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宝钗远黛玉的探春,为何当众讽刺宝钗“死住着”?其中有何隐情?

昨夜星辰昨夜风jk


探春说宝钗“死住着” ,亦真亦假。

探春最初与宝钗的关系的确很好,她处处维护薛宝钗。海棠诗社写诗的时候,探春极力推崇薛宝钗的诗。



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多,特别是探春与宝玉宝钗一起管家,探春对宝钗有了看法。贾府改革,大观园搞承包本来是探春提出来的,得罪人的也是探春,可是承包人大多是宝钗安插的自己人。人们感谢的是宝姑娘给了她们挣钱的机会,而不是感谢三姑娘!承包之后,大观园里的一枝花,一个果子都不让乱摘,人们恨的是三姑娘。连宝玉对探春拿他和凤姐作法,都不理解,何况其他人?

探春突然发现自己给宝钗做了嫁衣,宝钗是提前实习当荣国府管家人。

当然了,谁当宝二奶奶,探春管不了,她也懒得管。然而,宝钗这些年在贾府的经营,探春看出来了。宝钗对贾府的了解竟然超过了她这个正牌小姐。想想,一身冷汗。



如今宝钗要回家陪母亲,探春正好一语双关。

第一,撵宝钗回家。

亲戚家好,也不必死住着。你回家吧!姨妈病好了,也不必再回来。

尽管宝钗回家也是回贾府东南角的家,但总比在大观园里强些。贾府的家,你也别管了!

第二,告诉宝钗远离贾府这个是非之地。

探春说自己家的亲骨肉,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你一个外人就别掺合贾府的事了,走了也干净。甄家已经被抄家,贾府也威胁了,宝钗走也对,早日划清界线,免得日后受贾府的牵连。



第三,探春把宝钗搬走的真正原因摆到桌面上。

探春把撵宝钗的罪名安到邢夫人头上。

尤氏笑道:“这话奇怪,怎么撵起亲戚来了?”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

宝钗要搬走,是因为抄检大观园,探春这是帮着宝钗说出了自己回家的理由。你们暗地里撵我,我只能走。



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骂她挑唆主子生事!探春把王善保家的和邢夫人当成抄检大观园的始作俑者。

实告诉你罢,我昨儿把王善保家那老婆子打了,我还顶着个罪呢。

探春这是告诉宝钗:你反对抄检,我也反对抄检!我还把始作俑者打了!

鉴于此,探春虽然撵了宝钗,宝钗并未生气,反而问探春为何打人。说过之后,各回各家。


润杨阆苑


在《红楼梦》中,最有魄力的姑娘就是探春,也许性情相投,一直觉得她和黛玉的关系比宝钗要好。宝钗看着和善可亲但是很少有人能够走到她心里,所以探春也和她只是点头之交、同事之谊并没有深交。

王夫人主导的抄检大观园,那一晚宝钗的处境不可违不尴尬,众人不抄检她的院子是为尊重,可是因此她的嫌疑就比别处更重,因此为了周全两家的脸面,宝钗不得不自请离开大观园。探春和李纨等要在一起商议事情便聚到了一起,当知道宝钗要离开大观园的消息时,探春没有挽留,甚至还说出了一些类似于讽刺宝钗“死住着不肯走”的话,实际上真相远没有看到的这般简单,探春一向稳重这次却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有内情的。

第一,王夫人等抄检大观园的嘴脸太难看,宝钗提前走也是好事一件

王夫人命人抄检大观园的举动实在太不明智,相互斗争的嘴脸太难看,所以的一切都反映出贾家最不可告人的一面,面对这样即将衰败的贾家,留在这里的人难免不会受到牵连,宝钗提前离开大观园也是好事一件。

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探春这话的意思并没有真的讽刺宝钗在贾家住着不想走,即便不说交情不交情的话,也不论亲戚之谊,贾家地广人稀,而且又有那么亲戚家的女孩子住着,宝钗哪里住不得。探春根本就是小气的人,况且宝钗的吃穿用度又是自家供给,大观园哪里又会少了宝钗的一个住处,只是贾家此时真的不是一个适合久待的地方。

