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楊樹的種植範圍比較廣泛,但其病蟲害發生概率較高,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楊樹受到的來自病蟲害的威脅,就要對主要的病蟲害進行了解,並採用相應的防治技術進行防治。基於此,本文對楊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進行探究,為相關人員進行楊樹病蟲害防治提供一些幫助,

詳情如下: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1 楊樹主要病害防治技術

1.1 楊樹潰瘍病

楊樹潰瘍病也被稱為水泡潰瘍病,發生最嚴重、最普遍的地方為南部地區。該病害不但會對楊樹造成危害,而且會對油桐、刺槐、柳樹等許多果樹與樹木進行侵染。潰瘍病多發於楊樹的主枝與幹部,危害對象為大樹與苗木,該病害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病斑以水泡型為主,皮孔附近會出現直徑0.5~1.5cm的圓形水泡,水泡初期比較小,不容易被發現。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水泡裡都是樹液,破了之後會散發出腥臭味並流出褐色的樹液,當水泡乾癟失水以後,會留下一個下陷、圓形、黑褐色的枯斑。只有光皮樹種與幼樹樹幹會出現水泡型病斑。當處於秋季時,楊樹主幹中下部主要受害,嚴重時會延伸至樹幹的上部與枝條處。為了防治楊樹潰瘍病,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植樹時選取抗病的品系與樹種。二是因地制宜來種樹。三是避免健康區引進病區的苗木,控制好苗源質量。四是認真對苗圃附近出現重病樹進行清除,避免楊樹受到病菌侵染。五是做到春秋結合、秋防為主,使用50%退菌特100倍液、代森銨100倍液、食用鹼10倍液等進行防治。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1.2 楊樹爛皮病

楊樹爛皮病的類型一般包括枯梢與幹腐2種。在該病出現的初期階段,樹皮會出現水腫狀的暗褐色病斑,皮下會散發出酒精味,然後失水並下陷,且皮層逐漸腐爛,病斑黑褐色的邊緣十分明顯,木質部產生褐變。當處於春季和秋季時,病斑逐漸變大,皮層的纖維出現麻狀的分離,容易被剝離。在後期,病斑上會有類似小黑丘疹的物體,這是分生孢子器,來自病原菌。一旦病斑繞幹一圈,樹幹就會出現枯枝的現象 。在北方地區,該病害會在4月下旬發病,5月和6月是高發期,7月病害會逐漸緩和,9月發展便會停止。在南方地區,該病害的發病時間與北方相比稍晚一些。通常,最容易感染楊樹爛皮病的是青楊類,鑽天楊、加楊、小葉楊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胡楊、銀白楊的抗病能力最強。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為了防治楊樹爛皮病,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做到適地適樹。二是應防止插條的生活力降低,將其存放於陰冷地帶,苗木在長途運輸的過程中應防止失水,在造林與假植之前應蘸一些泥漿或是將根部浸泡24h。三是應防止侵染源不斷擴大,及時清除周圍染病楊樹。四是做好栽後的管理與撫育工作,不留殘樁,對蛀乾的害蟲進行防治。五是在林分與植株染病比較輕的時候做好管理工作,在樹木生長的過程中及時刮除病斑。六是應選取多菌靈、5%託布津、1%退菌特、10%蒽油、40%福美砷50倍液進行塗干與噴幹處理。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1.3 楊樹黑星病

楊樹黑星病會對青楊類的樹種造成危害,如川楊、卜氏楊、小葉楊、青楊、苦楊和密葉楊等,使其葉片提前脫落、枯焦或嫩梢枯死。楊樹被該病害侵染的初期階段,葉面會有褪綠斑產生,直徑為0.2~0.6 cm。在嚴重發病的時候,楊樹葉面整體上都覆蓋著黑黴,嫩梢與葉柄部會出現病菌黴斑。每年5月該病逐漸產生,到了盛夏病症逐漸減弱。白楊類的樹種抗病能力較強,而胡楊、青楊類的樹種會嚴重發病。為了防治楊樹黑星病,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秋末、冬初對病枝梢與病葉進行及時清除與燒燬。二是植樹時選取歐美楊與白楊派等抗病能力強的品種。三是在發病初期做好化學防治工作。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2 楊樹主要蟲害防治技術

