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情授


七大名著的形成

在当下,提到“四大名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指的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但是提到“七大名著”,这个概念却让人颇感陌生。

其实“七大名著”这种说法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只不过是当代人经过一番总结,形成了“七大名著”这个概念。

这一切要从晚明说起。晚明大才子冯梦龙归纳了“四大奇书”的概念。“四大奇书”包括《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以及《金瓶梅》。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四大奇书”对于统治者来说,有多部不被统治者所喜悦:比如说《西游记》曾被明朝朝廷宣布为禁书,而《金瓶梅》则被视为诲淫诲盗的书籍,《水浒传》因为鼓吹打家劫舍,也有过多次被朝廷封杀的记录。不过,文学属于思想的一种表达,而思想管控是封建统治者所做不到的。因此不论明朝帝王怎么封杀《西游记》,还是拦不住《西游记》等图书在民间流传。

到了清代,《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及《聊斋志异》相继问世。由于《金瓶梅》在某些方面的描绘让很多人不接受,因此,清朝人习惯上将除了《金瓶梅》之外的“四大奇书”和《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相提并论。并在民国初年前后,有了“六大名著”的说法。近年来,有文史爱好者考虑《金瓶梅》和“六大名著”曾经排列在一起,于是有了“七大名著”的说法。

四大名著的来历

事实上,“四大名著”的说法源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说法比“六大名著”晚几十年。

所谓“四大名著”的说法产生背景,是在新中国成立初年。有关部门认为,人民群众应当有一定的文艺熏陶,但是旧社会留下来的文学作品未免有良莠不齐的情况,此外,考虑当时民众的阅读水平能力,经过千挑万选,相关主管部门决定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合订为四大名著,进行出版,由此《四大名著》的说法产生。

落选原因

那么,为什么《聊斋志异》等三部作品没能入选?

个人认为: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倡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而“四大名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作此类思想的宣传:

比如《西游记》,猴子敢于挑战天庭,被视为革命精神;

比如《水浒传》,梁山好汉敢于挑战大宋朝廷,被视为革命精神;

比如《红楼梦》,揭示了豪门大族的没落,被视为封建主义必将灭亡的证明,因此值得提倡;

比如《三国演义》,通过汉魏的兴衰,向民众普及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值得提倡。

而相对来说,《金瓶梅》不适合主流群众阅读,《聊斋志异》被视为糟粕太多,而《儒林外史》的可读性较弱,而且教育意义不及《四大名著》,因此落选。


藤树先生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四大名著我们都知道,分别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

有人说明清时期其实是由七大名著的,为什么后人只记得这四本呢?那另外的三本又有些什么呢?

一、《金瓶梅》

《金瓶梅》是明朝时期由兰陵笑笑生所著的一部人情题材的小说,题目由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的名字组成。描述了官僚、富商和恶霸这些势力对人民的迫害,以及社会的黑暗、腐败和人心的炎凉和麻木。但是到了清朝因为内容原因,被康熙列为禁书。

二、《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也就是我们说的《聊斋》。“聊斋”原本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先生家中书房的名字,这本书主要记录了蒲松龄在这间书房中的所思所想,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聊斋志异》。这本书以灵异的故事侧面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败,表达了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支持自由恋爱的思想。

三、《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讽刺八股科举制度的长篇小说。

除了《金瓶梅》是因为内容不雅所以被列为禁书,这两本在当时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两本书,都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所以清朝末期的时候也是有“六大名著”这个说法的,并且还很流行。但是到了民国时期,也许是当时的人对于四这个数字有什么执念吧,比如说有四大发明和四大天王都是“四”,所以这两本也被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删掉了。


江水趣谈


提起名著,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是咱们的四大经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但是其实在历史上咱们有一段时间是不止这么几本著作的,那时候一共有七本名著(中国古代人似乎对七这个数字情有独钟:一周是七天、颜色有七色、人有七情、七夕节等),除了上述的四本之外,还要再加上《金瓶梅》、《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这三本,下面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三本著作在“七大名著”中的“消亡史”,看看为何它们在“名著”中来了又走。



《金瓶梅》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成书于明朝中晚期,作者兰陵笑笑生。本书的名称就是来源于书中的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在她们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得名。《金瓶梅》借用了《水浒传》里武松杀嫂这一典故,并以此为引,通过对邪恶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的叙述全方位立体地揭示了明朝中晚期以来社会的腐败堕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现代更是被翻拍演绎成了多部影视作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金瓶梅》有许多情节比较情色露骨,所以一直被列为了禁书(其实实际上应该在此之前,《金瓶梅》就已经成为了禁书)。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文言神话小说 ,本书表达的情感十分丰富:不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了封建腐朽的科举制度,表达了强烈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思想;而且通过神话的角度,描写了很多奇异的“人妖之恋”来表达自己对理想自由爱情的向往,这在正处于清王朝这个封建时期的中国来说自然显得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聊斋后来也曾经多次被翻拍,但似乎效果都不太理想,至今都没有一个像六小龄童版《西游记》、李雪健版《水浒传》、唐国强版《三国演义》这样公认比较经典的版本。