一个大家族不怕别人外面来攻击,因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要自己的内里稳得住那么什么外来的险阻都可以阻挡,可是怕就怕自己人窝里斗,那么这样情况下还不用别人出手,自己就把自己灭了。王夫人只是想要肃清大观园,可是底下人却因此争权夺利,相互构陷,明明都是亲人,可是却相互伤害。这样环境确实不是再让亲戚们久居在此,不仅让人看了笑话,说不定还会被误伤,所以探春这话也是同意宝钗的话,让她快走。

探春的话不是在讽刺宝钗,而是在自嘲,贾家无能又龌龊,竟然连给亲戚一个清净之地都做不到,这样地方还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如早都为妙。

第二,探春被气得不轻,又打了王善保家的,心里窝火,想要找一个方式发泄

探春从来不会这样没有分寸说无礼的话,探春所说的话只是因为昨晚发生太多的事情,她整个人的内心都无法平静,她真的被伤到和气到了。

众人抄家是可恶,可是王善保家的更可恶,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来翻她的衣裳,不仅是小看她,而且还轻视她,这样羞辱探春可不能够白受。王善保家的带头这样做,探春不打她都出不了心中的恶气。可是探春知道,她的行为也会给自己招来祸患。

探春知他畏事不肯多言,因笑道:“你别装老实了。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实告诉你罢,我昨日把王善保家那老婆子打了,我还顶着个罪呢。不过背地里说我些闲话,难道他还打我一顿不成!”

昨晚抄家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探春既然做了就不怕人说,可是心中还是要早做打算的好,提前向想好应对措施才不至于事情来得时候手足无措。

探春昨晚生了一肚子的闲气,既为家里的人无知,自己打自己;也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明明预知会发生的事情,可是又没有能力阻止,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诫,恐怕没有人会听得进去,反而会白白给自己落个不知好歹的罪名,这一切探春都知道,可是她的心还是很难受。

当着宝钗、李纨等人的抱怨和发泄也只是纾解一下情绪,要是所有的事情都憋在心里,她整个人都会疯掉的。话虽说的决绝,可是其中也不乏无奈,贾家的祸就由贾家人自己来承受吧!

第三,探春知道宝钗去意已决,正好给她找个台阶下

对于宝钗等人来说贾家不过是寄居之地,如果不合心意一走了之就好,可是贾家是探春的家,探春对它虽不喜可是却不能够逃避,她除了面对之外别无他法,谁叫她是贾家的三小姐。

探春一直都知道宝钗是个心内有主意的人,她想好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李纨不知道宝钗的脾气还一味的想要劝宝钗留下来,可是探春却知与其苦苦相留,不如笑着祝福,既然宝钗去意已决,那么就让她走吧,她的话也是给宝钗一个台阶。大家什么话都不用明说,因为彼此都知道,而且相劝也只会让大家为难,不如探春来做这个恶人的好。

傻傻的探春一直都只想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可是她的愿望只是奢望,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她想得那样简单,她有心无力,所有的事情也都由不得她做主,只能够空有一腔抱负无处施展,空有一腔热血只能够白流,探春也只有一片忧愁罢了。




小说红楼


首先,需要认识到探春是个什么样的人。贾探春,他是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姐姐,是侍妾所生属于庶出,因此从小就非常努力,这也使得她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当然也造就了她快人快语的性格,还有一点是就有一种改革家的品质,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王熙凤可以说相当,这也是为什么后面会让她成为暂管贾府的人之一。她与宝钗的关系比与黛玉好,在之前探春记得其他人的生日,唯独不记得黛玉生日就可以看出。

其次,说到为什么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王熙凤有意忽略了薛宝钗的住所,而后薛宝钗搬离贾府,探春又为何落井下石般说亲戚都搬走了才好呢?王熙凤是有意使了一个小计谋故意不查蘅芜苑,有种忽略宝钗的意思,宝钗后面就决定搬走,探春知道后也就直说出亲戚搬走了才都好。

最后,总结一下原因。要先说明探春和宝钗的关系一直都不错,并没有交恶,所以根本原因在于她意识到了贾府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了,她不想日后宝钗看贾府落寞的笑话,同时也是给宝钗一个提醒,直接原因应该是宝钗搬离贾府没有第一时间让她知道应该有些生气,加上她快人快语的性格,也就说出了这话。

