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更喜欢项羽,而不是“胜利者”刘邦?

温陵游人


谈起项羽,似乎总能把他与“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等不好的词联系在一起,而他的老对手刘邦则有“知人善用”、“广纳谏言”等美名,可随着时代变迁,后人们越来越以公正的眼光看待过去的历史,发现汉高祖刘邦并非“完人”,西楚霸王项羽也绝不是个“莽夫”。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写下《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表达了对项羽的敬佩与感叹。在《史记》中“本纪”所记录的大都是皇帝,其中项羽并没有成为皇帝,司马迁把他归入“本纪”则表达了对项羽的尊重。后人们对两位伟人的评价也越来越客观,如今项羽的“粉丝”更是只多不少,为什么人们更喜欢项羽,而不是“胜利者”刘邦呢?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根据《史记》记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可见项家在楚国属于贵族,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只有贵族才是统治阶层的核心,而奴隶造反、平民起义乃是大逆不道,为什么陈胜吴广的起义会失败,为什么刘邦起义要想尽办法拉拢六国贵族,相反贵族出身的项羽就有一道天然的保护符,是士大夫等贵族阶层的代表,他可以决定立谁为楚王,也可以将其废之,自己称王。宣扬项羽,其实就是宣扬士族大夫,维护贵族的地位,而站在他对立面的刘邦,不仅地位地下,还是个“泼皮无赖”,孰胜孰负,或许一目了然。

曾经有人说项羽是个莽夫,只懂武力不识谋略,还赶走了全军唯一的智囊范增,然而闻名天下的西楚霸王真的看不破陈平的“反间计”吗?其实项羽早已忍耐其多时,虽然敬称为“亚父”,但范增并无半点长辈的仁慈和蔼,鸿门宴上,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如此贬低的话语,也寒了项羽的心,项羽不杀刘邦,是看在过去情谊,却被当成“优柔寡断”。

这么一位重情重义的汉子,与妻虞姬的爱情故事令人惋惜,“今世只爱君一人”,而项羽年轻英俊、勇武盖世,只爱虞姬一人,却是难得。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纵使一代霸王也无回天之力“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若带虞姬突围,伤的是那些忠于自己的部下的心;若是修书一封,请求刘邦放过自己的妻子,可乱世之中这个弱女子又何以安家,况且虞姬的美貌冠绝天下,刘邦真的会放过她吗?而为了不使项羽为难,虞姬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样丰满了项羽的人物形象,“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俗话说得好:“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而作为楚汉争霸的最后失败者,项羽却打破了这条历史的真理,使无情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即使四面楚歌,亦有虞姬相随;战败后一无所有,江东父老也愿拥其再称王。他既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近古以来未曾有的英雄,又是一个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性情乖张暴戾,只晓武力而不谙谋略的匹夫,也正是如此,他的优点与缺点给了后人们非常直观的感受,不只是项羽的亲朋好友对他充满敬重,他的敌人们莫不敢嘲笑,甚至他死后越来越多的人钦佩仰慕他,比起城府颇深的刘邦,正是这一份有情有义、大恨大爱,赢得了后人们的敬仰吧。


邓海春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于刘邦和项羽这对冤家,我们有自己的喜好和理解,毫无疑问,项羽的名声要比刘邦好太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小白为大家分析一波,由有不合理,请大家多多指教。

司马迁史记

刘邦项羽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无数属于他们的痕迹已被历史无情的抹去,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文献中史记无疑是最权威的,但也只是相对的。



司马迁遭下狱,为编制史记遭腐刑。或许是因为对汉武帝的怨气倾诉到他曾祖父那,又或许因为项羽的遭遇和他类似,有点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缘故。

我们翻开史记的《项羽本纪》和《高帝本纪》,你会发现前者比后者精彩太多,水平没法比。史记的潜移默化影响了人们对二者的认知,一直到今日。

再加上古代那些失意的文人墨客,也和司马迁一样,认为和项羽那样英雄惜英雄,留下了无数和项羽有关的诗词歌赋,为今人读来神清气爽,更加喜爱项羽。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传播

美国的文化和我中华不甚相同,其中个人英雄主义就美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近些年,美国文化输出加剧,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更信奉美国那一套。

好,接下来回到主题。刘邦打仗靠谁?韩信,灌婴,夏侯婴,樊哙……刘邦自己上吗?不。

项羽打仗靠谁?项羽,项羽,项羽……从美国那一套来说,项羽完胜。这就是文化侵略的巨大能力。



二者身份的差距

项羽是谁?楚国贵族 ,名将项燕的孙子。

刘邦是谁?丰沛之间的一个小小的平民百姓。

楚国贵族代表了六国利益,他反秦是应该的,这好像是他的使命,他当西楚霸王很应该,很合理。贵族当皇帝没人说什么。


刘邦,你一个小小的亭长,给你一个汉王,你就应该感恩戴德,你凭什么反抗。今日很多人的想法不就和当年项羽范增想的一样吗?

