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今天,這幾個詞註定要成為熱搜“iG”“LPL”“冠軍”

就在今天,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後,中國IG戰隊以3比0的比分戰勝了歐洲Fnatic戰隊,斬獲了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的世界冠軍!

iG贏了,7年陪跑,LPL終於拿到了S賽的冠軍。

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一時間小鈺的朋友圈裡面全部都是“iG”這詞,許多人在說著相同的話:冠軍,勝利了!有激動有感慨,甚至還有不少網友在酸溜溜的說著“恭喜iG痛失亞軍含淚奪冠”的話。玩笑歸玩笑,一場青春一場夢,最終還是有了結局。

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小鈺在出租車上偶然提起這件事情,司機卻來了一句“玩遊戲能有什麼好?”滿臉的悲憤似乎要溢於言表。小鈺緘默了,找不出合適的話來回答。當千萬人將勝利引以為傲的時候,還有成倍的人在一旁鄙夷。

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自古以來就有“玩物喪志”這個詞語,而遊戲也歷來被某些人視為洪水猛獸

,是孩子成績無法提高的“罪魁禍首”,是男女朋友分手的“最大小妖精”,還是不務正業的理由和藉口。但是,遊戲真的只有這些負面嗎?

遊戲有利於GDP

曾經看過一個段子,朋友問一個男人說:遊戲和女朋友你選哪一個?男人當機立斷地回答:一個遊戲,由幾百個乃至幾千個程序員、原畫師精心打造,歷經幾年十幾年的時間打磨,花費了數百萬、數千萬的經費,這才讓男人如痴如醉,而女人只需要化化妝、撒撒嬌,我當然選遊戲

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雖然是段子,但是卻可以看出來一個好遊戲的產生歷經了多少心血的打磨,而在遊戲上線後,又要防破解,還要服務器運營,用戶分析,活動運營等等。每年因為電子遊戲而產生的流水賬,從幾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單單從大企業諸如網易、騰訊等產出的《王者榮耀》《陰陽師》《第五人格》遊戲數據來看,電子遊戲尤其是手遊用錢生錢的速度可以說是翻倍增長

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遊戲也帶動了一批遊戲解說大咖和電競博主,直播打遊戲據說就能月入百萬。自媒體平臺發展開後,不管是視頻還是分析文章,遊戲這個垂直領域的流量一直都不低。粉絲經濟下的高流量意味著什麼?錢啊

遊戲不僅僅是“遊戲”而已

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葉修

遊戲早就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雞”“打野”等詞語即使是不玩遊戲的人大部分也非常耳熟。《全職高手》看過嗎?作為網遊為主題的動漫在之前幾個月還有下架的危險,現在用來說明電競再合適不過了。

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看過《全職高手》看官大大們也許會有印象,葉修作為整部動漫番劇的主角聲名在外。玩遊戲不僅僅是靠感覺,還有

速度、反映、心理素質、團隊合作和策略,等等因素綜合在一起。剛剛上文中說道的電子競技和電子遊戲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我們平常在水裡撲稜玩和國家隊專業游泳隊比賽的卻別,本質是一樣的,程度才是關鍵。

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國家對於電競的支持最早在2003年開始,那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號正式體育競賽項。而與之相關的電競專業也走進了大學。

再說回最初的問題,電子遊戲一無是處嗎?玩遊戲=玩物喪志?小鈺還是那句話,遊戲本身本沒有錯,錯在如何使用和開發。

近日在英國媒體BBC公開了一篇文章,說明了遊戲能讓外科醫生的技術進步。在這篇文章之中,有理有據地說明了多名醫師都表示通過遊戲可以提高外科手術所需要的集中力和手的靈活度。而在日本,關於《七龍珠》的遊戲更是創下了兩項吉尼斯世界記錄

看到這,看官大大們覺得遊戲還只是遊戲嗎?

話題:遊戲,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今夜之後,誰還敢說遊戲無能?玩遊戲=玩物喪志的話題又有力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