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吓退突厥,签订渭水之盟的?

致远影视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渭水之盟,历史上对此也有不小的争议,渭水之盟约对于当时的唐王朝是耻辱还是荣耀,也各有说法。

不管持怎样的的看法,无可否认的是,作为当时唐朝政权的统治者,李世民对突厥的第一次亮相,就很好地利用了敌我双方作战实力和作战心理,成功地为唐朝化解了一次兵戈之灾。


唐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顺利成为了唐王朝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八月,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坐上了唐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

然而,就在李世民登基的当月,远在大漠的颉利可汗听闻唐朝政权经此突变,觉得这是一次难能可贵可以重挫唐王朝的机会。于是,颉利可汗亲率十万铁骑(号称百万)南下,很快就到达长安城外的渭水边。颉利可汗令突厥兵陈兵于此,欲见机直取长安。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唐朝建立前后和东突厥的关系。李渊在太原起兵后为了解决北境之忧,啖重金与东突厥换取了东突厥的支持,同时也算换来了大唐与东突厥短暂的和平。


然而,公元621年,颉利可汗即位,他不顾与大唐的政治约定,开始频繁地出兵侵扰唐境。公元621年到公元626年前,颉利可汗就发动了三次对唐作战,但当时唐朝上下一心,三次南侵都被唐朝平息下去。

而这一次,形势不同以往,情势变得万分危急。李世民刚即位,政权不固,人心不稳。而且此刻的长安城兵力空虚,根本不足以抵挡突厥的十万之众。 这时,唐太宗李世民展现出了他一代圣君的作为,他先是囚禁颉利可汗派来打探虚实的执失思力,给了突厥一个下马威,后只身率房玄龄、高士廉等六人来到渭水边,隔渭水与颉利可汗对质,怒斥其背信弃义之举。

随后,唐朝的大军赶到渭水旁,颉利可汗见李世民从容不迫,又见唐军气势恢宏,怀疑唐军早有准备充分,先前的傲气瞬间转变为惊恐,于是惶恐之下请和。唐太宗此时“麾诸军使却而布阵,独留与颉利语”,一番交谈后,颉利的对抗之心瞬间瓦解,决定退兵,同时唐太宗又回赠与重金,使得颉利可汗心服口服。于是著名的渭水之盟便出现了。


渭水之盟中唐朝赠与突厥的重金到底有多少,史料中并无记载,不过据当时的事态情形来看,对唐朝来说,并不会很多。

当然,也会有人说李世民有篡改史书,美化渭水之盟,我想其实大没必要。虽然李世民后来确有篡改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的行为,但并没有必要改写这一部分,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以及政治、军事才能,在他即位之前就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渭水之盟中临危不乱的圣君风范,也确实只有李世民有这番的才能和魄力。


在渭水之盟之后的三年里,李世民内修文德,外练士卒,使唐朝实力很快强盛起来。

贞观三年,李世民利用突厥内乱果断出兵一举扫灭了东突厥,开启了他日后被各民族称为“天可汗”的伟大征程。


小宋拾趣


武德九年(626年)爆发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位登基,是为“唐太宗”。突厥之主颉利可汗听说唐朝皇位发生变化之后,率领几十万突厥大军直指长安。很快突厥大军进抵渭水河畔,距长安不到三十里,而长安守军仅有数万。

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唐太宗先是果断地扣押了颉利可汗派来示威的使者执失思力,然后仅带着萧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个文臣亲至渭水河畔的突厥大军之前。几乎是孤身面对几十万突厥大军的唐太宗更是当面斥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

颉利可汗本就因为执失思力未归而心中生疑,唐太宗“单骑退敌”的胆略与豪气更是颉利可汗心生恐惧。就在这时部分唐军伪装成主力大军到来,唐太宗则乘机表示自己将会继续向突厥纳贡。见到占不到什么便宜的颉利可汗在两天后与唐太宗杀白马结盟,退兵北还。

虽然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渭水之盟”发生多大变化,但唐太宗依然视这场“城下之盟”为大耻辱。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灭亡东突厥并生擒颉利可汗。太上皇李渊得知感慨道:“当年汉高祖一辈子都没能报白登之仇,我却看到雪耻的一天了



波波视屏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登上帝位后面临的第一次大考,不过“吓退”一词语有些夸张,史书中也没这么提过。这次盟约,是双方审时度势后达成的结果,也是李世民战略思维的一次体现。

突厥人要给李世民个下马威,并没有撕破脸的准备

公元626年八月,李渊刚刚把皇位传给李世民,东突厥的颉利、突利两大可汗就亲自领兵十余万抵近长安城。结合这一微妙的时机,以及接下来突厥人的举动,就会发现他们此行目的并不在于打仗:

