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被毀墓掘屍,孝莊太后為何如此痛恨多爾袞?

俸添夢話


多爾袞死後不久被鞭屍,可不是因為孝莊太后對他有多仇恨,只能說他和孝莊太后之間那段感情是多爾袞死後被鞭屍的原因之一,畢竟孝莊是順治的生母,和多爾袞傳出緋聞自然讓順治臉上無光了。多爾袞真正被鞭屍的原因是因為他的霸道和“權勢”。



我們先來看看他的霸道。

在滿清還沒有入關的時候,皇太極就去世了,皇太極生前一直都沒有立嗣,所以當年在選擇繼承人時經過了一段不小的爭鬥。

當時爭儲之人主要以皇太極長子豪格和多爾袞這兩陣營,雙方爭執不下,最終多爾袞只好折中,讓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承皇位,這就是我們熟知的順治帝。

在皇位之爭完美結束之後,多爾袞為了穩固皇權,以豪格犯有包庇部屬、冒領軍功及提拔罪人揚善弟吉賽等罪名,將豪格囚禁於牢獄。沒過多久,豪格就死在了大牢之中。

而在豪格去世之後,多爾袞的一個舉動引起了很多人不滿,他竟然將豪格的一個福晉直接搶了過去,如此霸道,蠻不講理,令很多人不滿,但大家自然都是敢怒不敢言,誰要是敢說出來,那不小命難保。


其次,看看權勢。

當初在順治繼承皇位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小孩子,基本上所有大權都掌握在多爾袞的手中,朝中的絕大多數政務都需要經過多爾袞之手才能決定,說白了順治有種“傀儡皇帝”的意思,在多種朝中事務上,他都受到了多爾袞的壓制。

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地位,畢竟地位也是權勢的一個體現。他地位有多高呢?被封為攝政王后的他,見到順治甚至不用行跪拜禮,每當朝中有慶賀活動的時候,朝中大臣還要前往多爾袞的府中給多爾袞請安,這已經不是一個普通臣子應該有的地位了。

而也就是因為這兩點,讓順治帝一直都對多爾袞相當的痛恨。只不過,順治帝手上無權,在多爾袞生前,他是無法制裁多爾袞的,如果當時想著制裁反撲,結果只能是一個——被廢。所以順治帝一直都在忍。


而天有不測風雲,在多爾袞39歲那年,在一次外出狩獵之機,他不慎從馬上跌落,由於傷勢過重,最終不治身亡,順治帝寫才得以掌權。

不過在多爾袞去世之時,礙於多爾袞當時的印象力,順治還是給了多爾袞一些哀榮,比如下詔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雖然內心並不是很情願。

而隨著時間推移,多爾袞影響力不斷削減後,朝中恰好出現了很多揭發多爾袞罪行的言論,甚至後來還在多爾袞家中發現了一件龍袍。

順治帝知道報復的機會來了,於是下令剝奪了多爾袞的爵位,撤去了廟享,抄了他的家產,甚至還打開多爾袞的棺蓋,掘墓鞭屍。


夏目歷史君


多爾袞死後三個月,順治下旨廢除他皇室宗親的身份,財產全部充公;開棺砍頭、鞭屍,禁止親屬去掃墓。把多爾袞養子歸宗,讓他斷子絕孫。幾年後順治還廢掉了自己的皇后,只因為她是多爾袞選定的。


做到這個程度,這份恨意,估計深入骨髓了吧。

孝莊母子一直生活在多爾袞的陰影裡

皇太極死的時候,沒有定皇位的繼承人。八旗的旗主們各個手握重兵,準備在皇位繼承上投機一把。他們分別選中多爾袞和豪格,兩人中多爾袞的戰功最大,但是豪格是皇長子,兩個都有一部分追隨者,針鋒相對。

正當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突然傳來消息,北京城被攻破了。熟悉漢文化的多爾袞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馬上擁立順治為皇帝,自己擔任為攝政王,帶兵直撲山海關。

我想這時候,多爾袞沒有放棄皇位,順治只是一枚棋子,廢掉不過是時間問題。孝莊自然也知道,她是清朝很有能力的一位女性,清朝早期有兩個人出生時伴隨異象,一個是順治,一個是康熙,都是孝莊看見的。而且洪承疇降清,也是被孝莊說服的。

