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像QQ、微信等軟件一樣,Steam也不只有玩遊戲這個功能。

對於Steam,你還能把它當社交軟件來使用,並且在這個社交圈裡你(起碼)能夠確定所有用戶都是玩遊戲的。也許不常用Steam的你並不知道前文所謂的“社交”能達到什麼程度,請容我先放出兩張效果圖。

玩家們可以在這裡進行裝飾:一段個人簡介,一副背景圖以及N個“展櫃”。而其他想要與你交友的玩家可以通過簡介、展櫃等等來猜測你是一位怎樣的玩家,遇到志同道合者便可欣然發出好友請求,然後進行愉快的“交流”。而對比較有心思的玩家來說,他們還會利用展櫃功能做出一些華麗的效果:放一大段文字介紹自己;用成就展櫃拼出一些有意義的字符;用截圖或藝術作品展櫃展現好看的背景等等。

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My little pony”

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上圖則是我們的UpTeam成員月光胸甲騎兵的個人資料頁,他最喜愛的《生化危機》系列人物是瑞貝卡,而通過個人製作的他將藝術作品與背景非常美妙的融為一體——洋館中的瑞貝卡。

而這一切都是依靠Steam社區功能來實現的,依靠Steam社區的相關內容你能接觸Steam的更深層次:既有增加好友欄位、獲得優惠券等實用功能;也有炫富、裝X等沒什麼卵用但就是有人喜歡的功能。接下來的內容請諸位酌情觀看,如若跨進此雷池一步,可能就無法回頭了……

因為這玩意的消費可能比買遊戲還要大(得多)。

集換式卡牌——萬惡之源

一般“知名但對Steam瞭解不深”的玩家都會出現一種問題:“好友滿了怎麼辦”。此類玩家大多心地善良,擁有很多追隨者,也願意接納四海之士為好友(我沒有說是大力)。而好友欄位不夠則會成為他們的煩惱,那麼如何才能擴充自己的好友位呢?請各位看下面這段邏輯關係,後者是前者的充分條件:好友滿了還想加→增加好友欄位→個人社區等級升級→經驗值→徽章→合卡。所謂合卡,便是將Steam特有的“集換式卡牌”集齊一套進行兌換。

當你初次使用Steam玩遊戲右上角又如此顯示時,多半是掉了一張卡。此卡牌乃萬惡之源,可以說Steam社區的所有內容都基於此:想要更多好友位?合卡。想要更多展櫃?合卡。想要更多裝飾性背景?合卡。想讓別人一眼看出你是個Steam老油條?合大量的卡。那麼卡牌該如何獲得?


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一般來說只要(非免費)遊戲商店頁面右側擁有上圖中的紅框標識即可,這代表著你玩這個遊戲(時間夠長)就會掉落卡牌。

好,那我狂玩然後合卡就能升級了吧?”

假設一套卡有5張,那麼玩遊戲可免費獲得的數量只有3張。剩下的2張怎麼辦?和你的好友去換。請去商店買卡,而這也是社區一切消費的開端……首先,請點開個人徽章頁面。


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以本次夏季促銷的特有卡牌為例,可以看到這套卡一共有10張,而我現在擁有8張,所以我還需要再購買兩張卡來湊齊一套。點擊上圖位置後向下拉,你將會看到自己待收集的卡牌和擁有此卡的好友。個人信奉求人不如求己,直接點擊右側的“搜索市場”。


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進入市場後的頁面如圖所示,實際上整個頁面除了價格都沒什麼卵用,看好最低價格點擊購買即可。


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如此步驟重複後即可攢齊一套卡,隨後合成徽章。每個遊戲可以重複合成5次普通徽章與1次閃亮徽章,由於閃亮徽章價格過高在這裡直接跳過。每個普通徽章可以提供100經驗值,而經驗值便是升級的關鍵。

升級——這玩意到底有什麼用

最直接的用途——裝X。大家請回想一下,從古至今的所有遊戲、軟件、平臺等等等等,只要包含等級制度的,基本上等級越高即代表著各種意義上的“更厲害”。當然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每升一級便能獲得5個好友欄位,從而你可以添加更多好友。

那麼升級機制是如何計算的呢?正如前文“經驗值是升級的關鍵”,獲得經驗值你便能升級。但資本主義是萬惡的,G胖是狡猾的,升級所需經驗也是龐大的……簡單來說,在1-10級這段期間,玩家每級需要100經驗值;11-20級每級需要200經驗值;21-30級每級需要300經驗值……依此類推。

也正如前文所說,經驗值的主要來源便是合卡獲得的徽章,單純買買買雖然也能獲得經驗值,然而少的可憐。說回普通徽章,平時在每個徽章獲得的同時你還能收穫該遊戲相關的表情、背景和一個額外的優惠券(一般不是什麼好遊戲)。大家也不要小看這些表情和背景,和我們日常聊天軟件中自定義添加表情包、設置背景不同,這些玩意都是要花錢的,而且有些還價格不菲……


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這個背景起價100元你怕不怕?