到达渭水后,颉利并没有急于进攻或者掳掠,而是派心腹心执失思力面见李世民,吹嘘突厥大军百万,诸如此类。

这个动作的目的就很明显了:观察李世民的反应,一探虚实,再看是来硬的还是软的。

而李世民应对得则很简单粗暴:将执失思力一顿痛骂、扣在门下省。

为什么用这种强硬的姿态?后来李世民自己做出了解释:

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

突厥人敢率大军前来,就是吃准了大唐刚刚经历了一场血腥政变,国内人心不稳,李世民忙于收拾残局,理应是最虚弱的时候;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前来施加重压,说不定能给大唐致命的打击。

那为什么颉利不直接开打,偏偏派出心腹一探虚实?说白了,他心里没底,毕竟李世民打仗的水平早就名扬天下,自己又是押上了老本远道而来,万一失利,那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他首先要看李世民的态度。如果对方“闭门拒守”,那自己不仅可以在关中地区烧杀抢掠、赚得盆满钵满,还能以这种方式严重削弱李世民的威信,今后的大唐更是一个软柿子、任自己鱼肉;若李世民来硬的,那就要看一步走一步,见机行事。

但玩战略战术,李世民显然技高一筹。

新帝登基,一切求稳,李世民软硬兼施

对于突厥人的动作,李世民的应对采取了两步走:

第一步,痛骂,不仅骂执失思力,还骂突厥可汗。

在把执失思力关起来后,李世民直接带着房玄龄等六人前往渭水,隔桥痛骂颉利背信弃义。

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就在两年前,颉利、突利也曾率大军直逼关中,时任秦王的李世民采取了分化战略,拉拢突利可汗,最终双方达成和亲意向,握手言和。突利甚至与李世民结为兄弟。

而在这两年来,唐朝不仅如约与突厥和亲,赠送的金银财宝更是不计其数,虽然看起来有些怂,但于道义上来说,并没有背约。而且突厥人一向自称耿直、讲义气,李世民当众痛骂,就是要占据道德制高点。

加上骁勇善战的李世民一向在突厥人中有些粉丝,而且私下也时常给好处拉拢人心,所以见到他这种气势,很多人被震住了:“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

第二步:武力准备。

李世民敢带六个人前来,一是吃准了突厥人的心态,二是早已安排了后手。随着他在渭水前指责突厥人背信弃义,唐朝大军也陆续到达现场:“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军容甚盛”。

见自己气势上落了下风、唐军又严阵以待,而且去探风的执失思力音讯全无,颉利一定在想:李世民你咋不按套路出牌?这时再强行来硬的,那后果难料,不如就借驴下坡,就着和亲这事找个台阶下。

于是他立刻表态请和。几天后,双方在渭水便桥上杀白马为盟,突厥退军。

渭水之盟战略意义:一时的隐忍,为了四年后的一击致命

其后,朝廷元老萧瑀等人向李世民表达了心中的疑惑:“起初在渭水边,众将义愤填膺,纷纷请战,陛下您不允许;过了不久,对方却主动退兵,这其中有啥门道?”

李世民给出了细细解答:

其一,自己之所以亲临渭水,既要体现胸有成足的姿态,更是要观察对方的虚实。“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也就是说,突厥人并没有真正开战的决心。

其二,那为什么不趁对方军心不稳、主动出击呢?首先,自己刚刚即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而且大唐久经战火,官民疲敝,急需休养生息;其次,若真的开战,唐军虽能获胜,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还会从此与突厥接下梁子,从此双方永无宁日。

所以最佳的应对方式是,先以信义与武力威慑,趁对方进退两难之际,以钱财利诱;对方本就抱着求利的目的而来,有个台阶自然会下。而接下来,突厥人更会志得意满,对我们降低戒备。而我们则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时,给他们来个致命一击。即所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要么不动手,要动就一剑封喉,李世民不是说说而已。与大唐达成了暂时和平的突厥,其后内部果然问题不断;而李世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四年后,他派李靖、李世勣长途奔袭,一战将东突厥灭国,曾经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也被活捉。

审时度势、能进能退,一击制敌,李世民的战略特点,通过渭水之盟展示得淋漓尽致。这可不是靠吓唬就能做到的。


正史漫谈


引言

中国历史以来就喜欢搞“封神”运动,因为封建君主制搞得就是独裁,所以搞个人崇拜也就司空见惯了。而我们在“胜者为王败者寇”的真真假假史料中,也很难找到历史的真相。

至于李世民究竟是不是吓退突厥,如何吓退突厥,就让我们细细分析,我在这里一一道来。

我们首先讨论三个问题:

  • 突厥为什么突然南侵?南侵目的何在?
  • 李世民为什么只带数名随从前往?而不固守待援?
  • 突厥南侵目的是否达到?

突厥为什么突然发兵?南侵目的何在?