所以就有了下面一幕,根據史料記載,順治去北京時,計劃是直達北京城,結果孝莊、多爾袞聊了下天,馬上就改了行程,在通州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出發前往北京。

為了保住順治的皇位,孝莊還把多為滾從叔父攝政王加封為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整個清朝政權都交給他,連給朝鮮的國書都是以皇父攝政王名義寫的。

多爾袞死後,為了穩住他的部下,還把他追封為皇帝。發股份如此的兇,中國歷史上,只有劉邦能跟她比了。

也因為她是成熟的政治家,我覺得她對多爾袞談不上恨,只是權力的爭鬥。

但是順治不一樣,他當時只有13歲,還是個孩子。這麼多年,看孝莊為了保護自己,費盡心思,忍辱負重。他對孝莊感激加一層,對多爾袞的恨就深一層,做出那樣的事就不奇怪了。

並且,因為孝莊對康熙的愛護。連康熙也對多爾袞恨之入骨,削掉了他的宗籍。


桂西散人


多爾袞從馬上摔下來意外死亡,成就了順治皇帝,也了卻了孝莊太后多年的心願。都知道多爾袞與孝莊太后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至於孝莊有沒有下嫁多爾袞倒沒有史實根據,這是史學家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但不爭的事實是孝莊為了穩住多爾袞,讓自己的兒子福臨順利當上皇帝肯定獻出了自己,否則他一個女人靠什麼牽制多爾袞。


孝莊是個不簡單的女人,他是皇太極的妃子,當初非常寵溺孝莊,後來移情別戀了,喜歡的卻是孝莊的姐姐。孝莊被冷落後,非常鬱悶,這個時候一個人走進了他的視線,就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一個英俊瀟灑的少年,他們之間擦出了愛的火花,但這是一段不倫情,一個是嫂子,一個是小叔子。除了這尷尬的身份外,也許他們有真愛,那時候還沒有利益衝突。

可是當皇太極死後,現實就改變了。要麼孝莊的兒子當皇帝,要麼多爾袞自己當皇帝,但事實是孝莊母子當時沒有什麼勢力,而多爾袞擁有兵權,怎麼辦?孝莊只能用自己先穩住多爾袞。


多爾袞當時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他想自己還年輕,有時間周旋。表面上讓孝莊的兒子當皇帝,也就是順治,但從兵權上多爾袞一直牢牢把握。甚至聽從母后的安排處處忍讓,多爾袞卻處處緊逼,他的目的是通順治先動手,他才能找理由名正言順的篡權。

從攝政王到皇叔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順治一忍再忍,能封的都給他封了,好讓多爾袞沒有理由發作 ,其實順治皇帝恨多爾袞恨的心裡牙癢癢,但無奈他沒有實力拿下多爾袞。


眼看多爾袞的實力越來越強大,時刻威脅到順治皇帝,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也許是老天庇護順治吧,就在這節骨眼上,多爾袞出意外了,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順治藉機殺了多爾袞的家族,並在兩月後把多爾袞毀墓掘屍,徹底剷除了自己多年的心患。

從皇太極死後,孝莊其實更多的是利用多爾袞。其實要說孝莊恨多爾袞,遠沒有順治皇帝恨多爾袞。

孝莊太后死後不願與皇太極合葬,可能多少對皇太極心有愧疚吧,但這些都是後話了。


說史聽濤


一手打下了大清萬里江山的多爾袞,成了罪惡滔滔的人,是順治帝親政需要。乾隆帝為多爾袞平反“顯有悖逆之心”的冤案。乾隆帝認為,想當皇帝的人,為什麼當了皇帝就沒有罪,沒有當上皇帝就有罪呢?問題就在於做皇帝的怎樣對待當時的對立派。

正因為多爾袞是忠臣,別說死後,多爾袞就是活著為了國家需要也會獻身的。順治當時這樣做對排除親政障礙是非常有益的,對樹立皇帝威信也是有益的。

只有13歲的順治皇帝,第一次親理朝政,他召集王爺大臣密議,公佈鄭親王濟爾哈朗等的奏摺,抖數多爾袞的罪狀,主要是“顯有悖逆之心”,福臨向諸位王爺宣告說:“多爾袞謀逆都是事實。”因此撤去多爾袞帝號,以及他的母親及妻子的封典全都收回。多爾袞得禍的原因,主要歸罪為他當初想當皇帝。

乾隆為多爾袞平反時說:“睿親王多爾袞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陲。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尋奉世祖車駕入都,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歿後為蘇克薩哈所構,首告誣以謀逆。其時世祖尚在沖齡,未嘗親政,經諸王定罪除封。朕念王果萌異志,兵權在握,何事不可為?乃不於彼時因利乘便,直至身後始以斂服僭用龍袞,證為覬覦,有是理乎?”

