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打从前走来

庐州一条条老街见证着城市的喜怒哀乐

这些“活着”的老街

除了不变的样貌

美食也在代代传承

总有些地方,旧得很有味道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拱辰街,位于合肥老城区中心地区,北临环城北路,南通阜南路,因为昔日紧邻着的拱辰门也叫北门,老百姓们也习惯叫北门大街。街道不宽,细细长长的,如今不过是合肥街头的一条平凡小巷,却是合肥最有市井气息的地方。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01

拱辰街的历史

据清嘉庆年间的《合肥县志》:“拱辰门内北门大街,迤南为四湾街,又迤南为十字街”。古代人盖城修路讲究风水,城门进来不能为一条线,所以四湾巷修的弯弯绕绕。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嘉庆八年合肥县传郭城图

解放前,拱辰街还称北门大街,人们习惯叫她北门街。南起宿州路与阜南路交口西,向北蜿蜒近400米至 “拱辰门”。拱辰门,是当年合肥城的北门。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拱辰门|网络


1938年,日本侵袭了合肥城。这条街作为当时合肥城的“北大门”,成为人们重要的“逃亡通道”。前有窄桥人群拥挤,后有日军枪林弹雨。最终,造成了惨绝人寰、血流成河的拱辰桥事件。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解放以后,北门街的名字一度保留了下来。后来,由于这条街的北首曾有“拱辰门”,于是便将此街改名为“拱辰街”。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有人说,她是合肥城内最后一条“活着”的老街。街中的菜市具有独特的市井气息,一晃已在这片热土上存在了近40年。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先是在阜南路上做起了小规模的买卖,后逐渐向北门街内延伸,不断聚集人气,日益形成了一处繁荣的市场。


02

拱辰街美食

想了解一座城市,感受它的风土人情,首先要逛的就是菜市场,因为这里是最贴近市民生活的地方。

拱辰街两边的摊贩一家挨着一家,依次向巷尾延伸。清晨的拱辰街很是热闹,挨挨挤挤,油然而生一种生活趣味。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早餐店里门庭若市


蔬菜、水果和大塑料盆里搅动着水花的黄鳝鱼虾,笼中的鸡鸭鹅,还有琳琅满目的“土味”年货;生鲜肉味,豆制品的香味,剁肉声,吆喝声,浸润其中,每一处都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没有什么比拱辰街上这些老字号,更能抚慰人的心灵和胃了。是他们,默默相伴老街走过了十几个年头,成就了一张张老街的美食名片。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如果不是这次来老街菜市场,我可能会错过那些有趣的事情,这里,除了买菜以外,还能发掘到一些在外面看不到的小吃。

阮姐擀面皮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小编是下午去的,走进菜市场没多远的距离,就看到了这家凉皮米线店,老板说以前妈妈在这里卖了二十多年的水果,后来卖起了米线,大概也做了七八年了,一天忙的时候能卖出三百多份,下午去的时候也是坐满座!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她家凉皮晶莹剔透,薄、韧,有弹性,咬劲儿十足!再加上特制酱汁、特制辣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任意搭配辅料,吃的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份。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但是去的时候下着雨,天气凉,我们就点了一份热凉皮。凉皮和米线口感软软QQ的,特别丝滑,再配上切的细细的精致的海带丝和黄瓜丝,淋上一点醋和汤汁,口感真是“讨喜”!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注意一下哦,他家辣椒油比较辣,一开始吃到嘴里没什么感觉,但是辣椒的后劲很足,不能吃辣的同胞一定要少放些辣椒油!



