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零成本就能月入上萬?自媒體是否真的靠譜

毋庸置疑,如今正是流量的時代。


與此同時,自媒體成為了許多人的選擇。足不出戶的工作方式,告別了地鐵、公交和堵車。工作時間也比較自由。

在家工作,零成本就能月入上萬?自媒體是否真的靠譜

但好景不長,如今人人都可為自媒體,且相對門檻較低,這個行業顯然已經步入紅海。原來看視頻、看文章的人,都去拍視頻、寫文章了。


流量能源似乎面臨枯竭,而靠自媒體賺錢,也變得競爭激烈了。


現在不管是購物平臺,自媒體平臺還是社交平臺,隨便點擊一下“刷新”鍵就有不計其數的信息湧過來。而自媒體,並不是人們生活必須的。流量的競爭如此激烈,自媒體中是否還存在一片“藍海”呢?


“神仙打架”的自媒體


自媒體的類型可謂非常豐富,分享新聞、生活、美妝的大有人在。


  • “美妝博主”:只要在家中,對著鏡頭化妝、曬自己的衣櫃就能輕輕鬆鬆賺錢。
  • “吃播博主”,直接吃就完事兒了,甚至不需要任何技術含量。
  • “影視博主”,分享好看的影視劇,並發表主觀觀點。
  • ……
在家工作,零成本就能月入上萬?自媒體是否真的靠譜

前段時間超級“火”的百元系列

以上例子,在獲取了一定的流量後,就能接各大品牌的推廣獲取利潤。這樣的賺錢方式,應該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


在家工作,零成本就能月入上萬?自媒體是否真的靠譜

但是,視頻製作並不是想象中容易的。拍視頻需要一定的啟動資金,最基礎的是相機,此外還有許多其他設備。視頻剪輯需要掌握一定的剪輯技巧。以及在這個年代,設備幾乎沒多久就要更新一次。許多博主都是用愛發電,利潤少得可憐,卻要在硬件上投下一大筆錢。

在家工作,零成本就能月入上萬?自媒體是否真的靠譜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現在各種各樣的視頻“遍地開花”,觀眾的眼光也變高了。如何讓別人關注到自己成了最大的問題。


無獨有偶,備受青睞的自媒體寫作,門檻甚至比拍視頻更低。可越低的門檻,意味著的是更激烈的競爭。所以自媒體寫作,其實隱藏了許多的玄機:如何去迎合觀眾的口味;如何寫文章的標題;如何配圖,都是一門學問。


顯然,純文字很明顯已經符合不了當前許多人的審美了。圖片本就比文字更易讓群眾接受,況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網友看文字消息的速度實在有限。


如今的自媒體和當初的自媒體


最初,自媒體於許多人來說,更多的是找到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不需要特定的舞臺,網絡就是一個能把自己展現給世界的平臺。然而,隨之而來的商業性,卻讓許多人開始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這也是導致許多文章、視頻千篇一律,批量化生產,讀者審美疲勞的原因。


有人認為自媒體來錢非常快,其實他們只看到了“來錢”的過程,而忽略了前期漫長的準備時間。許多信息的排行,都有熱度榜。而那些觀看人數少得可憐的文章,自然就更加無人問津。


自媒體並不簡單,也並不“快餐化”。


在家工作,零成本就能月入上萬?自媒體是否真的靠譜

自媒體是需要創新的,它應該凝聚了一個人的心血,而不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流水線工程。許多人抱著迫切賺錢的慾望去拍視頻、寫文章,卻又忍受不了漫長的前期過程,最後往往是以失敗告終。


我認為,如果迴歸初心,或許可以脫穎而出。因為你要抓住的應該是人心,而不是單純地將粉絲當成“流量”和“錢”。


自媒體的飯圈文化


自媒體也有其獨特的“飯圈文化”。文章、圖片和視頻,這些都是相對機械的,而最重要的是它們映射出的那個“人”。


拿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舉例——歐·亨利。最初認識他是在中學的課本上,那一篇《二十年後》,讓我接觸到了他獨特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寫作方式。

在家工作,零成本就能月入上萬?自媒體是否真的靠譜

歐·亨利30歲時

之後又去拜讀了他的多個作品:《最後一片葉子》、《麥琪的禮物》等等。


從單一的作品,再到多個作品,最後發現了作者的魅力,應該是大多數粉絲的“入坑”方式。


英語中,有時會將“你是我的偶像”翻譯成“你是我最想成為的那個人”。


這也是許多從事自媒體行業的作者,非常願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的理由。他們發自拍,拍攝vlog,都是想為自己打上獨特的標籤——我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


在家工作,零成本就能月入上萬?自媒體是否真的靠譜


從作品能感受到的關於作者本人的內容十分有限,而真正喜歡上了一個作者,就會想要去了解他的是生活。就像許多觀眾都非常喜歡看“綜藝”。


同時,生活也是非常“接地氣”的話題,許多人上網也是想尋找一個放鬆身心的機會。而他人的生活,往往也會帶給自己對生活的憧憬。


成功的自媒體工作者,都是有自己人格魅力的人。



物以稀為貴

考證和學歷,許多人提升自己是為了讓自己更加“稀有”。


而自媒體的魅力就是能告訴更多的人:你就是你,只此一個。


如果說“創新”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看到你,那麼“獨特”,就是你留住他們的最好方式。


很多優質的好文章,可以寫出相似的人很多。就算昨天沒有、今天沒有、明天沒有,未來也一定會有。但是第二個你永遠不可能出現,流量的藍海就在此。文字是冰冷的,但你是鮮活的。只有當別人發現你是無可替代的,那才是真正的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