同样道理的朱元璋不就是这个下场吗?虽然朱元璋杀功臣让人诟病,我也不赞同。但不就有很多人拿他的出身说事吗?相反,本身就是贵族的李渊,赵匡胤这些夺取皇位的方式不更让人恶心吗?

👏👏👏


不咸人


论我中国英雄,大多结局不太乐观。为什么喜欢项羽的多呢?只因成帝王者不择手段,其狠毒让人毛骨悚然。刘邦也将其发挥的淋淋尽至。



小先生666666



其实我们并不是更喜欢项羽,而是我们的文化特色一直在做着悲天悯人的善事、盛举。

项羽是什么人?

那是一代雄杰,也是一朵奇葩,更是一个另类。他的存在与争锋,恰巧印证了五千年文明史的光怪陆离、五色斑斓。他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使得这位本可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纠纠壮夫自打甫一出世,就套上了悲剧的光环,让他一直压抑在那个用悲情笼罩的悲殇之中。

论武力,他是笑傲天下的英雄,可以纵横天下所向披靡;论出身,他是胄室苗裔,有着聚集统辖的高贵血脉;论人品,他是直抒胸臆不会藏掖,兼怀妇人之仁;论能力,他是秦末义军的统帅,威服四海号令天下。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在楚汉相争之中被赶出局,身死国灭,连个囫囵尸首都没能获取。还有他的乌骓马,还有他的虞美人。

而刘邦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地痞无赖,身无长技,也没十分本事,却能在以弱对强的争霸中拔得头筹,赢得江山,实在是对个人魅力和品质的极大讽刺。而他竟然坐稳了三百年汉室天下,让大汉的旗帜猎猎飞扬。

我们文化的特点,就是对弱者的极大悲悯与同情。鸿门宴上,我们同情的天平倾向了刘邦,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弱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而最终的结史,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和历史一样,都对这段过往生发了由内而外的悲悯,由此而上溯,上升到一个世俗和情怀的高度,不由自主的就对楚霸王的遭遇寄予了相当成分的同情,这也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所决定的。



龙吟148119260


成王败寇,中国人向来是以成败论英雄的。项羽却是个例外,虽败犹荣,收到广大的同情和垂爱。项羽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尊为英雄。究其根本,不外乎几个原因。

第一、史书的偏向性。由于古代文化是讲究正统和传承的,皇位就该是传承的,而不是通过暴乱和起义篡夺的。所以,刘邦从一介平民,通过战争获得皇权,是反对的。在平民刘邦和贵族项羽之间,史书上自然又贬刘褒项的倾向。《史记》作为最重要的正统史书,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史记中贬刘褒项,让项羽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第二、传统的道德取向。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贵族、士、大夫的思想是占据主流的。平民造反、奴隶起义那是大逆不道的。宣扬刘邦,就是宣扬造反,对社会的稳定和平是非常不利的。相反,贵族出生的项羽,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人物,作为刘邦的对手,宣扬抬高项羽,就是宣扬士、大夫阶层自己。这种主流思想,自然影响深远。

第三、个人魅力不同。项羽世家出身,文能赋诗,武能扛鼎,英武一世,能征善战,并且仁厚爽直,深情,有骨气,是真男儿本色,符合英雄的形象和气质。刘邦呢,地痞流氓出身,诡计多端,为了利益,不顾父亲和妻儿的性命,活脱脱一个不忠不孝不仁的形象。两者一比较,黑白一目了然。

正是因为这几方面的原因,项羽虽然失败,但仍然被人们做为英雄传唱。

项羽,作为一个悲情的英雄,更多地让文人雅士们面对失败和挫折来安慰和自勉。

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最好的诠释。


阿呆梦话


我们经常说成王败寇,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也确实是这样,但是项羽是一个例外,楚汉战争结束后,胜利者是刘邦,失败者是项羽,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中,写的诗或者词,写项羽的较多,写刘邦的较少,而且很多都是为项羽惋惜的,在这里先下一个结论:项羽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更喜欢项羽,而不是“胜利者”刘邦?

