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這幾天,牛蛙養殖戶惶惶不安。因為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養殖行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普通的雞鴨豬牛羊等養殖還好說,而特種養殖、野生動物養殖的200萬從業者卻前途未卜,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一刀禁了,養殖戶哭都沒地方哭。


好在農業農村部及時出來“穩定軍心”了。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3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牛蛙、龜鱉、鱷魚等按水生物種管理!不列入禁食名錄。


看來,牛蛙還是可以養殖的,也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牛蛙養殖戶就能安枕無憂了嗎?事情沒那麼簡單!


牛蛙“發家史”


1959年,我國從古巴將牛蛙引入。由於牛蛙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生長速度快,環境適應能力強,牛蛙養殖很快就成了香餑餑。九十年代左右開始在我國被大範圍推廣養殖。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近年來,牛蛙在我國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均有較大規模養殖。經過60年的發展,現在牛蛙的養殖技術已經相當成熟。

甚至,多地將牛蛙養殖作為扶貧項目

據湖南地方媒體耒陽新聞網2019年6月12日報道稱,在駐村扶貧隊的幫助下,耒陽排山村從浙江引進牛蛙養殖技術,打造百畝蛙塘,聘請建檔貧困戶做事並將扶貧資金以貧困戶的名義注資入股牛蛙基地,到牛蛙上市時,能為村裡的未脫貧群眾送上千元以上的“分紅”。


據南寧日報2019年1月15日報道,南寧市邕寧區百濟鎮南華村一位返鄉創業青年通過成立牛蛙養殖合作社,養殖牛蛙帶富鄉里。


如今,牛蛙已然成了一種極受追捧的美食,關於牛蛙的特色餐飲店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大家多多少少都曾吃過。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據一位牛蛙供應商介紹,2019年牛蛙的產量超過50萬噸,包括養殖戶、合作社、水產公司、飼料企業以及餐飲店在內的從業人員要以百萬來計,整個產業的價值將近2000億。


牛蛙和野味不同!


說起牛蛙的養殖歷史,雖比不上家禽家畜,但時間也很久遠了,再加上它是屬於水產品,其安全性比起近些年來興起的特種養殖高得多。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當今市面上所銷售的牛蛙絕大部分都是養殖的。早些年,有部分牛蛙逃逸到了野外,所以也有一定數量的野生牛蛙,但大多數人所食用的都是養殖的,在規範的養殖場內,飼料、環境、安全都可控。


可如今,全國都談“野”變色,恨不得立即與所有野味劃清界限。但是,作為已經在我國養殖了60年的牛蛙,它早已不該是野味,只是一種普通的水產品而已,和老百姓日常吃的草魚鯉魚一樣。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現在人們都在關注著疫情,社會輿論也都在討論野生動物是否該禁止,其實很多人沒有搞懂“野生動物”這個概念。人工馴養的野生動物,與野外生存的動物,兩者之間有本質的不同。


很多野生動物已馴養了幾十年,其生活環境,所食用的食物都已經十分規範,如果採用“一刀切”的方式,除了家禽家畜魚類之外的其他動物全部禁止養殖,那麼對於整個養殖行業來說,那真是天塌了,弊大於利。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畢竟家禽家畜魚類的品種就那幾種,十個手指都數得過來,真這樣做了,不僅養殖戶完了,相關的產業也會無辜躺槍,其後果不可估量。


銷售困局


如今有很多關於野生動物的禁令,我們現在也明確了,牛蛙並不會被禁養,還可以繼續養殖銷售。但是因為這一場“野味”引發的危機,牛蛙產業也遭遇了動盪,主要是農戶的存欄牛蛙面臨銷售問題。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如今各地餐館紛紛關門,即便是一些開門的餐館,牛蛙這種食材的銷售量也很低。而日益紅火的網上銷售,對於牛蛙來說,也沾不到什麼好處,畢竟老百姓在網上購買的大部分還是一些常見的食材,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沒幾個人還有心情吃牛蛙。


春節前後是牛蛙的銷售旺季,很多養殖戶的牛蛙都還在養殖場裡等待出欄,有的大廠積壓了幾萬只牛蛙,突然賣不出去,並且接下來是什麼情況也未知,養殖戶很茫然。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再加上網上時不時流傳一些虛假消息,不僅讓養殖戶惶惶不安,也讓消費者對牛蛙望而卻步!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 網上流傳的謠言


牛蛙這一次遭遇到了不小的危機,可以說它是無辜躺槍,被野味這兩個字誤傷了。現如今也只能想辦法開展自救,聯繫各大企業銷售,在網上開展線上宣傳銷售等辦法,挺過這一次危機。合法養殖不是錯,錯的是那些非法捕獵、非法銷售、非法食用野味的人。


養殖戶們起早貪黑不容易,希望這一場危機早日過去吧!


養殖60年,卻遭遇“野味”危機!農戶:存欄的怎麼辦?


如今牛蛙雖已“勝利突圍”,但是給養殖戶還是留下了不小的影響。


三農洞察希望,國家在革除濫食野味的同時,也應該照顧到諸如牛蛙等特種養殖,儘早明確野味和特養的界限,同時加強公眾宣傳教育,不安全的野味我們要堅決抵制,而合法的特種養殖,我們不應摒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