乾隆帝的話進一步證明了,順治帝在順治8年給已經死了2月的多爾袞定罪“顯有悖逆之心”是親政的需要。也是為了大清的利益,而不是順治對多爾袞多痛恨的問題。


刪繁就簡347


首先多爾袞死後兩個月被毀墓是不假,但說掘屍是不大正確的, 這還得從滿清的喪葬習俗說起。

(多爾袞劇照)

清朝滿族也就是女真族,女真族有火葬的習俗。

這是因為女真是遊牧民族,經常遷移居無定所,每逢族裡有親人逝世,用土葬麻煩又不貼合實際,拋屍又太殘忍,唯有火葬才是最適合,既達到了祭奠的目的又方便省事。

清朝入關初期,皇室的的葬禮還是沿襲火葬這個習慣。

據《清高宗實錄》載:在努爾哈赤時代,“死則翌日舉之於野而焚之” 。

直到康熙時期,清朝的疆域不斷擴大,社會比較安定,加快了滿、漢民族之間的互相影響,滿族喪葬習俗也隨之逐漸轉變,改火葬為土葬,此外土葬還寫進了清朝律法,規定人死後一概不許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

也就是說,努爾哈赤、多爾袞等人死後都是採取火化這種喪葬形式的。

(多爾袞和孝莊)

既然火化了,多爾袞當然不會留下屍身,最多是留下一罈骨灰葬在墳墓中。 所以,多爾袞死後兩個月陵墓被毀是不假,但說他被鞭屍被砍掉腦袋示眾,等等的這些傳聞都是以訛傳訛而已,並不靠譜。

接下來說孝莊太后為何如此痛恨多爾袞?

孝莊太后和多爾袞是什麼關係?

孝莊太后名字叫做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皇太極的妃子,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也就是說,多爾袞和孝莊是叔嫂關係。

本來孝莊和多爾袞是沒有太多交集的,痛恨也就無從說起。但後來二人又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關係,這得從皇太極之死說起。

1643年八月初九,正值壯年的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終年52歲。

皇太極的猝死留下了一個難題,之前並沒有立下儲君,也沒有遺詔選定皇位繼承人。如此一來,八旗各方勢力紛紛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盤。



當時朝中最有勢力的大抵分為了兩派:

一派代表著正白、鑲白利益,支持睿親王多爾袞繼位;另一派代表正黃、鑲黃勢力的皇太極舊部,則支持豪格繼位。

這時侯恰逢明朝陝西一帶正在鬧大饑荒,十室九空哀鴻遍野;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張獻忠又在武昌建立了“大西”政權。在內患外憂多重夾擊之下,明朝已是搖搖欲墜,推之將倒。

而此時清朝只佔領了瀋陽,還沒進入山海關,剛剛又征服了朝鮮、蒙古察哈爾,八旗兵馬正是摩拳擦掌,氣勢如虹的時侯。

毫無疑問,此時是滿清入主中原的極佳良機。而豪格和多爾袞實力相當,爭奪皇位必然會兩敗俱傷,動搖清朝的根基,不符合朝廷早就意欲一舉入關,徹底取代明朝的戰略方針。

清朝廷也很快做出了抉擇,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由皇九子,六歲的福臨(順治帝)繼承皇位。

由於福臨年紀還小,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輔政,改元順治。就這樣,清朝處理十分棘手的皇位爭奪問題,也為之後明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這時侯再來看看孝莊在宮中的地位。

孝莊曾為皇太極生下三個公主一個皇子(福臨),但並不能討得皇太極歡心,只得到個“莊妃”的封號。在後宮中的地位一直低於其姑姑哲哲和姐姐宸妃海蘭珠。

據《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傳一》載:博爾濟吉特氏·海蘭珠,孝莊皇后姊也,封關雎宮宸妃,有寵於太宗,生子,為大赦。

