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自己》:从女性西装演变史 看女性背后的三种思维

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渌波。——曹植 《洛神赋》

未播先火的《亲爱的自己》凭借刘诗诗的西服套装,上了一回热搜。刘诗诗扮演的是一名成天在外跑的销售,西服套装+舒适运动鞋+大托特包,是她的上班通勤Look,满满的都市OL风。另一套配高跟鞋,飘带衬衫突出柔美气质,是另一种女人味。


《亲爱的自己》:从女性西装演变史 看女性背后的三种思维

刘诗诗拍摄《亲爱的自己》

无独有偶,最近热播的《完美关系》,女主尴尬的演技让网友吐槽唏嘘,倒是陈数和高露的双精英西装搭配,圈粉无数。陈数出演的斯黛拉是公关圈的知名女魔头,做事雷厉风行,虽然讲话慢声细语但句句戳人心。由高露饰演的舒晴,她既是单亲妈妈也是能在职场上独当一面的独立女性,同时感情方面也不耽误。两人无数套西装搭配,气场超A,凸显女性魅力又不失干练果断。

《亲爱的自己》:从女性西装演变史 看女性背后的三种思维

陈数 成套pick


西装是怎么从男人身上穿到女人衣柜里的?女人穿上西装,到底想要诠释什么?爱穿西装的女人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思维习惯?

01 西装不只属于男性

西装最初是为男士们交际设计的。而女性穿上西装的历史,远比男性复杂的多。

《亲爱的自己》:从女性西装演变史 看女性背后的三种思维

Coco Chanel 设计第一件女士西装

一、第一件女士西装诞生

1885年,英国裁缝John Redfern以上流绅士的西装为灵感,为威尔士公主Louise制作了一款修身的女士夹克,就这样历史上第一件女士西装诞生了。

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件“心血来潮”的皇室装束而已。在1910年前,并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士西装。女性,还是从属地位。

二、第一套正式的女士西装

1914年,倡导女权主义的Coco Chanel,以粗花呢套装(Tweed Suit)设计,增加硬朗的线条感,创造了第一套女士西装雏形。

这是一切开始的地方。不仅是时尚界一次伟大的变革,也是一次解放女性身体的正面交锋。在这之前,大部分女性是被迫塞进紧身胸衣里的,宽松套装绝不是主流审美。女性,开始有了觉醒意识。

三、女性开始普及裤装

1930年,女性穿裤装开始普及。其中好莱坞女星Marlene Dietrich可谓是西装套装的引领者。

无论是有经典衬衫、领带的套装,还是更具女性化的裙装,Dietrich为无数女性带来了更多公开穿着西装的方式,激发了女性对时尚的不同看法,对自我意识的不同看法。

四、女性穿上阳刚的西装

20世纪40年代由于二战原因,女性开始承担起男性的工作,再加上人们崇尚威武的军人风度,所以女人都穿上了阳刚的西装。

女人爱上了中性打扮,西方女权主义苏醒,女性话语权增加。女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地位、审视这个社会的价值。

五、女性全面觉醒

1966年,Yves Saint Laurent带来了他一生中最闪亮最轰动的设计——吸烟装(Le Smoking)。

1971年,滚石乐队主唱Mick Jagger和Bianca Jagger结婚时,穿的原始白色YSL套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90年代之后,西装不再只被独立女性追捧。女性已经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力量,不再需要西装外套来武装、证明自己的权威。

就像《瞒天过海:美人计》里的Cate Blanchett,穿着西装的她,糅合了女人的成熟冷艳,与假小子的落拓不羁,英气又妩媚。

一部滚烫的女性西装演变史,也是一部女性力量的觉醒史,更是一部女性魅力的展现史。

02 女性怎么玩转西装

一、成套pick 知性优雅风

没有什么比成套穿更能凸显优雅和高级腔调,很适合出席正式场合穿着。黑色和白色西装最显庄重,也透着几分霸气在里面,同时也是女性穿西装的经典形象。当西装裤换成半裙时,更能体现女性优雅的一面。

