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腫瘤細胞被完全清除後,還是會復發?

James麵包片兒


癌症的復發和轉移是導致絕大多數癌症病人最終失去生命的原因。一旦復發,治療變得棘手,病人生活質量下降,醫生束手無策,所有的治療都只是為了延長有限的生存時間。很多人很疑惑,明明腫瘤細胞被清除了,為何還會復發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清除 你認為的腫瘤細胞清除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清除,開刀時醫生告訴你全部切乾淨了,其實那只是醫生肉眼所見,把癌組織的巢穴切除,周圍的區域淋巴結進行了清掃。雖然醫生會嚴格按照操作規範來進行手術,但誰能保證手術前巢穴裡是不是有一些腫瘤細胞已經悄悄逃走,進入血液循環或者潛伏到某個角落裡呢。而這些殘留下來的漏網之魚就是癌症復發的罪魁禍首。

2.癌症體質 癌症其實是一種基因病,同樣的生活環境下,為何有的人患癌,有的人極其長壽,這個就是基因的問題。患癌的人原癌基因容易在各種致癌因素下被激活,而抑癌基因失活,癌症就出現了。雖然手術、放化療等一系列治療會殺滅癌細胞,但如果病人身體的細胞分化調節機制問題並未改變,那麼一些受損的一些上皮細胞會逐漸變異,出現不典型增生,日後會有新的癌細胞不斷產生,癌症就會復發。比如食管癌、胃癌的一些病人容易出現吻合口復發。

3.免疫力低下 其實我們體內細胞在不停地新陳代謝,每天都會有衰老的細胞,甚至一些變異的細胞出現,這些變異的細胞通常被免疫細胞識別並清除,當手術創傷或者放化療使得免疫力下降的時候,體內這些變異細胞不能被及時清除,逐漸增殖,這也是為何術後體質越虛弱的病人復發幾率相對更高的原因。

腫瘤細胞不同於正常細胞的特點就是具有無限增殖的潛能,只要有漏網之魚存在,當身體免疫力低下,就會報復性的增殖,而放療、化療並不能百分百殺死殘存的腫瘤細胞,因為有些腫瘤細胞具有原發耐藥及對放射性不敏感的特性。分期越晚,可能殘存的癌細胞越多,復發幾率越高。

總之,腫瘤的復發是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的機理複雜,涉及到基因和分子生物學層面的原因有些還不甚清楚,這也是癌症難治的原因所在。對於做了根治性手術的病人,不要想當然的認為腫瘤細胞已經清除乾淨了,可以高枕無憂了,術後的輔助治療和隨訪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術後仍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提高自身免疫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復發幾率。


胡洋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腫瘤細胞被完全清除了,那腫瘤肯定是不會復發的,如果這時候有新的腫瘤長出來,不叫復發,叫做新發腫瘤。這種情況確實存在的, 還不少見,例如結腸癌的患者,腫瘤切除以後,可能過一段時間在其他腸管又長出了新的腫瘤。說明這個人是易患癌的,整個腸管都有可能存在基因的異常,基因突變到一定階段,就可能有新的腫瘤生長出來,專門有一種理論來解釋這個現象,稱為區域癌化理論。區域癌化理論認為某個區域的組織都是不好的,可能都是存在癌前突變的,可能會先後長出腫瘤,你切了這一個,過段時間又會冒出來另外一個。

還有一種情況,腫瘤細胞並不是完全被清除了,腫瘤細胞潛伏在身體的某些部位,例如淋巴結當中,當身體抵抗力低下的時候,腫瘤細胞又死灰復燃,重新生長起來,導致腫瘤復發和遠處轉移。

外科醫生常說,我們把腫瘤切乾淨了,為什麼還會復發?其實,這個“切乾淨”並不是你所理解的那樣,外科醫生只是把肉眼可見的腫瘤組織切除了,並且清掃了周圍可能轉移的淋巴結。但是,肉眼看不見的腫瘤細胞,躲在遠處的癌細胞,外科醫生是切不掉的,因為不知道躲在那裡,根本無從下手。

