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以副榜贡生的身份步入仕途,副榜贡生是科举考试中的哪一个层次?

用户0671


历史上,有两个于成龙,一个是30后(1638年出生)的汉军镶红旗的于成龙,一个是10后(1617年出生)的“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副榜贡生的于成龙就是这10后的于成龙,福垊需要说明的是,他这个副榜贡生不是清朝的副榜贡生,而是明朝的副榜贡生。

明朝的副榜贡生是科举考试中哪个层次呢?

副榜贡生简称为副贡,科举考试中位列第五。由高到低依次是庶吉士、进士、贡士、举人生员(秀才,含监生、廪生、增生等人)、童生。副贡也就是相当于秀才。白衣秀才王伦就是落第秀才王伦,王伦跟洪秀全差不多就是一个童生,而于成龙的副榜贡生就是名副其实的名落孙山。宋朝孙山中举,成为了全路(全省,宋朝称路)最后一名。

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中举的好处很多,就拿我们所熟悉的《范进中举》来说。范进参加中招考试到老,他这个童生考到老才考上秀才。不久,范进偷偷参加高考,在广东省录取的85人中,名列第7。范进中举后,成为了人生赢家,之后没多久就中进士,任山东学道(相当于教育厅厅长)了。

而于成龙却没范进、孙山幸运了。比起洪秀全参加院试屡屡失败,于成龙还是幸运的,于成龙二十岁左右就通过童生试(相当于中招),取得秀才资格。不过,之后他跟唐伯虎一样没能在科举上更加一步。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于成龙赴山西布政使(山西省)省会太原府(太原市)参加乡试(由礼部主持,在秋天举行的,相当于参加高考)名落孙山,被授予副榜贡生。

(洪武三年)京师行省各举乡试:直隶贡额百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皆四十人,广西、广东皆二十五人,才多或不及者,不拘额数。……(正德三年)乃增陕西为百,河南为九十五,山东、(山)西俱九十。——《明史.选举一、选举二》

那么,什么是副榜贡生呢?

1639年,山西高考名额为90名,而于成龙高考落榜了。于成龙的成绩又不会太差,也就是几名之差。这种结果,于成龙遗憾,就连大明朝感觉遗憾。好在大明朝早在嘉靖时就设有乡试副榜了。自然而言,于成龙被授予副榜,保送到国子监深造,是为副榜贡生。不过,福垊在翻阅张廷玉等人编纂的《明史.选举一》发现,并没有记载有副贡一说。

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廕监,捐赀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明史.志四十五.选举一》

那么有没有正贡(正榜贡生)的说法呢?没有,正榜也就是中榜的举人。乡试副榜就是落榜举人(后补举人),其身份仍然是秀才。但因为几名(分)之差,明廷请这些优秀的落榜者,到国子监(相当于北大)深造,是为副榜贡监,也叫副榜贡生。过几年后,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以增加中举的几率。令人遗憾的是于成龙还没来得及再次参加高考,结果大明亡了!

他一个明朝的副榜贡生怎么在清朝就做官了呢?

古代士子都有一个连中三元甚至六元的梦,但于成龙要求并不高,他希望自己能中举,继而中贡士、进士。至于后来的庶吉士、大学士他也就不敢想了。谁曾想,大明却亡了。明朝亡了,但他“学习改变命运”的雄心不减。在永宁安国寺潜心寒窗苦读六年,安国寺就在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10公里交口街道办事处杜家山村的乌崖山麓的石洼之中。又到太原“三立书院”游学四年。

到了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开科取士,于成龙再次参加乡试,28岁的他再次高考落榜。后来,又考了几次,遭遇的却是屡战屡败。屡败他也就不屡战了,一是年龄大了,二是太受伤了,三是又了一个选官的机会。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以前朝副榜贡监的身份抽签选官。结果手气很差,选中了广西罗城县为知县。该地条件很差,可以不仅荒远,而且历经战乱,城里只有6户人家,连县衙都是草屋。他这个七品县官的衙门比周星驰所演的《九品芝麻官》的衙门还糟糕。

