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语出伤人,特朗普是不是傻?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微博,特朗普在G7时候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说,“送你2500万墨西哥移民,这样你很快就可以下台”;然后又对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所有的恐怖分子都在巴黎”!

慢说他动辄把别国首脑捏得通红的握手劣迹,那还只证明特朗普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身份。看他在G7上屡屡语出伤人,我不禁想问,这家伙究竟凭是不是傻?

G7语出伤人,特朗普是不是傻?

想起特朗普早先发表过一篇7千字的文章——《特朗普自述》。短短7千多字,出现“父亲”一词的频率,竟然高达95次,平均不到百字就要提到一次他的父亲。作为一个读者,我对此感到触目惊心!要知道这不是特朗普在为父亲立传,而是为自己立传。由此说明,在特朗普的心中,其实并没有自己的位置,只有父亲的位置。

通过这个自传,我们能够看到的是,特朗普连自我的存在都很成问题。所以他的一切所作所为,并非他自我的述求,更枉谈民众的述求,而是他心目当中那个“父亲”的述求。他的一切言行,其实只为心中“父亲”的认可和称赞。所以根本不可能跟他讲什么公平道义,只要他心中“父亲”能够认可,那做什么都在所不惜。这一点,从他对诺奖的渴求,也可见一斑。

G7语出伤人,特朗普是不是傻?

对各国首脑出言不逊、出尔反尔,他所谓的“让美国重新强大”,只会把美国推向反开放反全球化的黑暗当中。特朗普奸商一般的思维逻辑,正快速摧毁美国在全球的立身之本。

先说我听过的一个案例,是从心理学立场进行的关于“苦难母亲”的角色分析:有一位母亲,身为家庭的栋梁,常年陷于苦难深重的焦虑当中。因为“家庭的其他成员,包括丈夫、孩子们、老人们,都在残酷地利用她,她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劳动和责任”。所以“她不停地叹息,抱怨自己的一生都在默默忍受苦难,都在默默作出牺牲,而得不到任何回报”。

心理学分析告诉我们,“默默牺牲”只是她的一种想象性认同,为她的自我存在提供价值。“如果丈夫、孩子和老人不再让她不停作出牺牲,她就会一无所有”,陷入真正的困境,甚至“大厦将倾”的危机当中。

美国如何成就的今天?从一战到二战,从国联到联合国,正是威尔逊主义及其继承者创造了美国当今的辉煌,也正是布雷顿森林和马歇尔计划成就了美元今天的地位。

特朗普说,“我们保护着欧洲,却还遭受欧洲不公平的剥削”。所谓欧盟伙伴的剥削,美国的被需要,不正是马歇尔计划想要的铸造的经济架构吗?正是欧洲几十年的战争风险和被保护的需求,成就了美国的军事工业和高科技发展,包括了太空事业、甚至互联网在内;也正是全球化的消费升级需求,成就了美国在各条产业链的上游利多地位;也是美元的大规模输出,成就了美国的金融业。硅谷、华尔街、好莱坞都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他们是特朗普最旗帜鲜明的反对者。

在特朗普之前,历任美国总统其实也都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就像故事里面那位母亲那样,通过各种途径发出这样的要求:“继续利用我吧!能够赋予我的生命以崇高意义的,就是我的牺牲!”那位母亲的存在价值其实根本上在于“我准备放弃生活的享受,放弃自我的利益,牺牲所有的一切,但是绝不能放弃牺牲,牺牲自我牺牲的角色”。正是牺牲的角色和他人接受她牺牲所构建的社会网络,授予了她的存在意义。美国,何尝不是居于这样的位置,享受这样的角色。只是,特朗普却不明白;选他上位的那些人,更没有这样的觉悟和见识!

G7语出伤人,特朗普是不是傻?

特朗普这种人,渴望成为权威,但也从内心深处恐惧权威、服从权威。等待美国选民把特朗普选下去,或者弹劾,是很漫长的。除非通过恰当的态度和手段,让他感受到你的权威性,成为他无意识当中,父亲一样的权威。谁来走出关键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

中国科学报金融专栏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