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南陽的“青年水氫燃料車”屬於重大技術突破,還是一場科學騙局?

心理學老怪物


南陽造水氫汽車的事這兩天特別火,因為以前有水變油的騙局,再加上媒體宣傳說“加水就能跑”,因此被大家認為是又一個大騙局。

客觀來看,邀約回答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它即算不上重大科技進步,也算不上純粹騙局。只能說茅臺喝多了,話說得太滿,用錯了噱頭,太著急了。

“水氫機”的技術路徑是能走通的。這一點問任何在氫能領域的人都認可,不是純忽悠。

實現的路徑還不止一條。

一種技術為“甲醇制氫”。甲醇制氫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一定溫度、壓力和催化劑作用下發生裂解反應生成H2和CO。採用該工藝理論H2收益率僅為12.2%,CO較高,後續分離複雜,投入收益比低。

另一種則應該是這種“水氫”的概念了,大概就是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了,即甲醇和水在一定溫度、壓力和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生成 H2、CO2 及少量 CO和 CH4的混合氣體。

事實上,日歐美的甲醇制氫技術還是比較成熟的,這種方法具有方便獲得、相對安全、成本相對可控等諸多優點。國內的合既得公司研究就比較深入,還註冊了水氫品牌申請了專利,他們正打算告青年汽車用了這個名義。

另外一種玄乎的技術可能就是指的“鋁水反應制氫了”,從表面上看,主要鋁在反應器,或鋁合金作為原料,就能夠實現“加水能跑”。

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密度低,而且儲氫值高達11.1%(質量分數),是一種良好的氫載體(劉光明,2011)。

南陽水車很可能就是用的這個方法,也就是龐青年說的催化劑。

但是龐青年真應該好好學習,說話要實在,不懂別裝懂,靠雲山霧罩的嚇不懂的人,反而成了笑話。

我們都知道,“催化劑”的作用,在化學反應裡只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變化學平衡。所以,他說的催化劑鋁粉才是原料反應物,水是沒有能量的。

也就是說,所謂的“加水就能讓車行駛”,實際上需要消耗能源。而且這種方式取氫的成本很高,不是最優方式,商業化應用還遠著呢。

只能說太著急弄錢了,還是踏實一步一步走,中國的氫燃料產業發展才有機會。

最後也請大家看我的文章《南陽造水車!氫能朋友圈都炸了》,裡面有很多來自氫能產學研領域專業人士的看法。應該關注我就可以看,也可以搜車友報公眾號看。


夢五里


這則新聞,我比較有發言權,因為對於氫能源,筆者所在的單位正在參與研發,而且,廣東省佛山市,也是全國氫能源研發以及應用的示範城市。

南陽的水氫燃料車,大概率是騙局

根據新聞報道,南陽的車是通過直接添加水,將水通過特殊轉換裝置轉換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從而驅動車載電機,使汽車行駛的。

我看到氫燃料反應堆,不禁心頭一震!我的天啊,這莫不是可控核聚變了嗎?!好在記者急忙著名只是電池的另一個名字,我才稍稍平靜些。

回到開頭,這套工作流程,和目前我們參與研發的氫能源利用流程是不同的,沒有任何一種成熟的氫能利用,是直接加水作為源頭輸入的。氫氣製備都是單列出來,集中製備,氫能源常規是添加氫氣進入儲備介質,再轉化為電能,驅動汽車引擎行駛。所以,氫能源的一個重要配備設施,必然是加氫站!而不是一根水管。

所以,從常理分析,此技術相當可疑,但我未能親眼所見,估算有0.1%的可能性吧。

氫能源全球首創絕對吹牛

我引用幾個新聞標題,大家看看吧:

搜索最普通的氫能源公交,百度搜索出總共有9140000個結果。

而本貓所在的佛山市,早在去年就大規模的推廣和使用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了。2018年12月20日,佛山飛馳汽車廠,大約7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已經在佛山市進行正式營運了。2019年上半年,佛山將有30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營運。建設配套加氫站大約30餘座。

我有同事,也在佛山丹灶的氫能源研發基地工作,這個產業可以說相當的興旺,且實用化程度,至少在筆者的城市,已經相當的高,不知道這個全球首創,怎麼得來呢?