《亲爱的自己》:从女性西装演变史 看女性背后的三种思维

刘诗诗 成套pick

这种搭配的女性,既有着女boss的霸道气场,也有着女性专属的柔美知性。

二、混搭look 减龄甜美风

如果说西装套裙是给女老板准备的,那么休闲style的西装配格纹短裙,就是职场新人的最佳着装。休闲风的西装没有那么板正,相比也没有那么修身,搭配性自然也相对随意。

《亲爱的自己》:从女性西装演变史 看女性背后的三种思维

刘诗诗 休闲搭

这种搭配的女性,既减龄休闲,又显示女性更加照顾自己的需求,方便舒服。

三、超大oversize 个性彰显

比起板正的西服套装,宽肩+收腰的款式要时髦复古许多,同时也不失通勤内核。重点是,廓形西服不仅能满足微胖的姐妹,还能修饰身材比例与肩型,怎么搭都能穿出都市摩登感。


《亲爱的自己》:从女性西装演变史 看女性背后的三种思维

刘诗诗 oversize风

这种搭配的女性,既有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也爱好时尚。

03 女性觉醒背后的三种思维

女性西装的演变史,背后,是女性逐渐意识到自身价值、自身力量、自身影响力。这种觉醒,背后潜藏着三种思维。

《亲爱的自己》:从女性西装演变史 看女性背后的三种思维

刘诗诗 西装look


1、思维一: 摒弃弱者思维 相信自己能行

鲍鹏山在《水浒》中为弱者思维下了定义:

弱者思维的基本特征:“怨天不由人”,也就是说,她只会怪自己命不好,而不会、不敢、甚至最后不愿意去反抗伤害她的恶。

张幼仪是个传统的女人,受媒妁之言,嫁给了那个浪漫的男人——徐志摩,为他生儿移民。在第二个儿子出生之时,得来的不是关怀备至,而是一纸离婚协议,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他要抛弃她。弱小的张幼仪哭断了肠,她相信自己能行,不用靠男人。她离婚了,带着孩子进修德文。随后的拼搏中,她创立公司,找到爱人,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幸福。

如果,当初被抛弃的张幼仪,怨天、怨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弱者,还在那里被动地等着徐志摩的回心转意,而不是作为一个强者促成环境的变化 ,将不会有后面的幸福生活。弱者思维,不是伦理问题 , 这是每一个女人内在良心和责任自觉的问题,女人,应该对自己负责。

陈立飞在《个体崛起》中说,弱者思维的人,会找出一堆二手理由去否定,以满足自己。弱者思维的人,永远无法拥有未来。

《思辨与立场》中说,弱者思维的人,通常通过服从性行为去追求权力,从而变得更向强者屈从。

那些强势女人的动力之源 , 正是对自己人生使命的觉醒。一旦女人跳出周围环境的小圈子,到达提升自身长远目标的层次 , 她的心灵就会变得足够强大 , 便可以成为一切的根源, 去创造。

2、思维二: 坚信自己的安全感 要靠自己给

顾城有一首诗,叫《避免》: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这首充满美感的诗,恰恰是因为不安全感而产生消极、回避心理的体现。女性常常陷入没有安全感的循环里,忽略了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国际知名心理咨询及治疗专家约瑟夫·卢斯亚尼在《改变自己:心理健康自我训练》里说,不要孤立自己和回避生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改变生活。

作者韩梅梅在《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一书中所说,“在经历过寻找、依赖、痛苦和反省之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自带安全感的人。”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深情描述了她和丈夫钱钟书的伉俪情深,和女儿钱瑗的母女情深。然而在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后,仅剩一人的她又写了两本书,翻译和口述了各一本书,把丈夫钱钟书7万页的笔记整理成英文和中文笔记分别出版。

有人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正如高伟所说,每个女人其实都是独身女人。女人灵魂的成长几乎是个人的事情。其实,安全感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当女性开始向内寻找,就会明白,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内心的独立和自足。

3、思维三: 拥有随时离开的能力

《能力突围》中:无论如何,你都要未雨绸缪,持续地主动学习、锻炼随时离开的能力,这样等到有一天,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离开,你都不会慌手慌脚。

当你想转身,随时随地可以离开,因为你有这个能力。有勇气离开,是好事。有能力离开,才是正事。这种能力,源于对自己价值清醒的认知、对自身影响力深度的剖析、对自己能力增长的觉知。

胡因梦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清晰记录了她的成长、自觉与自救的过程,她有人人羡慕不及的美貌,却偏要靠才华一人打拼;她天生富贵命,却偏偏自断财路靠笔杆子维生。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我是女人,我的人生我负责,我有随时离开的能力。

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第一人彼得·德鲁克在《旁观者》一书中回忆到,他的恩师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是特别了不起的女性,她们睿智耐心,即使被转去不同的教学任务,也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

永远拥有随时离开的能力,是女性独立的最好的能力。

04 结语

着装与权力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微妙关系?女性西装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女性选择西装的开始,就是女性觉醒、拥有自己力量的演变史,在3.8女神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用这篇文给所有独立女性的每一天,留一个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