2.1 白楊透翅蛾

白楊透翅蛾分佈較為廣泛,會對楊柳科植物造成危害,受其危害最嚴重的是中東楊幼苗、銀白楊、毛白楊等。通常一年發生一代,很少會發生2代,其幼蟲在楊樹樹枝上過冬,到次年4月,過冬的幼蟲繼續取食,4月底會有部分幼蟲化蛹,5月中旬會有部分成蟲產生。幼苗的樹皮裂縫、傷口、頂梢、葉腋會有初孵的幼蟲侵入,且侵入的地方葉片枯死或脫落、側枝很多、頂梢枯萎,幼蟲在楊樹內鑽隧道,組織受刺激後會產生蟲癭,且樹木會遇風折斷,出現畸形生長與禿頂現象。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為了防治白楊透翅蛾,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 一是將2.5%敵殺死或1∶800的40%氧化樂果在苗圃蟲卵最多的時候進行噴灑,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 二是植樹時選取的苗木附近應沒有蟲源。
  • 三是使用50%磷胺乳油液40~6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40倍液來殺掉幼蟲,這樣楊樹在生長過程中傷口就能不斷癒合,不會有蟲癭出現。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2.2 春尺蛾

春尺蛾也叫柳尺蠖或春尺蠖,分佈較為廣泛,對沙柳、胡楊、沙果、梨、蘋果、桑、槐、柳、楊和沙棗等都有危害。該蟲害危害期較短、發生期較早、幼蟲的發育較快且擁有較大食量,容易出現暴食成災的現象。通常一年發生一代,在樹冠下面的土中以蛹的形式過冬、過夏,次年3月中下旬逐漸出土,4月上旬或中旬產卵,4月下旬開始孵化,5月危害最大,到了6月中旬,老熟的幼蟲繼續在土中化蛹,有4~7 d的預蛹期、9個月的蛹期、18~32d的幼蟲期。初孵的幼蟲會在花蕾與幼芽進行取食,幼蟲較大的會在葉片上進行取食,取食的葉片會殘缺不全甚至被完全吃光,幼蟲還會被風吹到其他樹木上併產生危害。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為了防治春尺蛾,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 一是在春尺蛾羽化與化蛹較多的時期進行除草,對其蛹室進行破壞,防止其出土。
  • 二是在春尺蛾成蟲的羽化期使用綁紮塑料、糖漿誘殺、燈光誘殺等方式進行防治。
  • 三是如果林分中該蟲害較為嚴重,應在幼蟲較多的時期以常規的濃度噴灑氧化樂果、溴氰菊酯、亞胺硫磷、敵百蟲等,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2.3 天牛

天牛種類較多,常見的有青楊天牛、雲斑天牛、桑天牛、光肩性天牛4種,會對核桃、榆樹、柳樹、楊樹等數十棵樹種造成威脅。一般4月下旬會爬出成蟲,有2~5 d的交尾期,產卵期約為2 d。在5月中旬,天牛的幼蟲會孵化出來對嫩枝造成危害。10月上旬,老熟的幼蟲會鑽進樹裡的蛹室並在次年3月化蛹。為了防治天牛,應使用有機磷農藥300倍液對樹幹進行噴灑,如50%殺螟松乳油、50%磷胺乳油、50%辛硫磷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等,避免天牛產卵及幼蟲孵化。

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措施

3 結語

運用病蟲害防治技術對楊樹病蟲害進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人員不但要做好楊樹潰瘍病、楊樹爛皮病、楊樹黑星病等楊樹病害防治工作,還要做好白楊透翅蛾、春尺蛾、天牛等楊樹蟲害防治工作。根據病蟲害的類型使用相應的防治技術,減少楊樹病蟲害,從而推動林業的發展。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