況且世界各地,截至2017年底,歐洲擁有139座正在運行的加氫站,亞洲擁有118座(其中日本91座),北美擁有68座,南美擁有1座,澳大利亞擁有1座。國內必須加把勁追趕,而不是自吹自擂才是啊。

氫燃料電池的難點

氫氣被認為是未來最有前途的清潔能源之一。氫燃料電池利用氫和氧的化學反應釋放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無需燃燒,具有高能量轉換效率和零排放,是未來新能源清潔動力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氫燃料電池目前關鍵難題是燃料電池鉑電極的一氧化碳“中毒”問題。目前,氫主要來源於甲醇和天然氣等碳氫化合物的蒸汽重整和水煤氣變換反應,由此產生的氫通常含有0.5%至2%的一氧化碳。導致電池性能下降和壽命縮短,嚴重阻礙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

這也是筆者瞭解到的,目前技術攻關的主要方向。

但是所謂的加水通過化學催化劑,直接變氫氣之類的方案,從能量守恆的角度來看,是違反物理學常識的,我們從不曾作為方向研究。

結語

真不想看到第二個水變油的鬧劇出現。

更更不希望,國內大有希望發展的氫燃料電池市場,被這樣的鬧劇打斷。


貓先生內涵科普


這不是重大技術進步,而是一場科學騙局。


“水燃料”騙局已經出現30多年了,只念過四年書的王洪成從1984年就開始了“水變油”的騙術,把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長和書記都騙了,他們以學校的名字給中央領導寫信說水變油是真的。


後在何祚庥郭正誼等幾位老科學家的提請下,對這個事件進行了科學驗證,結論是王洪成用魔術手法造假,黑龍江法院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年。

國外也有案例,有個叫史丹利·梅爾 Stanley Meyer)的人早在1990年就號稱申請了“水燃料電池”專利,並且可以用在汽車引擎上,1998年他死掉了後這事就黃了。

用氫作為動力這本身沒錯,關鍵在於氫從何而來?從水中將氫電解出來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然後再指望這點氫去做功,是得不償失的。

電解制備氫通常使用的是廢能,發電廠發出來電就得用掉,多餘的電白白浪費太可惜了,因此就會採取一些保留措施,例如把水抬升起來,等缺電時利用水的勢能發電,雖然效率很低,但總會比白白浪費掉要好。

利用廢能製備氫也是保留能源的一條出路,風力發電過多無法入電網,這時可以電解制備氫,反正多餘風能浪費掉也可惜。

但是,如果用工業用電甚至生活用電去製備氫,那就得不償失了,還不如給電瓶充點電呢。

氫燃料電池技術早就有了,甚至國內已經有了30多座汽車“加氫站”,但因成本昂貴而無法推廣。而且氫的儲存也是個大問題。



南陽的“青年水氫燃料車”是給汽車加水,靠所謂的催化劑釋放出氫,聽起來比電解制備要容易和便宜的多,但這其實就是“第二類永動機”。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所有指望內能做功的都是騙術。

在水裡加點東西就能驅動車?包括王洪成在內的很多騙子都表演過了,現場特別地唬人,但實際上加的是工業甲醇,俗稱“木醇”或“木精”。甲醇跟乙醇一樣能驅動車,只不過毒性太大。

一個城市引進高科技項目動輒投資上億,這可是千千萬萬老百姓的血汗錢,當然要慎之又慎,起碼要請權威的科研機構做一個技術鑑定,把原理、工程、成本、效益都搞清楚後再做決定。

出現這樣的問題應該吸取教訓,應該馬上展開調查,避免財力人力的進一步流失和浪費。


奧卡姆剃刀


讓汽車加水做動力,跑跑看嘛!

 

 

   早上有朋友跟我調侃,說昨天國際原油大跌,原因找到了。我們這兒已經找到了加水就能讓汽車跑路的方法了,哦,那難怪油價會跌,弄不好又會出個把諾貝爾獎啥的。後來我才知道,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刊發的一則報道——《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被圍觀了。報道稱水氫發動機在該市正式下線,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5月22日上午,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親臨項目現場辦公,為氫能源汽車項目取得的最新成果點贊。

 

 

想起多年前那位“點水成油”的王洪成,他號稱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進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進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一點即燃,熱值高於普通汽油,且無汙染,成本極低。當時那叫炒的熱火朝天,巷尾皆知,後來還創辦公司,準備量產,再後來,這位只念過四年級的“高人”被判刑十年......他的傳說被編劇編進了葛大爺的《我愛我家》成為笑談。

 

 

