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与张仲景相比较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追梦小卒


文|知涯fight


东汉末年,华佗、张仲景和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他们的著作推动了中国医术的发展进步。华佗和张仲景更为人们熟知,但他们的贡献谁更大呢?

华佗

华佗一生钻研医学不求仕途,在全国各地行医,足迹遍布山东、安徽、河南和江苏。医术高超,名气也非常大,很多人要为他免费建医馆,均被华佗拒绝。他说我留在这里只能救治一部分人,我要四处行医教学,救治天下更多的人。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医术成就显著,也留下了很多医学巨著:


1、麻沸散

华佗为了减轻病人的疼痛,收集了许多有麻醉效果的药物,经过多次的试验,终于制成了麻醉药。他将麻醉药和热酒配制在一起给病人服下,病人全身被麻醉,失去知觉,再为病人割开躯体,做外科手术,用桑皮线缝合,一个月的时间病人就能康复。

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物。

《世界药学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药可能是由中国传去,因为“中国名医华佗最精此术”。


2、五禽戏

华佗不但医术高超,还提倡养生,创造了一种锻炼方法,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五禽戏可以用来预防疾病,同时可以锻炼腿脚,使腿脚轻便利索。身体不舒服是时,就做五禽戏,做到汗浸湿衣物,再涂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快了,肚子也就想吃东西了。

华佗在长安时曾说:

“大家可以经常运动,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3、外科手术

华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外科手术的医生。用麻沸散麻醉病人,在当时就能做肿瘤摘除和肠胃缝合一类的手术。

《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作了概括:“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


评价

《三国志》评曰:“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昔史迁著扁鹊、仓公、日者之传,所以广异闻而表奇事也。故存录云尔。”


《后汉书》记载荀彧曾说:“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


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在方剂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等著作。

主要成就:

  1. 《伤寒杂病论》书中对中医做了详尽的描述,是我国最早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医书。遗憾的是这本书已经失传。

  2. 《伤寒论》这不是张仲景写的,是晋代太医王树和根据《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编撰而成。

  3. 《金匮要略》是宋代医学家王洙等人,意外发现《伤寒杂病论》的残筒整理而成,流传于世。


总结

华佗和张仲景均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他们研究领域不同。华佗擅长针灸,外科手术;而张仲景在方剂学方面成果显著。都为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如果非要选一个对社会贡献更大的,我觉的是张仲景,因为他的《伤寒杂病论》记载的医方可以遍布整个国家,人人得到救治;而华佗的外科手术和针灸技艺难于学习,很难做到大范围的推广。因而我认为张仲景对社会贡献更大。


知涯fight


我看了大家的回答,基本上众说纷纭,但大多数都是认为张仲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表明我的史论观点: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仅要看其取得的成就,还要看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我害怕大家看轻这句话哈哈,所以用华佗和张仲景做例子,多费口舌解释一下:

因为时代的发展,让中医慢慢重内而轻外,重调理而轻急治;

因为当代社会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西医和中医并行,中医侧重于内科调养,西医擅长外科手术;

从这两个原因来看,张仲景似乎对后世社会贡献更大,因为他打造了基本的中医理论基础。

但是!华佗真的不如张仲景吗,也未必!

在当时,华佗可以是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而且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称为“外科圣手” 和“外科鼻祖”。这样的人,当然不会比张仲景逊色。

如果,我在这个题目下加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在今天,中医因外科手术而闻名于世,麻沸散在今天依然是临床麻醉必用配方,那华佗知名度更高,是不是就比张仲景贡献大呢?

也未必啊,对不对?

当然,这个假设不存在。时代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不会受每一个人思想左右。

中医能有如今发展,绝非一人之功。华佗、董奉、张仲景等等都是出大力者。他们每人的价值,都只有内行人才真正懂得,也才真真知道难分出第一第二。而外行看热闹,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便也是百花争鸣之道。




王从文侃史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开创了麻醉法手术的先河,因此被称为“外科鼻祖”。他更是首创了开颅、开胸和破腹外科手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阐述了病因、病理、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一整套完整的治疗体系。他这套体系为我们后来的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实他们二人在医学上专攻的角度不同,华佗擅长外科常见的病,张仲景擅长医学理论。华佗通过一些有名的手术不断的创造了奇迹,所以他的名气也大些。而张仲景更多的是在瘟疫、伤寒方面做得更多些。

可见华佗服务的是社会的上层,而张仲景更多的是关注民间的疾苦。

所以我个人觉得张仲景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一些。





历朝历代


先说张仲景:张仲景是有名的中医,医好了很多老百姓,在当时,也有很大的名号,他对于老百姓的那些小病研究颇深,他还写了著名《伤寒杂病论》。

再说华佗:华佗比较注重于手术,和现在医院的外科医生比较像,在那样一个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医疗设备的条件下就能做手术,真的很了不起。

更重要的一点:张仲景为我们留下了《伤寒杂病论》等名著,而华佗在《三国志》等书中有过记载,换句话说:张仲景注重理论上的研究,华佗注重于实践上的操作。张仲景的书让人们看过后自己就能大致判断自己的病情,自己能医治自己,而华佗的医术高明就在于只能依靠华佗来治,所以,那个时候有句话叫:这病除非华佗再世,否则治不好。

张仲景和华佗他俩并不能比较出谁更厉害,因为他俩擅长不同的领域,单方面的比较是不够客观的,就像现在医院也有很多部门领域,每个医生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但是他们都是治病救人的好人,所以,张仲景和华佗不能比较出谁更厉害。


开着布加迪威航灭蟑螂


不是很好比较,如果说泽被后世,还是张仲景贡献更大,因为他有《伤寒杂病论》传世,而华佗的医书却失传了,是千古憾事,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

