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朱诺”号传来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木星引力场的图像

利用“朱诺”号传来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木星引力场的图像

科技日报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来报道,发表在《天然》杂志上的一项研讨称,45亿年前,木星或许被一颗新生行星迎头碰击,这次巨大碰击从根本上改变了木星的命运和特征。

一个世界研讨小组在运行了很多三维计算机模拟后得出了这个定论。他们说,这一发现有助于解说现在盘绕木星运行的“朱诺”号探测器所收集的一些令人困惑的丈量数据。

利用“朱诺”号传来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木星引力场的图像

利用“朱诺”号任务传来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木星引力场的精确图像,然后推断出木星的组成和内部结构。他们发现,木星的内核比预想的要更松散且更大。事实上,“朱诺”号的数据表明,这颗行星的核心已被稀释,含有除氢和氦以外的重元素,其直径几乎到达木星半径的一半,这对规范的行星构成理论提出了挑战。

英国莱斯大学的安德里亚⋅艾塞拉说:“这令人费解,这表明发生了一些工作,搅动了木星的内核,其内核或许遭受了巨大碰击。”

利用“朱诺”号传来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木星引力场的图像

研讨人员称,一个或许的解说是,木星的内核刚开始更稠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损坏,不过,这一假定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

因此,科学家们提出,在太阳系的前期阶段,一颗仍在构成的大型行星与年轻的木星正面相撞,或许破坏这颗行星开始的致密内核,导致重元家与其密度较低的外层混合。

利用“朱诺”号传来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木星引力场的图像

研讨小组进行了数千次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这种状况是有或许发生的,并且,仅有的或许性是木星同一个质量约为地球质量10倍的正在成型的行星迎面相撞,导致其内核变成现在的模样。

利用“朱诺”号传来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木星引力场的图像

“朱诺”号于2011年8月5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于2016年7月抵达木星。到现在为止,它现已完成了几次盘绕木星的科学飞翔,为咱们了解这颗气态巨星的来源、结构、大气和磁场提供了很多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