣服是表面的,很多国家(如波罗的海三国)内心里对俄罗斯恨之入骨,一旦条件许可,他们就会对俄罗斯反戈一击。

这样说绝非是道听途说,也不是主观臆测;因为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车臣、立陶宛、鞑靼、爱沙尼亚等少数民族纷纷向纳粹投降,调转枪口向苏军开火。

因为苏联一直坚持大国沙文主义,对少数民族采取压迫政策,所以少数民族对俄罗斯总是充满敌意。

苏联只有把少数民族的领土完全吞并,才可以高枕无忧,要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丢失。

由于二战结束后,有了联合国,有了国际秩序,再搞流放、驱逐和灭绝那一套行不通了;所以只能用新的办法来得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移民。

向个加盟共和国大量迁移俄罗斯人,把那里的当地人向俄罗斯迁移,一旦俄罗斯人超过了当地人,那就等于控制了那里的领土,就成为煮熟的鸭子。

苏联成立后,斯大林一直是这样做的。他们向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加盟共和国迁移了大量俄罗斯人,企图永远控制这些地区,把它们变成俄罗斯领土。

苏联这样做确实是高招妙招,聪明极了,也确实将一些加盟共和国控制到自己手里,那些独立出去的加盟共和国,也陷入长期动荡,因为国内有很多俄罗斯人,他们成为动荡、分裂的根源。

但凡事都有例外,苏联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他们当初对哈萨克斯坦就是用这一套办法,但最后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蚀把米。

哈萨克斯坦人英勇顽强、桀骜不驯,从来不会向强权低头,因为他们的祖先就是勤劳勇敢的突厥人,哈萨克斯坦的前身就是蒙古的金帐汗国,这样的民族是不会轻易向谁屈服的。

而且哈萨克斯坦是被沙俄抢占的,哈萨克斯坦人一直要求独立。所以说哈萨克斯坦一直是苏联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斯大林处心积虑要解决这个心头大患。

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就把俄罗斯南部,紧靠哈萨克斯坦北部的部分地区划拨给哈萨克斯坦。

斯大林这样做绝不是喝高了,也不是大发慈悲,而是别有用心。

因为同时划拨给哈萨克斯坦的,还有原来在这些土地上生活的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

斯大林的小算盘是划拨领土的同时,把俄罗斯人划拨到哈萨克斯坦,然后逐渐把里面的人迁移出去,再往这里继续迁移俄罗斯人,直到这里俄罗斯人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民族,哈萨克斯坦就瓜熟蒂落成为苏联的囊中之物了。

可是后来往外迁移当地人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桀骜不驯的哈萨克斯坦人死也不肯离开,好好哄不行,动粗也不行。

所以虽然说苏联向这里大量迁移俄罗斯人,还是没有能如愿,直到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独立,这里的俄罗斯人只占到该国人口五分之一左右,该国的哈萨克斯坦人依旧占了百分之六十,俄罗斯吞并它的野心依旧没法得逞。

但没有得逞不等于没有去做,在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后,靠近俄罗斯的三个州——、北哈萨克斯坦州和克斯塔奈州开始蠢蠢欲动,想分裂哈萨克斯坦,投向俄罗斯的怀抱。

因为哈萨克斯坦北方的三个州,生活的人多数是俄罗斯人,他们不断制造动乱,给哈萨克斯坦带来了很大麻烦,如果这时候俄罗斯像对待克里米亚那样出兵进行公投,那这几个州就有可能会分裂出去。

但是,哈萨克斯坦并不想轻易放弃这些土地,于是,哈萨克斯坦政府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将首都北迁到了阿斯坦纳,希望通过政府的威慑力来达到管理俄罗斯人的目的。

哈萨克斯坦政府在1994年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将首都从南部的阿拉木图迁北部的阿斯塔纳。

首都迁移,国家的军队布放重心也迁移到了北部,意思很明显,就是警告这里的俄罗斯人,只能规规矩矩,不要乱说乱动。

他们这样做同时也是警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不是乌克兰,别想再做克里米亚的美梦。

这样一来,北部地区的俄罗斯人老实多了。

斯大林九泉有知,肠子恐怕也悔青了。


小约翰


总结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聪明反被聪明误。


苏联时期,作为加盟国的哈萨克斯坦的领土面积在榜单上还排不上号,但是如今哈萨克斯坦幅员辽阔,成为排在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阿根廷之后,列世界第九位的国土大国。

根据该国统计署公布的资料称,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亚洲面积的6.1%,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增加迅速的原因就是:苏联反常的把原本属于俄罗斯的很大一块领土,约有272万平方公里,划给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要知道,沙俄靠着扩张领土,一路从东欧一小块地方慢慢成为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国。这种嗜土为命的本性已经进入沙俄的骨子里,不管国家性质怎么变,本性不会变。

既然这样,为什么苏联还会大手笔的把原来属于俄罗斯的领土划给当时新成立的哈萨克斯坦呢?


