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属于中医的范畴还是西医的范畴?你怎么看?

gaodaf21


此药物的开发是在中医理论上加以深化提取,纯生物制剂,早期非洲疟疾,中国医疗队把大量青蒿运往非洲,用大锅煮药为百姓治病,确实疗效很好,由于运输,保管使用有很多问题,才想到了提纯,充分挖掘药性,才被国际医学界所以可,是中医药继承,冠上西医领衔显然是从中医文化中掠取。目前用化学方法是制不出药品来的。根基在中医。


为人清廉


和中医没什么关系。\r

青蒿素的发现是依靠现代科学方法、技术,其过程是典型的西药研制流程。\r

唯一和中医扯上关系的,就是屠呦呦称自己在制药阶段受到了中医典籍的启发。\r

按时间顺序一捋,就明白了。\r

先:屠呦呦的研究组(该小组由植物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员组成。他们是中医?)研究了超过2000种的被用于中药的植物一一一注意,她这时并未把青蒿作为重点。当时她们发现其中的640植物可能有抗疟效果。她们用小鼠模型评估了从大约200种植物里获得的380种提取物一一这是中医的制药方法吗?\r

后:在380种提取物中,发现一份青蒿提取物很好地抑制了寄生虫的生长一一注意了,并不是因为中医典籍告诉屠呦呦青蒿有用,屠呦呦才把青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而是因为在对380种提取物一一进行试验后,发现青蒿有用,屠呦呦才把它视为重点。\r

再后:提取物虽然有用,但效果不明显。这时屠呦呦翻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文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获得灵感一一一她意识到“在较低的温度中提取可能有助于保持抗疟活性”。于是,她在低温下提取,发现提取物效果更好。\r

再再后:她把提取物分离为酸性和中性的两部分,并最终获得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一一青蒿素诞生了!一一这是中医的制药方法吗?\r

总结一下就明白了,在寻找制药方法时,中医典籍给了屠呦呦一个“低温取药”的灵感。这是青蒿素和中医唯一能扯得上关系的地方。\r

咚!咚!咚!敲黑板:屠呦呦并不是在中医典籍指导下把青蒿作为研究重点;青蒿是天然植物,不是中药;她并没有利用中医的制药技术提取青蒿素;她并没有利用中医的方法检验青蒿素的疗效。\r

有人说,青蒿是中药,所以青蒿素的发现有中医的贡献。这话看似正确,其实错了。黄花蒿(她用的其实是黄花蒿而不是青蒿!只不过后来为弘扬中医,将名称强改为青蒿!)黄花蒿是天然植物,不是中药。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天然植物制药,和中医有什么关系?黄花蒿的药性是中医赋予的吗?是大自然赋予的!(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天然植物动物矿物进行采集、炮制、制剂,并说明药理才叫中药,中药是处理后产物,不是天然物)。\r

有人说,屠呦呦用来试验的很多植物是从中医方子里面选出来的,这说明中医药方对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有关键指导作用。这话看似合理,其实不符合事实。\r

屠呦呦本人相信中医,所以她先从中药方子里面寻找用来试验的植物。但请注意,屠呦呦与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总共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这才发现青蒿应该是研究突破的重点。\r

就是说,“青蒿有用”这一结论是通过数万次试验、对比才发现的,并不是在中医的指导下发现“青蒿有用”。。如果屠呦呦是在中医理论、方子的指导下发现青蒿有用,那何必还要自找麻烦,花费5年时间、对成千上万的植物进行繁琐复杂的提取试验?\r

还有人说是中医给了屠呦呦灵感,所以青蒿素是中药。这说法显然错误。灵感可以1来自万事万物,科学研究的成功,其基础是科学思维以及长期的思索积累。灵感确有其贡献,但将引发灵感的事物与科学成就混在一起,说科研成果包含在灵感诱发物之内,实在是太荒谬了。\r

举个例子,一个化学家因为做梦梦见蛇咬尾巴,得了灵感,研究出了苯环结构。这能说梦包含苯环结构、苯环结构属于一条蛇、一场梦吗?\r

更不要忘了,在她得到灵感之前,在她得到灵感之后,她所使用的制药技术,都是西药的制药技术。\r

所以,噫吁嚱,危乎高哉!青蒿素的研制与中医有个毛线关系!\r

本文已经全面呈现了青蒿素是西药的理由,但还是有人强烈反对、强烈不满,那么请反对的人拿出青蒿素属于中医的证据!\r

同时,请这类读者先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什么是西药?什么是中药?\r

有人质疑说,青蒿素既然是西药,为什么不被命名成什么什么西林?Artemisinin,Artemisinine,这两个都是青蒿素的名字。sinin一一西林!\r

天然植物存在了上百万年,而中医仅仅存在了几千年,但仅仅因为中医使用了一些植物制作药物,这些植物就通通被称为中药。现代制药企业用了这些植物制药,就被说成是用了中药、受惠于中医。这公平吗?合理吗?什么是中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集、炮制、制剂,并说明作用机理,才是中药!中药是处理后的产物,不是天然物!明白?\r

