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盆景中土少却能养活树?

大道至简165


盆景中的土很少却能养活树?很多人看到老桩大盆景的时候,心里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以下我来为大家说明这个问题。盆景养护四大基础,土壤,水分,环境,养分。土壤的主要功能提供跟根系的生长环境,水分养分的介质。

为什么花土少?

  • 盆景植物首先要控制生长,花土多,那么花土中携带的养分就相对较多,所以盆景花盆里面的土少。

  • 盆景的造型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花盆的比例要以盆景协调,花盆使用下,受到空间容积的问题,所以花土少。

  • 盆景的土,基本是起到固定植株的作用,不让树桩根系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土壤主要以疏松透气的微酸性土。而后期的养分供应主要靠的是养护肥水的补充。所以土壤少。

为什么养能养活树?

  • 适用做盆景的植物,大部分根系都发达。在进行根系修正的时候,伤口愈合生出侧根,须根。大根老根只提供养分的传送通道而已,主要的吸收养分水分,都是须根,毛细根在吸收的。须根多能充分吸收水分以及养分。老根剔除,须根多,所以养分水分的吸收不受到影响。

  • 养护盆景的时候,大家都能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浇水施肥的方式,上面我们提到过盆景的土壤主要是疏松透气,养分的补充是由养护盆景的人,后期在盆景植物的生长期的时候,通过有机肥,或者是元素肥提供的。所以花土少,并没有养分不均衡的事。

  • 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分的提供。养护盆景离不开浇水,盆景花土少,那么水分滞留少,水分蒸发较快。那么养护盆景的时候,水分就不是靠天吃水了。而是养护的人在通过观察盆土干湿,以及树种的耐旱性能。给植物一个合理的补充水分的方法。所以花土少,能养活盆景。

以上是关于为什么盆景花土少,还能养活树?做出的回答,本回答仅代表本人的认知。希望能帮助喜爱盆景的人,谢谢大家。


喧城静屋园艺馆


我们都知道,花卉植物生长的根本在于土(除了一些水生植物以外),土的好坏、多少、属性等,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在养花草的时候,都是建议大家大花用大盆,小花用小盆,那为什么盆景植物使用的土壤很少,盆也比较浅,却一样能生长的好?这个问题需要从下面几方面来解答:

1、盆景植物生长速度很慢

盆景植物生长速度比较慢,熟桩只需要维持好现有的造型就行,长出来的多余枝叶都会及时剪掉,不让继续长大。生桩枝叶也不是全留,有用的留下,大部分都是要剪掉的。人为限制了盆景植物的生长速度,致使养分水分消耗比较少,小盆、少土就能维持生长系统运转,所以依旧可以长势良好。而地栽的植物每年都要长很多枝叶,这些枝叶需要大量养分水分来维持。养分水分从哪里来,自然是从土壤中来,所以生长就需要比较多的土壤做支撑。

2、盆景植物要限制根系生长

为了提高观赏价值,盆景植物都是要限制根系生长的,因为植物的根系和树冠是一一对应的,根系茂密粗壮,枝叶就茂密繁多,根系孱弱,枝叶就稀疏。盆景植物的观赏价值重在型,而非枝叶,当型已经固定以后,枝叶只是点缀,适当留一些就行。用少土、浅盆栽种盆景植物,根系生长受到限制,养分水分适当控制,就能很好的控制株型而少长枝叶。如果使用大盆多土栽种,养分水分供应充足,枝叶生长茂盛,株型很容易被破坏,观赏价值也就跟着下降。

3、盆景植物要提高叶片的数量而减小面积

盆景植物因为留的枝干较少,对叶片的质量要求就比较高,大多要求叶子小而密,这样在减少枝干的同时又不影响叶子对造型的帮助。如果使用大盆多土栽种,养分水分供应充足,叶子就会变大变稀疏,不利于观赏。使用浅盆少土栽种时,叶子处于养分供应不完全充足状态,水分供应也不是特别充足,叶片就会变得密而小,对整盆植物的观赏价值都有质的提升。

4、为了和株型相匹配

盆景植物大多植株比较低矮,造型上更注重横向发展,就是侧枝或者主枝横向拉伸,看上去古朴有韵味。如果使用大盆、多土栽种,整体就显得不是很搭配,头轻脚重,视觉上没有那么协调。使用浅盆、少土栽种,整体观赏价值会好很多,盆和株型更搭,韵味也就出来了。