這也就是為什麼?術後需要放療和化療,腫瘤分期越晚,腫瘤細胞播散的概率越大,所以早期的腫瘤,術後可以不需要放化療,中期和晚期的患者,都需要化療和放療,來殺滅隱藏在身體各個部位的腫瘤細胞。

還有一種比較前言的理論,那就是腫瘤幹細胞理論,腫瘤幹細胞類似於人類正常的幹細胞,具有無限增殖和分化的潛能,更重要的是,腫瘤幹細胞可以潛伏在身體裡面很長的時間,對放療和化療耐藥,是隱藏在身體裡面的炸彈,隨時有可能爆發,導致腫瘤復發和轉移。目前已經有很多研究,來看看怎麼可以消滅這些討厭的腫瘤幹細胞。


普外科曾醫生


為什麼腫瘤細胞被完全清除後,還是會復發?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不能理解,覺得很讓人費解,其實是沒有真正瞭解其中的“道道”。

如果腫瘤細胞真的被完全清除,當然不會復發(復發是指原來的腫瘤又長起來,如果是新得了另一腫瘤,這是另一回事,不可能保證以後肯定不會再得腫瘤)。

問題的關鍵是,你怎麼知道腫瘤細胞被完全清除了?如何確認腫瘤細胞被完全清除?什麼治療可以把腫瘤細胞完全清除?有人會說,不是做了手術把腫瘤卻切掉了,醫生說“切乾淨了”。其實,這所謂的把腫瘤切掉了,只是把“肉眼”可見的腫瘤切掉了,手術後拍CT、磁共振之類的檢查也看不到腫瘤了,但不等於體內沒有腫瘤細胞了,通常分期越晚,體內殘留腫瘤細胞的可能性越大,這正是將來可能復發的“種子”(根源),也因此,很多癌症在手術後還需要做化療或放療、靶向藥治療等治療,目的就是盡最大可能清除殘留的癌細胞(這種癌細胞通過CT等檢查是看不見的,CT能看到的不是癌細胞,而是至少長到一定大小的癌細胞團,所以現在在研究諸如循環腫瘤細胞或DNAl/RNA片斷),但也只是盡最大可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清除,所以化放療後仍有可能復發,但復發概率風險下降。打個比方吧,就像砍樹(“樹”相當於腫瘤),手術相當於砍樹,連根把樹砍掉了,並搬走了,這個地方沒有樹了,看不到樹,戴上眼鏡再仔細一看(相當於做CT,磁共振等檢查),也沒看到樹幹,樹枝,樹葉,樹根,種子等都沒有了,那這個地方以後會不會又長出樹呢(相當於腫瘤復發)?當然有可能。因為連根把樹撥掉砍掉,不能保證沒殘留一點點細細的根系(以後可能長出新苗,相當於腫瘤局部復發),也不能保證在砍樹之前,已經有種子(或多或少)播撒到遠處某個地方,以後生根發芽(相當於腫瘤復發轉移)。

因此,所謂的把腫瘤切掉了,只是把能看到的腫瘤切掉了,不等於消滅掉所有腫瘤細胞,腫瘤越大,侵犯越深,分期越晚,復發風險越大,就越要考慮在手術後再加化療或放療等治療,以儘可能消滅殘留的癌細胞,降低復發風險。


腫瘤專科醫生


癌細胞被清完全清楚後還會復發?

這裡肯定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理解偏差!臨床上評價一個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如何通常使用RECIST評價標準(這裡指的是實體瘤,比如肺癌、肝癌等)
從這個評價標準👆👆👆我們可以看到治療效果最好的是評價CR,也就是完全緩解。也許這就是題主所說的腫瘤細胞被完全清除吧?!

一個腫瘤接受治療,比如化療,放療後取得完全緩解,指的是在影像學上(CT/ MRI等)看不到腫瘤存在了!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不,不是的!腫瘤細胞在體內可能還有零星的存在,只是數量不像以上那麼巨大,所以在影像學上檢查不出來。這個時候如果抽個血,做個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有可能就會發現還有腫瘤細胞!

