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是一部悲剧吗?

独行者118409906


鲁迅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倚天屠龙记》是一部喜剧,张无忌出生在遥远的冰火岛,刚步入中原就身中玄冥神掌,生死垂于一线,接着父母身亡,这对一个八九岁孩子来说何等残忍。随后张无忌一连串的奇遇机缘,练成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法、太极拳,又有周芷若、赵敏、小昭、殷离美女相伴,又是明教教主,武林地位如日冲天。最后有两位绝世美女相伴,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行吟诗词


射雕和神雕都是完美的结局,但是倚天看似看完美结局,其实不然。从开篇“天涯思君不可忘"到终篇“不识张朗是张朗″的名字都包含悲情色彩。看似张无忌和赵敏终成眷属,但是终篇的名字却暗示着这一个伪装成童话的悲剧。

倚天开篇是“天涯思君不可忘"来讲述郭襄为了寻找杨过,走遍了天涯海角也找不到。在四十岁开创峨眉派,仍然不忘杨过直至老死。对于郭襄就是一段悲情,也是倚天的开始。

其实殷素素和张翠山也是一个悲剧,由于两个人出生就是对立面,也注定了悲剧。如果不是因为龙门镖局护送不利,才让他们相识、相爱。也因此让张翠山愧对自己的师兄,选择自杀,殷素素也因随夫自杀。不是又一个悲剧。

杨逍和纪晓芙是也一场悲剧,和张翠山殷素素立场有点类似,唯一不同是杨逍和纪晓芙没在一起。杨逍和纪晓芙虽然相爱,但是因为不起殷黎亭,只能分开。也是悲剧的开始。在纪晓芙被灭绝拍死,何必不是杨逍和纪晓芙的悲剧。

在书戴绮丝、韩千叶、范遥的三角恋也是书中一个悲剧。虽然说韩千叶和绮丝生活几十年,但是在韩千叶死后,对于戴绮丝何常不是个打击。对于范遥来说,自己喜欢的人被一个处人给娶走了,何常不是个悲剧。

其实书中殷离的母亲也是个悲剧,只是书中并没有写出来。面对女儿和丈夫,只能选择死亡。

在终篇是“不识张朗是张朗”讲的应该是殷离,也是收官。殷离虽然在终篇只能有一段,但足以表现出终篇意义。当殷离出现时,无论是张无忌,还是周芷若赵敏都认为殷离会留下。但是没有选择留下,但是三人有各自想法。周芷若认为是她害,而赵敏反而高兴得很。张无忌心里却是不舍丶又留恋。

张无忌对殷离的感情尢其在三女之上。书中虽然没有写明,但是三女各有反应。小昭选择祝福,而赵敏和周芷若却就不同了。赵敏说张无忌对殷离是情致缠绵,而周芷若回忆中就透露张无忌对殷离的感情。可见殷离在张无忌的内心里的重要地位。也就说殷离的离开是张无忌的内心的遗憾。无论是对殷离还张无忌来说是悲情

如果说开篇以郭襄的思念杨过之情开始,那么终篇殷离的离去为结局。或许殷离有什么原因必须离开张无忌,但是又不能让张无忌知道,只能能选择离开。


独行者118409906


在原著中金老先生虽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交代,但结局是我们能猜到的。张无忌曾经说,对赵敏“又爱又恨”,对周芷若“又敬又怕”。他之所以“恨”,完全是以为赵敏害死了他的亲人、他的朋友,但最后真相大白,这个大家都曾经痛恨的小龙女,何曾害过什么人?要是论害人,她远远不及成昆,不及灭绝师太之辈。这样张无忌的“恨”自然就没有了,余下的就只有爱。反观她对周芷若的情感,敬、怕,这样的感情他们能够在一起吗?尽管周芷若对张无忌的爱也是刻骨铭心,但张会选择一个他怕的人厮守吗?

尽管张无忌爱赵敏,赵敏和周芷若都爱他,但由于金庸塑造的张无忌形象总是优柔寡断的,这也注定了他即使爱赵敏,但仍然无法割舍其他的女子。所以,结尾也只能留下这样一个不是悬念的悬念,让大家凭自己的喜好去判断了。

至于周芷若微笑道:这时候我还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赵家妹子拜堂成亲时我就想到了。很明显,她以开玩笑的方式说明了,她不会放弃张无忌的,有机会她也会去破坏他和赵敏的婚礼。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张和赵可以选择隐居,但对于周,他不会忘记也无法忘记这个无忌哥哥的,对于她,这个故事结局是悲剧。



隔壁张Mr


杨逍对纪晓芙说:我愿意照顾你一生,给你幸福,若非死别,绝不生离。

《倚天屠龙记》正在热播中,杨逍对纪晓芙的表白简直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我愿意照顾你一生,给你幸福,若非死别,绝不生离。

按道理讲,杨逍动情的告白,应该能够留住纪晓芙。然而并没有。杨逍与纪晓芙到最后,不仅生离,而且死了都没能见一面。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会疑惑:纪晓芙明明也爱着杨逍,为什么两人就是不能在一起长相厮守?