他用心工作,造福一方,而且却过得非常清苦。最后做到了两江总督,却累死在了工作岗位。康熙非常伤心,追封“太子太保”,赐谥号“清端”。后来,康熙下江南回到紫禁城后,又想到了于成龙。康熙下诏说:“原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操守端严,始终如一。朕巡幸江南,延访吏治,博采舆评,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


福垊


副榜贡生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一个说法,也是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的产物。顾名思义,“副榜”自然不及“正榜”,但在竞争激烈的科举取士中,能够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副榜上,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

于成龙是素有“天下第一廉吏”的美誉,是清朝初年的封疆大吏。不过,他“副榜贡生”的头衔,最早却是在明朝获得的。更为重要的是,青年时代的于成龙满腹才华却又心高气傲,在中了副榜贡生后,却并未按照程序进入到国子监学习,而是再回原籍苦读,希望能在乡试中登上“正榜”,再从会试中多赢而出,在殿试中获进士及第的殊荣。

说起于成龙的选择,还必须从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讲起。明清两代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而一个读书人要实现金榜题名的梦想,则要经过层层选拔,历经多次考试,才能实现龙门一跃。

乡试是他们要面对的第一关。通常情况下,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省城参考,中榜者有资格去京城参加会试,通过会试者才能有机会参加殿试,殿试合格者则称为进士,其中进士的前三名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时期,乡试和会试发榜时,除了公布正式录取的人员外,还会有一个“副榜”。副榜录取的名额不及正榜,相当于是“候补录取”,称为“副榜贡生”。有副榜贡生身份的人,既可以继续参加下一届的乡试,也可以到国子监读书。

至于副榜贡生在科举制中的层次,自然是不及正榜中的人员了。不过,以于成龙所在的山西为例,当年参加考试的人大约有3000人,而正榜、副榜录取的总人数仅仅在100人上下,按照这个比例来说,于成龙的水平也着实不凡。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于成龙在取得副榜贡生时,在参加科举的考生中,算是非常年轻的了。年纪轻轻便能在全省考生正位居前一百名左右,也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然而,于成龙心气很高,对副榜贡生的头衔并不满意,想着下届再考,因而并未至今进入国子监读书,而是回乡苦读。只可惜,直至明亡,于成龙也未能再从乡试中脱颖而出,甚至在清初的科举考试中依旧受到挫折。

后来,清统治者为了选拨人才,也为了讨好读书人,才又开恩承认了一批明朝的生员举子,其中于成龙便是以副榜贡生的身份进入仕途的。尽管如此,没有进士及第的于成龙,在偌大的官僚体系中,依旧是文化水平很高的文官。


史海烂柯人


贡生和贡士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贡士,指的是会试录取者,这些人的地位高于乡试录取者——举人。贡士实际上就是准进士,再经过殿试分出一甲、二甲、三甲等排名,赐出身之后,即可以称为进士。一甲赐进士及第,即俗称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和现在医院的级别恰好相反)。



副榜贡生则不同,所谓副榜贡生,指的是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但成绩尚可者,另列副榜、授予贡生,入国子监继续深造。除了副榜贡生之外,明代还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岁贡、优贡和例贡。这些都属于特殊形式的贡生或者优待生,同样有进入国子监继续深造的资格。换句话说,所谓副榜贡生实际上类似于候补举人。虽然是候补,要进国子监继续深造,但是这些人同样是具备为官资格的,而于成龙就是这类所谓的副榜贡生出身。