这是一个阴谋!


在16世纪初,哈萨克斯坦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因为弱小,在17世纪时受到准噶尔汗国的欺辱,权衡利弊之下,加入俄国请求庇护。后来准噶尔被大清国所灭,见风使舵的哈萨克斯坦又成为清帝国的藩属。

再后来,因为清国力衰弱,被列强瓜分土地,清属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落入俄国人手中,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哈萨克族成立了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在为苏联个成员国划分国界的时候,俄国反常的把原本属于自己的领土划给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这一操作把一众加盟国看呆了。俄国脑子不正常,白白把这么多领土划给哈?


其实俄国没这么好心。

俄罗斯人的意图是将部分土地划分给哈萨克斯坦,不仅可以加强两国的关系,而且随着土地的转移,部分俄罗斯人成了哈萨克共和国人,这样就改变了哈萨克的人口结构,从而一举改变了哈萨克人的语言——从哈萨克语变为了俄罗斯语。只是俄罗斯人千算万算,万万没有想到苏联还有解体的那一天,令到哈萨克成为了世界国土面积第九的国家,这还得多亏了俄罗斯的慷慨解囊呢!

书雄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内陆国,面积达272平方公里。从领土来说,是苏联解体的最大获利者。

哈萨克斯坦在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后,得到了原属俄罗斯的阿斯塔纳地区的广阔领土,等到苏联解体后,这大片的土地自然归属了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首都)

为什么以俄罗斯为主体的原苏联要将土地划给哈萨克斯坦呢?

哈萨克斯坦人以游牧为主,地广人稀,原有土地上以哈萨克族为主,得到阿斯塔纳地区的土地上则以俄罗斯族人为主。这样一来,俄罗斯族人口数一度达到哈萨克斯坦一半以上。随着1961年阿斯塔纳地区成为垦荒运动的中心,又有大量的俄罗斯族人涌入进来。

当时的情况是,俄罗斯族人有成为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的可能。这样看来,原苏联的意图就很明显了,如果不解体,任由此种情况发展下去,哈萨克斯坦就会被俄罗斯同化,最终完全成为他的一部分。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让原苏联没想到的是,没等到同化哈萨克斯坦,他自己到先解了体,白白地让哈萨克斯坦独立后捡了大便宜。

(哈萨克族人)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同化哈萨克的目的还没来得及实现,苏联在1991年就解体。而哈萨克斯坦独立后,是捡了大便宜,领土搞了272万平方公里,是苏联解体后,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家了。

便宜有时也可能是烫手山芋,哈萨克斯坦是怎么巩固他的领土的呢?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得到了大片领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自己国家内,一半以上都是俄罗斯族人,如果不加强哈萨克民族的主体地位,那得到的土地就可能是烫手山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呢?

首先,就是增加哈萨克族人在全国人口中的占比。针对这个问题,哈萨克斯坦政府一方面于1992年出台了《移民法》,号召原苏联时期因各种途径离开的哈萨克族人重归祖国;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哈萨克人生育。

当初,原苏联时期,由于苏联政府的一些有意识行为,大量的哈萨克人离开了哈萨克斯坦,原来是同一个国家,没觉得不方便,随着哈萨克的独立,大量的哈萨克族人开始回到祖国。

(哈萨克斯坦传统美食)

在生育方面,政府通过多种福利来鼓励哈萨克人生育:

多子女家庭可以得到税收减免;

生育并抚养较多子女的可以获得“英雄母亲”的称号、金质奖章、银质奖章以及免缴车辆税:“英雄母亲”称号授予生育并抚养达10个及以上子女的母亲、金质奖章授予生育并抚养7个及以上子女的母亲、银质奖章授予生育并抚养6个及以上子女的母亲。同时,多子女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多方福利。