答案只有四个字:需求不同。

需求理论出自于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该文认为:

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而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求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求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求;该需求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先来看杨逍。杨逍是明教教主手下左右光明使者之一的光明左使,身份尊贵,武功高强,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发展事业,爱上纪晓芙纯属偶然。

根据需求理论,杨逍应该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也就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可是,在遇到纪晓芙时,他的归属需求出现了。他发现,纪晓芙关心自己,为人善良,而自己又动心了。

所以,他提出了想要娶纪晓芙为妻、终身相守的打算。不幸的是,杨逍遭遇了感情上的“滑铁卢”,未能得到纪晓芙的应允。

纪晓芙不一样。她外柔内刚,聪慧美丽,是峨眉派灭绝师太眼中的衣钵传承人,还与武当七侠中的殷梨亭定了亲。

在一次争斗中,无意间被杨逍掳走,进而被杨逍吸引,日久生情。

根据需求理论,纪晓芙被江湖传闻的“明教大魔头”杨逍劫持,最担心的是受到屈辱性伤害或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即纪晓芙首先的需求是安全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发现安全威胁解除,则迎来感情危机,归属需求的矛盾开始放大。

相对杨逍而言,纪晓芙的感情世界要复杂的多:有待自己恩同再造的师傅,有早就定亲的未婚夫婿,现在又遇到让自己心动不已的情郎。

在多重矛盾之下,纪晓芙做出了决定:退隐江湖,避世而居。

所以,杨逍和纪晓芙的悲剧结局,在让人遗憾的同时,又增加了几分理解与同情。

试想,杨逍至情至性,知道纪晓芙的顾虑,却无法理解与认同;纪晓芙心细如发,知道杨逍的真心真情,却难以化解自己的心结。

这样的两个人,身处刀光剑影的江湖,注定相爱容易相守难。或许,拥有最美好的爱情记忆便已经足够。

而“杨不悔”的存在,则是他们最大的慰藉:虽然我不能和你长相厮守,但是不后悔与你相爱一场。

那么,在现实的爱情生活中,怎样才能避免杨逍纪晓芙式的悲剧呢?

第一,做好“调研”,知晓彼此需求。现代社会的爱情远没有金庸武侠剧里的复杂,没有那么多的江湖恩怨,门派之别。

但是,生而为人,所处环境不同,对爱情的需求也不一样。

有的人对物质的需求感很强,注重物质条件;有的人对精神的要求很高,类似于柏拉图之恋;有的人对是否孝顺很在意,注重家庭氛围;有的人看重性格是否独立,注重个人空间和感受。

因此,在了解或者相处的过程中,多渠道了解彼此的需求,是奔向幸福爱情的第一步。

第二,根据彼此需求,对症下药。摸清楚彼此的需求之后,要力求客观公正的将彼此需求进行“匹配”,看看自己能否满足对方的需求,也看看对方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

“匹配”只是一个大概的估计,不会像数学那样精确。但是可以根据“匹配”的结果,为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做一个基本的参考。