老店蛋饼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从拱辰街进来第一眼就能看到这家蛋饼店,蛋饼店虽然很简陋,但是蛋饼的味道是没话说,夫妻二人已经经营了21年。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刚出锅的蛋饼表皮温度很高,小心烫!一口咬下去,感受蛋饼表层的酥脆,带着咸香的口感,鸡蛋的香嫩在口腔中释放,瞬间打开味蕾!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四湾大肠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在四湾菜市场最火爆的熟食店就是这家了,30年的老字号了!有人发出疑惑,这么一大清早买猪大肠,不油腻吗?于是,顾客们七七八八地回道,“迟一点来就买不到了!”“好多人现在买都回家收藏起来,等过年吃的。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说来也奇怪,大肠是一道很多人抗拒的美食,但这个问题在易大姐的小店里完全不存在,每天人来人往,2-300斤的量不过几个小时便销售一空。店里面的老客都知道:四湾大肠想吃必须得赶早!


黄大妈水饺店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继续往前走50米就能看到黄大妈水店店,这家店始于1988年,黄大妈水饺店纵横这条市井江湖三十余载,门店低调名气却相当大!店内的水饺最大的特色就是纯手工,且

只卖韭菜和芹菜两种口味,应季的时候也有荠菜的。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旁边一桌简直是大妈家的美食间谍,从小编落座就开始夸这家的水饺,“很多人过年的饺子都在这买,我最爱吃芹菜馅的...”于是小编也来了碗芹菜的...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圆鼓鼓的饺子,一口咬下去,蔬菜和猪肉混在一起的鲜香味便充斥着口腔,饺子皮薄而有嚼劲,鲜嫩爽口,馅料的分量很足,每一口都很让人满足!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如果嫌不够过瘾,还可以来一碗店内的砂锅牛肉粉丝。牛肉的个头不大,但好在味道对得起价格,山芋粉丝口感劲道入味,小编最后连汤汁都舍不得放过…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雷家绿豆圆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这是一家卖了三十多年的绿豆圆子,经营小店的是一对来自蚌埠的老两口,老爷爷姓雷,30多年前来到合肥时一并带来了家乡的美味。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每天凌晨4点钟,老两口就起来做圆子。泡好的绿豆轻轻搓下表皮,再用自来水慢慢磨开,小石磨那种。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刚炸过的绿豆圆金灿灿的,样子十分诱人!可以干吃、煎炒,也可以煮汤。煮鱼汤时丢入几个,真的特别美味。


韩二姐蛋饺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蛋饺全程都是手工制作而成,只需一双筷子、一把铁勺。烘烤铁勺、倒蛋液、填入肉馅、巧妙翻折,用未完全凝固的蛋液的黏性将其自然封口,一颗蛋饺就完工啦~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要想做出好吃的蛋饺,这鸡蛋肯定得选用土鸡蛋,肉也得是前胛肉,主要是嫩。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蛋饺的皮厚薄均匀,肉馅充足,金灿灿的蛋饺入锅烧汤,咬一口,别提有多鲜美了!

四湾干渣肉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这家店有20多年了。从门口经过时,还能看到老板娘在门口切肉。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店里的渣肉有红白相间的五花肉、嫩而不糜的纯瘦肉和排骨,抹上酱油、盐等腌制,裹上自家炒制的米粉,最后晾晒风干。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多一道去除水分的工艺,使他家的渣肉比家里自制的更喷香。吃的时候上锅蒸四十分钟,撒上小葱,就着米饭吃,真香~

这些特色美食之所以能成为老字号,除了顾客认准了店内的口味,还有老板们的个人魅力。坚持对用料认真和传统技艺,对顾客的口味负责,是他们相伴拱辰街多年的秘诀。


03

像逛超市一样,再逛一次菜市场


虽然现在买菜已经很方便了,很多软件都可以直接网上下单买菜,但是那种触手可及,能摸到能嗅到的真实却是多少软件都替代不了的。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逛菜市场的同时也是个享受的过程,看着五彩缤纷的水果,蔬菜上滚动的露珠以及琳琅满目的货架,看到这些,心情都会豁然开朗!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逛一圈下来,从钢筋混泥土的都市回归到了市井的烟火气息中,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总感觉这样的生活过的更真实了一点。


这条不足400米的老街,藏着老合肥的美食记忆


有时候,在过程中,你还会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稀奇古怪的花草、自制的手工糕点,这些也只有在菜市场才可以找得到。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就会想,原来,生活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