一、伟大的华佗,失传的医书

华佗是神医,给关羽刮骨疗伤,还想给曹操做脑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等等,是伟大的医生,被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

可惜他被曹操猜忌,关入大牢,华佗的医书传给了狱卒,却被狱卒老婆烧掉了,以至于失传。也有一种说法,华佗要把医书传给狱卒,但是狱卒害怕惹祸上身,不敢接受,华佗忍痛自己烧掉了。否则,华佗给人类健康做的贡献更大。

二、伟大的张仲景,传世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现在我们吃的很多草药房子、丸药,都是张仲景的原方,或者在他的方子基础上做的改进。现在我们买的中成药说明书上,有的写着是依据张仲景的方子。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公司是以张仲景的名字命名,产品也是仲景牌,方子更是张仲景的。所以大家看看,张仲景对我们后代、现代的影响有多大。

三、华佗对张仲景学说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读到张仲景著的《伤寒论》第十卷时,高兴地说:“此真活人书也”,可见张仲景学说对华佗的影响很大。

四、我们吃的水饺据说也是张仲景发明的,现在成了我们团圆饭的主角。

张仲景看到寒冬,有人冻得烂耳朵,就让大家吃“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病人吃了以后浑身血脉畅通,很快就好了。

总结:翻阅史书,我个人觉得华佗、张仲景都是神医,华佗偏重于外科。只是可惜华佗的医书失传,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流传后世一千多年,泽被后世,直至于今。


陈健4396


张仲景,名机,仲景为其字,是与华佗同时代的杰出医家,他俩与董奉并称为东汉末年建安三神医。张仲景的医学风格与成就却与华佗异趣。张仲景及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主要的医学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勤求古训”,精研经旨,结合临症的基础上,张仲景将常见病分成外感、内伤两大类。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病因、症状、病理阶段等的认识和对一些常见内伤病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的分析论述成为医界数千年的不易之论,后世医家每每视其为准绳,严格地加以遵奉。

二、确立了中医临床诊治原则和体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治学的核心和基石,也是重大的特色和优势。张仲景对外感热病以“六经”辨证统领之,对内伤杂病则以“脏腑”辨证为纲领。毫不夸张地说,张仲景为中医临床诊治学的奠基者,内科学的开山祖师。

三、归纳出了急性热病的发展演变规律。根据此类疾病的不同阶段、性质,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近两千年的临床观察,足以证明张仲景对急性热病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客观,有极强的指导性。他所揭示的六大阶段(六经病)及众多亚型都能在临床中找到典型实例,他所录下的治这些证型之良方,若能准确运用,也都效如桴鼓。

四、创三百余方剂,为方剂学鼻祖。张仲景创造的三百余首方剂尤如锐利的武器,至今仍然广泛应用于临床。现版《中医方剂学》等教材中,仲景方剂的比例至少占一半以上,而且在一些药政药检很严格的国家里,仲景的处方是唯一不需专项申报,实验论证的。此举说明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几无。《伤寒杂病论》关于方剂学的一整套原则和方法,如配伍的君臣佐使,剂量的加减进退,煎煮和服法中的种种要点等,传承至今。

在后世医学界,张仲景的声誉远在华佗之上,被称为“医圣”;他的学术建树,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地步;而他的著作,更是医家施术济世的指南。中国古代评价历史人物,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可能在当代没有建立令统治者御用的历史学家青睐的功业,没能记载在正史上。但是其立德、立言之举,恩泽千秋,福荫万代,在医学界建树的伟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华佗也有“立言”,可惜被烧毁,没有传承下来。而且华佗的著作偏于“法、术”,与张仲景“道、法、术”具备亦有很大的差距。






张正才中医健康讲师


华佗:发明“麻沸散”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华佗是我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

华佗的被害,和他的著作被焚,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大损失。据记载,华佗的著作,在当时还没有全部烧毁,留传下来的还有《观形察声并三部脉经》、《枕中灸刺经》、《华佗方》、《五禽六气诀》等,在汉以后的医书中,还能见到。后来,这些著作逐渐佚散了。至今留传的《中藏经》以及《玄门脉诀内照图》、《华佗方》等,都是后人借托华佗之名而撰成的。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张仲景的现存成果比较多,贡献应该更大。以上是我个人观点。


地洒脱


华佗

1、华佗在医学史上首先采用了以麻沸散麻醉全身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将外科手术的范围空前地扩大,同时也为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麻沸散是华佗制造的一种很有效的麻醉药,这种药如果和酒一起服用,则效力更大,能起到全身麻醉的效果。而医学上现代采用的麻醉药剂,仅仅有100多年的历史。

2、他还是体育疗法的创始者,创造了“五禽戏”,通过模仿虎、熊、鹿、猿、 鸟的动作而保证血脉通畅,使消化能力加 强,从而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3、华佗对后世 的中国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但在当 时被称为“神医”,而且被历来的医家推崇 为“外科鼻祖”。



huangdekun1314


张仲景是医圣,身为太守,一面办公,一面救民于水火,就在公堂之上,真正是个好民医,著有伤寒论,现今学生就读,华佗是一个名医,著得医书不如张仲景,所以不如张仲景也。


用户3557666943057中


两位都是出色的医生。华佗首创外科手术治疗,发明麻沸散,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医术的发展。张仲景遍历四方,在汉末大瘟疫的背景下写下了《伤寒杂病论》,如果你有学中医的朋友,不妨去了解一下《伤寒杂病论》的价值,即使是在当今中医医学界,也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两位在当时其实不大好比较,可以说各有千秋,华佗长于外科,张仲景长于传染病和内科,从对于后世的影响来说,应该是张仲景更高一些。毕竟华佗没有传世医书,当然这并不是华佗的错,也是时代的不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