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進入中國曆時百年,身價歷經三級跳

如今的我們都知道,翡翠是一種十分珍貴而充滿魅力的美玉,它源自緬甸,出自深山,我國皇家、貴族階級對他情有獨鍾,是近代歷史上一種不可多得的寶石佳品。然而,真正稱得上收藏級的翡翠,卻不足總量的萬分之一。

翡翠進入中國曆時百年,身價歷經三級跳

萬里挑一的翡翠,在中國有三次熱潮,推動了翡翠及翡翠玉石文化的進程。

翡翠進入中國曆時百年,身價歷經三級跳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皇家、貴族、官僚階級人群中,一直以和田玉、獨山玉等作為重,到了清代至民國時期,以“康乾盛世”的乾隆一朝為起點,翡翠受到了極大的推崇,尤其是清朝乾隆晚期,由於乾隆皇帝哎翠玉,因而制辦了各路政府衙門,以便蒐羅天下美玉;於是,短短几十年,翡翠由一種名不見經傳的低價玉石,一躍而上,價格漲了千倍之多。

翡翠進入中國曆時百年,身價歷經三級跳

清朝時期,不推行和田玉也是有其原因的,當時西域地方番薯部族叛亂,致使新疆一地玉石供應路線被斬斷,玉石由南側新絲綢之路流通而來的翡翠,就成了御用的貢品玉器了。而後,晚清社會動盪,戰爭頻發,很多寶物流離失所,散落民間,加上後來外來侵略者的進犯,一時間南潯翡翠身影。

翡翠進入中國曆時百年,身價歷經三級跳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在亞洲漢唐文化的影響下,翡翠再次走俏,這次的價格上漲約百倍之多。而那些通體透亮,水綠無棉,無暇無疵,既有近乎50萬的成交價格,要是早些70年代,恐怕不足2000-3000元,可見價格非常。

翡翠進入中國曆時百年,身價歷經三級跳

最後一次的翡翠熱潮離我們最近,是在2003年之後,由藝術收藏品界嫌棄的一波爆發性行情,在2003年到2013年期間,10年裡價格上漲數十倍之多,並在2013年的年末達到了最高峰。火爆的交易情況,給緬甸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收入與來源。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翡翠交易模式也被逐步規範化,一直影響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