无论“匹配”的结果如何,如果觉得对方是自己想要共度余生的伴侣,那么就在互不讨厌的基础上,尽力争取。

至于结果如何,可以用徐志摩的一句话形容: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是而已。

张无忌和赵敏在一起了,两个人最后选择归隐冰火岛。周芷若在花样年华出家,从此在峨眉清修。看过原著和电视剧的都会有一个感觉,这张方式的大结局其实悲剧结局。

为什么说芷若和无忌之间是真正的爱情,没在一起是悲剧,悲剧的根本原因是门户之见。

首先看一看周芷若和张无忌的感情是不是真正的爱情。曾舜晞和陈钰琪版主演的《倚天屠龙记》在这个方面演绎的不够透彻,不过这是电视剧这种载体的通病。

读懂原著理解原著就知道,周芷若和张无忌之间是真正的爱情。两个人都是自幼父母双亡,共同经历过生死劫难。小周芷若给张无忌喂过饭,包扎过伤口,送过丝巾。

小张无忌对周芷若百依百顺,由此还激发了战胜玄冥神掌,好好活下去的勇气。两个人分别多年一直都想念对方,一见面都是心潮澎湃。这些都符合经典爱情定律。

周芷若和张无忌之间是真正的爱情,两人没有在一起,根本原因还是门户之见。灭绝师太对明教成见太深,逼迫周芷若在光明顶刺伤张无忌,张无忌的心受伤更重。

更重要的是灭绝师太以临死诅咒逼迫周芷若,不允许周芷若和张无忌在一起,周芷若陷于这个毒咒和灭绝师太的遗命,做了一些对不起张无忌的事情,虽然后果都不严重,最终还是导致了张无忌和周芷若之间无言的结局。

再看看赵敏和张无忌之间是不是真正的爱情。

可以说赵敏和张无忌之间根本不是真正的爱情。赵敏对待张无忌还是爱得很深的,但是赵敏和张无忌在一起的代价,是自己家破人亡,爱一个人要付出如此代价,这本身已经够悲剧了。

张无忌开始对赵敏更多的是又好气又好笑的无奈,后来是因为赵敏为自己付出太多,处于补偿或者感恩,被迫选择和赵敏在一起。堂堂七尺男儿,因为感恩才选择一个女人,并且为此还要放弃自己心爱的女人,这也是悲剧。

张无忌和赵敏的结合,在残元势力看来不容于天地,在明教看来不容于江湖,新朝廷势力也不会容忍张无忌和赵敏。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两人立足之地,被迫自我流放冰火岛苦寒之地,这也够悲剧了。

《倚天屠龙记》里面周芷若和张无忌之间有真正的爱情,却被世俗的力量分开。赵敏和张无忌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却阴错阳差在一起了。这样的爱情结局,不正是悲剧大结局吗。

以后很多很多年,一轮明月照亮了相隔万里的峨眉山与冰火岛。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周芷若和张无忌应该每晚都会遥念遥祝吧。

虽然,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还是希望你能遇到让你愿意与之携手,共度余生的人。



梓依影视


《倚天屠龙记》有很多个版本,我现在来说说苏有朋的吧!

这部电视剧算是经典了,要说是不是悲剧,可以有两种说法,第一,从表面上看,我们看到的是主角历经磨难,最后逆袭的故事,我们看的时候,只会为主角加油打气,电视着重在主角武功大成之后的经历,给我们的印象这不是一部悲剧。但是,如果我们带入主角的情感经历,幼年在孤岛长大,出来后父母死掉,身中玄冥神掌寒毒,痛不欲生,在蝴蝶谷艰难求生,后来千里送人,对于两个孩子来说,其中的艰险我就不多说了,这些肉体上的伤害可能没啥,在精神上的就更惨了,神功未成的时候,被漂亮女人骗,神功大成之后还是被漂亮女生骗,面对杀父仇人还要笑脸相对,当然,我也不否认这是张无忌的性格所致,优柔寡断,谁都不想伤害,但最后谁都被他伤到了。

所以,若真的评论这一部电视剧的话,我觉得应该算是悲剧吧!而且,从这一部电视剧我们可以明白,若想真的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我们都不能从表面做评价,能够由内而外最好了,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智地看待事物,这样才不会因为我们自己的失误伤害别人。











张小簡


作为一名影视爱好者,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倚天屠龙记不算是悲剧,主要表达出以下两点

第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许多朋友心中应该都有疑惑:为何《倚天屠龙记》与《射雕》、《神雕》合称为“射雕”三部曲?原因就在于八个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第一部作品《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郭大侠的成长之路,为日后《神雕侠侣》中他的表现埋下了伏笔,因此金庸先生将《神雕侠侣》定位在了一个乱世——南宋末年,当年蒙古大军进攻襄阳城,多亏郭靖、杨过、黄药师、一灯大师、周伯通等一大批武林相助相助,襄阳城才因此化解了危机,然而好景不长,在十三年后,襄阳城最终还是被蒙古大军攻破,自此中原大地沦陷。

但凡三部曲作品,最后一部都会完成前两部所设下的使命,因此在《倚天屠龙记》这部作品中,金庸先生便借张无忌之后,让明教来完成了这个事情,因此在小说结尾明教大军也终于将元军驱逐出境,光复了汉人江山,自此“射雕”三部曲的使命才得以完成,至于谁做皇帝,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中原江山已经回到汉人的手中。

第二:情感

许多朋友认为这部作品的感情重点是男女间的爱情,因此金老先生给张无忌安排了四位美女,分别是赵敏、周芷若、小昭以及蛛儿,然而通读全书之后,小编发现这部小说的感情重点并不是男女之情,而是男子间的情感,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个话题,谢谢大家!