5、方便移动

盆景植物大多摆放在案几上欣赏,浅盆、少土方便移动更换位置,否则土太多太重想移动一下都难。尤其一些小盆的盆景,经常变动下位置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浅盆、少土栽种盆景重量小,受力面积大,不容易把摆放的桌子压坏。

总结:盆景植物之所以栽种的土比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两点就是为了好看,为了稳固造型。对于生桩我们可以用多一天的土栽种,让其快速生长,方便造型和成型。对于熟桩,能维持基本生长就可以了。


花草管家妖妖琳


初中生物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个比利时的生物学家海尔蒙特,在盆中装了200磅用炉子干燥过的土,在其中种了一棵5磅重的柳树,称量了土壤和加入的蒸馏水的重量。

五年之后,他再次称量干燥后的土壤发现只减重了2盎司(约1.1两),而柳树的重量增加了大约164磅。

虽然他当时得出的结论——柳树的质量增加仅是因为加入的水,在现代观点看来并不完善。因为我们知道重量增加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产生的糖,不仅源于水,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他也忽略了土壤中的无机盐组分。

为什么盆景中土很少却能种活树?

就是因为盆景中少量的土就能提供基本的无机盐,再加上人们浇水,植物自己就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生长的能量。

但是,为了盆景能长得更好,特别是出于观花、观果的目的,我们会选用腐殖土来种,还会适当施肥,目的就是提供无机盐。



住在昆明


盆景可以说是浓缩的山水,微小之中见风情,格外具备神韵和意境,为了达到让盆景更美的目的,对花盆和盆土都有要求,特别是盆土,要求量不可过多,下面我们来看看缘由吧!


一,盆景为何要选用较少的盆土?

盆景选用盆土较少,是有盆景独有的特点决定的,使用较少的盆土具有以下好处:

1,彰显古雅的根系,营造悬根露爪之效

我们知道,盆景最最重要的就是根系的营造,盆景的根系要恰当悬露,抓地有力,如果盆景盆土较少的话,就可以让更多的根悬露出来,显得盆景更加美观,俗话说“盆景无根如插木”,讲的就是根系营造的重要性。

为了营造美丽悬根,盆景的制作者还要在下面绑上硬物,这样土更少,会刺激根系向两侧发展,更加盘根错节,抓地有力。

2,使用较少的土,可以营造矮霸型效果

我们知道,盆景是浓缩的山水,树以矮霸葱翠为美,如果盆土过多,就会营养过多,这时盆景就会生长过快,难以控制株形,再者叶片也会变大,影响美感。

这时就有必要使用较少的土,并且进行控水控肥,甚至弄断部分根系来达到应有的效果。

3,较少的土可以衬托盆景的高大

盆景材料本身是矮小的,过于矮小就有必要进行衬托,通过反衬的艺术手法来显示盆景材料的苍劲,挺拔,这时只有使用较少的土来进行反衬。

也就是说盆土较少,也是盆景的一个制作技巧,是蟠扎修剪之外的另一个艺术手法。

当然还有其他,像方便搬动,不过这些并非是最重要的。

二,盆景的盆土较少,养活养好盆景难度很大,怎样解决?

不要以为盆土较少,只有长处,其实更有太多的不足,如果照顾不到,不但会使盆景失去状态,甚至会使盆景死亡,一些盆景爱好者,手里盆景老是活不长,就和这点有关系。

第一,盆土较少,造成浇水难度大,浇水过多,达不到控水的目的,还会烂根,浇水过少,就会影响葱翠的美感,这就对盆景爱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勤字,薄水多浇,维持土壤的微干是王道。稍有不妥,都会影响效果。

第二,盆土较少,对施肥也有更多的要求,盆景用土少,所说可以控肥,可是不施肥,难以葱翠难以有状态,所以盆景施肥多以有机肥为主,不至于徒长,再者要多用助壮药物控制株形,控制叶片的大小才是王道,单纯不施肥盆景会失去状态甚至死亡。

我个人认为单纯控水控肥是养不好盆景的,必须和化控相结合。

第三,夏天和冬天更难养护,我们知道黄杨、山松等盆景,最好露天养护,室内养护极易生病甚至死亡,过少的土,夏天容易晒透,或者被灼伤;冬季又容易被冻透,根部受伤…

一句话,正因为过少的盆土,给我们盆景爱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养好养活来自于咱们的勤奋和技术,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才会让我们的盆景更美。

三,总结

盆景美和盆土少有关,可是盆景难维护也和盆土较少有关,养死也和盆土少有关系,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多学养护方法,多问个为什么更重要,大家说是这样吗?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会有不当,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吧,谢谢大家!


