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生开始普及中医知识,对发展中医有用吗?

夏丽光


首先必须解决几个问题:

1.学中医有没有用?

2.学中医有没有必要?

3.小学生是否需要普及?

4.如何普及?

首先,我不是中医。我是十年前开始了解中医,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我爱父母,爱家人。

1989年除夕之夜,母亲因劳累,加之平时有高血压,爆发脑溢血去逝,年仅49岁。因为,家里没人懂医。现在看来,高血压是个屁,最好治。

2013年底,父亲因肾病去西京医院看专家,年近七十多岁的西医肾病专家看着我父亲肿得有平时两倍粗细的小腿,摇头说,这个病治不好。

无奈,只好上网查,几乎找不到治好的病例。好在西安中医肝肾病医院的广告,给了我希望,立即联系。咨询过后,说是8000元就能治好。于是,赶紧送去,治疗一个月,病没有被要求出院,花费两万多,并给带了九千元的中药西药。

然后就天天电疗,热敷,吃中药。没多久就又肿了,靠利尿药维持。隔一段时间,又要去住院治疗。真是花钱如流水。效果不尽人意。

再次出院后,又维持一个多,四个月时间对治疗效果失望,只好再次上网找资料,在360Doc个人图书馆上找到不少方案,一个个的试。终于有药方出现效果,并不满足,稍加改良后,果然有了期待已久的效验。

基本上,一个方子,坚持四个月,加上一些徵调整。肾综,终于被我治服。

六年了,肾病再也没有复发。

后来,又两次肺炎。第一次2017年,在两家医院(长庆职工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药),没治好,反有加重,无奈只好出院,回家改吃中荮,一个月治愈。

第二次肺部感染,2019年12月底发病,我没送医院,因与第一次症状相同,直接给中药,不效。于是,改吃中成药,大剂量服用。肺部发热症状消退,发生哮喘。我知道伤了阳气,于是用西药联用,化痰平喘,中成药纠偏,一周就好彻底了。

不能不说,父亲能存活至今,真的是靠中医药。但实际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好中医真的不多,中医在挣扎地活着。看看网上评论,几乎一边倒地要废医存药。

试问,当你的亲人(父母,儿女,妻子),得了肾病、癌症、肝硬化等,西医没把握,你要不要看中医试试?

上面的问题,我没回答。各自想想吧!

对了,同事母亲几年前肺癌是用中药治好。但他并没看中医。


斜阳夕照4


这两天我发现一个问题,我回答的关于健康方面的,头条不给推荐了,因为咱只是一个中医的自学者,没有权利。

虽然是这样,但我还是很欣慰,因为我以前有很多关于自学的文章,都受到大家的欢迊,朋友们也非常喜欢我的文章,这就足够了,如果大家喜欢,关注以后可以看没有点赞和阅读的,那些都是我的经验。

连我六岁的小外孙女,都知道学习按摩,给爷爷奶奶做,还给我做呢,她知道吃药不好,并且学习很快,架式对,我想以后慢慢教她,希望她即能自己调理身体,还能帮助家人。


知足常乐273298521


对医院没有用,对个人尤其农村人很有用,起码半生不用进医院,我本人将近80岁,我祖父是郎中,从祖父那里认识不少中草药,也懂得一些防病知识,所以我到60岁才第一次踏入镇卫生院,一般小病外伤都自已找药自治,如果人们都懂得一些中医药和保健知识,将大大减少医院的负担,于国于民都有用。


乡间孤魂


有用的!我家孩子就是生活在“中医保健”家庭环境,平时看的多,从小受益。

她自己说,要坚持以后学习中医,现在初三。

我问她,为什么要学中医,她说:“中医挺好的”

我说:学习中医很辛苦,大学要读五年。

她说,喜欢就好。


翠花的余生


中医与西医不同,学西医容易,三,四,五年工夫,只要熟记几个公式,几个西药制剂就能行医。西药限制西医术。

中医理论复杂,求真难,中医看人体与大自然为一体,以五行阴阳,四时节气辨证施治,理解难度大,需聪慧思维,否则容易误解。中医药来源广,品种多,其应用范围广。要学成中医,得漫长时间的实践。学中医十年,只能是学徒。从小学习中医知识,可以懂得中医保健知识,为将来学习中医学打好基础。但要以辅助学习为好,不影响德智体教育大纲为好。

以本人治病经验体会,发扬光大祖国中医学,是全民健康的福音。


无忧草2775


从小学开始普及中医知识实在没必要。

从公众层面,可以把中医作为一种历史题材,一种文化知识来认识或讨论,在某些教科书中,如文学、历史、自然,甚至在高等教育教科书中,可以提及中医,阐明官方承认或肯定中医的某些普及型知识、观点都是可以的。却完全没必要去普及具体的中医理论,因为哪怕是最基础的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或理解也至少需要初中生水平。中医是“学海”中的一滴水,是需要到大学才可介入的众多学科的一部分。

