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故意不提交證據,到二審再提交會怎麼樣?

楊火007


一審故意不提交證據,這是庭審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種情況,多數會不被認可。

如果訴訟當事人一審故意不提交證據,二審的時候提交,如果對案情可能有影響的,首先對方肯定會抗辯, 以不是新證據為理由否定它。如果提交證據一方沒有很充分的理由說明為什麼一審不提交?這是一種濫用訴訟資源的行為,也會引起主審法官反感,很容易就把這個證據否掉了,並且可能會依法訓誡,罰款。

如果有一審不提交的理由,那二審可以提出來,只要對判決結果有影響,有可能被採用。

所以說,訴訟的重點應當放在一審。故意玩花招,往往是得不償失。



附錄: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02條 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採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依照民事訴訟法第65條、第115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罰款。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對當事人予以訓誡。當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第34條: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第47條: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淮北日月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02條 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採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依照民事訴訟法第65條、第115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罰款。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對當事人予以訓誡。當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第34條: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第47條: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咋都不說,將法律規定發給你看!


篤行齋篆刻


我的案子,關於拆遷的。一審中,對方沒有出具拆遷許可證,沒有證據證明拆遷的合法性。一審還是判合同有效。二審中,對方出具了拆遷許可證,但是日期不對,而且沒有紅線圖,不能證明我家房子在這個拆遷許可證規定的範圍,但是二審法院採信了,並且繼續維持了原判。我就想說,背後有哪隻手可以一錯再錯,黑白顛倒。


小羊成老羊


關鍵的看是什麼證據,這證據會不會對判決產生顛覆性作用,還得看法官的判案風格。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都很重要,但是我國大多數法官還是更多看重實體正義,因為這個證據有程序問題,法官就必須把黑的判成白的還是少數的,有的新證據在二審都沒提交但是你都可以申請的了再審!。二審案子我打過不少,沒碰到過就是因為你一審不交所以二審就堅決不予採信這種,當然也很少有直接改判的,大多數情況是以事實不清為由發回一審法院重申,這有個前提必須再強調一遍,就是這個證據必須要對本案判決結果產生明顯的直接的顛覆性作用!有的新證據只是旁敲側擊或者無關緊要的,你就算提了人家法官做判決也都直接無視了。


律師看世界


怎麼認定一審有證據不提交呢?比如說一審時,證人出差出國無法出庭或聯繫不上,或者不想給作證,二審時證人回來了或者想通了,願以出庭作證!也是有多種情況和原因的!x


反轉一軍團



用戶2090915061837


如果是l有力的證據,會改判或發回重審


正義使者00779655175


如果真的是“故意”,會被法官無視。


李偉非法集資案辯護


一審想故意不提交證據是錯誤的,二審提交是新發現證據,法院不採吶。只法院採吶那案子就會推翻


8613286588239


這種行為屬於浪費司法資源的行為,干擾法庭審理案件,對法院法官的工作都是一種故意的浪費。法官可以對當事人進行罰款等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