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朵金花”在战“疫”补给线上迎春绽放

3月7日上午,晨曦初露,徐红艳和姐妹们完成了中石化湖北石油武汉金勤加油站的全面清洁消毒,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加油工作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平均年龄34岁的6名“铁娘子”无畏病毒,不计得失,逆行而上,已在疫情防控油品保供的岗位上坚守了45天。

“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进金勤加油站,走进“六朵金花”的故事。


从害怕到逆行,爱是最柔软的力量

中国石化湖北武汉金勤加油站是一座以柴油销售为主的省道加油站,座落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勤建村附近,南环公路从加油站门口经过。43岁的徐红艳扎根这座加油站10年,2019年才走上站长的管理岗位,不到一年就遇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的严峻考验。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疫情初期,大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有限,“说不害怕是假话。”徐红艳说,站里全是女员工,她们也是母亲,家里孩子最大的十几岁,最小的才一岁多。

1月23日当天,29岁的加油员徐湾向徐红艳请假,“站长,我孩子才一岁多,家里人不让我出门,他们担心在加油站发生交叉感染。”

加油员李海荣体质不好,家里人坚决让她请假回家,“这份工作不要都可以,万一在站里感染了怎么办?即便自己不怕,难道不怕拖累了孩子和家人?”

徐红艳同样也是孩子的母亲,但她更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她深信,姐妹们和她一样,心系着加油站。那天她和大家敞开心扉,“我知道,呆在家里最安全,可加油站不营业了,防疫救援车辆去哪里加油?这场战疫也需要我们的付出!站里我年纪最大,如果你们相信我,我向你们保证:只要大家做好自身防护和站内消毒,每一个人都不会被感染。”

这一夜,徐红艳辗转难眠,不知道好姐妹们会不会打退堂鼓。第二天早上,徐红艳早早到了加油站,看到大家准时出现,她的眼眶湿润了,患难见真情,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

“加油站就是我们抗击疫情的阵地,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武汉,关键时刻,我们一个人都不能少。”加油员李海荣说。

徐红艳将对姐妹们的承诺化为默默的行动,她包揽了加油站里的所有消毒工作和员工的个人安全防护检查,40多天来,她的双手长期接触消毒水,手被灼伤掉皮,但看着姐妹们平平安安,她的心里格外踏实。


责任守望,这是最深沉的热爱

2月1日22时,金勤加油站领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保障130余台军车的油品保供任务,并且当晚就有军车来加油。

因为武汉市物流配送企业停工,驻鄂部队将承担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生活物资的运输保障任务。徐红艳放心不下,晚上11点多,她冒着凛冽的寒风又匆匆赶回加油站。“从今天晚上起,我们加油站成为军车的保供加油站,武汉市民吃的蔬菜、粮油都是他们来运输保障的,我们一定要快速、安全、高效地完成保供任务。”徐红艳对夜班加油员王西霞和杨敏说。

“六朵金花”在战“疫”补给线上迎春绽放

34岁的王西霞话少,却总是把加油站里最累最脏的活默默干了。夜色沉沉,军车陆续驶入加油站,一辆、二辆、三辆……王西霞为最后一辆车加完油已经是2月2日凌晨。“同志,辛苦了!”一位军人给王西霞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那一刻,王西霞的心里暖暖的,微笑着说:“谢谢,路上注意安全。”

一个多月来,金勤加油站的“六朵金花”累计为700多台次的军车提供油品保障服务。

“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三尺加油岛”

在金勤加油站,一个多月的战“疫”油品保供,让“六朵金花”对工作、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懂得生命的重量,更加珍惜眼前的所得。

我们不是医生,无法在一线冲锋陷阵;我们不是科研工作者,没有能力研发抑制病毒的药剂……我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加油员,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在三尺加油岛上,为战‘疫’提供油品保供。

交通管制让加油的车辆少了很多,但保障防疫应急救援车辆油品供应的压力却陡增。疫情面前,加油站红色罩棚之下,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温暖,共克时艰。

“姐妹们考虑到我的孩子小,很照顾我,没有给我排夜班。”加油员徐湾将感激藏在心中,她看到,姐妹们为了节约时间为军车保供,顿顿都是吃方便面充饥,于是晚上下班后在家苦练厨艺,主动为大家做饭,看到大家吃上了热饭菜,感觉自己也在为这个大家庭作贡献。

“晶晶,卫生我替你做好了,你就安心收卸油品。”李海荣总是像姐姐一样,把最累最脏的活揽给自己。

“我们加油站只要谁手里有急事,一定会有人顶上去,把剩下的活给干完,团结和不计较是我们站最鲜明的特征。”加油员张晶说。

樱花开了,武汉的春天来了,依然那么美丽。金勤加油站的疫情防控油品保供“战”仍在继续,补给线上,“六朵金花”逆风摇曳。她们,是中国石化加油站一线女员工的缩影,用女性的坚韧和执着顶起了疫情防控油品保障的“半边天”。

“六朵金花”在战“疫”补给线上迎春绽放


(湖北之声记者:夏晓青 通讯员:熊海、周旭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