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大漢崛起一一竇嬰之死

西漢前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正是這些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輔佐高、惠、文、景數代皇帝,開天闢地,建功立業,才成就了武帝的輝煌盛世,他們是大漢王朝的功臣。但是,這些功臣並非都有一個好的歸宿和結局,其中竇嬰就是一個令人扼腕的悲劇人物。他是外戚,曾經權傾朝野,最後卻落得滿門抄斬的結局,竇嬰之死成為武帝時期的一大疑案。

竇嬰是漢武帝繼位之後啟用的第一個丞相。竇嬰是竇太后的親侄子,他雖然貴為皇親國戚,但在文帝和景帝時一直不顯山不漏水,可以說能懷才不遇。等到漢武帝繼位後,竇嬰馬上受到重用, 位及人臣。

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竇嬰為相

竇嬰雖然並沒有奉行竇太后認同的黃老之學,而是和漢武帝一樣崇尚儒學,但是他畢竟還是竇太后的親侄子,是屬於竇太后勢力範圍內的。

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中記載:“固辭謝病不足任。”

竇嬰性格豪爽,喜歡結交朋友。文帝在位時,他曾擔任吳國的國相,後來因病辭官。景帝即位之後,他只是擔當了一個詹事的小職務。詹事就是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之事的一個小官員。可見竇嬰一直都未能 得到重用,備受冷落。但是竇嬰早期曾任過被廢太子劉榮的太子太傅,很明顯竇嬰絕對不會是個庸才,而是 一個頗有才華的人。那麼這樣一位有才華,又出身顯赫的人,卻歷經文帝、景帝兩朝,直到漢武帝繼位才能夠出人頭地,給後人留下一個大大的疑問。

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竇嬰曾任過被廢太子的太傅

據《史記》說竇嬰這個人的性格是“任俠,自喜”,據《漢書》說他的性格是“俠,喜士”。什麼意思呢?“任俠”就是以俠義自任,認為自己最重要的擔當就是行俠仗義,這叫“任俠”;“自喜”就是自視甚高、自鳴得意;“喜士”就是喜歡結交江湖上的人。這是竇嬰的性格特點。

正因為有這樣的個性,所以竇嬰和灌夫才成了好朋友。竇嬰和灌夫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他們又是什麼時候成為好朋友的?這裡需要說明一下。

上面說道,竇嬰因得罪了竇太后而回家了,這個時候灌夫來了,灌夫也是做過官的人,這個時候也是被罷官了,兩個下了臺的官員同病相憐,而且惺惺相惜,結為生死之交。

在漢朝的時候,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是席地而坐的。所以,如果一個人要舉行酒宴,就要先把席子放好,席子的位置代表著一個人的地位。

因為席位問題,曾發生了一個故事。在田蚡的婚宴上,田蚡來敬酒的時候,所有的賓客都避席了,而竇嬰來敬酒的時候,大多數的客客都半避。

這個半避代表著什麼意思呢?很明顯,這些客人對竇嬰非常的不夠尊重。

可竇嬰的資格卻明顯比田蚡更老,沒有說什麼,這些客人的表現太勢利眼了。 一旁的灌夫就發竇脾氣了。灌夫就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而就是這些話讓丞相田蚡生氣了。作為外威集團勢力的新興代表,現任丞相田蚡早就把沒落前任、同是外威身份的竇嬰看做是眼中釘。

田蚡就給了灌夫幾句不好聽的,就鬧起來了,之後把灌夫抓起來了。因為田粉的婚姻是太后站旨要田蚡辦的,灌夫的罪名就是大不敬了。

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魏其銳身為教灌夫。”

竇嬰是很講哥們兒義氣,江湖義氣。他知道灌夫是為了給自己面子而被抓起來的,所以,他要挺身而出。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他也被抓起來了。這下竇嬰急壞了,怎麼辦呢?他馬上託人給皇帝說,我有先帝遺詔。

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提出昭命免死

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孝景時,魏其常受遺語,日“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

漢武帝接到報告後,說既然有先帝遺詔,我們就去查一查吧, 就到尚書那兒查可是經查找卻沒有找到,也沒有存檔。

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誰銷燬昭命存檔

這下,竇嬰就倒黴了,朝廷給竇嬰定了罪名偽造 先帝遺詔,這個罪名在中國古代已成了大罪了。

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矯詔的處罰很嚴厲

於是,竇嬰就被殺了。

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竇嬰只能認”死“


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竇嬰之死是外戚之間相互鬥爭的結果。

《史記》上有記載, 司馬遷的家教只說實要說有先帝遺語,檔案館裡沒有先帝遺詔。這樣的情況就不好分辯真假了,有可能是真有這份詔書,但是卻沒有實際上的意義;也有可能有詔書沒有存檔。總而言之,竇嬰之死說明從漢初開始,外戚的勢力就越來越大了,而外戚的勢力正是引起皇宮動盪的一大重要因素。

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外戚間的權利鬥爭,讓皇帝也很心累

竇嬰在竇太后去世之後失去了爭奪權利的籌碼,而皇太后集團逐漸得勢,皇帝還沒有準備好從皇太后和田蚡奪取權利,竇嬰應該如履薄冰,豈不想到,為了一個武夫與皇后集團鬧僵,而且治理黃河水災是竇嬰淹了皇太后集團上萬頃良田,皇太后已經記恨很深了。

讀《史記》看《漢武大帝》竇嬰之死:本應如履薄冰確輸給坑隊友

雖然是忠臣,卻落了個滿門抄斬的罪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