话说回来,历史和现实,中医都饱受诟病,争议不断,即使官方的认识也难统一,不要说从娃娃起,就是在成年人中,也难形成一致的观点。甚至到如今称中医为“骗子”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对于一种积淀数千年的伟大的中医文化,曾经立下不朽功勋的中医各个学科来说是很不公平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愚昧。十分必要对中医“正名”。

为不至于把对中医的偏见延续到将来,有必要从文化历史层面有一些权威性的认识,并把这些认识写入从小学开始的教科书。先不说中医将来会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一门科学,至少不至于让后人都来否定自己祖先的智慧和动机。

希望将来人对中医有一个统一而公正的认识。


华灯初上35014207


为什么要学中医哪?我不懂中医,所以我想知道中医从古至今治好过什么病?

现代医学攻克了麻疹天花麻风病,治好了肺结核肺炎肾炎阑尾炎病毒性肝炎等,疟疾和大部分肿瘤疾病,还有各种细菌感染,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搭桥,断肢再植、器官移植,还有狂犬疫苗肝炎疫苗等各种疫苗,抗蛇毒血清等等等等,试问中医从古至今攻克过什么病?中医的全部理论就是一本《黄帝内经》,几千年来理论就没什么突破和发展,而几千年前的人对自然和人体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用几千年前的理论来治病,能让人信服吗?!何况中医的那一套阴阳五行理论自己都解释不清楚。当然中药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果,证明对某些病症有效,所以,中医能保留的只是部分中草药而已。


仁者无敌171168718


从古至今都没有把中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更别说在小学就要善及,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会事得其反。人的大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熟的,小小年纪上学,对老师教的各种知识感到一头雾水,老师都要用实物模具辅助教学,教你我他都要指人作印象,教一二三还要变换实物,写自己的名字都要学几天。经过相当时间头脑才慢慢清醒,才有领会的能力。当习惯并有了学习兴趣的时候,上初中压力又来了,学科增多了,到了初三就很难保持以往的成绩。中医是一门健康知识,含药物知识和医术辨证,理论有些复杂,但是人从懂事开始,在成长过程中就出现一些毛病,就和药物打交道,知道药品对健康的作用,这和穿衣吃饭一样,孩子不教不学也会理解,这就是常识。但是小学就普及中医的话,孩子会接受不了这么多的知识,接受不了这么繁重的学习任务,会影响其他科的学习,使有的学生出现偏科,这对今后立足于社会谋生是不利的。学习中医应该是思想成熟出于爱好的选择,医学(包括中西医)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幼小的阶段普及,会引起个别孩子的好奇心,而不懂药物针对病症,恐怕会出现误服药物的现象。关于中医应该到了初中才宣传,然后卫校可招有志向的学生,医科犬院校招收有志向爱好的高考生,中医不宜在中小学普及。


实在132930237


中医理论严谨博大涵盖知识面广泛,所以有 上医治国 中医治人 下医治病之说。相比之下西医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大本5年只要认真学习应付一般的患者没问题。中医理论体系庞大,从易经起主干是 黄帝内经到枝干的神农本草经 难经 伤寒论 金柜要略,这些祖国医学的经典是学医者必备熟读的经典。历朝历代的开枝散叶,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一大批著作都是必须之书。综上所述大本5年这浩瀚的中医理论哪里掌握得了?况且中医是经验科学不实践根本不能临床。所以中医从娃娃抓起大有必要,但以青少年班特长班比较合理。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各种特长班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音体美特长班,为什么不可以有中医特长班?


田书吴


从小培养中医药知识是中医发展的唯一出路。首先肯定的一点,中医智识博大精深,这易匆容质疑的。但是中医药知识也并非象现代人想象的那么难学。我家居农村,周围山上的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粗略统计一下也有百种之多,可现在四十岁以下的人基不都不了解了。记得小时候我们到山上干活受点小伤,随时随地弄点刺菜汁涂上,止血又止痛,拉肚子了,烧点大蒜吃,感冒了弄点紫苏加个鸡蛋煮水喝发汉等等。虽然这些情况在当今看来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在上学之前就了解的。学习中医药知识是个点滴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靠几张盖有印章的纸就能治好病的。现在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医,主要原因是对中医不了解,如果全民对中医的了解有所增加,也将大大缩减骗子中医的用武之地。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遭到毁灭性的制约,全民学习中医药知识是恢复和发展中医最高效的途径,只有全民的医药知识水平提高了,身体素质才会提高,身体素质好了才能更好的发展科技与经济...!把中医药知识纳入到中小学教程将是中医传承与发展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