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1911年,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海军大臣以八八舰队的名义提交的海军军备的计划。由于日本缺乏建造新式大型主力舰的经验,以引进技术为主要目的,日本海军决定1号舰金刚号由英国维克斯公司设计建造,配备由维克斯公司研制的八门双联装14英寸口径主炮。同时日本派出技术人员到英国,学习新型主力舰的制造技术。2、3、4号舰将根据维克斯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在日本国内自行建造。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比睿号战列舰

比睿号战列(巡洋)舰1911年11月4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在大正元年(1912年)11日21日,代号「卯号巡洋战舰」的比睿正式下水。就在当天,大正天皇亲自参加了下水式,并为战舰命名为「军舰 比睿」。其命名取自日本佛教圣山比睿山。舰籍:佐世保镇守府。标准排水量27500吨,航速27.5节,主炮等部件均由维克斯公司提供。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刚竣工的比睿号战列舰

比睿号与在英国建造的1号舰金刚号在外观细节上有所不同:因为临近舰桥的1号烟囱产生排烟对舰桥的影响,1号烟囱向后移动并加高,比睿号的主炮塔有明显的折线,与金刚号相同;与3、4号舰榛名、雾岛外观上不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比睿号战列舰与金刚号编入第一舰队第3战队。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比睿”在1933年(昭和8年)、1936年(昭和11年)及在接受第二次改装后重新成为战列舰的1940年(昭和15年),总共3次作为观舰式的御召舰。1935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问日本时曾搭乘该舰。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1936年(昭和11年)日本帝国海军海上阅舰式

1941年11月比睿、雾岛作为支持警戒部队编入航空母舰机动部队,护卫航空母舰于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1942年2月-4月包括比睿号在内的4艘金刚级护卫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参加了西南太平洋以及扫荡印度洋海域的作战。1942年6月,金刚、比睿编入掩护部队参加了中途岛海战。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1942年8月,为支援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所罗门群岛方面的作战,4艘金刚级战列舰护卫航空母舰参加作战行动。为消除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美军控制的飞机场给日本海军造成严重威胁,11月12日,日本海军出动比睿、雾岛准备炮击该岛的亨德森机场。夜晚11时,遭遇美国海军巡洋舰舰队,“比睿”使用探照灯照射,并使用主炮进行射击。首次发射就命中了美军防空巡洋舰“亚特兰大”号(USS Atlanta, CL-51)。但由于使用了探照灯,所以成为美军舰队的最佳目标,并受到密集炮击(被50枚以上炮弹命中),并且丧失通信能力,舰桥发生火灾,后舵机室、电机室进水,舵无法操作、使用。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12月13日上午4时20分,驱逐舰雪风抵达现场,其后照月、时雨、白露、“夕暮”亦陆续到达。这时,从“照月”那边能看到比睿还健在,只是暂时停了下来,并在通讯后得知对方“舵故障,修理中”。而且“比睿”的通信机发生故障,所以不得不以手旗信号来通讯。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阿部弘毅中将本来计划由比睿的姊妹舰雾岛为其进行曳航,但“雾岛”调头航向现场时被美军潜艇以鱼雷袭击,其中1枚鱼雷命中。幸好这枚鱼雷没有爆炸,所以只是轻微受损。但由于这时雾岛并没有任何护卫,如再次投入战场,可能十分危险,因此被下令往北方退避。日本军方面亦准备为比睿提供掩护,下令附近的基地航空队及航空母舰隼鹰派出零式舰上战斗机与零式水上侦察机,作为护卫。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上午11时30分,阿部向位于楚克岛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山本五十六司令长官报告:比睿被20架舰爆机攻击,导致3个锅炉不能使用,而舵亦不能复原,也不能进行曳航。因担心该舰落入敌手,阿部弘毅中将命令雪风、白露、夕暮、夕立等驱逐舰以鱼雷攻击比睿,作雷击处分。鱼雷发射后,驱逐舰离开现场。7小时后,雪风等驱逐舰返回原处,这时比睿已经消失,因此判定其沉没。

比睿号战列舰,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损失的第一艘战列舰。

二战大日本帝国海军,帝国的御召舰——比睿号战列舰小史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