隋末时期,天下大乱,割据势力纷争不断。突厥趁机崛起,东突厥最为强盛,"

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少数民族政权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都是突厥的附属国,汉族割据势力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也都向突厥称臣。李渊晋阳起兵时,也臣服于突厥。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 “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逼唐高祖李渊退位,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李世民登基时,大唐还是突厥的臣属国,但是李世民一没有上表请封,而没有遣使纳贡。所以突厥做为宗主国,立即发兵十余万“兴师问罪”,兵临渭水。

突厥是游牧民族,对农耕不感兴趣,只对财富有兴趣。所以突厥发兵既不是为了开疆扩土,也不是为了统一天下。所以突厥发兵的目的就是:“兴师问罪”,还有就是“贪图财富”。

李世民为什么只带数名随从前往?而不固守待援?

突厥大军一路锐不可当,兵临长安城下,渭水之滨而驻足。从政治斗争中获胜的李世民当然深知其中道理。只有“负荆请罪”和“尽缴国资

”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大唐是突厥的附属国,突厥对大唐的军事力量那是了如指掌,李世民也知道这十几万突厥骑兵的战斗力如何。所以固守待援只能兵败国灭。只能“负荆请罪”。既然是请罪,那么随从多了又有何意义呢,于是只带了几名通晓外交的大臣前往阵前。

突厥南侵目的是否达到?

渭水之侧,突厥颉利可汗质问李世民:“缘何无表而自封?

李世民答道:“臣未新即,正遣使请封,愿空府库,以献作军资。

李世民外交上的低姿态,再加上搬空大唐的国库献给突厥,使得突厥颉利可汗心满意足的北归。

结束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唐朝初期并无抵抗突厥的实力,李世民的韬光养晦确实为大唐后来的崛起赢得了时间。但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身后名,大肆篡改史实,如“空城计”、“突厥颉利可汗请和”、“杀白马立盟结为兄弟”、“突厥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万口”。大搞“愚民政策”,让后世误以为唐太宗李世民吓退了突厥才签订渭水之盟的。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对你有帮助!

欢迎关注@没事闲拉呱 。【随手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我将与您持续分享有现实观点、有人生态度的历史分析!】


没事闲拉呱


凭良心讲,突厥并没有那么弱智,之所以有被吓退一说也不过是唐人的一面之词。大唐初建,百业待兴,李唐王朝也确实需要安定下来,然突厥北靠大海,西至而今的欧洲,东边辐射大小兴安岭,地域之广物产之丰富,国力之强盛并不是初唐所能及也。李世民签订盟约以后俯首称臣15年,而恰恰这十五年换来了史书中的贞观之治之象,没有了边境战争,韬光养晦,大唐帝国的雏形已见端倪。以至于到武则天的大周时期,西凉,并州两地贸易发达,从月氏、西域各国换来了大量的白银,国内税收充足,兵强马壮,武则天统治中后期,吉利可汗年迈,好战份子不愿意看到崛起的大唐,摩擦随之接踵而来,又过了一百多年,战争从未停止过。现在回望那段历史,唐朝也不容易,21个皇帝,289年的寿命,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有悲伤有欢笑,历经风雨沧桑,道不尽大国之心殇。


名仕郎职业装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了皇位,屁股还没坐热呢,突厥的颉利可汗听说大唐发生了政变,便派大军南下,一路走到了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颉利可汗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对于战争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毕竟李世民名声在外,于是他派执思力去长安送挑战书,以探听长安城的虚实,李世民接过挑战书,一眼就识破了颉利可汗的阴谋,镇定自若的说: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迎接我们的决战。

颉利可汗听说唐太宗如此镇定,便起了疑心,第二天李世民带了六个人骑马到了渭水桥上,颉利可汗听说后立刻出营,李世民便冲着他大声高喊:“颉利可汗,你快滚回去,你们是孤军直入,否则雪雨天一到,你们就会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势必全军覆没,死无葬身之地。”

说完掏出一个烧饼大吃起来,边上的随从都劝李世民见好就收,唐太宗一边吃着烧饼,一边回答:“烧饼太好吃了,我就在这里把烧饼吃完,也就吃下了颉利可汗的十万铁骑。这是突厥人的甩锅烧饼,是庆祝生日的必备品,寓意为和美、吉祥、团圆。因此,我食用甩锅烧饼,就是让敌军睹物思情,念乡想家,他们思想动摇,丧失了战斗力,就会不攻自破!

