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牙縫大,是好事還是壞事?為什麼?

雨中的承諾2016


民間有寶寶牙縫大“漏財”一說,媽媽更是對寶寶“牙縫大”這件事介懷,牙齒長得稀稀疏疏的,看著就覺得醜,而且吃個肉肉啥的還會塞牙。

村裡帶孫子的奶奶和寶媽一紮堆,就會各種比較各種說:

“哎呀,我家孫子牙縫好大,是不是長大了存不住錢啊?”

“我家孫子6歲了,牙縫也很大,還沒開始換牙呢,這可以矯正嗎?”

“我家孫女才出牙,但是牙縫好寬、好大,真醜!”

相信很多寶媽更有以上的疑問。那麼,寶寶“牙縫大”正常嗎?是好事還是壞事,需要矯正嗎?接下來福林媽給大傢俱體解答一下: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寶寶乳牙萌出常出現的一些情況:

寶寶的乳牙不像成人牙齒一樣排列緊密,而是存在一些縫隙。

有的寶寶在乳牙萌出時就有縫隙;有的寶寶是乳牙萌出後隨著頜骨的發育逐漸出現縫隙;也有的孩子因上唇繫帶寬大造成上乳門牙有縫隙,隨著孩子乳牙長齊也會逐漸併攏。

所以,寶寶乳牙期“牙縫大”屬於正常現象。

其次,寶寶“牙縫大”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寶寶正常的牙齒萌出,出現“牙縫大”是好事。

因為替換掉乳牙的恆牙往往大於乳牙,乳牙的縫隙可以給替換後增大的恆牙以成長的空間,有利於將來替換的恆牙萌出時排列整齊。

反而,寶寶乳牙間沒有縫隙,恆牙萌出時很可能因位置不夠而變得“擁擠”或是“東倒西歪”,造成恆牙排列不齊的情況,甚至無法正常萌出。

所以,寶寶現在“醜醜”的牙縫是為了以後整齊的牙齒做準備的,千萬別嫌棄人家。

再次,寶寶“牙縫寬、大”需要矯正嗎?

寶寶乳牙期“牙縫大”不需要矯正,也和民間傳說的“漏財”沒有關係。寶寶1歲以後可以通過啃胡蘿蔔、蘋果、玉米等粗糧改善頜骨發育。當然寶寶牙縫大,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對於寶寶吮吸手指、口呼吸、長蛀牙、地包天、這些情況還是要糾正和看牙醫治療的。

最後,寶寶乳牙如何護理?

1、注意牙齒和口腔衛生。

1歲以內的寶寶,在奶後、飯後媽媽可以用細軟的紗布或者手指牙刷協助清理口腔衛生,還可以喝一些溫水。

2、養成良好的早晚刷牙習慣。

1歲以後,媽媽就可以幫助寶寶養成自己刷牙的習慣,選用寶寶專用牙刷和藥膏,早晚兩刷,飯後涑口等。

3、少吃甜食。

很多寶寶都非常喜歡吃甜食,而甜食吃多了就容易出現蛀牙的情況。所以,這一點媽媽一定監督寶寶,吃糖要適量,睡前不要吃糖。

4、睡前飲料、果汁少接觸。

讓寶寶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最好,果汁、飲料等含糖量太高,有些3、4歲的小朋友還喜歡喝碳酸飲料,這些都非常不利於牙齒健康,父母要做好監督引導,不能隨著孩子的性子。

我是高級育嬰師、母嬰KOL福林媽咪!原創不易,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您的關注、點贊和轉發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