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魚躍醫療估值的問題

看了很多研報,對魚躍今年的增長只給予18%的增長率

,最高估值只給到27塊多元,忍不住也提筆批判下。

估值低的原因是研究員誤判疫情。

因為很多研報是形成於2月份,當時疫情主要集中於國內,所以研報以為魚躍醫療一季度的業績增長沒有持續性。

但隨著疫情在海外暴發,一場全球性的公共安全事件呈現在世人面前。魚躍作為我國重要的醫療防護生產企業,是這場疫情中少數獲利的贏家。

A:額溫槍

疫情發生前市場總計在20~30萬支,魚躍市場佔有率約33%。因為公開的信息說“10天的產量相當於過去三年。"我們知道現在魚躍的額溫槍日產量現在為2萬支,由此可推算過去年產量為6~7萬支,單支售價80元左右,2019年這塊的營收才480萬~560萬之間,由此可判斷額溫槍以前在營收中不佔重要位置,這點董秘也確認了。

關於魚躍醫療估值的問題

但今年額溫槍增長量卻超乎異常,按日產2萬支計算,目前訂單已排至5月份,一季度額溫槍營收2W×50天(保守估計),大約共生產100萬支,按市場公允價280元/支(絕對良心價)計算為2.8億元,僅一季度營收比去年全年營收預計增長50倍。

原先測溫儀是小眾市場,但疫情的爆發,直接催生成千億的市場。據西部證券測算,國內手持式紅外體溫槍的總需求量或達到2.3 億部,而遠期全球配置數量則將達到8.6 億臺。國內數據可能沒那麼多,但全國學校復課來臨,缺口在510萬支左右。現在魚躍也對學校開放了預約。

關於魚躍醫療估值的問題

員工在加班生產額溫槍


關於魚躍醫療估值的問題

額溫槍生產中


B:製氧機及呼吸機

1.製氧機:湖北疫情前線臨床治療方案,80%~100%的患者急需氧療,2019年魚躍年產製氧機60萬臺左右,達產日產量應在1600~1700臺,現在才600臺,關注復工後產能提升情況。以前提供的是9F-5,8F-5,2月15號根據前線要求研製了每分鐘10升的大流量製氧機。目前這款只有魚躍才能生產,是唯一治療對口的製氧機在沒發生疫情情況下,前面的毛利在43%~46%之間。後面10F應該有70%的毛利。零售價估計在4200左右。隨著丹陽二期竣工投產,後期還要關注產能的提升程度。去年製氧機收入13億多,可推算單臺售價3200左右。今年接下來都應該是以10F為主,對國內市場魚躍有過承諾不漲價,但出口以吳總的性格毛利率至少170%。這塊的收入一季度大約是600×50天×4200=1.26億。

關於魚躍醫療估值的問題


2.無創呼吸機

這次疫情對魚躍影響最大的是主要二個,其中一個就是無創呼吸機成功應用於防疫第一線。

無創呼吸機橫空出世與10F製氧機形成絕配。

無創呼吸機零售價小5萬一臺,供應疫區是經銷價1.5萬臺,毛利率70%,復工前日產量480臺。

疫情前線按至少80%患者需要吸氧,每2個人擁有一臺呼吸機計算,魚躍擁有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則需要量為8w×0.8×0.5×0.3=9600臺,前面魚躍已經提供7000臺,所以魚躍現在每天仍以2~300臺的速度供應前線。僅僅這塊收入一季度可產生1.4億的營收。

關於魚躍醫療估值的問題

由於產能還有剩餘及丹陽二期投產,這部分產能流向市場,市場價可是小5萬元,僅僅以480臺/天產能計算,每天保守160臺流向市場,因為是零庫存,所以這部分收入為:180×50天x5w=4.5億。

因此,無創呼吸機這塊一季度預計至少可產生5億的營收,將一舉超過製氧機。

C.消殺品

疫情對魚躍的第二個影響消殺品順利進入線下渠道,以前終端猶猶豫豫,疫情一來供不應求。但是主要看產能,目前應該三班倒生產,中優醫藥丹陽基地已有多條產線落地,2月底處在生產和試生產狀態,上海基地則生產出來就被徵用,預計增長至少40%。

D.關於出口市場

魚躍很早就面向國際市場,在美國聖地亞哥,德國圖特林根,意大利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並在全球各地設立了56家辦事機構。

關於魚躍醫療估值的問題

研發中心、生產基地、辦事機構分佈圖

去年,出口僅佔整個營收15%左右,隨著國內疫情緩解,魚躍可以隨時將產品轉向國外銷售。

魚躍的產品眾多,研究員沒深入根本沒法瞭解公司的真實情況,而每天在網上接待股民提問的是個90後,根本問不出有什麼價值的東西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