因为《聊斋志异》中宣传的反封建反科举以及自由恋爱思想太过“潮流”,可以说“糟粕”太多,所以这本书可能在清朝时期就被禁了,建国后也可能考虑到如果把这本书列为“名著”可能会影响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不利于老师开展教育,这本书也就没有被选进“名著”之列了。不过所幸的是,这部书虽然没有成为评为经典供人传扬,但是现在好歹也还能随手就买来一本,自己欣赏阅读还是不成问题的,相比起《金瓶梅》它的处境还是好多了。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为清代吴敬梓创作,成书于乾隆年间。本书用写实主义描述了各类人对于功名的不同态度揭示了清朝吏治的腐败、科举制度的巨大弊端(其中就产生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典故:范进中举)、害人的礼教等,并对此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嘲讽,可以说本书标志了中国古代讽刺小说达到了一个不小的高峰。对此书,后人的评价也是相当之好,著名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说它是:“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指,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相比于前两本,《儒林外史》算是翻拍的比较少的了,所以在公众的知名度可能算起来也要比它们稍差一点。



《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算起来应该是属于同时代的两个作品,其抨击的对象又是大同小异,所以我认为他们被强制在“名著上下架”的原因也应该差不离,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虽然《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能够成为我们的名著之一,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们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地位,他们仍然是作品所属的时代乃至于今天的优秀作品,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瑰宝!


历史漫谈君


被删掉的三本名著,即:《金瓶梅》、《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明朝的冯梦龙,曾把《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和《西游记》四本巨著列为四大奇书。虽说《金瓶梅》的文学艺术价值可能超过现在的四大名著,但由于《金瓶梅》并非能够雅俗共赏的著作,因此,清朝的康熙皇帝就将这本书列入禁书范畴。

当《金瓶梅》被列为禁书后,也就从四大奇书中被剔除了,而在乾隆年间问世的《红楼梦》则当仁不让地占据了这个位置。

不过,在康乾时期,还出现了两本奇书,分别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两本奇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曹雪芹的《红楼梦》。

于是乎,在清末民初,就有了六大奇书或者六大名著的说法,还曾流行一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作为第一批小说名著正式出版,而《水浒传》和《西游记》也在不久后出版,这四本名著就形成了一个系列的丛书。

当时人们比较热衷于定义“四大”,所以,这四本书就被人们称为“四大名著”。

由于《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四大名著不是同一时期出版的,而且也不是同一系列的丛书,所以就没有归入“四大”的范畴。

至此,原本的七大名著,“金聊儒”因为各种原因被删掉,到现在,就只剩下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以至于“金聊儒”的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和“水三西红”相媲美。


金兔历史


“七大名著”为何到最后成了“四大名著”?

从小我们就知道我国有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但在这之前是有七大名著的。由于一些原因,其中有三部小说被删除了,所以目前只说四大名著了。

其他被删除的三部书就是我们也是比较熟悉的《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金瓶梅》这三部。这三部书中的二部被删除的原因是被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政权需要,被列为禁书,不让大众百姓观看。下面让我们就来了鲜一下这三部书小说。

1、《金瓶梅》。

《金瓶梅》,这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由兰陵笑笑生写就而成。

《金瓶梅》的书名是由这部书中的三个女主角,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各取其中一字而成的。这部小说的故事是由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一段变化演绎来的。它通过对西门庆所代表的黑恶势力,以及他的家庭糜烂生活的描述,揭露了明代社会的黑暗和政治腐败,具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价值。自成书以来就一直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金瓶梅》小说里在描写男女之事的情节上过于渲染和露骨,因此,一直被政府被列为禁书。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是由我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小说集共有491篇小说,书的主要内容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极大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摧残。表达了强力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愿望。书中还描写了很多爱情方面的内容,通过传说印花妖狐魅和人之间的恋爱情感,充分表达了当时人们对自由的爱情向往。

但《聊斋志异》的故事,揭露的是当时社会的科举和社会政治制度。触动了统治阶级的神经,因此,《聊斋志异》同样被统治阶级列为禁书。

3、《儒林外史》。

清代小说《儒林外史》是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全书一共五十六回,小说主要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腐败、以及科举的弊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护摧残。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由于小说采用了比较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这部书一直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代表。