森临电影


不是悲催剧,是70.80后的内心深处的神剧,也代表了当时人们对武侠剧的热爱。

倚天屠龙记

赵敏为了爱情,离开王府,追随张无忌,奋力营救谢逊。在武林人士的见证下,谢逊废了成昆的武功,戳瞎成昆的双眼,终于揭穿了其真面目。谢逊报仇之后,出家为僧。张无忌统领明教,击败了元军的进攻,不料等到明教将要打下江山时,又一次遭人算计,明教大将朱元璋设下阴毒陷阱,离间张无忌与徐达、常遇春的关系,令张无忌彻底心灰意冷,主动辞去了明教教主的职位。自此张无忌对江湖生涯再无半分留恋,决心与赵敏远赴蒙古





超级令狐冲


贴一段金老写倚天屠龙记的后记。

《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这三部书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

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是比较软弱。

他较少英雄气概,个性中固然颇有优点,缺点也很多,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

杨过是绝对主动性的。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黄蓉来推动一下。

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

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至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绝不犹疑。

张无忌却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了。

像张无忌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当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

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地摆在那里。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

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

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r

所以这部书中的爱情故事是不大美丽的,虽然,现实性可能更加强些。

张无忌不是好领袖,但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事实上,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武当七侠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无忌父子般的挚爱。

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何紫霄


我觉得它其中的经历和生活中或稍有一些悲剧色彩,但总体来说我认为还是圆满的。《倚天屠龙记》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于1961—1962年的香港《明报》,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三部。[1]《倚天屠龙记》以安徽农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为背景,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江湖上的各帮各派、各种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国历史上元朝的兴衰和江湖道义、恩仇平行交叉起来。 《倚天屠龙记》把《明报》自《神雕侠侣》以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把读者的眼光和注意力牢牢吸引和固定在了《明报》


翁子涵


要说这《倚天屠龙记》中最幸运的人,可能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张无忌。不可否认张无忌确实幸运,他因为掉下山崖而练得九阳神功,后来又误打误撞得到了乾坤大挪移,最后还结识了四位美丽的红颜知己,只差一步皇位就能到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细细看来张无忌却也是不幸的,他的父母被人逼死,他却不能为他们报仇,他自幼中了玄冥神掌本就时日无多,后来虽然治好了伤,却又遭遇了感情了危机。

但是,倚天中却有一个人与张无忌相比则是极其幸运的,这个人就是武当六侠殷梨亭。

我们都知道,殷梨亭和峨眉派的纪晓芙本来就有婚约在身,只可惜纪晓芙被杨逍掳走后移情别恋了,结果还生下了孩子取名杨不悔,意为对这份感情不后悔。得知这件事后的殷梨亭是非常伤心的,他发誓要将杨逍等人碎尸万段。可是后来的事却朝着另一个神奇的方向发展。

殷梨亭被大力金刚指所伤经由杨不悔照顾后,二人竟产生了感情,这段感情真的非常奇怪,从原著来看,就寥寥几句话,完全就是让人莫名其妙,感觉就是金庸为了弥补殷梨亭内心所受到的伤害而强行让他二人在一起。要知道,在这之前纪晓芙可是殷梨亭的未婚妻,杨逍则是他的仇人,杨不悔可是这两个人的孩子,这不是瞎搞吗?所以,突然有一天,杨逍发现自己的女儿竟然和自己妻子的前男友好了,书中可是有明确记载,杨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张无忌的,这样一来可不就乱套了吗?

不过,这一切还得金庸说了算,据小编了解,《倚天屠龙记》最初的设定杨不悔才是女主角,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分才会早早的出现杨不悔和张无忌青梅竹马的剧情,至于非主角的赵敏也才会直到二十三回登场,可是写到后面,剧情的发展完全超乎了自己的想象,于是金庸一改再改,最终把赵敏写成了女主角,而杨不悔则沦为了配角,嫁给了一个老男人。

由此,我们便可知道,殷梨亭是有多幸运,他不光娶了仇人的妻子,彻底了解了这段恩怨,还把本该属于男主角的女人抢到了手,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