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40萬白手起家,25年打造成最大生產企業,旗下遍及40多家子公司

文 | 支付公元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對生活質量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休閒類零食也成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在如今的社會中,大家都注重健康飲食,對於零食的要求也逐漸變高了。要說起兒童最愛吃的零食之一是什麼,第一時間人們腦海中都會想到喜之郎這個品牌。

喜之郎公司在1993年創立,用25年的時間譜寫了中國食品界的一段傳奇。從不知名品牌到家喻戶曉,在1999年,喜之郎公司就已經佔領了國內果凍市場的83%。如今,喜之郎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果凍生產企業。

靠40萬白手起家,25年打造成最大生產企業,旗下遍及40多家子公司

今天要講的這位創業人物,就是憑藉著一個小小的果凍,做到了年銷售額高達85億,並且開了40多家分公司,他就是喜之郎果凍創始人李永軍。李永軍是廣東陽江人,從小在海邊長大的他對大海有一份天然的喜愛,也許正因為這一份喜愛,他在高中畢業後考上了上海水產大學。

大學畢業後,他直接進入了一家食品公司。在改革開放後,有很多外國食品進入到中國,對傳統的食品行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國人的飲食習慣也發生了改變。1985年,天津的一個食品廠生產出了果凍,推出市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果凍這類食品火了之後,就有很多企業陸續開始生產果凍,但是當時深圳的瓊膠公司生產的果凍更受小朋友們喜歡,這個時候李永軍決定自己創業了。

靠40萬白手起家,25年打造成最大生產企業,旗下遍及40多家子公司

在正式進入果凍行業之前,他做了一番調查,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就不能像其他那些小作坊一樣,不只是面對一小片領域,而是要面向全國。為了讓自己這一步走得更加有底氣,他找到兩個他玩得好的兄弟,一起湊了40萬元,決定大幹一場。

1993年,他們三個在深圳寶安成立了“喜之郎”公司,正式開始了創業的旅程,帶著40萬資金起家。其實喜之郎的起步並不低,它的成長速度也很驚人,僅僅只用了8年的時間,它的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5億元。

靠40萬白手起家,25年打造成最大生產企業,旗下遍及40多家子公司

由於果凍生產技術門檻低,在喜之郎上市之前,市場上就已經有了很多小作坊。要是在這個時候能脫穎而出,一定可以在人們心中佔有主導位置。喜之郎無論是從包裝、平面廣告和設計上看,李永軍都採用了“果凍布丁喜之郎”的叫法,並對外宣揚它是一個大品牌,從而讓人們潛意識裡就會覺得喜之郎是果凍布丁的代表。

在品牌的宣傳中,電視廣告其實是效果最明顯的。1996年,喜之郎花巨資買下了央視黃金時代的廣告,還邀請到那英、田亮等明星前來代言。憑藉著好的平臺,廣告一播出,喜之郎迅速進入了大眾視野,一夜之間火遍全球。

靠40萬白手起家,25年打造成最大生產企業,旗下遍及40多家子公司

如今,喜之郎不再侷限於生產果凍一種產品,同時還研製出海苔零食、巧克力等產品,早在2014年,喜之郎的經銷商就已經多達1000多家。一個看似普通的小公司,如今已成為全球規模和銷量最大的果凍生產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