1、从出身来讲,项羽是名门之后,刘邦是一个泥腿子。

很多人可能纠结这一点,按道理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民百姓出身,应该和刘邦的共同话语更多,项羽身为贵族,和我们距离太远。

话这么说没错,但是我们中国人也有贵族情节,很多人也都梦想着成为贵族,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对项羽的出身是非常羡慕的,谁不想出身在贵族家庭呢?而刘邦就不同了,太像一个平凡人,出身不好,个人也没有什么英雄气概,甚至逃跑,哭泣等等,我们对于英雄的崇拜也自然而然的对项羽有好感。

2、项羽个人能力太突出,一身热血

项羽举鼎可谓是名震天下,中国转变到父系社会以后,对于男性的力量是非常看重的,而项羽可以号称中国古往今来第一战神,个人武力值达到巅峰,个人能力太过于耀眼,而刘邦呢,打不过就跑,还经常耍无赖,从性格到能力都远逊于项羽

3、项羽个人的贵族气质

项羽出身名门之后,身上自带一种贵族气质,不肯折腰事权贵,也不肯委曲求全,当项羽被刘邦追到乌江边上的时候,项羽本有机会渡河东山再起,但是项羽放弃了这个机会,或许有人说项羽在这点上很蠢,明明有机会逃走为什么放弃求生的机会,可以大胆的说,如果项羽渡河了,那么我们对项羽也就不会这么崇拜了,这正是项羽让人崇拜的原因,即使失败,也是失败的光明正大,宁死不屈。

作为一个对比就可以看出来,韩信作为“初汉三杰”之一,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但是说起韩信,也依然有“胯下之辱”,这样的耻辱伴随着韩信的一生,直到现在我们有的人也会认为韩信没有气节,男儿膝下有黄金,堂堂七尺男儿,怎么甘愿受此大辱。

而项羽正是那种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人,我们中国人对于气节这点还是非常看重的。

因此综合以上原因,很多人崇拜项羽,而不是“胜利者”刘邦,后世的文人骚客也都替项羽惋惜。最后附上一首宋代才女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历史谈笑阁


莫以成败论英雄!

如果以成王败寇的标准来来判断成功和失败,很显然刘邦是成功者,而项羽是失败者!但是为什么有一部分人会对失败者项羽抱以同情和惋惜,而对成功者刘邦,却嗤之以鼻呢?


个人认为原因有二:

一.项羽光明磊落,而刘邦却狡诈厚黑

我们不可否认项羽身上的缺点也是不少,比如残暴不仁,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这些性格弱点也是造成他最终自刎乌江的悲剧的主要原因。但是项羽身上还是有很多闪光点让包括亲人在内的很多人欣赏,尤其是项羽身上的一些贵族品质。比如项羽是勇战派的代表,“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在各路反秦大军当中,是项羽给了秦军最致命的一击。 可以说项羽是在所有反秦力量当中出力最多贡献最大的人,但是胜利的最终果实却被刘邦所摘!相比之下,刘邦的权谋之术要比项羽高明得多!最终项羽令人惊艳的军事才能最终还是败给了刘邦高超的政治才能。在一些人看来,刘邦的所作所为并不光明磊落反而还显得有点卑鄙无耻。可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刘邦在与相比项羽的对比当中,形象就矮了一大截。

二.项羽身上的一些品质符合后世儒家对英雄的定义标准。

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后世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文化主流思想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在刘邦的曾孙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而项羽的形象更符合儒家文化对英雄的定义,相比之下,甚至有一些痞气的刘邦,就不那么受儒家文化的待见。就连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在对刘邦和项羽两人评价时情感上都倾向于项羽,更不用说后世的一些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学者了。由此可见文化传播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刘邦和项羽成功和失败的讨论,一直是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俱往矣,英雄已逝,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却在延续!


亘古怀念说史


自古以来,中国的主流价值观都是“成王败寇”。只要你是最终的胜利者,你的缺点也能被说成优点;只要你成功了,随便说一句话就能被解读出无数深意。相反,如果你是失败者,那么你将一无是处。与之对应的一句话就是“破鼓众人捶,墙倒众人推”。

归根结底,这是一种“羊群效应”。大家都去追捧的,你也会去追捧;别人都去唾骂的,你也会去唾骂。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样会显得你很合群,不各色,而且很安全。至于真相,谁在乎呢?

但是,在民间,存在着另一种与“成王败寇”价值观完全相反的“悲剧英雄观”。

什么是悲剧英雄观?