看了一点影视剧红楼梦得出的结论,单纯个人见解,欢迎各位补充。


花生米影视


我并不认同题主的话,我认为探春并没有讽刺宝钗。

探春发泄对抄检大观园的不满

第七十五回,夜里抄检大观园后,宝钗就来找李纨请辞,说要回去居住。这时,探春说了一番话:

探春道:“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

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我们先看看说这些话的具体场景。

事情发生在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尤氏和李纨正在议论抄检大观园的事情,这时宝钗来了,探春也被请来。听到宝钗请辞,探春说了上面的一番话。这时,尤氏忙笑道:“我今儿是那里来的晦气,偏都碰着你姊妹们的气头儿上了。”

探春这番话,明显带着情绪,是气话,表达对夜里抄检事件的不满。

抄检大观园由邢夫人送绣春囊引起,由王夫人发起。这是一场摧毁大观园,摧毁整个家族的狂风暴雨。

探春说一家子骨肉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揭示家族内斗非常激烈。邢夫人和王夫人面和心不和,明里暗里较劲,争夺荣国府的掌控权。邢夫人送绣春囊,暗讽王夫人治家不善,而王夫人为挽回败局,急于洗白。表面上是王善保家的挑唆,实际是王夫人也想清理异己了。

敏锐的探春看透了这一切,山雨欲来风满楼,贾府摇摇欲坠。探春强烈地预感到贾府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所以她还说: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探春表达对邢夫人的不满

抄检大观园大观园事件邢夫人是始作俑者。在抄检过程中,邢夫人的陪房、心腹王善保家的被探春打了一巴掌。对于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奴才,探春早就窝着一肚子火了。

探春痛斥王善保家的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并且说明儿一早,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她领。探春明着骂王善保家的挑唆,实际字字句句在说主子,天天作耗,专管生事的正是邢夫人。

年轻姊妹,一同作诗,一块玩闹,不管近谁远谁,她们感情都还是不错的。再说,薛姨妈一家在荣国府居住,费用自理,真妨碍不着探春。探春真没必要讽刺宝钗。

(图片来自腾讯视频小戏骨《红楼梦》)

淡看云起,静观花落,我是知天命之年的70后女子淡看云起,欢迎批评指正。


淡看云起


探春为何撵宝钗?其实与王夫人有关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探春有一次当宝钗面要撵她走,有人说探春这是给宝钗难堪,其实这不是探春的本意,探春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王夫人发动的抄检大观园。

从探春的志向,到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都可以看出探春对王夫人发起的抄检大观园十分不满。

探春知道宝钗在抄检大观园后,突然搬出了园子,李纨和尤氏虽知道原因,但也不便于说出来。这个时候探春这个贾府的三小姐就派上了用场,她直接说出了宝钗搬走的原因,还说亲戚们不必死住着,可见探春不是真的撵宝钗,而是借此表达对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的不满。








红学爱好者萧梦


王熙凤带人抄检大观园之后的第二天一早,宝钗便到尤氏那里辞行,说自己的母亲病了,自己要回去为母亲侍疾,探春听到了,便撵宝钗,并讽刺她“不必要死住着才好”,探春虽然是带刺的玫瑰,但待人却也是真诚的,宝钗又正与她共管着大观园,她怎么向宝钗说出这样刺人的话呢?



这只是探春在迁怒,无关宝钗与探春之间的感情。探春对抄捡大观园是非常生气的,因为她从这次抄捡大观园看到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已经浮上水面,并且有可能会扩大化,而且预见利了贾府最后的结局: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我们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我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探春正是因为对这次抄家有着清醒的认识,她才会自从得知要抄检大观园,就怒气冲冲的命丫鬟病卒开门而待,带到王熙凤到了说出原因,她冷笑地说自己的丫头都是贼,自己是窝主,并且只许搜自己的东西,丫头们的却是不让,更是对那些抄检的急先锋都没有好脸色,对拉她衣服的王善保家的更是给了个大耳巴子。对她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不由地发火,迁怒,借以表达内心最深沉的悲哀。