不知为什么《儒林外史》没有被清廷政府列为禁书,这也是比较出乎人们意料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儒林外史》和其他二部一样也没能列入到四大名著之中。


D东哥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三本被删?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海如烟,散文,赋,唐诗宋词,元曲,最后是明清的小说。而现在说的四大名著就是明清时期的小说。

但是在建国之前其实大家公认的是“七大名著”,除了现在的四大名著之外,另外三本分别是“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金瓶梅”。

这七部书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七部书变成了四部。主要原因大致是以下几点。

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到1966年期间,人民文学出版社应出版计划要求,先后印刷了《水浒》—267万册,《三国》—646万册,《红楼》—284万册,《西游》-379万册,是当时古典文学类图书中印量最大的几种,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书荒”的原因,“四大名著”几乎成了当时人们的必读书。等到80年代,“四大名著”的说法已经开始流传,直至90年代开始正式用“四大名著”名义出版这几本小说了。

简而言之,“四大名著”这一说法是1949年之后,伴随着人文社大范围传播这4本书,才逐渐出现并深入人心的。

那为什么其他三本就不能大范围传播呢?

被删除的三本在当时不适合民众阅读

《金瓶梅》是一部少儿不宜的书。这部书里面有很多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内容,于是自成书之日起,这部书就多次被列为禁书。而且从艺术成就上来说这部书不如《红楼梦》,所以有了《红楼梦》就不需要再弄一部内容存在很大争议,艺术水准也相对差一些的书了。

《聊斋志异》的全文言式写法,决定了它本身的推广难度比四大名著大了很多,一般普通的读者很难读懂原文,就算是专门读中文专业的学生或研究专家,在很多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上,也是摸不着头脑。整体行文方式和故事架构都和其他四本名著大相径庭,自然成了被删减的对象。虽然删去了但是这部书的价值还是很高的,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讽刺型的小说,它深刻的思想意义就在于对社会丑陋现象的无情揭露和批判,但也正是因为它过于深刻的讽刺意味,让它不一定适合广泛的阅读,人性的丑陋始终都是存在的,但这个社会更多的还是在通过推崇真善美来给人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总结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纯洁,《三国演义》中关羽、诸葛亮的忠义精神,《水浒传》中武松、林冲等人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西游记》中孙悟空斩妖除魔的英雄精神,才是人们更乐见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价值观。


历史杂谭


按照解题思路,应该是这样回答——

第一,“七大名著”是啥?
第二,“四大名著”是啥?
第三,为啥删掉了那三部?

其实这样回答也有问题——

第一,能够百度到的东西,就不值得再费笔墨;
第二,“四大名著”耳熟能详,“七大名著”其实并未有盖论。

下面说一下我的理解与回答:

第一,大家一定发现了,所谓的“几大名著”其实都指小说,而小说这种题材,是到了明清时期才兴盛起来。

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固定模式,每一种题材都对应着当时的经济文化。

  1. 比如唐诗,大唐气象就是这么壮阔,怎么写怎么给力;

  2. 到了宋代,积贫积弱,文学表现上也有了曲折,写诗写不出那样的气魄了,转而写词,又成了高峰;


  3. 到了元代,写词也写不好了,只能作个曲子,其实意境也很不错;

  4. 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说书人,有些文人就把这些说书的内容整理出来,变成了小说。

小说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

第二,所谓“七大名著”,有一种比较广泛的说法是包含《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三部。

其实在明清时期,小说很多,包括“三言二拍”,清代的《镜花缘》《老残游记》《孽海花》等,都是很出名的小说。

但能列为“名著”的,其实不那么多,就像现在演员(明星很多),但艺术家却不多一样。

我们来看“四大名著”,这几本书是可以翻来覆去读的,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收获,它的艺术性,文学性,反正各种性吧,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有多高,你看现代人有多不爱看,就知道它的水平有多高。

因为所谓名著,就是那些很厚的大家都愿意说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读的书啊。

相较而言,《金》《聊》《儒》虽然写得也不错,在自己的题材范围内很突出,但还是有一些限制。

比如《金瓶梅》,这可真不是一部禁书,它在风俗描写各方面,甚至为《红楼梦》提供了范本。而且这本书的主旨,其实是在一开始做这就说明了——“酒气财色皆伤人也”。

所以这本书是劝人从善的,他想从反面来给大家提供案例,结果没想到大家都去看故事了,都开始羡慕西门庆。

这或许也是小说的无奈,他想表达的事,最后却被故事夺取了注意力。

这也是小说家在古代“不入流”——甚至没在“三教九流”之中的原因,因为他老是要写怪力乱神,会把人教坏。

希望对大家有用,没用我也没办法了。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的新号:电影什么都知道,这个老号就用来做问答了。