如果一个英雄人物,才能、品德都是上流,本该成功,却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百姓把它称为命运,而失败了。那么这个人物,将获得百姓的爱戴。

在百姓心中,项羽就是这种悲剧英雄。

“成王败寇”和“悲剧英雄观”共存于民间百姓心中。看似矛盾,却完全自洽。

悲剧英雄观对照的是百姓心中的另一个自己。不信的话,你可以去和那些上了年纪的普通百姓交谈,你会发现,他们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有才能、有品德,而且曾经有过一两次特别好的机会能够成功,最终却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偶然原因,没能成功。他们也把这些原因称为命运。

瞧瞧,和项羽一样一样的。

他们爱戴项羽这样的悲剧英雄,其实是代入了自己。

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问题,也不是个例。他们会说,你瞧,项羽这样的大英雄也敌不过命运啊。

其实,世事本来就如此,每个人——包括所有平庸至极的人,一生也会有一两次机会改变命运,但能够抓住机会的,本来就是凤毛麟角。

所以,这不是命运,这是规律。

永远只有极少数的精英抓住机会改变庸常的生活,剩下的那些普通人,只能度过漫长的乏味的庸常的一生。

事实永远胜于雄辩。不管百姓如何把刘邦描绘成小人,又把项羽描绘成大英雄,都改变不了项羽失败的结果。最终,刘邦留下了四百年大汉王朝,而项羽只能活在诗人的诗句中。

归根结底,“悲剧英雄观”只是一种感性的心理安慰;真正主流的,还是“成王败寇”。

你可以在主观上不喜欢,但你无法改变这个客观事实。而让主观服从客观,不要过分异想天开,是一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趣谈国史


力拨山兮盖无双,气数尽兮大老粗,不会用人暴劣野蛮何以治天下,韩信,陈平,英布多为他的部将,一个亚父都不能顺用,死有余辜不值同情,反观刘邦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有功必扬,仁义道德因而天下奇士多用命共助夺取天下,胜者王侯败者为寇乃天道也。






94310417小云


因为人们喜欢的是文学作品里的项羽,文学作品这东西,看看苏定方、陈世美被文学作品描写成什么样子就知道了。汉高帝在元以前,民间的口碑都是十分不错的。但元朝的时候出现了一曲戏剧《哨遍·高祖还乡》这是元曲作家睢景臣的套曲作品。此曲以嬉笑怒骂的手法,通过一个熟悉刘邦底细的乡民的口吻,把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之举,写出一场滑稽可笑的闹剧,以辛辣的语言,剥露了刘邦微贱时期的丑恶行径,从而揭露了刘邦的无赖出身,剥下封建帝王的神圣面具,还其欺压百姓的真面目。全曲情节鲜明,形象生动,角度独特,风格朴野,诙谐泼辣,对比手法的运用,揭示本质,具有强烈的喜剧性与讽刺性,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口语化特点,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具有漫画与野史的风格。

这出戏剧开了小说戏曲黑汉太祖的先河,小说和戏曲向来都是容易在民间流传开来的东西。就如现在书籍和资料那么容易被查阅到,但现代民众有几个去看这些专门的资料的?都是看电视剧小说再加上自己的喜恶自行脑补历史,更何况古代。而民众看戏剧(影视剧、小说)图个乐子,很少去细究其中的真伪和深沉次的内容,而且这些东西本来就有很强的主观性。如构造故事内容的基本原则从古至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大部分的故事推进情节的方式都是正义与邪恶、高尚与低劣的对比来设置推动故事的要素。创作者为了自己的喜好或者某种目的就会采用衬托、或者暗喻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民众喜闻乐见、而且乐此不疲,如英雄与恶霸、指桑骂槐)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是感性支配理性的,所以创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都是采用大量的感性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说了这么多,开始解析《高祖还乡》这首套曲作品,首先你要知道的是,这是以汉太祖隐喻元朝皇帝每年回家乡祭祖而创作的作品,就能搞清楚我接下来所说的话。元朝实行两都制度,一个是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每年秋天都要回蒙古的老家祭祖,这就是另外一个都。古代皇帝出行,声势浩大。随行的队伍像几条长龙,这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所以就有了这个指桑骂槐的《高祖还乡》。他为了突出皇帝的丑恶,特地用民众所不喜的方面来刻画皇帝,贪酒、赖债、明抢、暗偷、胡作非为的流氓,可是居然改名换姓称作什么“汉高祖”。作品以乡民的独特视角来刻划汉高祖。乡民是无知的,又是有识的;他的看法多属误解,但又反映出许多真实。无知与有识、误解与真实相交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乡民复杂而变形的内心世界。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个世界里遭到了最无情的嘲弄,完全失去了他的庄严与神圣,展现了无法伪装的本来面目。

所以,为了刻画项羽的英雄气概,在文学作品里面只能丑化刘邦了。前面也说过文学作品易被民众所接受和喜爱,举个最好的例子,如百家讲坛的王立群,来看看他的资料“王立群,男,著名文化学者,1945年3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主攻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看到没有?文化学者…… 再来看看说刘邦没有亲手打下一座城池的易中天……易中天(Yi Zhongtian),男,汉族,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1992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5年4月声明已经退休。哈哈,又是文学专业的。

看到一句评论王立群、易中天最精辟的一句话。“就是一说书的”他们对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吗?能有历史学家正确的历史观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