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在孔子面前挑戰不可能的學生,他的思想非常超前

作為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孔子,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敢於在孔子面前挑戰不可能的學生,他的思想非常超前


他的三千弟子,幾乎都是對他頂禮膜拜,實實在在把他當做聖人。然而,就有這麼一個弟子,思維敏捷,善於獨立思考,但個性耿直,不懼權威,時常在老師面前挑戰不可能,把老師弄得很狼狽。

這位弟子就是宰予。


敢於在孔子面前挑戰不可能的學生,他的思想非常超前

有一次孔子正在給學生講“仁義”,大夥都很認真的聽著,做著筆記,可宰予聽著聽著就有一個困惑,於是就向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您告誡世人都要追求‘仁’,若是我告訴您‘仁’就在井裡,是不是得要縱身跳入井中去呢?”

還別說,這個問題還真的很刁鑽,但確是一下子擊中了關鍵所在。如果“‘仁’就在井裡”,就是一個糊弄人的坑,我們還要信嗎?這句話對於善於說教的孔子無疑是一種難堪。孔子是重禮教,追崇“周禮”的人,作為弟子是不可以當面反駁老師授課觀點的失禮行為的。

說實在的,孔子宣揚推崇的“仁義禮智信”雖然很利於提高人的修養,但是卻在對於人的行為規則的約束上,未免太過於僵化,這在下一個事件上又得到了充分的反應。

敢於在孔子面前挑戰不可能的學生,他的思想非常超前


宰予對於古代守孝制度提出了質疑。我們都知道自春秋末開始,開始提倡三年守孝制,家中至親去世之後,就要服孝三年,做官的要報備朝廷“丁憂”回鄉守孝,等到期滿方可回朝復職,而且守孝期間有很多的禁忌。宰予是一個不拘泥於形式的人,而相反孔子是倡導禮教形式的人。


敢於在孔子面前挑戰不可能的學生,他的思想非常超前

宰予認為孝不孝順在心中,而不在於守孝的時間長短以及所謂的禁忌。他覺得三年時間完全不需要這麼長。有這麼多的時間倒不如用來乾點別的事,比如增長知識。這明顯是和孔子反著來,孔子當然十分生氣。

敢於在孔子面前挑戰不可能的學生,他的思想非常超前

事實上,宰予對孔子的三年守孝制的反擊也確實有道理,孝與不孝只在心裡和切實的行動上,生前以實際行動盡孝勝過死後的所謂做作的守孝文章。諸多的禁制對死者和生者並無什麼意義。

孔子宣揚的儒家“三綱五常”只不過是僵化的封建倫理道德,維護的是封建等級制度,愚弄了勞苦大眾兩千多年,尤其坑苦了無數的中國婦女。這種封建思想至今仍舊留有餘毒。

宰予的為學理念在某些方面也勝過其導師孔子:他認為學知識關鍵在於領悟,而不在於聽多少,或者記多少筆記。所以,他經常在聽了一會兒孔子的課後,就開始打瞌睡,被孔子抓到了好多回都不改。有一次孔子氣不過,隨口說了一句“髒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敢於在孔子面前挑戰不可能的學生,他的思想非常超前

相反,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才是不可雕的朽木。宰予之所以能夠挑戰老師的權威理論,正是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的,是思維靈動的充分體現。

在我們今天看來,宰予這種善於質疑,不盲從老師的品質正是我們所需要的。這表明了一個人開始獨立思考,開始深入探索了。

儘管宰予在孔子看來是叛逆的,但他還是位列“孔門十哲”,後世唐玄宗對他也十分欣賞和推崇,特地的追封他為“齊候”,明朝的時候還被授予“先賢宰予”的稱號。

很可惜,宰予擔任臨菑大夫的時候,參與了田常作亂的事,被砍了頭、滅了族。孔子也為此感到十分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