這裡說的是崇德二年,海蘭珠生下皇八子,皇太極高興之餘便大赦天下,並有將這位皇子列為儲君的意向,不過可惜後來這位皇子福溥夭折而已。

而在這之後,皇九子及皇十一子相繼出生,都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

由此可見,孝莊在宮中的地位並不高。所以,在自己的兒子福臨登基後,孝莊就被封為聖母皇太后,身份地位比之前是高了不少等級的。

由於順治年幼,多爾袞輔政,孝莊身為太后,自然對順治多多上心,其間自然少不了和輔政多爾袞的接觸。

寡婦門前是非多,就算貴為太后的孝莊也不能免俗。

坊間便有傳言說孝莊以太后之姿下嫁多爾袞,以撈取政治優勢,來達到助順治登基的目的。

對於這些老生常談的野史說法,正史上並沒有任何記載。

孝莊生於1613年,皇太極死時孝莊才30歲,經常接觸之後,和同樣正值壯年的多爾袞發生感情是不奇怪的(女真族本來就有兄長死後弟娶嫂的習俗)。

而問題的重點在於,無論孝莊和多爾袞有關係與否,對於天掉下來的“皇位”和“太后之位”,孝莊對多爾袞都只有感激。

雖然多爾袞攝政後態度很囂張,處處壓制自己的兒子順治,但總的來說,孝莊皇后並沒有直接參與朝政,被壓制的感受並沒有兒子順治深刻,所以,孝莊對多爾袞是感激多於仇恨的,仇恨並沒有大到去毀壞其墳墓的程度。

那麼多爾袞死後被毀墓的原因是什麼?

在清朝的歷史上,多爾袞指揮清軍入山海關,擊敗了李自成;又決策將都城遷到燕京(今北京),完成國家初成一統。


多爾袞可以說是清朝史上功勞最大者之一。但在其做攝政王其間,大權獨攬之下不免得意忘形,演譯了什麼叫做囂張和霸道。

1、1644年,大權在握的多爾袞迫不及待以“悖亂”的罪名將政敵豪格廢為庶人。

2、1646年,多爾袞以不方便為由,將順治皇帝的玉璽拿到自己府中備用。自此將自己王府做為了“皇宮”,自此可以不再請示順治旨意,自己可以稱詔下旨,任意罷免和提升官員。

3、將自己從“皇叔父多爾袞”晉升為“皇父多爾袞”;對順治不必再行君臣之禮;出入時所受儀杖等同皇帝,文武百官均需下跪叩拜。

這樣的多爾袞自然是得罪人多,稱呼人少。樹倒猢猻散,1651年,多爾袞死後的第二年,受到了朝中大臣的秋後算帳,被羅列了諸多罪名,而順治帝一直活在多爾袞的陰影下,大臣們的落井下石正中其下懷,便下詣撤去多爾袞封號、廟享、家產沒收入官、墓地拆毀。總得來說,多爾袞死後墳墓被毀壞,有順治皇帝的報復心思在裡面,不過大部分還是政治角力的結果。


小刀刀說史


坦白說,恨多爾袞的並不是孝莊,而是順治皇帝。

再坦白說,這江山本來應該是多爾袞的,是孝莊以感情拿住了多爾袞,江山才是順治的。舉個簡單例子:清兵入關後,多爾袞若反,誰能治住他?

可是以這種方式得到的江山,順治心裡能夠舒服嗎?拋開孝莊到底有沒有下嫁多爾袞不說,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肯定是不清不白的。再看看多爾袞的封號吧: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還說啥呢,娘被人佔了,還要喊人爹。但凡有點血性的爺們,誰受得了?

所以說,順治清算多爾袞,有很大的洩憤的因素。

但是,又不僅僅是洩憤,而是為了清理多爾袞的勢力,為自己徹底掌權掃清障礙。

官場上的人精多得像灰塵,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誰不懂?多爾袞掌權,自然有自己的一班人馬。如今多爾袞死了,順治要不要換一套自己的人馬?那還等啥,兄弟們往上衝啊。