其实探春不仅仅是对薛宝钗夹枪带棒的,就是对着一再向她示好的尤氏也是毫不留情,怪不得尤氏说是碰着“气头"上了。



当然,对于贾探春的迁怒,知道事情原委的薛宝钗是懂得的,他对贾探春的迁怒也不生气,反而在探春说出打了王善保家的事后,询问探春打王善保家的原因。


萍风竹雨123


这个问题,简单回答就是:探春看破了宝钗母女在贾府“死住着”,赖着不走的真正原因,并且看不下去了。

我从下面几方面分析这个问题。

一、宝钗长住贾府的原因 宝钗进京的目的,书中第四回交代说是“进京备选”,至三十回宝钗被比“杨妃”而大怒,说明宝钗落选,按理说就该回自己的家。况且,薛家在京城有自己的房产,也不差过日子的银钱,完全可以自己生活,但薛家母女就是不走,真是目的就是在“谋取”宝二奶奶的位置。

从书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金玉良缘”是薛姨妈,王夫人共同谋划,由宝钗,莺儿负责执行的一场阴谋。《红楼梦》第八回,宝钗主动要求看玉,这符合常情,并不突兀,因为初来贾府,那玉也确实是个“稀罕物”,但成功引出了话题。

这时莺儿马上不失时机地插嘴:“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于是: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这是“金玉良缘”第一次在文中出现。

那么,宝玉的婚姻打底应该谁做主呢?按理说是贾政和王夫人。贾政不理俗务,王夫人又必须顾忌贾母的态度,不能明着顶撞;而贾母中意黛玉,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薛家在四大家族中排名最后,薛姨妈的丈夫去世,儿子不出息,唯一的希望就是女儿宝钗。倘或宝钗顺利入宫,也许会和元春一样,实现光宗耀祖的愿望;可是,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在四大家族的子弟中找一个可靠的人,就是薛姨妈的唯一选择。

我特意强调是“薛姨妈”的唯一选择,是因为宝钗是被动的,她从小就被赋予“振兴家族”的重任,作为女孩子,她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宝玉成了最佳选择。薛姨妈,王夫人的密谋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所以她们又拉上一个强援——元春。于是就有了二十九回,端午节礼,元妃的赏赐宝玉与宝钗的一样。

最能证明“金玉良缘”是薛家人策划的是宝玉挨打后,宝钗指责薛蟠随意说话,薛蟠情急之下说出的一番话(34回):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二、探春看出了内幕,并且看不下去 了

曹雪芹给探春的一字定评是——敏!“才自精明志自高,生逢末世运偏消。”她是活得非常清醒的人,贾家男人们都在“安享尊荣”,她清醒地认识到: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她也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在王熙凤生病,探春负责管家的过程中,探春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正是因为这次与宝钗共事,她也更加看出了王夫人与薛姨妈的密谋。

在抄捡大观园时,宝钗为避嫌疑,以母亲生病为由,向李纨辞行,把暂住她那里的史湘云推给探春、李纨,探春就接回答尤氏的提问,痛快说出了憋在心中很久的话: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

那么,宝钗在贾府到底住了多久?

《红楼梦》对年龄、年代交代都很模糊,但也有迹可循。书中第三回写到黛玉,第四回提到宝钗,年龄都不大。从称呼来看,应该是宝钗大于宝玉大于黛玉,至于相差几岁,我们从原文看看。二十二回,书中明确交代,宝钗过15岁生日;二十三回,宝玉写了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两回紧挨着,那么往大里说,宝玉十三岁,那么黛玉十二岁,或者再小一点儿。

到四十五回,宝钗黛玉“互剖金兰”时,黛玉说“我长了今年十五岁”,那么,宝钗至少十八岁,或者更大。探春说出“死住着”时已经是七十五回。

也就是说,宝钗早已过来最好的婚嫁年龄,在贾府的目的早已路人皆知,只是被探春挑开了而已。

大观园是青春男女的乐园,宝玉黛玉的自由恋爱虽然得不到长辈的认可,但在青年之间是能够获得情感支持的,只不过,限于礼教,她们不可能直接说出来。探春只是借机会勇敢地说出来了。

其实贾母明里暗里敲到薛姨妈好多次,只是薛姨妈装傻而已。

三、探春对宝钗、黛玉的情感

再说说“近宝钗远黛玉”,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在大家的印象中,“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但这只是错觉,是作者故意设下的迷局。