之乎者也说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历朝历代的文学发展成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我国古代文学,从古至今,都在生生不息地蓬勃发展。只不过在每一个不同的时期,它都以一种不同的形式走向巅峰。

在种种文学创作形式中,其中,明清时期的小说成了一种较诗词歌赋而言更为通俗、受众面更广的文学形式。并且,小说是唯一一种从古代一直盛行到现代的文学形式。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明清时期,那些盛极一时、脍炙人口的小说。

“四大名著”的演变

说起明清时期的小说代表作,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水三西红”,即《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这四部作品都是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

四大名著闻名遐迩,但是,事实上却很少有人知道,最初民间所公认的四大名著其实是“水三西金”,这里的“金”指的是明朝兰陵笑笑生所著的《金瓶梅》。

《金瓶梅》成书于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小说题材来自《水浒传》,通过主人公西门庆——一个集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揭露其罪恶的家庭生活,再现明朝中期以后,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最早将这本书和《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并称当代“四大奇书”,并且《金瓶梅》位列四大奇书之首,可见其文学地位之高。

然而,自清朝顺治年间起,朝廷多次颁布法令,严禁民间的淫词小说。《金瓶梅》因为涉及到各种大胆露骨的性描写,因此便入了禁书之列。“四大奇书”中可供观瞻的只剩下三本。

乾隆年间,一部与《金瓶梅》相似的世情小说在这一时期问世,人们对它的追捧一点儿也不亚于《金瓶梅》,这本书就是《红楼梦》。

《红楼梦》和《金瓶梅》在写法上一脉相承,都通过写小家风月来反映社会大家,打破中国文学史上大团圆的传统结局,书写现实生活的真实悲剧。因此,不少学者都认为《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金瓶梅》是《红楼梦》之祖。

《红楼梦》虽有众多与《金瓶梅》相仿之处,但是由于成书时间晚,民间读者众多,不少人甚至竞相手抄此书。因此,《红楼梦》虽然一度被禁,但是又禁止地不完全。久而久之,《红楼梦》逐渐取代了《金瓶梅》。新“四大奇书”也就此形成。

“七大名著”的由来

人们都知道四大名著,那是因为这四本书耳熟能详。但是,不少人不知道,“四大名著”的前身其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七大名著”。“七大名著”这一说法,广泛流传于清朝。

在清朝社会上,最早除了四大名著和刚刚提到的奇书《金瓶梅》以外,还有两部经典小说,在当时可谓也是红透了半边天。这两部小说分别是《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又称《鬼狐传》,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短篇文言小说集。作品通常以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迂腐。这是一部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同期的一位作家——吴敬梓,承袭了蒲松龄笔下的批判精神,创作了小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短篇《范进中举》是吴敬梓笔下,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的知识分子典型。这部小说也极大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荼毒。后人对此书的评价极高,称之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

“七大名著”中为何有三本被删?

以上提及的“七大名著”,在流传和发展中有三本被删,只剩下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水三西红”。那么这三本书同样作为经典之作,为何被删?

其一,中国自古以来的“凑四传统”。

大家如果仔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会发现我们的老祖宗会有一些很有趣的传统,例如数字上的“凑四”。为什么是“七大”而不是“四大”呢?其实,相当有趣的一种说法是“四大”在口语上朗朗上口,也更加符合传统。

“凑四传统”在各种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言中无处不在,例如“四大天王”,“四大美女”、“四大发明”等。虽然这些不具有绝对的代表性,但是的确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中国人“凑四”的偏好。

其二,与时代背景不相适应。

在“七大名著”中,三本著作被删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唯一的共通之处都是它们不与那个时代的统治背景相适应。

《金瓶梅》盛行的时期,正值顺治皇帝对淫词书籍的整治阶段,正好撞在了变革的枪口之上。而《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这两本书同样作为讽刺小说,被禁的原因不言而喻。清王朝为了将强政治上的集权,极大程度上钳制了百姓和知识分子的思想。这类批判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无疑是对封建政治构成的一种威胁。

《儒林外史》是明写,《聊斋志异》是暗写,但是这都逃不过统治者的法眼,导致这几本书最终成为禁书。

其三,和“四大名著”产生同质化冲突。

这三本作品被剔除“七大名著”之列,私以为还有第三点原因,那便是它们和现有的“四大名著”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同质化。这七本著作,看似取材不同,创作手法各有千秋。但是好的文学著作在本质上殊途同归。

在现下的“四大名著”中,每本书都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宏大的视角。从“仙妖人魔”的魔幻主义世界到充斥着“政治权谋、军事武侠”的现实主义社会,从风花雪月的小儿女情爱到风云变幻的社会大家。个人、社会、人生的各个层面的矛盾已经全部囊括在了这四部小说之中。

这四部小说,在现实中融入梦幻,在创新中批判现实,完全能够弥补被删的那三部小说所要呈现给世人的一切精神风貌。


END.