於是乎,彈劾多爾袞的摺子就多了起來。

順治皇帝在孝莊老狐狸的支持下,就坡下驢,徹底清算多爾袞,拿掉多爾袞提拔的心腹大臣。一舉兩得,既洩了私憤,又完成了改朝換代。

蘿蔔拔了,閒出坑。而那些上摺子的人,自然成為順治的寵臣,他們代替多爾袞的寵臣們獲得了顯要官位。

可惜了多爾袞。於愛新覺羅,這是個功高蓋世之人。沒他,清朝的那些大辮子們包括順治孃兒倆繼續在東北的冰天雪地裡挨凍吧。


趣談國史


對多爾袞掘墓鞭屍的是順治不是孝莊,要說恨也是順治恨多爾袞,孝莊沒有痛恨多爾袞,反而他們之間有段私情呢。

孝莊十幾歲就嫁給了皇太極,開始的婚姻還是美滿的,只不過後來皇太極戀上了孝莊的姐姐海蘭珠也就冷落了孝莊,一個二十多歲的青春淑女,閨房冷清,能不難受嗎,恰好這時的多爾袞走進了孝莊的心房。那是的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可以隨時進入皇宮,這一來二去的,就勾搭上了年輕的嫂子。他們兩人既有真正的感情,也有報復的心理在裡面。孝莊出軌報復皇太極冷落自己,多爾袞也報復皇太極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一個年輕的嫂子,一個英偉強壯的小叔子,閨房寂寞,兩人又年齡相仿,就這樣熱戀上了,這禁忌之戀的確夠刺激的,當皇太極死後,這段感情就摻雜了權力的慾望,已經變得不純淨了,只有生理的衝動了。



多爾袞對滿清入關到順治上位這段時間起到了非常大的鞏固作用,同時他的權力走向了人生巔峰,只是多爾袞和孝莊之間插上了另外一個男人那就是順治。順治是孝莊的兒子,順治在孝莊的心中地位超越多爾袞排在第一位,理智戰勝了私情。孝莊是個聰明理智的女人,什麼私情都比不過自己的兒子地位。當然隨著時間推移,順治一天天長大,多爾袞的野心也在一天天膨脹。順治是很不爽多爾袞的,多爾袞為攝政王,什麼事都他管了,順治還不能發表意見,還笑嘻嘻的面對多爾袞,可想而知有多麼憋屈了。順治這樣做完全是孝莊讓他那樣做的,對多爾袞表面的順從,就是拖延多爾袞篡位的時間,為了壓抑住多爾袞的野心,孝莊還下嫁給多爾袞呢,雖說沒有官方證據,但是孝莊用自己的肉體換來多爾袞的暫時屈服這也是事實。順治看在眼裡當然憤怒啦,自己的母親這樣委屈求全,身為兒子卻不能做什麼,只能留待以後算賬了,因為動了多爾袞,順治別說沒皇帝當,他和孝莊命都沒有呢!



多爾袞的野心一步步壯大,他和孝莊之間的私情已經不純潔了,完全就是男女之間的生理衝動。大家都知道矛盾遲早會爆發,孝莊有稱號一天天封住多爾袞的腳步,從“皇叔父攝政王”到“皇父攝政王”名號的封賞到無可封之時,就是單兵相見時候。多爾袞確實有做皇帝的打算,暫時忍讓只不過是大家互相利用,多爾袞年輕嘛,才三十多歲,等等無妨嘛,時機到了就發動。至於孝莊和多爾袞的肉體關係也維持不了多久,畢竟孝莊也會老,漂亮的女人多的是,玩久了也會膩歪的。多爾袞囂張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目的就是要激怒順治,你出手了,我才好出手嘛,只不過順治忍了,孝莊也做好準備,這些年孝莊也是培養了自己的勢力,對多爾袞有一定的反手之力。



沒想到,沒到雙方真正攤牌,多爾袞竟然從馬上摔下來不治身亡了,真是便宜了孝莊母子啊!多爾袞死後,順治爽翻了,真是奴隸起來把歌唱啊,現在是到了有仇報仇的時候啦,把以前的怨恨全部發洩出來,順治下令把多爾袞的家族殺了,把多爾袞的墳墓刨了,屍體還鞭屍,夠出氣的,可見順治對多爾袞有多恨了。孝莊對兒子的行為,沉默不出聲,因為孝莊知道,從她和多爾袞有私情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結局,皇宮裡面哪有感情啊,有的就是野心和勾心鬥角了,感情在權力面前多麼蒼白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被毀墓掘屍,其實這不是孝莊太后做的,而是當時的皇帝,孝莊太后的兒子順治做的,歷史上多爾袞與孝莊太后有太多的感情牽扯,包括很多影視劇我們也可以看到多爾袞與孝莊太后之間其實是有很複雜的感情的。