在前八十回中,王熙凤经常拿黛玉开玩笑,求她做事;紫鹃与黛玉亲如姐妹;湘云可是对黛玉不满宗师夸宝钗,但宝钗感觉形势不妙,马上把她推出去;湘云后来一直住在黛玉那里,才有了凹晶馆联诗,后来还有妙玉的加入;香菱经常和黛玉开玩笑,学诗时也是拜黛玉为师,黛玉也尽心指导;宝琴与黛玉的亲近,连宝钗都要吃醋;邢岫烟也是进园子找黛玉玩儿;连李纨、迎春这样比较木讷的人都和黛玉开过玩笑。

也就是说,在贾府中,高层,同龄人,小姐,丫鬟,黛玉跟大家的关系都很好,非常亲密。潇湘馆也是上下同心、从无是非的地方

可是,宝钗呢?

三十回被比杨妃时,书中写道: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

可见,宝钗和下人关系好只是一种假象。宝钗和莺儿之间,也只是主仆。一个藏了很多秘密,又有十分有心机的人,会和所有人维持友好的假象,但对谁都不会真心。时间久了,大家自然看的出来,况且探春那么冰雪聪明。王夫人让宝钗协助管家,不过是让她提前实习一下,探春不会不明白。

所以,探春对宝钗,黛玉的情感,自然也是日久见人心。

综上所述,从情感上,情理上,探春都不会欢迎宝钗长住下去。贾母限于身份不能下令撵人,探春却可以直接说出来;使得宝钗再没了搬回来住的理由。为探春点赞!


木木



题目当中提到的这件事情是发生在王夫人派王熙凤抄检大观园之后。当天夜里,虽然王熙凤跟超点的人说,薛大姑娘的屋子里不能抄,因为她是亲戚,但是得到消息的薛薛宝钗第二天还是主动搬出了大观园。

当薛宝钗去把这件事告诉探春的时候,探春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探春道:“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尤氏道:“这话奇怪。怎么撵起亲戚来了?”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因为薛宝钗搬出去的借口是妈妈身体不好,她要回家照顾。所以探春就说很好,不但薛姨妈好了还来,不来也使的。言外之意就是就是以后宝钗不用来了。

很多人把这句话看成是探春不喜欢薛宝钗,所以借机撵她出去,但是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很明显,探春是在发牢骚,因为昨天晚上的抄检大观园,她把王善保家的打了,惹了一场大气,还正担心王善保家的告状,所以心情不好。


虽然探春说了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但是后边那句话才是她想表达的真正意思,也就是“一家人亲骨肉却像乌眼鸡似的,恨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此时的贾府已经到了衰落的边缘,聪明的探春已经看到贾府的大势已去,而内部人却还相互争斗,自己抄起自己的家来,她感到万分的悲哀。而她只是一个弱女子,明明知道这种情况,却无力回天,因此她只是发了几句牢骚而已。

至于很多人说的探春不喜欢薛宝钗,对她和薛姨妈在贾府长期居住不走,早就感到厌烦,所以趁机撵起她来,我觉得这种理解太过片面和肤浅。


首先薛姨妈和薛宝钗他们虽然长期在贾府居住,但是吃穿用度一概自理,他们只不过是白住着贾府空闲的几间房子而已,对于贾府来说是没有任何不利的,只不过是多了几个人热闹。

其次如果探春真的不喜欢薛宝钗的话,这种直接撵她的话更不会说出口,因为以探春的身份和修养,她绝对不会这样粗俗无理。

我认为题目当中提到的探春当面讽刺薛宝钗“死住着”是不对的,她只不过是发了几句牢骚而已!


凡眼看红楼


刚刚评了这一句就邀请我。

那就展开说吧。


探春这话其实是针对抄查事件说的,因为抄查事件本身就有问题,怀疑园子里住的姑娘,非要搜检出她们的问题,这传出去是败坏贾府自家姑娘们的名声,搞得人心惶惶不说,还挑拨了内部关系,比如惜春就和尤氏闹翻了,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更要命的是,此时宝钗湘云还是住在蘅芜苑的,抄检的时候以客人故略过蘅芜苑。这一来,竟是摆明了要赶人出去。也就是探春说的有人叫撵。

打个比方,六人间宿舍,有人说丢东西了,翻了其他五个人的铺,偏没翻你的,最后什么都没翻着,大家怎么看你,你怎么继续住?

