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肿瘤君”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这些事你不得不知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病例已经有了下降的趋势,似乎迎来了拐点。但是,新冠病毒传染性极高,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身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极易被感染,因此,肿瘤患者更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面对疫情,癌症患者作为易感人群应如何应对?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是否一定要去医院?这里有一份肿瘤患者抗“疫”防护措施,一起来了解一下。

疫情之下,肿瘤患者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当“肿瘤君”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这些事你不得不知

肿瘤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来就处于一个相对紊乱的状态,再加上大部分肿瘤患者都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对免疫系统来说是不利的。因此肿瘤患者在疫情当前更应该加强营养加强免疫力、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1、加强营养

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蛋、奶、鱼、肉、豆类、坚果等)、及时补充新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鱼油等保健产品,如果存在摄食困难,可视情况少食多餐、多食流质、增加营养粉、蛋白粉的摄入。

2、多喝水,每天不少于1500ml。

3、尽量居家,室内常通风。

尽量避免外出对肿瘤患者同样适用。在房间无人时,建议对房间进行通风,每天3次,每次半小时,使空气畅通,减少微生物和病毒等的滋生。

4、勤洗手,在接触污染物(痰液、鼻涕、喷嚏液、动物排泄物等)后、接触食物前应用肥皂、含消毒成分的洗手液洗手。

5、出门必戴口罩,回家后先洗手。

6、常接触、常使用的物品可以用75%酒精或用84消毒液和水以1:100配进行消毒。

7、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不仅对肿瘤的康复有效,对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议每天保证至少8小时的良好睡眠。

8、在家开展适当体育锻炼,建议每天30分钟以上。

则是听从主治医师的建议。能少去就少去医院,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尽量选择网络就诊。在途中尽量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建议私家车或出租车出行,以减少途中感染机会。

对于常规复查患者,尤其是术后化疗后常规复查的患者,可以适当延缓复查间隔。除非有明确的不适症状,尽量不要在疫情期间到医院复查。有不适情况也建议先采取网络就诊。

预约住院前如何做好充分准备?

若居住地距离医院较远,为避免“白跑一趟”情况的发生或避免途中接触感染机会,可以在就近医院提前做好如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等化疗前检验(一般医院均可查以上检验,前提是保证防护措施到位),并提前和主治医生进行联系,评估能否入院;若可以入院,建议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尽量选择私家车出行。

如何区分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和新冠肺炎感染的区别?

肿瘤患者可能会存在发热、干咳、乏力、恶心等症状,易与病毒感染后症状相混淆。如果发生类似情况,不要过于慌张,冷静评估:

1、发热是否自患病以来长期存在?

一般肿瘤热有规律性,常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常在午后)发生,且持续时间较短,常在38.5℃以下,不伴有或很少有畏寒等伴随症状。

2、乏力、恶心、胸闷、心慌等症状是否是在化疗后出现?

一般化疗带来的相关不良反应常在化疗期间或化疗结束后一两天内出现,一般持续3-7天,且与特定的化疗药物相关。患者可以通过既往药物使用史进行比较鉴别。

3、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想想自己有没有疫区旅居史、疫区人员接触史或者发热患者接触史。如果完全没有新冠状肺炎的相关接触史,大概率也不是新冠肺炎。

当然如果出现了以上情况不要掉以轻心,及时与主诊医师沟通很重要。

住院期间有何注意点?

肿瘤治疗容易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更要加强防护和个人卫生。

1.全程佩戴口罩;

2.接触相对污染物后不要手揉眼或鼻子等,及时洗手;

3.规律作息;

4.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不必要的住院时间;

5.减少跟别的患者及家属的密切接触,不要串门。

对肿瘤患者家属有何建议?

当“肿瘤君”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这些事你不得不知

疫情期间,医院为减少感染概率,会对住院制度等进行一定调整。患者家属应理解和配合医院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探视、减少陪护家属(建议一对一专人陪护),对病人和自己都有好处。

2、若自己存在发热,咳嗽,流涕或疫区接触史,要进行自我隔离,避免与患者产生密切接触。

3、时刻关注患者心理

肿瘤患者本身可能就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疫情期间这样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加重。家属应该时刻关注患者心理,给予患者最大的关怀和支持,可同患者进行娱乐活动,必要时寻求心理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