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是瓷器还是陶器?

小汉爸爸6232535


中国四大陶器分别是以宜兴紫砂陶为首,云南建水五彩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和重庆荣昌富陶。这里就与瓷器区别开来。

那么何为瓷器?目前发现最早的瓷器叫做“原始瓷”是从商代出现,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工艺的日益发展,陶瓷分别经历了青瓷,白瓷,彩瓷等阶段,瓷器的外表也从无釉到有釉,最后发展到釉下釉上。瓷器区别于淘器就是透气性和烧结上釉,烧结温度高达到玻相,致密性高,上釉后几乎无透气性,与紫砂完全不同,性能和特性都不一样。

紫砂属于陶器,不上釉,优异透气性,比其他陶器透气性好,紫砂由石英云母黏土组成,和其他陶也有类似组成成分,所以其他陶也透气性,但是比紫砂壶差很多,因为其他陶土属于粉质土,泥性重,而紫砂原矿是未完全岩化的矿物质,所以制成紫砂壶,壶身可看到石英颗粒隐隐若现,白云母片和氧化铁析出,颗粒质感丰富。由于有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钛和氧化钙等天然着色剂存在,可以烧制多种颜色,不同温度和烧制气氛,烧成颜色也不一样。同样我国其他三类陶土由于有各种矿物质,也能烧制成各种颜色,只是透气性差与宜兴紫砂器。

古人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而现在又有“世上只有一把紫砂壶,那就是宜兴紫砂壶”,自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壶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喝茶习惯和紫砂壶把玩欣赏收藏,直至今日,人们自然对紫砂壶热衷未减。





紫砂郡主茶具


题主,你的朋友说的对,紫砂壶其实是陶器。

紫砂是一种较为特别的陶,紫砂的原料是一种质地细腻的特殊陶土紫泥烧成的无釉陶器,其胎质坚实细密,呈红褐色、淡黄色或紫黑色。


但是紫砂与其他陶器还是有所区别的。


  • 原料不同

紫砂采用的是高岭土-石英-云母类黏土,这种黏土的含铁量很高,并具有多种矿物元素。

  • 烧成温度高

紫砂的烧成温度介于11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之间。


正是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紫砂制品的透气性适当,耐热隔热的性能好,而且冷热骤变时也不会炸裂。以上的原因,也是紫砂产品大多数是茶壶的主要因素。


历史上关于紫砂壶最早的文献来自于欧阳修的《和梅公仪尝茶诗》,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也就是说,宋代时期,其实就出现了紫砂壶,至于紫砂壶到底是何人所创,就无从考证了。


不过明代时期是紫砂壶的兴旺成熟期,之后曾出现了许多紫砂壶艺人,如明正德、嘉靖年间,龚春,也有人说供春,他制造的“供春壶”。


还有万历年间,制壶四大家之一的时朋之子时大彬,他的“大彬壶”。

这些人把紫砂工艺推到了极高的境界。

△ 供春壶


紫砂土很多地方都有,但从土质与烧制水平而言,还是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最有盛名。

然而因为土质稀缺,好的紫砂壶也愈发珍贵了。


部分文献来自于《中国古陶瓷图典》,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


东家APP


紫砂是陶器,是陶器里面的其中一种。辨别陶器和瓷器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看胎料就可以,和烧成温度,用釉等都没有关系。辨别很简单只要记住以下两点。

一 瓷器胎是白色的,其他有色的胎都是陶器。

二 陶和瓷的区别在于胎土,和别的因素没有太大关系。

所以紫砂是陶器








小农陶夫


陶器。


陶器是用陶土或黏土制成的,一般无釉或者低温铅釉,烧制温度在1000-1100℃之间,敲击成品的声音是哑哑的,并且有很高的吸水率。

瓷器的原材料是瓷土或者高岭土,上的釉是石灰釉,经过1200℃高温烧制而成,声音清脆有回响,基本不吸水。

我们常见的紫砂壶是用紫泥、红泥、绿泥混合制成,有大量气孔,吸水率在2%。属典型陶器类型。


茶叶网


紫砂壶肯定是陶器,紫砂的原材料是紫砂矿土经过磨炼成泥拍打手工成型,高温烧制而成紫砂壶。瓷器是高岭土高温施釉烧成。下面几张是不同泥料的紫砂大家可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