所以探春把这个事件描述的很清楚:第一是内部斗争,勾心斗角,第二不顾脸面,变相下逐客令。

这就是探春说这句话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抄检大观园给人呈现的意思。

探春就是摆明了发火给上层:既然你们把事做成这样,那么我就直截了当挑明了说。

薛姨妈好了不来也使得。

就是说,你们把事做成这,摆明了别让薛姨妈再来了呗。

探春宝钗都是聪明人,都知道这话在指什么,所以探春并不是针对宝钗,甚至缓解了宝钗的尴尬。

但这句话很刺耳,为什么呢?因为宝钗甚至薛家,真的在贾府住了太久。所以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会感觉,这就是在打薛家的脸啊。

薛姨妈一家进京,住进了梨香院。

他们在京里是有房子的,可后来也不去打扫房子,就在贾家住下了。

元春省亲需要戏子,贾家购买小戏子,安置在梨香院。

首先肯定是梨香院位置合适,传召方便,而且是个单独的院落,非常适合戏班子住,因为乐师之类的肯定有男人,内院不太好。

但戏子终究是戏子,下九流,贾家再安排个院落,哪怕远点就远点,用得着就提前叫他们预备着,还为戏子着想怎么着?

贾府干了件事,让薛家让出梨香院。这摆明了逐客,让薛家搬东北角去,让戏子们住梨香院。

此后薛姨妈还是在贾府常来往的,说明东北角也不远,那么把戏子搁那不成吗?

要说要用戏子是为了方便,那么就直说不必方便薛家了?

薛家也就在东北角住了,后来薛蟠甚至在这里娶亲。再怎么说,这也是亲戚家,不觉得诡异吗?还是打算就在这贾家东北角院子里生儿育女,子子孙孙吗?

薛家不缺钱,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也是薛家喜欢表现的。宝钗替湘云做东,那一场螃蟹宴,刘姥姥算账说大约二十两。内中除了贾母凤姐等上层,还有大量丫鬟婆子。

所以薛家缺什么呢?缺的是势。

这个势需要依靠贾府,当时王子腾不在京,不然就是去王家了。薛家经商,不是靠有钱就能行得通的,还需要人脉,关系。

京城什么地界?一棍子下去十个人九个都是公子王孙,还有一个八成是皇族。薛家什么身份呢?先祖是紫薇舍人,这是唯一拿的出手的了,紫薇舍人可是能参与宰相政事会议的,不然也不能与公府候府(贾王史)并列。但到了薛姨妈这里,就剩了个皇商。薛家想东山再起,有钱不行,得有势。

贾府能给薛家想要的资源。我前一篇问答写过贾府的势利,可以去参考薛家能接触多大的面。

薛蟠虽然成天鬼混,但他跟着贾府子弟交到的朋友怎么样?非富即贵。

宝钗呢?宝钗虽然很出色,但婚姻大事怎么办?门当户对就把她限制死了。她哥薛蟠,最后娶的夏金桂,也是皇商之女。宝钗在京中可选择的面更小。


所以宝钗要去选才人赞善,去镀金。根本不是冲选上去的。就好比现在的选秀,一些选手虽然没得第一,但是露脸了,有知名度了。这等于是为宝钗做宣传推广。

想要接触优等资源,还得靠贾府。比如南安王太妃,宝钗就可以去见见。如果薛家不在贾府住,宝钗能见得上南安王太妃?太妃会去薛家做客还是薛家能去王府拜见?

所以薛家不能离开贾府的势。

话题回到探春那里。探春说: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


这固然是贾府可以拿出来的姿态,也是贾府可给薛家的姿态。

甚至可以说从让薛家搬出梨香院的时候,贾府已经有了这个姿态。

探春在说话的时候,已经无意识将这种态度带出来了,尽管这句话根本不是针对宝钗的,也不是针对薛家的,是针对贾府自己的。

我最近忽然有点感触,红楼梦真的太难理解了,不懂诗词怎么读?不懂儒道释怎么读?不懂戏曲小说怎么读?不懂官制怎么读?不懂礼仪怎么读?不懂历史怎么读?不懂人情世故怎么读?

所以鼓吹贾母选宝钗为孙媳的,宝钗要选妃的,薛家比林家地位高的,这些人都是疯了吗?书里写的清楚明白,你带进去,带到当时的环境与时代看一看,可能吗?