通过以上政策的实施和一部分俄罗斯人在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也选择回到了俄罗斯,短短一二十年左右时间,哈萨克斯坦中哈萨克族所占比重就从刚独立时的40%左右,上升到53左右,俄罗斯族的比重则下降到30%左右。

其次,推行去俄罗斯化,并将首都从南部的阿拉木图迁到北部的阿斯塔纳。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去俄化运动。一方面设计出能充分体现哈萨克这个主体民族特征的宪法、国旗、国徽、国歌以及货币等,另一方面国家各种权力分配时向哈萨克族倾斜,国家机关也于2007年实现办公用语哈萨克语化。

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原在远离阿斯塔纳的南部,为更好的统治和威慑北部地区,1995年,哈萨克斯坦政府把阿克莫拉(哈萨克斯坦独立时将职斯塔纳改为此名)预备为新的首都,1997年12月10日,哈萨克斯坦郑重宣布,阿克莫拉市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永久性首都”。

1998年,因“阿克莫拉”意为白色坟墓,首都再次改名为阿斯塔纳。2019年3月20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为纪念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将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

苏联解体已经快30年了,哈萨克斯坦已经巩固了自己的领土,阿斯塔纳地区要再回到俄罗斯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原苏联的如意打算也已成为泡影,确实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啊。

(哈萨克斯坦国旗)


挚守静笃


赔了夫人又折兵,苏联这一波操作应该算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俄国十月革命一生炮响,让哈萨克人也看到了独立的曙光,他们成立阿拉什自治共和国,没想到支持错误的对象俄国十月革命中的白军,之后苏联军队打到哈萨克, 理所应当也让这个中亚国家阿拉什变成了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苏联对哈萨克不但没有清算反而太热情,不仅帮哈萨克恢复了原来的故土而且送了很多土地给哈萨克,让哈萨克的领土扩大至270多万平方公里。结果哈萨克后来一看划过来领土上都是俄罗斯族人,原来哈萨克这块领土大部分是哈萨克族人,而且还在俄国十月革命站错了队,虽然现在也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但也不能不防,增加该地区俄罗斯族人口能有效的在该地区推行苏联的政策。

但是苏联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己会解体,在苏联解体时虽然俄罗斯族与哈萨克族人口相当,新成立的哈萨克斯坦国家经过多年繁衍生意,主体民族哈萨克族人占据总人口的60%,俄罗斯族人占据20%,苏联时期送给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土地也收不回来。俄罗斯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陆弃


一直以来,苏联在领土问题上可是吝啬到了极点,但是,当年苏联却也有“认怂”的时候,在面对哈萨克斯坦的时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例外,不过,当年苏联划分给哈萨克斯坦大片领土也属于苏联心甘情愿。

在得到了领土扩充之后,凭借着27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哈萨克斯坦成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

那么,具体情况是什么呢?

事情的起因在于哈萨克斯坦人的桀骜不驯。哈萨克斯坦最初的大部分土地是从蒙古的金帐汗国分离,之后慢慢地形成了哈萨克汗国和哈萨克民族。

到大清王朝建立之后,康熙帝征服了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基本上就被划到了清政府的领土之中。

二百年后,借着清政府衰落之际,哈萨克斯坦看到了独立的希望,可是他们借助沙俄的力量却被沙俄利用,哈萨克斯坦成为了沙俄的。在沙俄爆发十月革命前后,哈萨克斯坦终于获得了独立。

但是好景不长,苏联建立之后,哈萨克斯坦再一次被失去了独立性,苏联政府将哈萨克斯坦更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且将原本属于沙俄帝国的不少土地划分给了哈萨克斯坦。

其实,苏联政府并不是简单的划分给哈萨克斯坦土地,在从沙俄分离出去的那部分土地上,生活着几百万俄国人,让这几百万的俄国人成为哈萨克斯坦人才是苏联政府的根本目的。

等到这些俄国人渗透到了哈萨克斯坦的各个地区之后,苏联政府妄想让这些俄国人完全控制哈萨克斯坦,以彻底消除哈萨克斯坦人独立的能力。

可以说苏联这样的计划是不错的,但是,苏联政府并没有想到问题会出在了他们自己身上。

出于苏联政府难以解决并且越来越严重的内部矛盾,苏联宣布解体,而这个计划也随着苏联的解体宣告失败。

所以说,苏联政府当年的这个计划就成为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果。

那么,当年哈萨克斯坦在得到了沙俄大面积领土之后是怎么做的呢?