于成龙的副榜贡生其实并不是清朝给的,而是明朝。实际上,在清初组织的的乡试中,于成龙落榜了,连副榜贡生都没有录取到。由于清初的满洲统治阶层急需人才,同时也是出于安抚、笼络汉族士子阶层的需要,对前明的贡生同样予以承认。于成龙这才获得了出仕的资格,于顺治十八年入国子监学习,结业后正式出仕为官。说起于成龙的官场第一步颇有些“儿戏”,他的第一个职务广西罗城县令居然是抽签抽来的。英雄不论出处,县令是抽来的也好、买来的也罢,于成龙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行政人才。上任边远蛮荒之地罗城之后,短短数年便把百业萧条么罗城治理得井井有条,为此还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全省唯一的“卓异”。之后,于成龙步步高升,而且又获得了两个“卓异”,从县令一直干到了总督。



提到于成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于青菜”。诚然,于成龙对于自身的约束可谓达到了极致,绝对配得上“天下第一廉吏”。相对于职业操守,于成龙的行政才能实际上更加出众。整个清朝副榜贡生出身者能够做到总督这样高位的其实并不多,而连续获得三个“卓异”者,只有于成龙一人。足见于成龙并不是独善其身的清流,而是肯做事、能做事、做得好事的能臣、循吏。而且,于成龙虽然坚守自己职业操守的底线,一生清廉、被称为“于青菜”,却不对上司、同僚、下属进行道德绑架,与上司、同僚、下属的关系相对还是比较融洽的,从三次被上司举荐“卓异”也能看出一二。仅就这一点而言,出身与其颇为近似的明朝名臣海瑞(海瑞是举人出身)远不及于成龙。


农民工歪说历史


清朝的科举考试可分为4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出来的叫童生;“乡试”(省级考试)出来的叫举人;“会试”(全国考试)出来的叫贡士(又叫中式进士);“殿试”出来的,就是进士!

而“副榜贡生”不在以上四级之列,属于举人之下,童生之上,是没有中举的那些成绩优异者。

“副榜贡生”说白了,就是没考上举人,但是成绩还可以的人。

在明清时,举行完“乡试”以后,各省学政可以在举人录取名单外,推举一些成绩还可以的落榜考生,到国子监修习课业,这些人被称为“副榜贡生”。这个副榜,就是举人录取名单的副榜。

“副榜贡生”只是贡生的一种。另外还有:恩贡、岁贡、优贡、拔贡、例贡,等等。其中,“例贡”就是花钱买;“恩贡”是朝廷的名门之后的恩典;剩下的贡生,就是靠自己才能了。

其实,考不上举人并不丢人。因为,一个省的“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录取名额只有一百来人,平均每年约33人。这个录取比例相当于我们现在高考考上清华北大了。也是因为录取比例低,才有了各种贡生,给读书人多一条出路。出来后,就能作一个级别不高的“训导”。

举人再往上考会试的时候,如果“连续三次考不上贡生”,可以通过参加举人“大挑”出仕做官。但是,因为会试和乡试都是每三年举行一次,所以,举人参加“大挑”已经是中举10年以后的事了。而且,参加了“大挑”,也不一定被选中。就算选中了,也要到吏部排队“拿号”,等分配。

于成龙的副榜贡生是明朝的。

于成龙获取副榜贡生资格是在崇祯12年。当时,因为明朝吏治腐败,太原考场考官公然行贿受贿。于成龙在试卷上“痛陈时弊”,这才落榜了。但是,因为他平时成绩优异,被列入副榜贡生名单。

顺治8年时,于成龙又参加乡试,结果还是落榜。可见,于成龙的考试水平真不是很高。不过,于成龙进入国子监学习后,获取了做官资格。顺治18年,于成龙终于没委任为广西罗城县令。

这个罗城地处西南,非常荒凉,非常破,县城只有几间破草房,五六户人家。不过,于成龙没有气馁,在他的治理下,罗成逐渐繁华起来。后来,两广布政使发现了于成龙的能力,将他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这个布政使出任两广总督后,又将他评为广西省唯一"卓异"!