博书


其实我认为是按照四个门类来区分的,《西游记》是神话怪异类,其实《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应该是可与其争锋的,《水浒传》属于民间野史传奇类,《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可与其争锋,《红楼梦》属于闺阁才子佳人类,自然,《金瓶梅》、《西厢记》等可与之争锋,《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改编类了。四大名著只是在其中取了四本具有代表性的书籍了,如把聊斋和金瓶梅等算上,四类书中就有重复了,且中国向来对数字7不喜欢,什么头七之说,基本喜欢四,五之说,类似五音宫商角徵羽,四库全书,五行学说等分类方法。所以去繁就简,按照四类分配法,取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书了。其实按照故事完整性合理性,《红楼梦》还不如《金瓶梅》因为后几十回原稿散失,或者是曹雪芹故去没有完成,后面是别的作者续写,并非原作者初衷,有些章回,文不对案了。


茗风242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如果说原本有“七大名著”,被缩减为了“四大名著”,并不准确。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四大名著”逐渐增加,慢慢有了“七大名著”的说法。“四大名著”之说,肯定是要早于“七大名著”之说的。

所谓的“七大名著”,是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另外加上《金瓶梅》、《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

我们先来看一下“四大名著”的由来。

明末清初人李渔,文学才华出众,著述颇丰,刊印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他曾批阅过《三国志》,修订过《金瓶梅》。李渔在为《三国志演义》所作的续中说:“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

此时,“四大名著”之说还没有出现,但是,与“四大名著”最接近的前身“四大奇书”,在明朝冯梦龙时代已经出现雏形,并经过李渔的确认,开始成形,即《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金瓶梅》。

“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因为多涉及男女房中之事,在顺治中后期被列为了禁书,刊印受到限制。到了乾隆年间,《红楼梦》问世。相比《金瓶梅》而言,虽然《红楼梦》中也多有男女情爱之事,可是描写的要含蓄很多,就逐渐取代了《金瓶梅》的位置。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印刷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图书。其中,所列四本书的印刷量最大。70年代,四本书更是多次重新印刷,销量巨大。到了80年代初,这四本书就逐渐有了“四大名著”的称号。

而屡成禁书的《金瓶梅》,也不愧奇书的称号,是屡禁不绝,最终被完整的留存了下来。四大名著加上《金瓶梅》,被人们称之为古典“五大名著”,也被称为“五大奇书”。

所谓的“七大名著”,通常被认为是加上两本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因为《金瓶梅》在公开出版上有一定限制,所以,去掉《金瓶梅》又多被称为“六大名著”。

《儒林外史》成书于清代。其之所以当选,是因为这本书描写了康雍乾时期,科举制度之下,读书人的真实生活,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据考证,小说虽然假托明朝,但其中的人物,十有八九皆是清朝时真实的历史人物。此书被鲁迅、胡适等诸多名家所赞赏。书中《范进中举》的故事,甚至被选入了我们现代的标准教材。

只是《儒林外史》中揭露了太多的社会及人性的阴暗面,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则会带来消极影响。所以,这本书虽然从来没有被列为禁书,但一直比较被边缘化。

《聊斋志异》成书于明末清初,同样是一本优秀的短篇讽刺小说集。只是,书中更多是用妖魔鬼怪之类作隐喻,讽刺朝廷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的黑暗。因为书中的某些思想在当时看来比较前卫,而且又多是讽刺社会及朝廷的弊病。所以,在清朝的统治者看来,就比较扎眼,光荣的进入了被封禁之列。

实际上,四大名著之中,《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也都在明清时期,遭到过封禁,仅有《三国演义》安然无恙。

而所谓的“六大名著”、“七大名著”,甚至“十大名著”,都是现代人的说法,而且标准也并不同意。比如,有人就认为《封神演义》、《三言二拍》应该入选名著之列,加上四大名著,出版了“六大名著”丛书。

所以,所谓的“七大名著”被删去三本,才变为了“四大名著”的说法,并不准确。只有“四大名著”是举世公认的,其他的所谓多少大名著,都是以四大名著为基础增加的,而不是删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