有人说屠呦呦公开宣称青蒿素是中药。有些话我不便多说,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关键要看它的提取过程中用的指导理论、方法、技术是制中药的理论方法技术还是制西药的,而不是看某个人在某个特定场合的发言。\r

注:有一种强词夺理的说法很盛行一一因为中医发现了天然植物的药性,所以此天然植物是中药。从此,关于此天然植物的任何新发现,都部分或完全地归功于中医。这种逻辑显然非常荒唐。\r

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从青霉菌中发现了青霉素(盘尼西林),1940年,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确定了青霉素的疗效,照上面的逻辑,青霉菌要归英国人和德国人共同所有,或者说归西医所有。。。再来一例,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在四川雅安发现了大熊猫,经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为新物种,照上面的逻辑,大熊猫属于法国。\r

显然这个逻辑非常荒唐。中医发现了某个植物的药性,并不代表某个植物从此就是中医的,就叫中药。


火奴努努


猪狗们!本不想给你们这帮残狼!猪狗

们费口舌!但是现在泡脚,抽空聊说一、二!

1、中华国医的著作你们看了吗?没有!你们这些残狼猪狗只是看了中医书籍的第一页!就看了“阴阳五行”四个字!就是只拿这四个字欺骗广大人民群众!

“阴阳”是什么意思?是指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性质!这恰恰是科学的、先进的辩证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类先进理论!!!

2、“五行”是什么?五行就是数千年前,中华祖宗们把世上万事万物分类为五种形式!!!!数千年前的科学性要比你们这些中华败类们现在的思想空间发千万倍!!!!

3、西方医术同样有各种优点!!!中华民族有吸纳一切优秀文化、文明的胸怀!!!!但是你们这帮残狼、恶狗们的目的是挑起中、西医之间无限的争论下去!!!!!!!达到你们毒害整个中华民族的目的!!!!!!!!

………………

还要洗脚!没时间和你们这帮畜牲磨嘴皮子了!!!!!!!!!!!


用户69053508025


一个青蒿素让中医粉高潮了。

然而中医粉却不清楚整个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就是对中医理论的否定过程。

其实,非要分西医中医,只看以什么理论治病就好了,西医是以解剖学,生理学为基础,中医已五行阴阳理论基础。青蒿素的治病,完全就跟阴阳五行不沾边,你通过化验检查,确认感染疟原虫,就使用青蒿素。整个药物的开发也遵守现代医学的流程,单一化学物质,动物实验,临床双盲试验,确定疗效才上市。

不是屠呦呦一句从典籍找到灵感,就觉得中医传统理论无敌了,得诺奖了,全世界认可了。

也不是说传统医学一无是处,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有些许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是阴阳五行那一套不应该保留,可以保留能通过临床试验的药方,治疗方案。

无论是什么医什么药,都一视同仁,该做试验做试验,无效的淘汰,才是对老百姓健康的最大益处。

而不是现在这样,挂个中医中药就可以宽大处理,适应症不明确,不良反应不明确,一句整体调理,一人一方就可以堂而皇之上市治病。这就给了更多眼里只有钱的人太多的操作空间,才有那么多打着中医的包治百病的神棍。


仰望天空树


中药青蒿本身就有治疟功效,屠呦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有效成份青嵩素,用于治疗疟疾,属于中医现代化,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属于现代医学。中医是科学,中医现代化,只要对症治疗安全有效,也照样是科学。几年前,我长期饮酒过量,突然有一天,我尿色褐黄,褐黄的尿液用水都冲不动,要用扫把才能清扫干净,酒是水之形,火之性,少饮和气血壮筋骨,过饮则聚湿生痰。我长期过量饮酒,湿热蕴积肝脏,造成尿色褐黄。医生给我开了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服用半个月我就康复了。中药甘草归十二经,中药甘草的作用有:补中益气(炙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苷,具备甘草清热解毒功效.而没有甘草的其它药理作用,虽然苷草酸苷只保留了甘草清热解毒的药理作用,但能安全有效治好病就是科学。中药青蒿的作用有:清热退蒸,清热解暑,清胆治疟,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医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具备青蒿治疟功效.而没有青蒿的其它药理作用,青蒿素能安全有效地治好疟疾,所以,中医现代化的青蒿素,是科学。中医现代化,只要对症治疗安全有效,就是科学。中药青蒿本身就有治疟功效,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是中医现代化,属于现代医学范筹。青蒿素的研发,是受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治病的启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66华99