爱花草的农人


为什么盆景中的土少,却能养活树?这就不得不提盆景植物强健的适应性了,它之所以能够成活,也是为了生命的延续,自己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就本质上来说,盆景中的树木肯定是不如在大地中长势更好的。确切的来讲是勉强能活,就像我们遭受的饥荒一样,吃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那么,是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方法来控制好这个平衡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消耗

树木的生长是有消耗的,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吃饭等各种能量。对于它来讲,就是养分了。在它持续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养分供应,才能满足它的正常生长。但是,作为盆景的树木,盆内的土相对少了许多,养分的供应肯定是不会那么的充足,应该怎么办呢?试想一下,当我们能量不足的时候会怎么做,我觉得,保存体力,减少消耗肯定是没错。盆景其实也可以这样。

作为盆景来说,相对于大树本身就矮小了许多。这不但是为了让它能够更漂亮,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隐藏的作用,减少树木本身的消耗。不管是在移栽过程中的截干,还是在日常养护里的修剪,包括摘叶、抹芽、等各种手段。都是可以作为让盆景更美观好看,还能够减少其消耗的一些措施。所以,这是盆景养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2、吸收

消耗减少了以后,就需要考虑吸收的事情。正常的来说,消耗是个持续的事情,就算这次将它减少了,我们的胃口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在下一次有吃喝的时候,饥肠辘辘的会增加饭量,也就是吸收。这个时候,一旦给树木有了足够土壤,它也会很快的恢复饭量。充足的吸收功能会再次很快的让树木疯长,不但是影响了美观,还增加了消耗。并且,无法有效的持续下去,因为,这点土壤的养分会很快消耗完。

所以,在移栽盆景的时候,我们重点要做的事情就是修根。包括2-3年一次的翻盆工作。这不但是为了改善土质,或者是能够将它装进盆内,也是能够减少树木吸收的有效手段。少量的根系吸收不了太多的养分,能够满足正常的基本供应即可。也是导致盆景树木生长比较缓慢的本质所在。

3,供应

不管是减少了消耗,还是控制了它的吸收,都还不足以维持树木的正常生长。接下来就需要恰当的养分供应了,这个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盆配,盆的大小决定了土的多少,土的多少又不但关系着根系的吸收情况,土质的好坏还决定着养分的情况。可以说,都是影响着树木能否成活的关键所在。若是盆太小,不但是盆景的重心不稳,也限制了壤土的养分供应情况。盆太大也不行,土太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树木疯长,打破平衡后还会影响它的健康。

所以,一般来说,盆配的时候要都是根据树冠的大小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占树冠80%—90%左右就算是比较恰当,最大也不建议超过树冠的大小。再小也需担心头重脚轻的情况。选好了盆体以后,土壤的质量也需考虑,耐贫瘠的树种可少点肥沃,反之的就需加大肥沃成分的比例,或者增加肥料的供应。这都是控制供应,维护树木生长的有效措施。

总结:之所以盆景的树木能够养活,其实,还是因为找到了消耗、吸收、供应三者的平衡。通过人为的一些手段适当的控制,即可让它能够长势稳定。还要包括肥料的供应也是同样。也正因为此,盆景树木长大不易,维护也需要更精心一些。养个盆景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切养且珍惜。在养护的盆景的时候,我们管理的不容易,它生长的也不见得就容易倒哪里,想要让它长势更健康,光细心没用,还要根据植物的习性,把心给操上,正确来说,没有养不好的盆景,只有操心不到的人。


农村大曹


为什么盆中土少却养活树?

什么叫盆景?盆景把大自然的参天古树及山石等等缩地千里,浓缩成寸,以少胜多,通过作者精心设计,构思,修剪,造型养护,在小小的盆景中,展示大千世界,植物的美景千姿首态,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故乡的灵魂!

盆景:如果用过大的盆,过多的土,就会把盆景的枝杆风長,变野,变型,难以空制盆景的造型。盆景的土少,主要空制枝托变野,变型,浓缩裁枝蓄杆后,吊,拉,牵,摘心摘叶,在造型上比较好管理。盆土虽少,土壤配有沙质土,腐叶土,添加一些旷物质等保持一定土壤的营养,绝对不能大肥大水,否则内堂枝会枯死。


秋叶78319朱天贵


献丑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0aa9eb35804643158b8d456c062951cd\

快乐老孙986


因为土只是保存水分和肥料的介质 能活下来的关键是合适的补充水分和肥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