我對多爾袞與孝莊記憶最深的還是《山河戀 沒人無淚》在這部劇裡多爾袞一生都在為孝莊作戰,併為她拼下了一個天下,最後死在了孝莊的懷裡。也是因為這部劇我喜歡上了多爾袞這個人物,不可多得的一個傳奇人物。

權傾一世的攝政王,最後被自己的侄子毀墓掘屍,歷史告訴我們有很多原因,可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們又如何去分辨孰真孰假呢?只能說還是很少有皇帝能忍受在自己頭上還有一個人吧!至於孝莊會不會痛恨多爾袞,這也不得為之。

只不過在其死後鞭屍,個人覺得還是有點過分。不過都已經是歷史裡的往事了,我們也只能在這裡惋惜評說了!



歷史小小個


這個問題問的有深度。

多爾袞:

大清最有錢權勢的皇父攝政王,他生前不是皇帝,但是卻比皇帝還風光。他是努爾哈赤第14子,出身極其高貴,生母阿巴亥是努爾哈赤嫡福晉,他最寵愛的女人。

他的一生主要經歷了兩件大事:

14歲時額娘阿巴亥陷入權力鬥爭被迫殉葬;31歲以皇叔父攝政王身份輔佐福臨登基。

1626年努爾哈赤因病去世,剛封了貝勒的多爾袞只有14歲,因年齡太小,最後皇太極即位大汗。多爾袞之後跟隨皇太極多次立下赫赫戰功,他為大清進關入主中原立下汗馬功勞。1643年,皇太極在入關前去世,大清國面臨一場政治危機,因為皇太極突發腦溢血,他死的太突然,沒有立儲君,大清國面臨一場皇位之戰。

皇位繼承人之爭,主要人員是多爾袞和豪格。

多爾袞戰功最大。

早年父汗努爾哈赤去世時,留下遺言讓他最愛的兒子多爾袞繼位,但他只有14歲,毫無戰功,所以錯過了皇位,並且額娘被迫殉葬還需要他雪恥,所以這次爭奪皇位之戰,不得不戰。

多爾袞“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戰功赫赫,時年31正當年,手中有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支持,有同胞倆兄弟驍勇善戰,還有觀望的鑲藍旗濟爾哈朗也不是全心全意支持豪格。勝算極大。

豪格是嫡長子。

他時年34歲,也是壯年,並且做事有勇有謀,雖然有時候優柔寡斷但是皇太極嫡長子身份,所以仍然得到正黃旗、鑲黃旗和鑲藍旗的支持,加上他自己還是正藍旗旗主。所以真正開戰,也不定會輸。

根基未穩的大清國,一場內戰眼看一觸即發。

兩黃旗為繼續保持兩旗的優越地位,希望由豪格即位,遲遲不肯同意多爾袞即位。勢均力敵的態勢爭鋒相對,這注定是一場劍拔弩張的戰爭。

最後,早已年過花甲,早已不問朝政的努爾哈赤長子代善,最終表態支持豪格。兩紅旗雖然實力遭受到削弱,但是態度卻能左右民心所向。

多爾袞見民心已定,強取強奪,就算贏也會很慘,大清入關在即,每個人都知道誰引發戰爭,誰就是大清朝的開國罪人。

無奈之下,多爾袞聽從了孝莊的折中方案:以皇叔父身份輔佐孝莊兒子,年僅6歲的福臨即位。

多爾袞同意這個方案,當然還有一個極大隱情,他與福臨的母親孝莊有著極大的關係。多爾袞比孝莊大1歲,兩人小時候情竇初開相識,男才女貌,是否曾海誓山盟無從考證,但是曾相互有過好感是一定的,後來孝莊成了自己的嫂子,這份感情就成了永恆的遺憾。

多爾袞“皇叔父攝政王”這個身份曖昧極了,多爾袞當然知道這個身份的誘惑:

一,可以讓自己保持實力。“皇叔父攝政王”,地位高於其他諸王,可以說除了名份,與皇帝也無異了,不費一兵一卒,爭取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二,還可以與自己的初戀情人,以合理的名義,朝夕相處。

順治五年,多爾袞直接升格為了“皇父攝政王”,地位已經與皇帝無異。這時順治帝已經11歲了,這五年他恨極了多爾袞。因為:

順治四年,多爾袞罷免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實權,一人開始獨攬朝政,並且攝政王對皇帝停止行跪拜禮。

順治五年,肅親王豪格獲罪,福臨不忍心處置他,本想將其幽禁起來,但不久便被多爾袞害死了。

這一年,多爾袞不僅實權在握,禮儀排場上已經儼如皇帝。凡一切政務,不再有謙恭請示之舉,未奉皇帝旨意,可以下達詔書,任意罷免和提升官員,並且命令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入朝辦事,竟以朝廷自居,還命令他們每日於自己的王府前候命。

更過分的是,隨著權力的膨脹,多爾袞生活也窮奢極欲。這也為後來孝莊默許大臣和順治給多爾袞翻案埋下了伏筆。

《清史稿》記載:“於八旗選美女入伊府,並於新服喀爾喀部索取有夫之婦”,還逼娶朝鮮公主,嫌其不美,讓朝鮮再選美女,搞得朝鮮朝野大怨。

肅親王豪格死後,他曾兩度迎娶豪格妻妾,成為自己的王妃。他的壯年猝死,與縱慾過度,不是沒有關係。

孝莊究竟是否下嫁多爾袞,雖然至今仍是個疑案,但是史料記載攝政王多爾袞的行為權力已經與皇帝無異,這是不爭的事實:

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又親到皇宮內院。”這無疑就是把太后置於自己的妻子,皇帝置於自己兒子的位置了。1649年,清朝廷曾派遣使臣赴朝鮮遞交國書,朝鮮國王發現所謂“皇父”的奧妙,便問:“皇父攝政王之語,此何舉措?”清朝來使說:“今則去叔字,朝賀之事情,與皇帝一體雲。”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在去世前留下遺囑,不用與皇太極合葬,埋在一旁就行。這種做法顯然是違背清朝帝后喪葬制度的,可見她確實有難言苦衷,所以康熙把太皇太后靈柩停放在東陵,直到雍正時才葬於昭西陵地宮。

1650年,多爾袞在塞北狩獵時去世後,12歲的順治開始提前親政,孝莊和兒子才真正開始擺脫傀儡地位。

1650年十二月,多爾袞行死後,順治下詔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喪禮依帝禮。也是為了一時安撫多爾袞部下。

不久,多爾袞政敵紛紛出來翻案,揭發他的大逆不道,恢復了兩黃旗的貴族地位,提升兩紅旗地位等,白旗的部分大臣見勢頭不對也紛紛倒戈。如此,當然是經過孝莊默許的。最後順治帝正式宣佈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追奪了一切封典,毀墓掘屍。

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從榮譽的巔峰跌落谷底,絕不是單純的因為愛或者恨,說到底完全是帝王家內部權力鬥爭的結果。


人物檔案


關於多爾袞死後掘陵辱屍問題,我談一下看法。

一、多爾袞是漢人的災星,大清的功臣,死後掘陵辱屍主要由以下原因:一是此人作風強勢,大權獨攬。得罪了許多滿人大臣,一旦死後便遭彈賅。反對他的主要力量來自清朝宗室和滿臣。二是待遇太高,引發眾怒。多爾袞死後以皇帝規格下葬,並入宗廟享受皇帝待遇。三是象張居正一樣,威協皇權,小順治受氣不少,連孝莊也被協迫,攝政王、皇叔攝政王、皇父攝政父不斷升級難道出於母子本意?純屬被逼無奈,連天子、太后體面都犧牲,都是保證多不奪位而已。人死必然遭清算。功高振主者,危險必至,生前免了已是萬幸,死後清算也算不錯。

二、順治母子對多爾袞的處理既是一種洗白行為,也是一種立威行為。多爾袞把持朝政多年,流言四起,皇權被貶,需要重新樹立天子威嚴,進入皇帝治天下的正規,必須矯往過正。對於多爾袞而言,顯然不公允。如果孝莊為一般人,未必能保多不取代順治。

三、歷史會還公道,乾隆皇帝給多爾袞恢復王爵,沒有恢復皇帝待遇,算是比較客觀的處理。漢人恨多爾袞也是有道理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屠漢行為,多應該負責。至於現代有人置疑多為何不奪權登極,應該從孝莊和八旗力智慧力量的對比上分析,也不會輕易取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