有了长官的好评,于成龙这匹千里马开始青云直上的升官之路,一直升到两江总督,成了封疆大吏。两江总督是清朝八大总督之一,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掌管清朝赋税重地!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需要注意的是,于成龙副榜贡生功名的获得是在明代而非清代。清初,为了得到士人的支持,规定明代获得的科举功名一律有效,故康熙年间,于成龙以明崇祯年间副榜贡生入京受选,并被选为广西罗城知县。

明代科举常见的有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但在乡试之前还有童试、殿试之后还有庶吉士考试等。所谓童试,就是从童生考生员,只有考上生员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不过因为明代乡试录取率不高,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生员都能考上举人。

明代生员一部分留在地方的各级学校,另一部分则因为各种原因贡入国子监。贡入国子监的生员就称贡生,也称贡监生。

贡监生有多种。如岁贡,即地方各级学校在一定年限贡入若干生员入国子监;

选贡,因为岁贡太多,且大多入监之后不振作,故明代又于岁贡之外选择一些优秀生员入监,称选贡,选贡优于岁贡;

恩贡,是指国家有重大事情发生,像皇太子登基、皇帝寿辰等,于常贡外额外增加入监的名额;

纳贡,顾名思义,是指缴纳一定钱财、物资入监;

而副贡,则与乡试有关,生员通过乡试则成为举人,但是举人的名额很有限,除了一些录取成为举人的生员外,还有一些优秀的生员,所以明代曾规定,每个县如果每次乡试考取五个举人,就增加一名列入副榜,考取十名则有副榜两名,依次类推。副榜生员最终贡入国子监,故称副贡。

综上,副贡其实是介于生员和举人之间。


楚邾


向敬之

副榜贡生就是参加乡试出成绩的备取生,算不上真正的举人,但有资格参加选拔进士的会试。

崇祯十二年,于成龙到太原参加乡试,本来很有能力中举。然而,他在考场碰到了考官公然受贿,徇私舞弊,于是借题发挥,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直抒胸臆,结果正榜无名,勉强考了个副榜贡生。这般看来,于成龙应该是考得不错,不然被贬损的考官,岂会将他名留副榜。

备取就是可要可不要,不算也能算。模棱两可,考官把于成龙拦在举人之外,但还是不留人口舌,以免上级调查。

于成龙入仕,则是顺治十八年的事情了。他的学历,为副榜贡生,还是前明的,但是,他却在清朝参加了几次官方进修:一是顺治四年至八年,于成龙到太原崇善寺开办的学校学习四年,他有参加了一次乡试,但不幸落榜,连一个副榜贡生都没捞到。二是顺治十八年参加国子监学习,终于通过明经谒选吏部,被安排到广西罗城做县令。

于成龙之所以能被直接安排为知县,是有原因的:

一、广西刚被平定,而罗城连百废待兴都谈不上,是社会形势不稳的蛮荒边地,能有人愿意前往为朝廷收拾烂摊子,朝廷也乐意。

二、清朝武力征服南方,推行剃发、易服、圈地等恶政,对汉人进行民族奴役政策,能有汉人愿意入仕,可以起到榜样作用,清廷是鼓励的。


以礼观书


于成龙是书香门第出身,在明代于家就世代为官,从小在这种家庭耳濡目染,自然是勤奋读书,走科举的道路。于成龙出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虽然他出名是在清朝康熙年间,但他前几次考的是明代的科举。


于成龙读书是认真的,一心想要当圣贤,不过科考残酷的现实告诉他,圣贤之路不会那么平坦。崇祯十二年,二十三岁的于成龙考中乡试副榜贡生,这个成绩比较糟糕。

在科考的漫漫长路中,读书人首先得通过县试和府试成为童生,再通过院试成为秀才,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乡试,考中了就是举人老爷。举人就有了当官的资格,同时其中有一部分会被推荐到国子监读书做学问称作贡生。举人接着在京城参加会试,考中了其实就是进士,之后的殿试只是把这些进士按等地排排名次,头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于成龙副榜贡生就是在乡试中没有考中举人,但是成绩勉强还行过得去,可以作为正式名额的备份推荐到国子监去深造一番,当然还得花点银子。后来因为明末于的家乡山西战乱特别厉害,已经有做官资格的于成龙索性呆在家里孝敬老人,没有外出当官。

