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1、音符(Note)及譜號(Clef)

音符用來記載音高/音名(Pitch) 及音長(Duration)

譜號用來定義音符所在的音域範圍位置

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2、拍號(Meter)

用來設定歌曲中的基準音符以及每小節拍數

例 :2/4 代表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

3/8 代表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

注:歌曲中的拍號是可以依需要隨時改變,而非一成不變。

3、音名對照表

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注:以上唱名是採用柯達伊教學法中的唱法,上行與下行的唱法不同,想了解更多柯達伊唱名及其對應手勢,可在平臺內回覆“柯達伊”進行獲取。

4、鍵盤對照表(Keyboard Map)

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注:位於鍵盤中心的c稱為中央c,也叫小字一組c,記錄為c1,向上一個八度為記為c2,向下八度為c;還有一種國際上通用的鍵盤對照表,中央c被記錄為c4,向上一個八度記為c5,反方向低八度稱為c3,因此鋼琴鍵盤的最高音為c8。

5、音符長度

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注:每一個音符都有與之時值相同的、用於標記音樂停頓或靜止的記號,稱為休止符,例: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

6、音程與升降記號

音階中兩個音之間的距離稱為音程(Interval),最小的音程單位為半音,兩個半音= 一個全音

升記號:♯,將原本音符向上升一個半音( 例:C →♯C )

降記號:♭,將原本音符向下降一個半音( 例:B →♭B )

異名同音:♭B = ♯A ,♭E = ♯D,♯E=F ,♭C=B

注1:升降記號如記載在拍號前,則代表調號;若在小節中出現,則稱為臨時升降記號;

注2:另有重升x、重降♭♭以及還原記號♮

7、音階(Scale)

音階是由一主音起始所串連的排列組合,最常見的是七聲音階,而目前通行的七聲音階可分為大調音階及小調音階。

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大調音階:除3,4 音與7,1 音間為半音,其餘為全音

小調音階:除2,3 音與5,6 音間為半音,其餘為全音(指自然小調)

每個大調均有其對應關係小調,例:C大調→ a小調,♭B大調→ g小調

備註:不同的音階可形成不同的曲式,進而影響到曲風的變化

中國五聲音階(1) (2) (3) (5) (6)

日本五聲音階(6) (7) (1) (3) (4)

中東七聲音階

(6) (♭7)( ♯1) (2) (3) (4) (♭6)

8、調號(Key)

共有12個大調+ 12個小調

以C為主音開始排列的大調音階稱為C大調

以a為主音開始排列的小調音階稱為a小調

二者為關係大小調

以升記號記載的調號對應表(由左往右遞增)

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以降記號記載的調號對應表(由左往右遞增)記號記載的調號對應表

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注1:不含任何升降記號的調號就是C大調

注2:以上調號範例中,♯C=♭D 、♯F=♭G 、B=♭C,所以總共有12種排列組合

注3:歌曲中的調號是可以依需要隨時改變的

9、十二調鍵位對照表

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10、調的五度循環

五度圈幾乎是每一本教樂理的書裡都會提到的圖表

樂理中的12個重要知識點梳理,值得收藏轉發

11、拍速(Tempo)

單位為BPM (Beat Per Minute/每分鐘拍數)

一首4/4,拍速為80,共20小節的音樂其實際演奏時間=(20*4) * (60/80) = 60 秒

一首3/4,拍速為90,共12小節的音樂其實際演奏時間=(12*3) * (60/90) = 24 秒

注:歌曲中的拍速是可依需要隨時改變

12、音樂的組成要素

音樂三要素:旋律(melody)、和絃(chord)、節奏(rhythm)

節奏:如同人體的骨架,可決定律動的型態

和絃:如同人體的肌肉,可決定曲式的型態

旋律:如同人的靈魂,以歌曲來說是最重要的部份

其中節奏及和絃可組合出多種不同的節奏型態

如果搭配不同的樂器配置(配器),則可形成多樣化的曲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