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的血糖、血脂、血壓、心率控制在多少合適?

醫學小偵探


週一收了一個患者,孫女士,66歲,心絞痛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

最近出現發作性胸痛,每次持續5-10分鐘,活動後明顯加重,入院後很是擔心,怕做支架。王醫生解釋,我們先用藥控制,看效果怎麼樣,不是每個心絞痛都得支架,而且您現在還有量。


啥意思?孫阿姨問王醫生,啥叫有量。

因為孫女士的血壓140/80,心率85,空腹血糖9.8,低密度脂蛋白3.8。這些指標都沒有達標,我們想辦法把這些指標控制理想後,大部分心絞痛應得到控制。

現在孫阿姨病情得到了控制,每天下午還去醫院樓下花園轉一轉。孫阿姨的血壓,血糖,心率都控制在多少呢?

血壓現在120/70左右,對於冠心病的患者,我們儘可能把血壓降到理想水平,這樣對於緩解心絞痛有很大幫助,尤其如果合併心衰,更應該把血壓控制在120/70左右。


血糖基本正常,血糖要按照糖尿病的要求,不但空腹血糖達標,餐後血糖也要達標,空腹血糖小於6,餐後血糖小於11是比較理想的水平,當然一定避免低血糖發生。

心率更為重要,為什麼孫阿姨發生心絞痛,和其心率快有一定關係,道理比較簡單,心率越快,心臟需要的氧越多,就會缺氧,其實就是缺血,就會心絞痛,當心跳慢下來以後,心臟需要的氧就會減少,心絞痛就會得到一定控制。無論是心絞痛還是心衰,我們一般都會把心率控制在55-60次左右。不但能緩解心絞痛,還能延長壽命。


至於血脂,我們不可能幾天就把血脂降下來,而且血脂對於冠心病的影響是長期的危害,我們只能定個目標,一個月後複查,我們的理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低於1.8。

所以,冠心病的理想血壓120/70,理想心率55-60,理想低密度脂蛋白低於1.8,理想血糖空腹低於6,餐後低於11。

這樣冠心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減少心絞痛發作,才能減少支架和搭橋。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可私信我,我會盡快回復您。】


心血管王醫生


冠心病的類型、嚴重程度以及有哪些合併症共同決定了,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的控制目標值。不同的醫學指南和專家共識,對不同指標的推薦控制目標值並不完全一致,在這裡,簡單地介紹一下幾個在臨床上被應用比較多的目標值:

1.心率: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控制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心率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才能夠使得心肌收縮力減弱,血壓下降,從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心絞痛的發生。一般,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控制目標一般設定在55~60次/分的範圍,這一範圍在多種指南和專家共識中都是高度一致的!並且,心率控制,主要依賴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

2.血脂:血脂水平尤其是LDL-C的水平,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密切相關,血脂的降低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減輕血管炎症,抑制斑塊進展。對於穩定性冠心病患者而言,LDL-C降至2.6mmol/L以內即可;而對於急性冠脈綜合徵或有其他合併症的冠心病患者,則LDL-C需要降至1.8mmol/L以內。降脂治療,則主要基於他汀類藥物的使用;

3.血壓:根據高血壓的管理指南推薦,對於有高血壓病同時合併有冠心病的患者而言,血壓降至140/90mmHg以內是不夠的,而需要進一步降至130/80mmHg以內。冠心病患者的降壓效果一般來自於β受體阻滯劑或鈣離子拮抗劑(CCB);

4.血糖:對於冠心病不合並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目前的診療指南和專家共識並未過多的提及血糖控制目標值,也就是說不合並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只要血糖處於正常範圍內,不需要特別的處理;而對於合併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則血糖控制滿意的水平至少需要達到:空腹血糖水平在7.0 mmol/L以內;非空腹血糖水平在10.0 mmol/L以內;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在7.0%以內。