果然第二天颉利可汗就撤兵了,这就是关于李世民用烧饼退十万突厥兵的故事。历史上的李世民确实是用疑兵之计吓退了颉利可汗,避免了大唐政权的覆灭,只不过不是用烧饼而已。

真实的历史上,颉利可汗听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就趁李世民登基未稳,发动了对大唐的侵略,当然李世民没有坐以待毙,派出勇将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尉迟敬德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尉迟敬德勇不可挡,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不过这仅仅是小胜,颉利可汗的部队依然突击到了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当时长安兵力空虚,不过李世民并没有慌张,而是只身带六人到渭水河畔与颉利可汗对峙,据《旧唐书》记载:亲出玄武门,驰六骑幸渭水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俄而众军继至,颉利见军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遂请和,诏许焉。

李世民安排的很有讲究,先是只身前往,表明自己并不担心和害怕,然后责问颉利可汗为什么负约,占住大义,随后精兵到达,表明自己的军事实力不弱,有听说自己的侧翼部队打了败仗,以为李世民的军力强盛,颉利可汗非常的害怕,于是就求和, 李世民和颉利可汗杀白马为盟,大唐的危险局面这才得到化解。等到李世民缓过来,也就是两年后,突厥发生了分裂,于是大唐进攻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灭了东突厥,这也正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真实写照。




缅怀未逝的青春


网上盛传一个故事,那就是李世民用烧饼吓退了突厥的十万大军,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很多人半信半疑,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只是一个传说,取自渭水之盟这段历史,这个传说被演绎的非常传神,这个事件的历史背景就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了皇位,屁股还没坐热呢,突厥的颉利可汗听说大唐发生了政变,便派大军南下,一路走到了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颉利可汗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对于战争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毕竟李世民名声在外,于是他派执思力去长安送挑战书,以探听长安城的虚实,李世民接过挑战书,一眼就识破了颉利可汗的阴谋,镇定自若的说: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迎接我们的决战。

颉利可汗听说唐太宗如此镇定,便起了疑心,第二天李世民带了六个人骑马到了渭水桥上,颉利可汗听说后立刻出营,李世民便冲着他大声高喊:“颉利可汗,你快滚回去,你们是孤军直入,否则雪雨天一到,你们就会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势必全军覆没,死无葬身之地。”

说完掏出一个烧饼大吃起来,边上的随从都劝李世民见好就收,唐太宗一边吃着烧饼,一边回答:“烧饼太好吃了,我就在这里把烧饼吃完,也就吃下了颉利可汗的十万铁骑。这是突厥人的甩锅烧饼,是庆祝生日的必备品,寓意为和美、吉祥、团圆。因此,我食用甩锅烧饼,就是让敌军睹物思情,念乡想家,他们思想动摇,丧失了战斗力,就会不攻自破!

果然第二天颉利可汗就撤兵了,这就是关于李世民用烧饼退十万突厥兵的故事。 当然上面都是传说,不可能发生,不过历史上的李世民确实是用疑兵之计吓退了颉利可汗,避免了大唐政权的覆灭。 真实的历史上,颉利可汗听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就趁李世民登基未稳,发动了对大唐的侵略,当然李世民没有坐以待毙,派出勇将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尉迟敬德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尉迟敬德勇不可挡,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不过这仅仅是小胜,颉利可汗的部队依然突击到了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当时长安兵力空虚,不过李世民并没有慌张,而是只身带六人到渭水河畔与颉利可汗对峙,《旧唐书》是这样记载的: 亲出玄武门,驰六骑幸渭水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俄而众军继至,颉利见军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遂请和,诏许焉。

李世民安排的很有讲究,先是只身前往,表明自己并不担心和害怕,然后责问颉利可汗为什么负约,占住大义,随后精兵到达,表明自己的军事实力不弱,有听说自己的侧翼部队打了败仗,以为李世民的军力强盛,颉利可汗非常的害怕,于是就求和, 李世民和颉利可汗杀白马为盟,大唐的危险局面这才得到化解。

而等到李世民缓过来,也就是两年后,突厥发生了分裂,于是大唐进攻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灭了东突厥,这也正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真实写照。


路人小丁


玄武门事变之后,唐王朝权力更迭,朝廷动荡不安,李世民在这样的局面下登基。而外族突厥在得知唐朝政权的变幻后,认为正是可趁之机,于是发兵十余万人,进攻唐朝,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此时的唐王朝正处于巨大的危机之中。

在内,权力还没有完全集中在李世民手中,朝中质疑李世民登基的还大有人在;在外,二十万突厥人兵临城下,势不可挡,甚至已经到达武功,对首都长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样内忧外患的状况下,唐太宗想到了疑兵之计。

长安城内,兵力空虚,李世民不得已只能亲自率领着自己的一众谋士将领前去渭水。在渭水边,李世民故布疑兵,让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看到了唐军盛大的人数和军容。颉利可汗害怕了,最后就于渭水桥上,两方签订了和平协议,并且立下了白马之盟。回到家乡的颉利可汗还向唐王朝进贡了许多马匹和羊。

在唐王朝完全不占优势的状况下,李世民通过疑兵之计安然退兵,这让对他的质疑声减少了许多。而唐太宗渭水之盟也成为了军事上常常被人说起的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