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國人把中醫的“鞋”弄丟了

《人民日報》:中國人把中醫的“鞋”弄丟了

1傳統中醫的根在民間很多民間中醫行醫處境尷尬。


一位醫學專家曾說:“中醫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學的。科學並不等於正確,不科學不說明它不正確。”


質疑中醫科學性的聲音由來已久,一直延續至今,根深蒂固。西方的船堅炮利已經讓很多中國人失掉文化自信,“中醫不科學”的帽子很難摘掉。


於是,儘管許多人並不反對中醫,但是希望用“科學”來改造中醫,認為科學化的中醫更安全有效。


但是,在現實中,科學化中醫變成了中醫西化。在某些人眼裡,“不科學”的中醫需要科學的西醫來驗證,中藥的有效性需要按西藥的方法進行臨床試驗。


有一技之長、會看病的民間中醫拿不到行醫資格證;而有的接受院校教育、拿到行醫資格證的畢業生卻不會看病。中醫界普遍是:“假大師滿天飛 ,真高人難出頭”的正常怪象。


“傳統中醫的根在民間,但很多民間中醫‘高人’行醫處境尷尬。”多位中醫界人士表示,“現行的執業醫師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和醫療市場的過度商業化,對中醫發展都很不利。”


中藥院內製劑要經過動物實驗、藥毒藥理多項驗證,“中藥西管”逼退了許多“靈丹妙藥”。


按照現在的申報註冊要求,每一個劑型算一個新品種,都需要做藥學研究和臨床試驗,這相當於把院內製劑作為一種新藥去開發。由於投入高、回報低,好多醫院只好選擇放棄使用院內製劑。(《中醫藥法》雖然有所改變,但真正落實還有很長一段路。)


《人民日報》:中國人把中醫的“鞋”弄丟了


2中醫和西醫是兩種思維方式,分屬不同的醫學體系。


中醫用來治療肺炎的麻杏石甘湯,並不像西藥一樣,湯藥中並沒有殺死肺炎病毒的成分。中醫治療原理是“堅盾”,提升人自身的免疫力。


西醫的治療原理是“利矛”,憑藉藥物或手術等各種方法,將侵入人體內的病毒斬盡殺絕,除惡務盡。用西醫的理論和方法解釋中醫,中醫永遠說不清、道不明。


以紅花油為例,它有1萬多種成分,而現代手段只能講清楚100多種。中醫西醫各有優劣、各有千秋,如果用現代科學改造中醫,反而害了中醫。


《人民日報》:中國人把中醫的“鞋”弄丟了


3牆裡開花牆外香,中醫在海外成了香餑餑。


“不科學”的中醫在西醫的發祥地,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中醫在美國是以洋中醫為主,來自中國的中醫師不足5%。美國為複方製劑審批亮出綠燈,複方丹參滴丸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進入美國只有一步之遙。丹參藥材標準被納入美國藥典,三七等5個品種被納入歐洲藥典。


我國中醫藥界10餘項循證醫學研究曾獲得國際高度認可,《英國心臟病雜誌》曾評論“中草藥為心衰治療帶來新希望”。


中醫在外國人眼中,關注點不是科學性,而是有效性。正如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理查·羅伯茨所說:“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的瑰寶,更是全人類的財富。”


牆裡開花牆外香,中醫在海外的發展,讓人想起《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的一句話:“只有當你遠離家鄉,來到某個陌生的地域,‘家鄉’的面目才會變得清晰起來。”


《人民日報》:中國人把中醫的“鞋”弄丟了


4別讓西醫這雙“科學”的鞋,束縛了中醫的發展。


假如我們用更多他者的視角、超越的眼光和包容的態度去面對中醫藥,那將是何種局面?


俗話說,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如果中醫這隻“腳”委屈憋氣地穿上“西化”這雙“鞋”,只能不斷地“削足適履”。


其實,鞋子不合適了,需要換的是鞋,而不是給腳動手術。只有為中醫量身打造合腳的“鞋”,中醫的腳步才能跟得上時代,千萬別讓所謂“科學”束縛了中醫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