家有好醫


冠心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一經診斷,需要將各項指標控制在目標範圍,以減少對冠脈的損害,降低心肌梗死的發病風險。那麼,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壓及心率應控制在多少合適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冠心病患者之所以需要將上述指標控制在目標範圍,是因為超出目標範圍的血壓、血脂、血糖、心率等指標均會加速冠脈病變,不僅會增加心肌梗死發病風險,好會增加死亡風險,尤其是多項指標同時升高時,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會產生協同作用,遠遠高於單項指標異常對心血管的損害,因此所對應的控制目標也更加嚴格。

  • 對於血糖的控制,普通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應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下,但如果是病情嚴重的心肌梗死患者,由於預期壽命有限,且需要長期護理,故相應指標應適當放寬,重點預防低血糖的發生,預防跌倒風險,降糖方案據病情制定,較重者應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 對於血壓的控制,普通冠心病患者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併糖尿病的患者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應注意舒張壓(低壓)不能太低,否則會影響冠脈灌注,加重心肌缺血,降壓藥優選ACEI(普利)或ARB(普利),以及倍他受體阻滯劑。
  • 對於血脂的控制,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應控制在較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控制在正常範圍,必要時可稍高。重點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冠心病患者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已經控制在1.8mmol/L的患者應再次降低30%,較高者難以控制在1.8mmol/L以下者應降低多少50%,藥物選擇他汀。


  • 對於心率的控制,冠心病患者心率過快會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因此應將心率控制在較低水平,控制在55-60次/分左右,但最好不要低於50次/分,常用藥物有倍他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

綜上,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應控制在10mmol/L以下;血壓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併糖尿病的患者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心率應控制在55-60次/分左右。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我國冠心病的發生率逐年升高,對於冠心病的治療目的,一是改善患者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二是要預防再次發生心肌缺血事件。

如何預防呢?就是要很好的控制與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低鹽低脂飲食、戒菸限酒、適當的運動鍛鍊、控制體重,以及做好血糖、血脂、血壓和心率的管理。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是非常高的,但血糖的控制水平與冠心病無關,與年齡有關。一般建議6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6mmol/L,餐後2h血糖<8mmol/L,對於老年人,低血糖發生率較高,因此標準放的寬一點,空腹血糖<8mmol/L,餐後2h血糖<10mmol/L。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主要是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指標,要求<1.8mmol/L,對於血脂不高的冠心病患者,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下降30-50%。他汀藥物可有效降低膽固醇,並減少今後再發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部分患者看到自己血脂正常,就停藥了,這是很危險的,徐醫生遇到一位停藥數月後再發心梗的患者。

冠心病患者的血壓目標,一般來講<140/90mmHg,能耐受者(沒有頭昏乏力等不適)<130/80mmHg,但也不宜過低,尤其是舒張壓,因為心臟灌注主要是在舒張期,不建議<110/60mmHg。

冠心病患者的心率管理,建議靜息心率<55次/分。靜息心率是指清晨醒來後活動前的心率,良好的心率管理有利於減少心肌氧耗。

以上就是徐醫生關於“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壓、心率管理目標”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病理基礎是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導致血管狹窄阻礙血流,引起心肌細胞缺血缺氧而受損甚至發生壞死的一種疾病。在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中,高血糖、高血壓是導致血管內皮受損最主要的原因,而高血脂尤其是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會將更多的脂肪運送進受損內皮而導致脂肪沉積,進而引起一系列炎性反應,脂肪發生變性形成粥狀物,破壞並取代血管正常組織,最終導致血管病變的發生。

因此,冠心病人要對血糖、血脂、血壓進行嚴格的控制,且需要儘可能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有效阻止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進一步發展,這是冠心病最根本的治療,目標要求是:

  • 血糖:理想目標是空腹血糖小於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7.8mmol/L。糖尿病人至少應將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
  • 血壓:理想目標是控制在120/80mmHg以下;一般目標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至少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 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且是必須要做到的。除此之外,對冠心病人的心率也需要控制達標,特別是同時患有高血壓的人,應將心率控制在55-60次/分鐘。多項研究證實:當冠心病人心率大於70次/分鐘時,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將大幅上升,如果心率超過了70次/分鐘,心率每增加10次/分鐘,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將增加8%。