在社会动荡局面安定下来之后,顺治年初他参加了乡试,可惜又落第,顺治十八年,已经四十五岁的于成龙参加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在北京他参加了明经科考试。由于明经科考试相对容易,档次比较低,考中的人也只能做一些小官,所以通过抽签,于成龙被任命为广西罗城县令。


虽然那是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烟瘴之地,但于成龙义无反顾地骑着毛驴踏上了他的征程,开始了他的“卓异”人生。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选官制度。自隋朝创立以来,历经一千多年,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作用,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达到顶峰。洪武十七年(1384年),由礼部颁行的“科举成式”,科举阶梯是科举预备性考试——童试合格以后,依次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才能达到士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的目标。这一程式为明清两代科举制莫定了基础,此后500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成为名副其实的“永制”。

童试又称童生试,是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也是科举的预备考试。通过童试取中秀才是士人漫长科举之路的第一步,而且秀才在地位上也比普通人高了一等,享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乡试又称为乡闱、大比,是科举生员参加的省级考试。按照洪武十七年“科举成式”,乡试的考试时间为子、午、卯、西年的八月,由于八月还是秋天,乡试又称为秋闱、秋试、秋榜、桂榜、秋贡、秋赋等。考中乡试者被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乡试中榜称乙榜,也称乙科。但是由于录取名额有限,所以乡试落榜者占绝大多数。因此,在正式的举人录取后,朝廷会再选取若干成绩优秀者为“副榜”。副榜可以直接送往国子监就读,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副榜贡生”。贡生虽然也需在乡试录取后才能成为举人,但他们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进入官场,即使没有成为举人,也可以像举人一样当官。

于成龙在明朝时就是因为没有考中举人而成为副榜贡生的,但是他以父亲年老为借口并没有去做官。到了清朝,顺治年初他参加了乡试,可惜又落第,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入国子监学习,结业后他不顾亲朋的阻拦,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当然了,后来他就一路高升,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也可以算的上是一个科举失意,官场得意的一人吧!


小虫读史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有县试而府试再院试,县试到府试都及格的称为童生,通过院试及格后才能叫生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秀才。大家要知道,院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想要在有限的名额里考及格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秀才也不是那么好考的,当了秀才就等于有了功名,可以不交赋税,可以见知县不跪等特权了。过了院试之后才能去乡试,中了乡试就又是一个层次了,那就是举人了,就有当官的资格了。注意了,重点来了。在考取举人时,会在这些举人中推荐一部分人去国子监读书的资格,被推举者就是贡生,那么什么是贡生副榜呢?就是在正式推举名额之外还要另加几个名额做为下次被优先推举的备选。包括举人、乡试、会试、殿试都有副榜。于成龙就是贡生副榜,说明他当时没有被推举为贡生,也就是下一届贡生的备胎。还不是正经八百的贡生。


寒石禅


副榜贡生也称副贡,是指乡试录取中的副榜(正榜就是举人了)。副榜名义上是正榜额满后给予一些优秀考生的待遇,这些人在中副榜前的身份是学生(廪、增、附、监、贡),中副榜再参加乡试则称为副贡。

副榜并不是乡试才有,会试也有。

许多人都认为贡士专指会试中式者,其实是错误的。把会试中式者称为贡士,是清代才有的事,意指贡进之士,因为会试中式只是一种名义身份,需要殿试进一步考定等级后才正式授职,故名为贡士。"贡士"在明清,更多的时候是指贡生,即岁贡、恩贡、抜贡等(清代有恩、拔、岁、优、副五贡),以及捐纳监生(纳贡)。所以,在阅读地方志和史籍时,碰到"贡士"两个字,千万别想当然地认为是会试中试者。

(手机上写的,举例不便,就省略了。有兴趣的,找几本地方志翻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