另外,我們外科手術後切除下的病變組織是要送病理科做病理檢查的!病理醫生對外科切除的組織邊緣會報告是否切"乾淨"了。通常R0表示切的很乾淨,電子顯微鏡下都看不到癌細胞了;R1表示肉眼下看不到,但是顯微鏡下還可以看到;R2表示肉眼還可以看到有腫瘤殘留。所以,題目中的腫瘤細胞已經被清除不知道指的是哪一種?是不是肉眼看不到腫瘤組織?這種情況當然很容易復發了!


總之,腫瘤細胞被完完全全清除很難,體內還是有零星的癌細胞存在,它們會等待機會復發的!因此,癌症患者要注意加強免疫力,注意按醫囑返院複查!


普外三角針


腫瘤的發生,或者說癌症的發生,並不是稀少。就算健康的大多數人,身體內,每天也會產生一些癌細胞,只不過,他們身體健康,這些癌細胞,被吞噬掉了,所以,不會發生癌症。

但是,得癌症的人,身體情況亞健康,身體免疫力低下,每天產生的癌細胞不能被吞噬掉,於是,在某一個時間節點,就爆發,得了癌症了。

治療,只是把過去產生的癌細胞殺死了。但對於大多數癌症病人來講,他的身體狀態,還是很差,並沒有恢復。

於是,新的癌細胞,每天又產生了,到了某一個節點,癌症,又復發了,而且,往往還是原來產生癌變的部位。

所以,關注健康,保持健康,真的才是最重要的。


董江波


因為,腫瘤是人體長出來的東西。

也就是說,人自己將自己改造成了可以長出腫瘤來的機體【生物體】。也就是說,腫瘤是人體長出來的果子而已。那你將果子摘了,果子不是還會繼續長出來的嗎?老道的比喻是【腫瘤就是鍋底灰】,無論你怎麼刮,颳得再幹淨也沒有什麼卵用,除非你不再用這個鍋燒水煮飯。

人體之所以會變成一個可以長出腫瘤來的生命體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破壞了你自己的免疫力】,其實就是你自己造成了自己的免疫力缺失,也就是【後天獲得性免疫力缺失AIDS】。也就是,手術切除腫瘤,並沒有提升人體免疫力,而只是摘除了腫瘤而已。而放療,化療只是將鍋底灰清除得更加徹底乾淨了而已

而所謂的腫瘤復發,只是鍋底又有了灰而已。

如果你想徹底自愈腫瘤的話,那你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升自己的人體免疫力,讓人體自己吸收掉腫瘤才行

人體免疫力完全正常的時候的人體體溫是在37°-37.3°之間

人體之所以會產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人體缺失下降的太多,人體體溫越低則人體免疫力越差,疾病也就越多,越嚴重

[所以,只要你能想辦法提升自己的人體體溫到36.9°均溫以上,你就可以自愈自體所有疾病]

[而這種可以提升自己的人體體溫的方式方法就是【治已病之道】]


太素老道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腫瘤細胞是機體正常的細胞在各種致癌因素的影響下發生了基因突變,導致本來正常凋亡的細胞發生了無限的生長,還可以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瘋漲,近些年研究發現引起細胞癌變的基因其實就藏在細胞之內,很多正常的細胞內也含有,分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就是說癌基因過分表達或者抑癌基因缺失了就會導致癌變的可能。但是光有基因還不夠,還得有適合細胞繁殖的場所,大家都知道血液裡含有營養物質,因此很多癌症都是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的,這樣才能一邊從機體汲取營養一邊瘋狂生長,也就會出現惡性的消耗到皮包骨頭。當這些癌細胞潛伏在血液中找到合適的地方定居就會大量繁殖引起復發。


中華醫學科普


腫瘤分良性的和惡性的,一般來說良性腫瘤在不發生惡變的情況下是不至死的,原因是良性的腫瘤細胞不具有轉移性和複製性。

這一點區別於惡性腫瘤,惡性腫瘤最可怕的在與其轉移性和複製性,由於惡性腫瘤生長快,且對周圍的正常組織具有非常強大的破壞力,且可以通過血液淋巴多出轉移而造成其他部位的癌變,進一步破壞更多的正常組織。