毫无疑问,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典型的化学药品,属于西医范畴。

1、青蒿素是典型的化学药品

青蒿素是屠呦呦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从定义、到理化指标、到控制疟原虫的作用机理、毒副作用等,都是严格按照化学药品的标准来衡量的。尤其是其化学结构和分子式的确定,可以使其通过化学或者生物合成方法制备,从而成为标准的化学药品。

之所以叫青蒿素,是因为屠呦呦受到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的启发,从黄花素中提取出来。为了向中医致敬才取名青蒿素的

尽管药物名称叫青蒿素,本质上跟青蒿没有任何关系。

黄花蒿素、黄花素、黄蒿素才是其准确名称。从原材料黄花蒿,到乙醚提取,再到分子式、化学结构的确定,以及控疟药理、毒副作用等,都与中医理论和实践没有什么关系。阴阳五行、经络理论、真气学说等等,都与青蒿素没有任何关系。


延伸阅读:青蒿素的理化指标等知识

外文名:Artemisinin,Artemisinine,Qinghaosu

药品名称:青蒿素

别 名:黄花蒿素、黄花素、黄蒿素

主要适用症:疟疾、红斑狼疮

不良反应:可能会有轻度恶心、呕吐、腹泻剂型栓剂、片剂等

2、青蒿素的理化指标

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化学名称:

(3R,5aS,6R,8aS,9R,12S,12aR)-八氢-3,6,9-三甲基-3,12-桥氧-12H-吡喃〔4,3-j〕-1,2-苯并二塞平-10(3H)-酮。

分 子 式:

C15H22O5,属倍半萜内酯,具有过氧键和6-内酯环,有一个包括过氧化物在内的1,2,4-三噁结构单元。分子中包括有7个手性中心,它的生源关系属于amorphane类型,其特征是A,B环顺联,异丙基与桥头氢呈反式关系。

化学结构:

制备熔点:

156-157℃, [a]D17=+66.3°(C=1.64氯仿)。本品在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中易溶,在甲醇、乙醇、稀乙醇、乙醚及石油醚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在冰醋酸中易溶。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它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

制备方法

化学合成:

青蒿素化学合成途径通过化学途径合成青蒿素的难度极大。198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以R(+)一香草醛为原料合成了青蒿素,国外也有类似工作,反应以(-)- 2-异薄勒醇为原料,通过光氧化反应引进过氧基,保留原料中的六元环,环上三条侧链烷基化,形成中间体,最后环合成含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但这些合成过程均过于复杂,尚未显示出商业的可行性。

生物合成: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非常复杂,对于青蒿素这一类低含量的复杂分子的生物合成研究更是如此。用以下三种途径可生物合成青蒿素:通过添加生物合成的前体来增加青蒿素的含量;通过对控制青蒿素合成的关键酶进行调控,或者对关键酶控制的基因进行激活来大幅度增加青蒿素的含量;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来改变关键基因以增强它们所控制酶的效率。

当然除青蒿外,其他植物并非不可行。2011 年研究人员就使用甲羟戊酸,从烟草中合成出了青蒿素。

提取纯化:

商用的青蒿素主要来自于植物提取物。天然植物中青蒿素的含量受地理环境、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气温和施肥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差异。中国北方产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极低。


三月森林


这个事件是西医资本集团精心设计的陷阱,目的是打压中医,误导中医,欺骗不名真相的中医人,我们越争论对中医的伤害就越大。

一,这个事件为什么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呢?

屠呦呦教授是在1972年提炼出了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直到2015年,才因青蒿素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

是青蒿素在2015年才被证实疗效,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吗?不是,这些40多年前就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可。

那为什么40多年前就应获得的诺贝尔奖,要拖后40年,才颁发给屠呦呦教授呢???

因为到2015年,屠呦呦教授提炼青蒿素的专利保护期已过,外国的医药集团不用缴纳专利费,就可以大量生产了,然后通过诺贝奖,大力宣传,牟取暴利。

二,为什么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是对中医的打压、误导和欺骗呢?

1,屠呦呦教授是西医出身,后来学习了中医药,可以说是西化中医,她研究中药的方法是单味提炼使用,也是典型的西药研究方法。

2,重奖并大力宣传屠呦呦教授,是给中医界树立了一个"特殊"的典型。暗示中医人必须像屠呦呦一样,用西医的方法才能成功,才能名利双收。

3,这是对广大不明真相的中医人的误导和欺骗,让他们不知不觉的误入歧途而不自知,结果误人误己,当知道真相时,已悔之晚矣。

4,这是对真正的中医人的变相打压和封杀,让真正的中医技术中医人,要面对不明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端指责和嘲讽,久而久之,会信心动摇,悲观消沉,从而对中医产生怀疑,逐渐走上西化中医的邪路。