但我們身邊相比於對血糖、血壓、血脂的控制,很多冠心病患者並沒有對心率的控制引起重視,臨床統計發現能將心率控制在70次/分鐘以下的患者只達到了一半左右,這一點應當引起特別重視。需要提醒的是:這裡所說的心率是指靜息狀態下的心率,並非運動時的心率。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由於心臟部位的冠狀動脈出現硬化狹窄,痙攣或阻塞等,而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疾病的總稱。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都是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疾病因素,而對於已有冠心病的患者,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也尤為重要,控制好這些指標,能夠有效的控制冠心病的進一步發展,減少致命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冠心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

高血壓是冠心病的風險因素,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有研究發現,及時未確診為高血壓,血壓處於正常血壓高值時,其冠心病的發病風險也大於正常人。

而對於已有冠心病合併高血壓的朋友,控制好血壓就更加重要,通常情況下,一般建議將血壓至少應該控制到140/90以下的達標值,如果身體耐受,能夠控制到130/80以下則更好。

對於60歲以上的患者朋友,很多都有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問題,即收縮壓高於140,但舒張壓卻偏低,低於80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控制好收縮壓的意義更大,但也要注意低壓不要降的過低(比如舒張壓低於55),以免影響身體各個臟器的血液灌注。舉個例子來說,比如8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種壓差大的情況則往往更為顯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本身不用藥舒張壓就比較低,僅僅在60甚至還要低的水平,因為降壓藥往往是高壓低壓同時調節的,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應該強調把收縮壓降的過低,如果身體耐受,在保證舒張壓壓不要降的過低的情況下,把收縮壓降到150以下,就是可以的。

高血壓患者合併冠心病用藥方面,CCB類藥物,包括各種地平,還有具有減緩心率作用的地爾硫卓、維拉帕米,β受體阻滯劑類,如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還有各種普利類、沙坦類藥物,都是可以選用的降壓藥,根據冠心病患者的個體情況不同,可以選擇單藥或者組合藥物來控制好血壓。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標

高血脂合併冠心病也非常常見,對於有這種情況的朋友,控制好血脂達標,也是減少冠心病患者發生心梗風險的重要方面。

控制好血脂指標,我們通常強調兩個血脂指標,一個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另一個叫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HDL-C)。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常化驗單上的達標值是3.4以下,而對於冠心病患者,把血脂降到這個值,還遠遠不夠,通常情況下,對於已有冠心病問題的高血脂患者,應該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1.8以下,實在難以控制的,也應該把這個值在原有的基礎上,降低50%以上。

對於另一個值,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值血脂報告單上沒有,但也很容易計算,是指總膽固醇減去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所得的就是這個值,一般我們建議把這個值控制在2.6以下更佳。

用藥方面,他汀類藥物還是最常見和首選的藥物,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最明確,如果對於他汀類藥物耐受性不好的朋友,選擇低劑量的他汀,再加其他藥物,如依折麥布等聯用也是不錯的用藥方案。

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

如果有冠心病合併糖尿病的情況,冠心病的病變在心臟外膜下的冠狀動脈,而糖尿病對微動脈影響較大,二者並存將使病變更加嚴重和廣泛。控制好血糖,是讓冠心病患者減少血管性病變,減少心梗風險的重要方面。

對於血糖的控制目標,冠心病合併糖尿病,和單純糖尿病患者並沒有區別,最佳的控制就是把空腹血糖控制在6.0以下,而餐後血糖控制在11以下,除了要控制好血糖指標以外,對於糖化血紅蛋白也要定期檢查,控制好這個值,是減少糖尿病引起併發症的重要指標,合併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也要注意定期進行糖尿病腎病的篩查。

用藥方面,建議選擇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的降血糖藥物,二甲雙胍,還有較新型的列淨類藥物,如恩格列淨等,都是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的藥物,如果口服藥物不能使血糖達標,也可以使用胰島素來協助降低和控制血糖。

總之,冠心病患者除了要針對疾病本身改善心絞痛、心肌缺血等相關症狀外,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減少這些慢病對於心血管的進一步影響, 是減少心血管疾病進一步發展風險,減少心梗發作幾率的重要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