其實氫能源汽車是各個汽車廠商一直在研究和期待的能源方式,如果成熟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量產,還真是新能源的一個進步,去年韓國現代的研發中心,測試了一款氫燃料電動車NEXO,充滿燃料只需5分鐘,但續航里程可達609km。但從技術方面來說,氫能源產品難度肯定是很大的,即便目前技術佔比最高的豐田,也無法很好的保證產品安全性,畢竟氫燃料存儲難度大,車載儲氫系統對原材料以及工藝是個不小的考驗。所以這個氫能源技術的確是在發展和研究中,但並沒有成型的產品,否則早就譽滿全球了。

 

據媒體報道,我國從2017年開始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已建及在建的加氫站45座左右。預計到2025年,全國加氫站的總數將達到300座。除了加氫站,地方政府對於整個氫能產業鏈的扶持也正在延伸,全國有超過20個省市出臺相關產業規劃,氫能源市場規模或達萬億級。

 

  也是在這個背景之下,估計南陽的當地領導就興致勃勃的視察了這個項目。但這個項目負責人龐青年卻是負面消息纏身。2017年8月,青年蓮花汽車被破產清算。因13次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當年龐青年高調宣佈公司生產出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至今,2年間並未見有過一輛“青年水氫燃料車”交付的披露。兩年前,該公司也曾捲入“騙補”車企名單,其銷售給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245輛新能源汽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於公告容量,因此吃了工信部的行政罰單。

 

 

   也正因為如此,這事兒就成了今天的一個笑話。

 

 

  我從來篤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咱先不急著冷嘲熱諷,讓那水氫車出來遛遛唄,最好全網直播,最好專家們現場檢驗,最好能勇敢面對全世界的提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普及科學,多好!

 

  而圍觀者也能在娛樂中長知識,多好!

 

 


主持人鐘山


#“只要加水,車就能跑”,這是“黑科技”還是“黑”科技?#

這算是個“智商測試帖”式的新聞。

都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事實證明,“地有再大產,也沒有人大膽”。車加水就能跑,估計石油地質專業學生看了會流淚,諾貝爾看了會沉默,不轉不能笑skr人。反正我是感覺化學知識白學了,不知道“能量守恆定律”這會有沒有瑟瑟發抖?

中學教材告訴咱們,能量是守恆的。水要分解為氫氣和氧氣,需要打破很強的化學鍵,靠內能帶動汽車跑更是天方夜譚。有學者也科普,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所有指望內能做功的都是騙術。“只要加水,車就能跑”,這是硬核“黑科技”呢,還是在“抹黑”科學?

這事可能讓很多人想起了“神棍”王洪成“水變油”的騙術,只念過四年書的王洪成從1984年就玩起了這騙術,結果把哈工大校長和書記都騙了,還以學校名字上書寫信說“水變油”是真的。之後騙局被戳破,這還成了《我愛我家》裡嘲諷的段子。沒想到,30多年後,這招又來了。

值得細說的是,水氫發動機涉及車企負責人龐青年一堆黑歷史:2011年曾被以詐騙立案;2017年8月公司被破產清算後,因13次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成“老賴”;2017年8月高調宣佈生產出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但到現在也沒見交付;2017年,還因“騙補”吃了工信部的行政罰單。就這樣,這次項目總投資83.16億元,南陽市政府平臺出資40億元。

期待這事的“下文”。






佘宗明


我是汽車專業畢業的學生,我們學校汽車教研室,曾經在六十年代汽油緊張的時期研究過氫燃料汽車,設計原理是用汽油發動機先帶動發電機,發電機發出的電再電解水,用電解出來的氫和氧再驅動汽車,當時也搞得聲勢浩大,確實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水平有限,不能夠控制氫氧的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後來又發生了一次爆炸事故,所以此項改革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有人又提出了這個話題,我一聽就知道是一場騙局,全世界無數的科技人員還在研究新能源汽車的開發,這需要先進的技術設備與突破性的研發工作,單恁想當然是不會搞出成果的。




泰山124453211


從媒體上了解到,水氫汽車的主要技術還處於試驗室研究、開發和進一步完善階段,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起碼南陽市所引進的由浙江人龐青年所帶來的“先進技術"目前還是不靠譜的,有人從經濟可行性方面進行了測算,其主要添加劑為鋁粉,而鋁的價格遠遠高於汽油的價格。

浙江人龐青年在國內所參與的多家生產汽車的企業大都處於停業或破產狀態。債務糾紛此起彼伏,龐青年被列入失信執行人高達一百多次。可見南陽的“青年水氫燃料車"仍然是一場打著新技術、新能源的科學騙局。