5,其实,中医传统的方法,用柴胡汤加青蒿汁治疗疟疾,价格不高,效果更好,还不会产生抗药性。只不过很难获取巨大的金钱利益,因而不被资本集团喜欢。

所以,各位中医同仁,不要在争论青蒿素是属于中医还是西医了,争论本身就是对中医的伤害,我想这也不是屠呦呦教授愿意看到的。


易医养生保健康


青蒿素灵感源于葛洪《肘后备急方》,应用现代技术提取。只是一治病救人的良药而已,何必强求什么中药西药之分?药物原本是无中西之分的,后人愚昧,强用药物制备方法,使用源头,硬分中西,人为造成隔阂。有意思吗?药物的本质就是治病救人,谁好谁有效就用谁。强分中西,中医就不能用西医用的药,西医就不能用中医用的药?不是有点滑天下之大稽吗?其实无论中西医,只要对所用药物的成份,性能,作用机理,治疗效果有充分的了解,何药不可用?又何来中西之分?

中西医之别,只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原本只是理论体系不同的问题,各有其优劣,并无科学与否之别。今人妄以科学之名义,掩无知之本质,诱发中西医之争,本已滑稽。又以无谓之争祸及无辜之药,害莫大焉。

做为有良心的学者,医者。无论中西医,都应端正态度,审视自己,正视差距,抛开门户之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共谋进步。才是中华医学发展的健康之路。


楊头69151619


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1:中医的方法是用望闻问切的手段,然后开方,取药,用火煎制,取其药水,口服治病。

2: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过程及方法。屠呦呦是从中医的古方中,对忽冷忽热的症状打摆子,从中医采用的方剂中,经过上千次煎制没有取得成功。疗效不大。后来屠呦哟放弃中医理论,采用对单药青蒿的西医提纯方法,得到的无色针状晶体。化学分子式是由15个碳,22个氢5个氧原子组成的物质,取名青蒿素。被世界公认的特效药。

屠呦哟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她能大胆的放弃中药的制做方法,不用高温的方法煎制,而改用现代科学的采用萃取,屠呦哟用萃取的方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经历多次试验,最后用乙醚萃取才成功的。

3。中医没有疟疾一词。也没有疟原虫一说。青蒿素能抑制疟原虫的生存,从而控制最终消灭疟原虫,救活非洲无数病人,中医理论能解释青蒿素的治疗原理吗。结论是很清楚的。与中医的阴阳论没有任何关联。中医是不是根本就不承认疟原虫的存在,是阴阳不平衡才有的病,阴阳平衡就好了。

读者自已去下结论吧。到底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屠呦呦的青蒿素打了中医理论的脸,:也破了中医传统的中药煎制方法。请问那些认为青蒿素是中医的中药的专家学者,在中医理论中有用分子式表述的吗。在中国最不要脸皮的就是口出狂言,骗财的伪中医。包治百病,不好退钱,什么祖传,什么秘方。说的神了。


如鱼得水286568400


青蒿素是按照现代医学的方式,利用大数据随机双盲实验证明有效的药物,中医粉到处搞双标,一边说中药不双盲,双盲不科学,一边说经过双盲的青蒿素是中药。

从动物植物中提取并不是区分中药和西药的标准,生物课本中学过的例子就有青霉素是真菌的代谢产物。我还知道的有达菲是从八角中提取的,照着中医粉的观点,难道这些都是中药?

中医粉这个词本身是没有感情色彩的,我本人就是中医粉,我拥护党中央对中医的扶植政策,也看好各个中医大学对于中医中药的改革,我们没有走日本那样的彻底废弃中医,只保留汉方的方式,我们的方式实际上是保护了中医的。但到处有一些民间中医因为经济利益,反对中医大学的改革,反对党对中医的管理政策,无证行医,大搞迷信活动,受她们影响下,现在的中医粉这个词已经在走“民科”的路了。我们要爱国,但是不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否则会变成现在的韩国的样子,而且二战前的德国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空前强盛的时代,以史为鉴,望国人们自知。

马克思主义教育我们,只有变化才是真理,中医不会一成不变,如果一成不变只会被社会所淘汰,这正是社会上靠祖传秘方骗钱的人所害怕的。

看了各位的争论后,我再补充几句: 其实我感觉一部分中医粉并不是真的知道中医的疗效,其实是因为民族自卑感造成的。自从1840年之后,世界上最富裕的中国被各个瓜分,抢劫,导致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恢复。这个国家的人民一直相信自己的国家能恢复往日荣光。这没什么问题,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有一部分人有些急躁,就希望马上达到汉唐盛世,马上超过美国,我们的一切都是最好的,都是比别人好的,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事物发展是有其自然规律的,不能盲目急躁(请百度一个词叫大跃进),要承认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清朝时我们就知道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现在怎么就变成了“什么都是自己的好”了呢? 文化要继承,民族性格要继承,民族荣誉感要继承,但是不要盲目,不要发展成民粹主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