哈萨克斯坦加盟苏联时,它和苏联的关系就非常不牢靠,虽然名义上是苏联的加盟国,但是,这个国家的自主能力远远超过了苏联的其他盟国。

所以,哈萨克斯坦人一直都对那些被归化过来的俄罗斯人存在戒备之心,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一直都是分开的。

在苏联解体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哈萨克斯坦为此感到非常焦虑,在这些被苏联政府规划给他们的土地上,仍旧是大量的俄罗斯人聚居地,在哈萨克斯坦政府的眼中,他们就如同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一般,一旦这颗定时炸弹爆炸了,给哈萨克斯坦带来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哈萨克斯坦并不想轻易放弃这些土地,于是,哈萨克斯坦政府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将首都北迁到了阿斯坦纳,希望通过政府的威慑力来达到管理俄罗斯人的目的。

哈萨克斯坦政府这种大胆的尝试还是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那些之前俄国的土地基本上消除了不安定因素,而且俄罗斯人也越来越少,他们大部分加入了哈萨克族。


夏目历史君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话说俄罗斯这个族群,不管搁那特招人恨,能和他处邻居的对他那是千防万防。

为嘛呢?就因为这俄罗斯族打基因里边,就透着那么一股霸占土地的欲望。要不,他也不会从一个搁地图上就一豆子大的地盘,愣是整成了地球村里土地最大的一主。

和他挨着的邻居,要不就没了,要不就变小了,根子上就是这俄罗斯时不时的要撩你,等把你撩的差不多了,这一口把你吞了。

您翻翻欧洲历史,但凡有点影响力的事,那都有俄罗斯那雄壮的背影,凡事有他掺和,事后他的土地一定或多或少的多那么一丢丢。

那么就这么一性格的主,咋就把一大块肥的流油的北方四州划拉给哈萨克斯坦呢?这不会是这老毛子脑子抽抽了?

瞧您说的,老毛子脑子在抽抽,刻在基因里的东西,这压根就改不了。

这东西,咱得从一片土地上谁是主人说起。

一般情况下,一片土地的主人是谁?咱得瞅这片土地上的族群都有谁,然后人口普查一下,得出结论,谁谁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占有大多数,齐活,这就没得说,这片土地的主人就是人口最多的那个族群。

这叫主体民族。

当年苏联他是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这既然有加盟的,那么加盟的这些个国家里头主体民族他压根就不是老毛子。

咱老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老毛子他心里头就不踏实,这就想着法的给这些个加盟国里边掺沙子。

但这沙子您不能硬来,硬杠不行,毕竟都是加盟过来的,不是啥敌对国家。

所以这手段就必须温和一点,那么咋解决呢?

好说,您比方说这哈萨克斯坦,老毛子就给哈萨克斯坦划拉出去北方四州,而这块地那占主体民族的恰恰是老毛子自己个。这可是二百七十万平方公里,地不可谓不大,老毛子下了血本了。

这还不算,老毛子还迁移过去不少的新毛子,来填充这地的人口。

说道这里,大家伙就应该明白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他就是想通过以上手段,把哈萨克斯坦这片领土上的人口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使得老毛子成为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

但这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是一天一夜就能干成的事,潜移默化的同化这片领土。就想着有一天老毛子在哈萨克斯坦这块土地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但这人算不如天算的,苏联在叶利钦的主持下一家伙就解体了,这事也等不到那一天了,这就相当于破产了。

后来的事

您划拉出去的二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在法理上说就是人家哈萨克斯坦的领土,这一解体,哈萨克斯坦也不客气,拿了这领土自己就乐呵去了。

咱说老毛子在脸皮厚,他也不能张嘴再要回来,这事就定性了。而老毛子还想偷偷摸摸的想着咋能整回来,毕竟这二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主体人口就是老毛子自己个。

那么哈萨克斯坦这帮人他也不是吃素的:“呦吼!给了还想拿回去,天下间哪有这么好的事?”

