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董卿: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code>最簡單的路徑,也將抵達最豐富的可能。/<code>

01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中,有一對來自十堰的母子登上央視舞臺,感動了主持人董卿,感動了在場所有選手,也感動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們。

董卿: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這是一對很普通的母子,母親呂亞琴是一名超市的店長,孩子黃海亦是剛上初一的學生。

早在孩子七歲的時候,媽媽就利用超市廢棄的購物小票為兒子抄詩詞,每十首為一本,迄今為止已經抄了84本了。

七年的時間,840首詩詞。

不僅如此,母子倆還一邊背詩,一邊學習詩詞背後的故事,瞭解那些作品的來歷和當時的歷史環境。

為了做詩詞抄本,媽媽常常熬到深更半夜。

日復一日的堅持得到了回報,這些詩本啟迪了兒子的人生,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知識量,經過一道道考驗,最終母子倆一同成為了本季詩詞大會百人團成員,站在了央視的舞臺上。

董卿: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這樣的經歷為兒子打開了一扇通向學識與豐厚的大門,當他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所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董卿動情地說道:

“當一個媽媽,當她覺得沒辦法給孩子特別富裕的生活的時候,她努力地給他一個富足的精神世界,這樣的媽媽,是有遠見的媽媽。”

董卿的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那就是:

儘自己的力量,做有遠見的父母。

教育就是言傳身教,不急躁、不焦慮,教育就是日復一日的堅持,年復一年的陪伴。

哪怕爸爸媽媽的身份很普通,認識到這些,也可以教出不普通的孩子。


02

曾經,有一個“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的話題在朋友圈熱傳,引發了廣泛的焦慮:月薪三萬的企業高管媽媽,因為孩子暑假要出國遊學、報鋼琴和游泳班、請保姆照顧生活等,假期支出高達3.5萬。

董卿: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網友們紛紛認為這位媽媽太矯情,月薪三萬都在痛苦,那些月薪三千的該怎麼辦?

事實上,無論月薪多少,中國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付出都是不遺餘力的。

表面看這是一箇中產媽媽的矯情,實則是中國父母的整體育兒焦慮。

我的一位朋友,在孩子的興趣班問題上,自認為並沒有受到別人太多的影響,但有一天和其他媽媽交流時,細細算了一下帳,雖然跟別人相比,他們家花錢並不算多,但每年也有兩萬之多。這還不包括寒暑假帶孩子出去旅遊的支出。

可見,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們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他們寧願承擔著沉重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也不願孩子落人於後。

記得有一次去商店為女兒買筆,旁邊有兩位女士也在挑選鋼筆,只聽其中一位說道:上次給我兒子買了一支700多塊的筆,沒用多久就弄不見了,真是氣死我了!我不禁暗暗咂舌,給小孩子買這麼貴的筆,要不要這麼高級?

我們都想給予孩子最好的,而我們認為的最好的東西,往往就是用金錢來衡量的,最貴的東西。

但“詩詞大會”上的這位媽媽,卻用她的行為告訴我們,最昂貴的,是精神上的富足,這是用再多的錢都換不來的。

作為一名普通的超市店長,呂亞琴雖然不是有錢人,但也不至於買不起像樣的筆記本。

但她卻用了一個非常接地氣的方法,用人人都視而不見的廢棄收銀條為兒子訂詩詞本。

兒子絲毫也不嫌棄,還給那些本子起了名字:好媽媽的記詩本

因為他能感受到,媽媽質樸的行為中所飽含的最深沉的愛。

就像董卿說的:

我還沒見過這樣的詩本,它顯得挺簡陋的,但是也挺美的。美是美在了那小紙頭上抄的詩句,美也美在了一顆母親的心。

教育是不拘形式的,它不一定要有很高級的儀式感,不一定要花費很多的金錢,它貴在用心,貴在無聲地浸潤,於細節處傳達人生的許多道理。


03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最好的陪伴就是與孩子一起成長。

但處在這個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往往會忘記基本的教育規律,忘記家庭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去年一位五歲牛娃的簡歷走紅網絡,又引發了一大波焦慮。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紀便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己家的孩子卻普通得“泯然於眾人”,怎不讓人心急如焚?

董卿: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事實上,類似牛娃的培養就是超前教育的結果,並非他們真實能力的體現。

為了實現搶跑,家長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剝奪孩子本該無憂無慮玩耍的童年,刻意超前學習,提前為他們灌輸大量功利性的知識。

而在這樣的重壓下,孩子究竟能堅持走多遠?

呂亞琴的84本詩詞本告訴了我們,在這個熱鬧的世界裡,什麼是真正的陪伴和堅持。

她七年如一日所堅持的,不僅是訂本子和抄寫,更重要的是,她在孜孜不倦地學習。

沒有望子成龍的焦慮,不被外界的喧囂所打擾,她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實現蛻變,陪孩子一路成長。

黃海亦是幸運的,母親的溫度始終貫穿於他的童年時光當中,也永遠不會消散在他未來的人生路上,因為那是他一生前行的力量。

董卿: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04

現在的很多家長和老師在對待教育問題時,普遍的觀點就是 : 孩子要麼在巨大壓力下成為卓越人才,要麼在快樂教育的理念下讓孩子成為庸才。

這是一種較為極端的偏見。輕鬆快樂並不代表平庸,並非只有壓力才能造就卓越。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道:真正的輕鬆總是伴隨著能力的解放,那才會帶來真正的優秀。

所謂陪伴,既不僅僅是陪伴在孩子上各種興趣班的途中,也不僅僅是崩潰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那無數個夜晚,而是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對這個世界,我們依然保持著無盡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可以與他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一起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所謂堅持,並不是堅持給孩子施加令人窒息的壓力,為孩子保持高強度的學習氛圍,給孩子指定高不可攀的目標,而是教會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去丈量自己的未來。

董卿: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我們或許做不到淡然處之,也無法給孩子提供最優越的條件,但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努力的門檻並不高,堅持一定會有回報。

只是,不要太急,因為世界很大,人生很長。

最簡單的路徑,也將抵達最豐富的可能。

你現在做不到的,時間會為你做到,你現在到達不了的遠方,將來也會到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