任何先進技術的應用,本身必須具備經濟的可行性。僅僅是技術在試驗室有了進步,並不能作為工業大生產的科學依據。

龐青年的騙術很高明,與其產生糾紛的企業背後都有政府的影子。龐青年是東南沿海的浙江人,從東南到西北、從華北到中原,騙你不商量。一個案子接著一個案子,但人仍逍遙法外,這就是高級騙術。

估計在龐青年的身後還有一個龐大的團隊,他們分工明確,合作順暢。有人衝鋒在前,有人幕後策劃,還有人打著先進技術的招牌,遊走在招商引資的大小會場。

南陽“青年水氫燃料車"項目尚未塵埃落定,有待進一步觀察。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無非是地方政府再交一次招商引資的學費而已。(2019/09/11)


吉祥如意


很多朋友認為這其中有兩個問題點,一個是氫燃料電池鉑電極的一氧化碳中毒很難解決,另一個則是氫氣的製取,對於氫能源汽車來說,儲氫罐解決了氫的來源,因此鉑電極才會被大家所關注,因為重點在燃料電池上!但"青年水氫燃料車"是直接加水,現場制氫,然後再氫燃料電池,在這些環節中,制氫工藝成本是最高的!有幾種低成本的制氫方法:電解、光解、高溫熱解、化學反應、光觸媒、藻類生物制氫等都是制氫的方法,但沒有一種能達到極低成本的效果,比如電解水,中學實驗中就有,但電解水的耗電成本是很高的,有這閒心不如直接儲備在電池裡推動汽車當然將廢棄的光電或者風電利用起來倒不失為另一種儲能的方式,畢竟電能不用儲存,相對氫氣則比較容易些(儘管氫也不是一個好儲存的主)光解是陽光分解水蒸氣的一種,比如木衛二極其稀薄大氣中的氧氣就不是綠色植物產生,而是光解水蒸氣,氫氣逃逸留下了氧氣,當然氧氣也無法積累,也會逃逸,因為木衛二質量比較小水分子在高溫下分裂成氫(白色)和氧(紅色)高溫熱解也是一種,還有生物制氫以及化學反應等,到現在為止我們並沒有找到一種成本極低制氫方法,只是相對成本比較能接受,當然生物制氫和光觸媒制氫的普及可以將制氫成本下降,比如能找到一種效率比較高的催化劑+某個條件,理論上可以成功,但這種催化劑如何取得是一個問題!能量守恆的條件下,這種催化劑取得異常困難,如果存在這種物質,那麼我們在製造這種催化劑時所消耗的能源成本將遠高於取得的氫能源成本,這中間是有效率限制的!除非我們能找到一種自然界就存在或者簡單分離就能催化水分解成氫氧的物質,可能存在嗎?也是有可能的,比如恆星在生命過程中和最後的超新星爆發時候將會形成很多元素以及元素的同位素,但迄今為止人類並沒有發現這種單一元素或者簡單化合物可以用來催化水分解成氫氧!假如有這種物質的話,能量還會守恆嗎?依然會,因為生產這種化合物的能量恆星已經提供過了,因此在這種條件下能量依然是守恆的!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上存在,青年汽車的氫氣生產能用上這種催化劑嗎?這可能性極低,幾近於零!在此次新聞中,氫燃料汽車並沒有錯,大家普遍質疑的是水氫燃料,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這會變成另一個“水變油”的故事嗎?當然並不只是在中國,國外也有“水變油”騙局的案例,只不過沒有鬧那麼大而已,我們當然希望青年水氫燃料汽車成真,即使消耗一些耗能比較大的催化劑,但只要成本比較汽油低,汙染比汽油少,我們就能接受!但我們無法容忍另一個“水變油”的騙局!


滿堂阿明


不是突破也不溼騙局,因為氫氧化鈉加水,再加鋁可以產生氫氣,只不過不穩定,他肯定用了其他裝置讓其穩定的燃燒,,所謂只加水其實只是噱頭,,以前最早自己做氫氣球的都知道怎麼弄的,自己在家就反應出氫氣了,只不過不安全。如果企業來做,用專業設備肯定安全的多


阿元1998


中國哪來的科技?大企業都是進口套設備換成自己外殼套取國家扶持資金!走出國門就被美國追究專利侵權責任(貿易戰)真正個人的高科技責被打壓排擠!

看看市級搞得科技獎與專利資助獎都是發給企業的貓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