所以哈萨克斯坦那头,直接把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到了阿斯塔纳。这就和当年朱棣那天子守国门的意思差不离,俺亲自看守你们这地,瞅瞅你们老毛子搁自己地上要整啥花花肠子。

得咧,就这么一下,老毛子小动作这就少了很多。

哈萨克斯坦感觉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从根子上想要去掉老毛子的影响。

咋去呢?首先是文化,从文化上把老毛子的影响力给剥离出来。

开头哈萨克斯坦使用的哈语,是用俄文字母拼写的,这会直接整成了拉丁字母。您只要学了这玩意,新的老毛子他也就不是原来的老毛子了。

不仅仅这样,他还规定,老毛子要是不愿意呆在哈萨克斯坦,他们也不拦着立马开路条,回你的俄罗斯。

但你要想搁哈萨克斯坦呆着,别闹事,闹事就没好果子。

通过这样的手段,也驱逐了不少的老毛子,但这会哈萨克斯坦依然面临一个问题,老毛子实在是多,他们这里的主体民族已经变成了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两个主体民族。

这往后就看他们如何掰手腕了。

当然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哈萨克还是很尊重俄罗斯的地位,您说哈萨克斯坦他是俄罗斯的铁杆盟友他也不为过,当然您要说道土地的问题,他就跟你翻脸。

这不,哈萨克斯坦还在和老毛子扯皮说俄罗斯国内的那个奥棱堡,是他们的地,要俄罗斯归还,其实也就是堵老毛子的嘴,让他不要纠缠那二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事。

这事弄的,一世精明的老毛子亏大发了,亏的心里发慌。

其实他这样的事干了不老少,您比方说乌克兰那克里米亚,他开头也是老毛子的地,他也想着同化乌克兰,把克里米亚给整过去了,结果也赔了。

这不刚刚闹腾的把克里米亚收回来了。过去有人要问了为嘛能收回来呢?很简单这地的主体民族就是俄罗斯族,这不闹腾闹腾的就回来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首先反驳这个题目,苏联在确定加盟国边境时,在哈萨克领土划分上并未有什么野心。至于广为流传的“苏联希望用这些划给哈萨克领土上的俄罗斯族人来同化哈萨克”简直是无稽之谈,直到苏联解体,中亚国家依旧坚定地维持苏联的主权,而被划分领土上的俄罗斯族人当时根本不存在,是斯大林时期才来到那里的。

事实上苏联将俄罗斯人为主的奥伦堡划给哈萨克更多是出于国家工业化的考虑。

哈萨克靠近莫斯科和乌拉尔工业区,与中央有紧密联系的同时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协助哈萨克的工业化。而当时苏联的任务就是迅速完成国家的工业化,以应对在资本主义列强隔绝苏联的恶劣情况下的处境。

大量迁入哈萨克地区的俄罗斯人大多数都是在大清洗时期,因为对快速集体化、快速工业化不赞成,被扣上罪名流放到哈萨克地区进行垦荒建设,至于原因也不是什么要同化哈萨克人,而是苏联工业化的纲领就是进行加盟国专区工业化,每一个加盟国境内都有重点建设的工业项目,但是都不齐全,只有这些工业项目合在一起才能使整个工业体系运转。

这也是苏联考虑到少数民族离心倾向而设置出来的防止苏联分崩离析的方法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被迫放弃核武器和军事设施,因为他们缺少维持核武器和军事工业所必须的配套工业。

事实上,哈萨克人对于苏联的好感要高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地区。

沙皇统治时期和之前的游牧时期,中亚五国缺少工厂和基础设施,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时候,向中亚五国引进了医院、公路、铁路、学校、工厂等现代化工业设施,让当地的少数民族不必过祖先那种靠天吃饭,没钱劫掠的游牧生活。

能够安心的自在生活下去,当地的识字率和人均寿命都有很大延长。许多中亚少数民族士兵在卫国战争也提枪上马,加入红军对抗纳粹德国的入侵。

甚至于苏联解体前夕,哈萨克等中亚国家也坚决反对苏联解体的提议,他们想要最大限度保证苏联的主权和整体存在。

早在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就发表了一份独立宣言,宣布俄罗斯第一个独立出苏联。

在苏联的主体俄罗斯都已经独立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的领导人巴扎尔纳耶夫坚决反对,和中亚其余四个加盟过一起试图建立一个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继续保持苏联的存在。

于是1991年12月,在中亚五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斯拉夫人国家便独自召开会议,商讨独立后的疆域划分问题。

甚至在苏联最终宣告停止存在后,中亚五国依然与原苏联加盟国一起坐在会议桌前,努力试图建立起一个与苏联相似的联邦。但是遭到了乌克兰的激烈反对,于是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一个连邦联都算不上的独立国家联合体,不欢而散的中亚五国与其他国家最终分道扬镳。但是他们将自己对于苏联的忠诚保持到了最后一刻。

升级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