可以說,癌症就是一種全身性局部表現的惡性程度較高的疾病,根據這一特性,不難看出,通過手術或者放化療並不能一勞永逸的除去癌細胞,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有轉移或者復發史的患者,手術和放化療只能去除已經成型的癌細胞,或殺死部分成年癌細胞,但是不能殺死幼稚癌細胞,儘管做了手術,人體內依然存有大量的未激活的癌細胞。

當遇到人體免疫力下降,這些處於在靜止期的癌細胞會甦醒重新發育,這就是腫瘤為什麼會復發,並且,對於那些有家族遺傳史的腫瘤患者,易感體質可以說通過基因,染色體代代相傳,對於這些人來說,手術和放化療更不能一勞永逸的殺死癌細胞,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治療手段改變不了癌細胞的生存環境,更改變不了癌細胞的易感基因,是否復發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當治療後癌細胞被全部清除並不代表治癒,臨床上有一個五年治癒的說法,但也僅僅是降低複發率而不具有絕對性。對於癌症患者需要定期的複查和長期的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


KK健康


惡性腫瘤是現代的瘟疫,是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的洪水猛獸。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環境汙染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癌症病人出現。更為不幸的是,很多癌症病人一旦發現就已經是晚期狀態,腫瘤出現了全身的擴散和轉移,治療效果不容樂觀。

那麼,惡性腫瘤為什麼會發生轉移呢?這就是由於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決定的。我們知道,正常的組織細胞,它的生長和死亡是受到嚴密的機制控制的,生死達到了一個平衡,而腫瘤細胞,它的生長不受正常的控制出現了不正常的,異常的,加速的生長,因此腫瘤就會不斷長大,而且侵犯周圍的正常組織器官。

腫瘤細胞還具有侵襲性。它們可以沿著血管和淋巴管,向外轉移擴散,因此擴散、轉移是腫瘤細胞所獨特的生物學特徵。對於一些腫瘤,雖然我們經過手術的有效治療以後,已經完全被清除了,但是,治療一段時間後,還是會出現問題,也就是為什麼腫瘤細胞被消滅了,還會出現復發呢?就是因為腫瘤細胞它具有侵犯和轉移的潛能,也就是說在很早期,腫瘤細胞就可以進入到血液和淋巴管,雖然CT等影像學手段看不到,但是實際上,血液體液中已經存在腫瘤細胞。在人體免疫力不好的情況下,這些腫瘤細胞就會生根發芽,長成瘤體,所以給人的印象感覺腫瘤已經治好了,或者已經清除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它又會長出來。

為此,人們設計了很多治療策略,比如說做完手術還要經過藥物治療來殺滅肉眼或者影像學看不到的腫瘤細胞,以提高療效。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完全清除只是表象,只是看得見的腫瘤組織被清除,而並非所有的腫瘤細胞。換句話說,如果真的能做到清除了所有腫瘤細胞,就不會存在復發的可能了。

1、細胞是個微小的概念

腫瘤細胞如同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細菌一樣,單個腫瘤細胞或細菌是不能被我們的肉眼所發現的,只有當腫瘤細胞增殖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才能被我們的肉眼或影像檢查發現。而這時人體內的腫瘤細胞數量已經可以用“億”來計算了。所以,惡性腫瘤的手術一般不只是單純切除腫瘤病灶,而是以腫瘤為中心外延到正常組織,擴大切除,為的就是儘可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根治。

2、惡性腫瘤的轉移特性

區別良性腫瘤,惡性腫瘤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發生轉移,腫瘤細胞可以從母體脫落隨著血液循環、淋巴循環轉移到全身各處,而這些已經轉移的癌細胞卻是看不到、查不出的。所以即使是已經把靶病灶切除,仍然不能保證身體內會有殘餘的脫落細胞或已經發生轉移的細胞。

可以看出,手術所能做到的只是把肉眼所能見到的癌組織切除,卻很難做到把所有的癌細胞完全清除,這也是癌症會復發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