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這個表情起價500元你怕不怕?

……看來我們平常用的都是價值上百元的表情。而這些表情、背景也能用來裝飾你的個人資料頁或是聊天中使用。但除開利於社交,你還能用這玩意“賺錢”。

假設一個遊戲本身價格需要20元、補齊一套卡牌需要5元,然後你合成該遊戲的一套卡牌,獲得了一個能賣200元的背景,是不是很賺?30元的投入換200元?四捨五入那就是……

千萬不要這麼想。

和《CS:GO》買鑰匙開箱一樣,“抽中一把刀便是一套海景房”,雖然在國內這套海景房可能貶值為五環之外的普通居民樓,但依然是一筆鉅款。 不過這種事情說直白些就是賭博,偶爾玩玩還可以,不要沉迷其中。比起期望自己變成歐洲人天降橫財,還是多合幾套卡提升等級默默裝X比較實在。

另外,目前國際上Steam等級最高的玩家ID為St4ck,他的等級是2309。粗略算了一下,升到這個等級大約需要不到100萬人民幣。

所以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

從某些角度講,使用Steam的社交功能可以為你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你是一名喜歡老派RPG的玩家,你的最愛是《輻射》初代,但別說現實生活周圍,即使在網絡上你也很難尋找並聯繫到和你一樣的古典愛好者。但Steam社區能幫你,點擊遊戲的“社區中心”,你能看到關於這個遊戲的討論、截圖……在這裡有熱愛這個遊戲的數百號人。


如果你只是在Steam上“玩遊戲”,那必須看一下這篇文章了

你與社區中的玩家們相談甚歡,你加了他們好友。你知道這是一群和你一樣熱愛遊戲的人們,你可以在“動態”中看到誰買了什麼遊戲、誰上傳了什麼樣的遊戲截圖、誰為哪款遊戲寫了個評測……或者僅僅是向一群“能聽懂他在說什麼”的人吐槽。

看到或有趣或酷炫的截圖,看到或犀利或幽默的評測……好友的所有行為你都可以看到並與之互動,這就像是一個遊戲玩家版朋友圈,還是沒有各種莫名其妙的炫富與刷屏海外代購的那種。樂於交友的玩家還會跑到你的個人資料頁下留言,內容千奇百怪……也有些玩家會每週末為你留一句“週末愉快”,在節假日會有一句“XX節快樂”,這也是Steam社交中玩家們表示友好的普遍方式。

Steam的社交功能其實很粗糙,以至於很多莫名其妙的遊戲走在賣成就、賣表情、賣背景的坑錢邪路上;Steam的評測有時也莫名其妙,你可能看到自認為毫無用途的言論被很多人認為“有價值”;Steam的平臺設定並不便利,連新註冊玩家添加好友都有些繁瑣……但在這個圈子內你能保證一點:大家都是玩遊戲的。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過濾條件無限拉低了玩家們之間的疏離感。是啊,在生活中理解玩家的人那麼少,終於有這樣一個完全彙集、服務於玩家的平臺出現,怎能不讓人沉醉於其中?為什麼Steam、Uplay、Origin都能用來玩遊戲,但只有Steam擁有這麼高的用戶黏度?你可以說其他平臺遊戲少,這也確實是原因之一。但當你進入Steam的社交圈後就會發現即使我今天什麼都不打算玩,也要“掛著”Steam看看其他人都在做什麼。社交功能的缺乏更是Uplay和Origin在普通玩家眼中無法與Steam抗衡的原因:它們(至少目前)只能用來玩遊戲,Steam卻能用來社交。

對於普通入門玩家來說,最大的苦惱可能就只是如何添加好友、如何擴充好友位。不過寫出這篇指南更希望大家試試Steam的社交功能,與其他玩家互動總是一件美妙的事,說不定還能在其中找到另一半(真的有因為Steam變成現實情侶的兩人,我作證)。希望大家依靠此指南活用社區功能,交到更多同道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