章口就莱,你想当下一个章雪芹?

如有错误请指正。

————丸————


祁门小谢



探春说“死住着”这话其实实在不是讽刺宝钗,而是针对荣囯府大观园接连发生的“内斗”。在荣国府刚刚为贾母过了八十寿辰之后,几天之内贾母和王夫人一个先主持“查赌”、一个后主持“抄检”,结果是“查赌”撵走了十几个大小赌头婆子,“抄检”之后又撵走了十几个轻狂不规矩的丫头。荣国府这样密集的“查赌”“抄检”~“撵人”,让宝钗决定立即搬出大观园去躲是非。

宝钗搬出大观园,当然就意味着王夫人建立的李纨、探春、宝钗协理大观园三人组也就此散了。这当然意味着贾探春兴利除弊的锐意改革、振兴荣国府的雄心壮志,结果是失败的。

贾母八十寿辰之后,贾府山雨欲来元妃失宠太监们频频上门找贾琏“借钱”、甄家被抄家、与贾府关系密切的贾雨村被降职,而贾府私下藏匿了甄家的财产、与贾雨村的关系一时难以切割,贾府财政极度空虚。

管家林之孝向贾琏建议了,以温和方式放出一些自身已经经营有道的老家人,逐个放出大观园内已经到了婚配年龄的丫头们,精减裁员降低管理成本节省开资,贾琏忧心恐怕贾政王夫人未必肯下此决断。其实,在抄检大观园之前,凤姐对王夫人逐个放出年龄较大的大观园丫头们的建议,与管家林之孝对贾琏的建议如出一辙。


然而,就在此时,贾母却乘着晴雯教唆宝玉“装病”逃避贾政老爷问书,上夜的婆子们被晴雯教唆宝玉“装病”事件直折腾到五更天人仰马翻之时,老祖宗问责探春等对上夜婆子们的管理,亲自主持大观园查赌重罚并撵走十几个大小赌头上夜婆子们,实际是实施“铁血行动”的裁员。

贾母查赌几天之后,邢夫人在大观园中拣到了“绣春囊”,以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为首婆子们集体投诉引发贾母查赌行动的怡红院丫头晴雯。王夫人顺水推舟效仿贾母查赌的“铁血行动”,力邀王善保家的参与连夜抄检大观园,中秋节之后又清理怡红院撵走晴雯芳官等十几个犯规矩的丫头们,再次实施了“铁血行动”的裁员。


贾探春面对在贾府内外交困之时,荣国府内最高层连续发动的两次“铁血行动”内心充满了忧伤和无奈。见宝钗要搬出大观园,探春便借题发挥,讥讽荣国府内高层在危机时刻却忙着利用矛盾“内斗”不止。

第七十五回原文: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了解了原著中探春说宝钗“死住着”的背景,才能正确的解读探春讽刺的对象并非和自己一起协理大观园的宝姐姐,而是“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当着同为协理大观园三人组的李纨和宝钗,探春在发泄自己对贾府现状的悲愤交加的情绪罢了。

宝钗搬出大观园之后,王夫人专门请了宝钗来,和凤姐一起劝说宝钗仍然搬回园中居住,在“我们王家”自己人面前宝钗的回应更加直接了当。

第七十八回原文:宝钗笑道:“……。所以今日不但我执意辞去,此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省的就减省,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家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凤姐听了这篇话,便向王夫人笑道:“这话竟是,依我的主意,竟不必强他了。”王夫人点头道:“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罢了。”

(个人附加一句多余的话,谁说凤姐宝钗亲姑舅姊妹在前八十回中从来没有交集,这不是“我们王家人”的三个人,过去、现在、将来的三位荣国府管家媳妇们关起门来在王夫人自己的屋子里,对着自己人全是实话实说呢!只是在“不可逾越”的“顶峰”经典,王扶林导演说的“简化、通俗、小人书版”87电视剧里面,凤姐宝钗的确没有说过一句话。这些就应该是题主说的“隐情”之一吧!)

此时的贾府,正如为了给凤姐配药从贾母屋里找出来的一大包人参,表面上好、内里已经是“糟朽烂木”了。贾母老了,也和她老人家屋里的那包人参一样的失去药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