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 贾广健

贾广健,1964年生于河北,199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代表作有《绿水接天碧》、《藕花秋雨》、《紫雪》、《秋来犹有残花艳》;贾广健的画以现代写实为主,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古典绘画道路的一种延续,他的作品中处处有实,历历在目,清晰而透亮,体现着毫不掩饰的华丽,画面浮气蒸绕,冉冉欲坠欲飘,尽显生动之态。贾广健将自己钟情的这种风格气质淋漓尽致的推呈在人们面前,并且将这种“古雅”和当代风貌成功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其作品古新庄谐的个性。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贾广健十几岁时老师让写硬笔书法,当时一写就写半天,练很厚的一个本子,非常的投入、专注。他的父母虽然不是很懂绘画、书法,但都很支持,最早时候他父亲有时候出差回来就买一些儿童读物;那个年代没有过度可以看得书,贾广健最早知道的画家就三人,徐悲鸿、齐白石、叶浅予,也都只是知道名字,并没有见过他们的作品,仔细观摩都是后来长大才逐渐了解的。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两三笔落生花,七八下琢飞鸟,从定心耕耘到功成名就,从兴趣使然到工笔名家,一路走来,贾广健将他对艺术的思考不断的表现在艺术创作上。九十年代初,工笔画复兴运动的悄然兴起,极大鼓励了一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1992年,贾广健凭借《秋籁无声》获得全国美展银奖,在如此大型的展览上,这样一幅精致的工笔花鸟画能够在诸多的艺术作品中脱颖而出,既表明了贾广健艺术功底的深厚与成熟,也预示着工笔花鸟在中国画领域里新浪潮的到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艺术的主题思想开始悄然变化,如今的贾广健已然成为工笔花鸟画领域的中坚力量。《秋籁无声》当时是参加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幅作品对于贾广健个人的绘画生涯有着重要意义;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他对艺术的思考力,对艺术的思考僵化了,个人的艺术创作也就停止了。在贾广健的作品中荷花占了很大篇幅,他画的《溪塘过雪》,表现的是雪景荷花,但荷花盛开的六七月是没有雪的,这实际就是一种想象,里面有一种浪漫的思维、诗意性的思维,超越了现实和客观的时空;正因为有了这种想象,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意境就得到了无限拓展。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贾广健的很多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来,认真观察生活才能画的细腻、画的好,《秋籁无声》这幅作品也诞生于观察生活。贾广健经常写生,在这过程中就会写生花卉及很多其他题材,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晚秋的荷塘充满意境,给他极大的震撼、感动,这种吸引深入到脑海里、心灵里,但想要把这种美和意境表达出来需要创作者在心里蕴育很长时间。经过几年后再去写生,再到客观自然世界又发现了跟过去自己脑海里印象深刻且比较相似的环境的时候,再一次被震撼,这时艺术作品的构思逐渐成熟,最终以工笔写意为表现语言跃然于纸上。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贾广健——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

贾广健的花鸟作品丰富多样,温润古雅,耐人寻味,尤其是他的没骨花卉和蔬果小品,深得清代大师恽南田的神韵,花边色彩自然丰富,羽毛清新雅丽,淡怡秀美;他所用的没骨法是指在画面中不勾勒物象轮廓,而直接以墨和色来描绘物象,因此作品不受轮廓线的约束,既可以在工笔和写意之间发挥其造型自然生动的特点,有可以根据需要做偏工偏写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