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2019年4月17日晚,上海卢浦大桥上车水马龙。一位年仅17岁的男生和母亲发生矛盾,一气之下拉开车门,跑到桥边,纵身跳下。在后紧追的母亲没能拦下,眼睁睁看着儿子从自己手边坠桥,顿时跪地痛哭。后来120确认,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2018年12月3日,江苏省溧阳中学一高二男生因抄袭,被班主任口头教育,班主任要求他次日向全班做检讨。但没想到在受到批评几个小时后,该16岁男孩从自家小区的楼上纵身而下,一个家庭因此破碎。

四川省南充市第一中学高一 29 班学生蒋某因玩手机遭到其母亲两次批评,并抢夺手机,从教学楼 5 楼纵身跳下,当场死亡。

...................................

每当看到此类学生自杀的新闻,作为孩子的父母,我想很多爸爸妈妈,不免会感到一丝悲痛和惋惜。

之前,我在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有20.4%的中学生曾经考虑过自杀,也就是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动过自杀的念头。”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会选择自杀?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有人说,是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有人说,是孩子的心理素质太差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减少了孩子的学习压力,提高了孩子的心理素质,自杀的问题是不是就能解决呢?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我想未必。我们先来看减压。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给孩子的学业上减压,学校做不到,家长也做不到。

现在的升学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孩子考不上高中,就只能读职高。可又有哪个父母愿意孩子读职高呢?我想,很少吧!至少,我周围没有哪一个家长愿意。所以,都顶着压力往前冲。

再来看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年前的一次父母课堂上,有一位家长跟我说,在上海有一位妈妈因为孩子的学业问题,自己跳楼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都难以自保,何况一个心理不成熟的孩子。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我们很多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用了很多方法,问题依然存在。

问题之所以难解决,是因为,我们总是在解决“结果”,而没有从“原因”上入手。

心理素质差也好,抗压能力小也罢,这些都只是表象,只是结果。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结果。只有找到根源,才能解决问题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一出生就要打疫苗,为的是对某些病毒产生抗体,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

而孩子的“自杀”,我们也是需要提早打“疫苗”的,从源头上,就让孩子对“自杀病毒”产生抗体。

那我们该给孩子打哪几种“自杀疫苗”呢?

第一种“疫苗”:梦想

梦想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一个有梦想的人,就会有追求,就会有希望,就会有干劲,就会有前进的动力,就会知道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就没有生活的斗志,不知道奋斗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就很容易滋生厌世之心。

一个有梦想的人,能够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能够跨越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因为他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很清楚,他要什么。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而我们的孩子有梦想吗?我问过很多孩子,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将来想做什么?梦想是什么?有的孩子回答,不知道,没有想过。有的回答,考个好大学。

我又问,为什么要考个好大学。孩子的回答是,我妈妈说的,考个好大学,将来才能有好的工作。

我接着又问,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你想做什么样的工作?他们的回答很一致:不知道 。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这也就是,现在为什么很多孩子厌学的原因之一,不知道为何而学习。难道,现在的孩子真的没有梦想吗?那倒也不是,每个孩子从小都有梦想,只是他们的梦想,不符合大人的标准,都早早的被扼杀掉了

有一个初中女孩的妈妈,跟我聊了她女儿很多问题,厌学、玩手机、吃零食、自虐等。虽然,她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但还是不停地陈述女儿的种种不是。

最后,我问她:“你知道,你的女儿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这位妈妈一下子就懵了,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这就是我们很多父母的现状,我们给了孩子太多,我们认为好的东西,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想法,我们总是用我们的思维和标准去打造孩子,我们总拿我们的“自以为是”去对待孩子,却从来没有想过或者问过,孩子要什么?他的追求是什么?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放下我们标准和要求,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梦想。让他对生命有一个自己的期盼,让他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第二种“疫苗”:真爱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尤其是妈妈,可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爱好、朋友圈、事业,甚至是生命。可为何孩子却不理解,不能体谅父母呢?

那是因为,我们所谓的爱,是从我们角度出发的爱,不是孩子所需要的爱。《 》

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的爱,他根本就没有接收到。因为,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以孩子的感受为标准,而非我们的感受。《 》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我们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可你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对他的各种否定、评判、指责、不满,孩子能感受到温暖吗?

其实,不管孩子在外面受到多大的委屈和欺负,遭受到多大的挫折,回到家里,只要父母一句理解的话,哪怕就最简单的一句“你怎么了?”,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救命稻草。

因为,他觉得,不管发生什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爸爸妈妈关心他,在乎他,理解他、接纳他,他还是很重要的。

所以,真爱,是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重视,孩子感觉好,才是真的好。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第三种“疫苗”:社交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有一句话:“人的所有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人处理不好与人的关系,他就会很痛苦。

因为,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跟人有关,都需要跟人打交道。如果,不会社交,不会处理关系,事情自然就很难办成,更谈不上事业的成功了。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讲过她上高中时的一段经历。她当年是学霸,可是总是遭受同学们的欺负。经常有同学把她的书包扔到垃圾桶里。她从来不搭理他们,也没有朋友。

虽然成绩很好,但同学们都不喜欢她。要不是当年的班主任,硬逼着她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她估计这辈子早就毁了。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和他拥有的支持者、帮助者的数目成正比。影响人生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人的才华、家庭背景等,而是人的社会关系。一个人走向社会的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是他走向成功的最大资本。我们的孩子也一样,他需要有社交的能力,需要有自己的圈子和朋友

。”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不要太执着于孩子的分数,我们要从整体来看孩子的教育,我们要从未来看孩子的教育。

我们要多关心一下,孩子在学校跟同学们相处的怎么样?关系好不好?遇到冲突,孩子是如何处理的?

社交能力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孩子的幸福感,不能忽视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第四种“疫苗”:乐观

一个性格乐观的人,面对任何问题,心态总是积极向上的。有人会说,性格是先天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塑造的力量。

因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方式,会改善和破坏先天中的不足和优势。

例如,一个孩子吃蛋糕,弄的满嘴都是,甚至脸上也有。有两种妈妈,对待这样的情况,会有两种不同的反应,同时,也会带来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第一种妈妈看到了,会说:“你看你,怎么吃成这样,吃相也太难看了,也不注意着点。下次不给你吃你。”

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我吃相太难看了,妈妈生气了,都是我不好,下次妈妈不给我吃了,怎么办?”。

如果,长时间,因为一点小事,就数落孩子,以后,孩子遇到点小事,就会烦躁和焦虑。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第二种妈妈看到了,会说:“哇,哪来的小花狗呀,好可爱,我再给你画个小花猫吧。” 说着,就把剩下的奶油都抹成在了孩子脸上,然后说:“去照照镜子。” 结果,孩子看了大笑不止。妈妈,顺便也给自己画了一个圣诞老人。两个人看着,哈哈大笑。

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开心。而且,这一刻的快乐,远远超过了吃蛋糕的快乐。并且,会成为孩子美好的回忆。

以后,孩子遇到问题,也会用幽默的方式化解掉。看待问题也会比较积极乐观。

生活需要幽默来点缀,太严肃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幽默会让上感觉轻松、愉悦,让人乐意亲近。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总结:

给到孩子正确的爱,帮助孩子找到榜样,树立梦想,让孩子的生命之花绚丽绽放。如果,实在不知道 怎么做,或者孩子已经出现很多问题了,就让他读一读能带给他力量和找到生命价值的文章吧!

比如,我之前分享过的《 》。


父母须知:我们要早早给孩子接种这4种“自杀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